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调查山东省冠县4~18岁在校(园)学生屈光不正患病状况.方法 横断面调查研究.通过随机整群抽样从冠县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屈光不正现况调查.所有学生接受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散瞳验光、眼内压、眼前节、眼后节等检查.屈光不正与性别、年龄的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共3 112例4~18岁在校(园)学生接受检查,其中完成散瞳验光检查3 111例,完成视力检查3 094例.近视患病率为31.3% (95%CI:29.7%~33.0%),年龄较大[OR:1.49 (95%CI:1.45~1.54),P<0.01]、女性[OR:1.31 (95%CI:1.09~1.57),P<0.01]和城镇学生[OR:2.54(95%CI:2.11~3.07),P<0.01]的近视患病率较高.高度近视总体患病率为1.4% (95%CI:1.0%~1.8%),散光的总体患病率为32.4%(95%CI:30.8%~34.0%),屈光参差的总体患病率为6.2%(95%CI:5.4%~7.1%),高度近视、散光和屈光参差患病率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P<0.01),其中散光和屈光参差的患病率与居住地有关(P<0.01),但均与性别无关(P>0.05);远视患病率为8.2%(95%CI:7.2%~9.2%),并随年龄增加而下降[OR:0.72(95%CI:0.68~0.76);P<0.01].较好眼裸眼视力≤20/40和≤20/200者分别有675例(21.8%)和85例(2.7%).单眼或双眼裸眼视力≤20/40的880人中,837人(95.1%)是由于屈光不正导致的.结论 山东省冠县4~18岁在校(园)学生的视力损害主要由以近视为主的屈光不正导致,且呈现出随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
山东省冠县4~18岁学生屈光不正横断面研究
【摘 要】
:
目的 调查山东省冠县4~18岁在校(园)学生屈光不正患病状况.方法 横断面调查研究.通过随机整群抽样从冠县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屈光不正现况调查.所有学生接受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散瞳验光、眼内压、眼前节、眼后节等检查.屈光不正与性别、年龄的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共3 112例4~18岁在校(园)学生接受检查,其中完成散瞳验光检查3 111例,完成视力
【机 构】
:
250014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02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眼科研究所,250001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50002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
【出 处】
: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4年16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对严重的开放性眼球破裂伤,采取Ⅰ期急诊手术和治疗效果的评价,对Ⅱ期手术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文中34例34只眼患者,全部为单眼严重角巩膜破裂伤,均施行急诊Ⅰ期清创缝合修补术,术后予以抗炎、抗感染、对症及支持疗法,控制眼内感染,进一步完善各项检查,为Ⅱ期手术提供条件.结果 对34例34只眼患者,积极施行Ⅰ期手术治疗后,有10例10只眼视力恢复较好,未再施行Ⅱ期手术治疗;有23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性视网膜炎患者的眼底改变特点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征.方法 已诊断为CMