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市银行的财务报表来看,今年利润增速最快的业务已是中间业务。
“今天对我最刺激的就是Facebook,8亿实名制的客户,如今有搜索引擎、有云计算、有征信体制再加上移动的终端,将来它完全可以抛弃银行、抛弃交易所,直接就进行有钱和需要钱的融合。”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如是表示。
在马蔚华看来,中国银行业不可能像过去那样高歌猛进,其中资本脱媒和技术脱媒尤其引人注意。
银行被动脱媒
巅峰之处恰是落寞之时。
瑞银、巴克莱利率操纵被罚;汇丰、渣打涉嫌洗钱支付天价罚金;花旗、美国银行应对危机裁员过万……近来,全球各大银行业坏消息接二连三。没有人怀疑高利润的银行业已经开始进入下降通道。
3月11日,首份银行年报正式出炉。从平安银行发布的2012年年报和此前多家银行的业绩快报可以看出,银行业净利增速下滑已成定局。
平安银行最新披露的年报显示,2012年平安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34.03亿元,同比增长30.39%。超过三成的净利润增速相比2011年缩水了一半。
这一数据,将当前商业银行的看似稳定、实则危机潜藏的生存状况生动地描绘了出来。净利润增速放缓在市场预期之中,平安银行并非个案。根据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的业绩快报,净利润增速下降的幅度均超过10个百分点。
值得思考的是,银行业净利润迅速缩水的深层次原因何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安国俊博士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表示,银行净利润下滑一个重要原因是,受经济下行的影响,我国银行业盈利增速减缓。其中,不良资产的风险也在慢慢显现,加上,贷款“脱媒”加速的情况下,造成银行利润增长的“乏力”。
2013年,大型国有银行改革正满十年。十年之前,中国金融体系银行信贷几乎一统“江山”。2002年,银行信贷就占了社会融资总量91.9%,而到2011年这个比例下降到了58.2%。这种金融趋势的变化,反映出金融脱媒的速度之快。
所谓金融脱媒,是指银行失去了其融资主导地位,社会资金有意识地绕开银行这个资金中介。金融脱媒对银行的影响有两大方面在存款上,体现为存款不断从银行体系中流失;在贷款上,则体现为企业不再寻求从银行获得融资,而是转投其他渠道。
社会融资总量的变化反映着这个行业的兴衰。年初,央行发布《2012年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去年社会融资规模15.76万亿,同比增加2.93万亿。去年银行信贷占比52.1%,同比降了6.1个百分点。
安国俊博士认为,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工具产品的不断创新,混业经营、利率市场化、货币市场化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都在推动金融脱媒的进程。
金融脱媒的出现是与货币市场相伴而生的。我们可以逐一列举金融脱媒对银行业务带来的各类重大影响。存款方面,为逃避负利率而出现的存款外流不仅让各家银行承受了不小的流动性管理压力,而且还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规律的现象每逢季度末考核时点(3、6、9月末),央行统计报表中的居民存款都大幅增长,而到下一个月,这些短暂流入银行系统的资金又会再度扬长而去。这种存款大幅波动的情况,不仅让银行备受考验,也增大了监管层对于全局的把控难度。
贷款方面,在整体信贷额度从紧的情况下,不但大企业开始更多地转向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众多的中小银行也很无奈地“被脱媒”。从上市银行的财务报表可以明显看出,银行今年利润增速最快的业务模块已经是中间业务,其中很大一部分正是债券承销以及各类创新理财产品的销售收入。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认为,银行必然遇到两个脱媒:第一个脱媒,是资本性的脱媒,就是间接融资要逐渐被直接融资取代。当年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比例还很小,债券市场也微乎其微,90%以上的融资靠银行,那时我已经感到,这种融资方式一定会改变。美国在8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间接融资占比就已经不到60%了。90年代时,利率市场化已经完成,美国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比例已经降到不到30%。这种事在中国肯定要发生,银行的市场份额肯定要受到直接融资的挑战。第二个就是技术性的脱媒,就是IT技术会对中国的银行支付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两种脱媒现象会使银行的融资中介地位受到挑战。
互联网加速向金融领域渗透
非金融企业向金融领域的渗透已让传统银行业颇感压力。日前,阿里信用贷款即将面向阿里巴巴普通会员全面放开的消息令业内高度关注。
尽管阿里信贷目前放贷规模与传统银行相比并不在一个量级上,但这种尝试利用互联网进行信贷创新、提供全年每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小微企业可以随用随借、随借随还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不容小觑。
而且各种非金融类企业将纷纷跨界到金融领域,加速金融脱媒的趋势,争夺原本银行垄断的市场。对这一趋势,苦于摸索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银行业不可能袖手旁观。
有专家表示僵化而复杂的银行内部流程是小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优质服务的最大门槛,而对于物理网点的高依赖度正是造成这一银行经营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家位于深圳加工企业言道:“如果企业规模不大,别说洽谈融资,银行甚至会以各种理由拒绝为企业开户。”
马云公开表示:从外部摇晃传统金融机构的背后,是一场革命,是要支撑未来金融发展。金融市场化更多体现的是市场主体的变化。
马云的观点代表了中国未来金融趋势:利率、汇率和金融市场化。而这又必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金融帝国坍塌基础之上的。中国必须重建一种新的金融生态,产能更好支持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世界各发达国家经济和金融史已经验证这种规律。
混业经营待突破
今年两会银行家提案最大的看点,是混业经营的呼声越来越高。记者注意到,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与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不约而同都在各自提案中呼吁,放松银行投资证券、保险、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限制,支持银行进行综合化经营的尝试。
因为与10年前比较,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大大拓宽,远非现行《商业银行法》列举的13类业务可以概括。一些商业银行甚至已突破分业经营的限制,开展“综合经营”,这些创新实践均未能在现行法律中得到准确体现。
因此,银行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忧思并非杞人忧天,如果现有严格的分业经营格局继续维持下去,那么商业银行很大程度上只能以惯性向前滚动发展。如若缺乏进一步开拓市场和开发工具的可能性,越来越开放的证券市场和基金市场,将创造出更多的金融工具与传统商业银行针锋相对。高盛的崛起似乎可以例证,保尔森在自传《峭壁边缘》中坦言,他在1974年开始投资银行职业生涯之时,高盛尚没有强大到可以与一流商业银行相提并论。但是32年后的2006年,他去职出任财长之时,高盛所拥有的业务范围和金融工具,已经毫不逊色于任何一家世界级商业银行。
“今天对我最刺激的就是Facebook,8亿实名制的客户,如今有搜索引擎、有云计算、有征信体制再加上移动的终端,将来它完全可以抛弃银行、抛弃交易所,直接就进行有钱和需要钱的融合。”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如是表示。
在马蔚华看来,中国银行业不可能像过去那样高歌猛进,其中资本脱媒和技术脱媒尤其引人注意。
银行被动脱媒
巅峰之处恰是落寞之时。
瑞银、巴克莱利率操纵被罚;汇丰、渣打涉嫌洗钱支付天价罚金;花旗、美国银行应对危机裁员过万……近来,全球各大银行业坏消息接二连三。没有人怀疑高利润的银行业已经开始进入下降通道。
3月11日,首份银行年报正式出炉。从平安银行发布的2012年年报和此前多家银行的业绩快报可以看出,银行业净利增速下滑已成定局。
平安银行最新披露的年报显示,2012年平安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34.03亿元,同比增长30.39%。超过三成的净利润增速相比2011年缩水了一半。
这一数据,将当前商业银行的看似稳定、实则危机潜藏的生存状况生动地描绘了出来。净利润增速放缓在市场预期之中,平安银行并非个案。根据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的业绩快报,净利润增速下降的幅度均超过10个百分点。
值得思考的是,银行业净利润迅速缩水的深层次原因何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安国俊博士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表示,银行净利润下滑一个重要原因是,受经济下行的影响,我国银行业盈利增速减缓。其中,不良资产的风险也在慢慢显现,加上,贷款“脱媒”加速的情况下,造成银行利润增长的“乏力”。
2013年,大型国有银行改革正满十年。十年之前,中国金融体系银行信贷几乎一统“江山”。2002年,银行信贷就占了社会融资总量91.9%,而到2011年这个比例下降到了58.2%。这种金融趋势的变化,反映出金融脱媒的速度之快。
所谓金融脱媒,是指银行失去了其融资主导地位,社会资金有意识地绕开银行这个资金中介。金融脱媒对银行的影响有两大方面在存款上,体现为存款不断从银行体系中流失;在贷款上,则体现为企业不再寻求从银行获得融资,而是转投其他渠道。
社会融资总量的变化反映着这个行业的兴衰。年初,央行发布《2012年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去年社会融资规模15.76万亿,同比增加2.93万亿。去年银行信贷占比52.1%,同比降了6.1个百分点。
安国俊博士认为,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工具产品的不断创新,混业经营、利率市场化、货币市场化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都在推动金融脱媒的进程。
金融脱媒的出现是与货币市场相伴而生的。我们可以逐一列举金融脱媒对银行业务带来的各类重大影响。存款方面,为逃避负利率而出现的存款外流不仅让各家银行承受了不小的流动性管理压力,而且还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规律的现象每逢季度末考核时点(3、6、9月末),央行统计报表中的居民存款都大幅增长,而到下一个月,这些短暂流入银行系统的资金又会再度扬长而去。这种存款大幅波动的情况,不仅让银行备受考验,也增大了监管层对于全局的把控难度。
贷款方面,在整体信贷额度从紧的情况下,不但大企业开始更多地转向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众多的中小银行也很无奈地“被脱媒”。从上市银行的财务报表可以明显看出,银行今年利润增速最快的业务模块已经是中间业务,其中很大一部分正是债券承销以及各类创新理财产品的销售收入。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认为,银行必然遇到两个脱媒:第一个脱媒,是资本性的脱媒,就是间接融资要逐渐被直接融资取代。当年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比例还很小,债券市场也微乎其微,90%以上的融资靠银行,那时我已经感到,这种融资方式一定会改变。美国在8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间接融资占比就已经不到60%了。90年代时,利率市场化已经完成,美国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比例已经降到不到30%。这种事在中国肯定要发生,银行的市场份额肯定要受到直接融资的挑战。第二个就是技术性的脱媒,就是IT技术会对中国的银行支付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两种脱媒现象会使银行的融资中介地位受到挑战。
互联网加速向金融领域渗透
非金融企业向金融领域的渗透已让传统银行业颇感压力。日前,阿里信用贷款即将面向阿里巴巴普通会员全面放开的消息令业内高度关注。
尽管阿里信贷目前放贷规模与传统银行相比并不在一个量级上,但这种尝试利用互联网进行信贷创新、提供全年每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小微企业可以随用随借、随借随还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不容小觑。
而且各种非金融类企业将纷纷跨界到金融领域,加速金融脱媒的趋势,争夺原本银行垄断的市场。对这一趋势,苦于摸索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银行业不可能袖手旁观。
有专家表示僵化而复杂的银行内部流程是小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优质服务的最大门槛,而对于物理网点的高依赖度正是造成这一银行经营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家位于深圳加工企业言道:“如果企业规模不大,别说洽谈融资,银行甚至会以各种理由拒绝为企业开户。”
马云公开表示:从外部摇晃传统金融机构的背后,是一场革命,是要支撑未来金融发展。金融市场化更多体现的是市场主体的变化。
马云的观点代表了中国未来金融趋势:利率、汇率和金融市场化。而这又必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金融帝国坍塌基础之上的。中国必须重建一种新的金融生态,产能更好支持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世界各发达国家经济和金融史已经验证这种规律。
混业经营待突破
今年两会银行家提案最大的看点,是混业经营的呼声越来越高。记者注意到,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与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不约而同都在各自提案中呼吁,放松银行投资证券、保险、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限制,支持银行进行综合化经营的尝试。
因为与10年前比较,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大大拓宽,远非现行《商业银行法》列举的13类业务可以概括。一些商业银行甚至已突破分业经营的限制,开展“综合经营”,这些创新实践均未能在现行法律中得到准确体现。
因此,银行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忧思并非杞人忧天,如果现有严格的分业经营格局继续维持下去,那么商业银行很大程度上只能以惯性向前滚动发展。如若缺乏进一步开拓市场和开发工具的可能性,越来越开放的证券市场和基金市场,将创造出更多的金融工具与传统商业银行针锋相对。高盛的崛起似乎可以例证,保尔森在自传《峭壁边缘》中坦言,他在1974年开始投资银行职业生涯之时,高盛尚没有强大到可以与一流商业银行相提并论。但是32年后的2006年,他去职出任财长之时,高盛所拥有的业务范围和金融工具,已经毫不逊色于任何一家世界级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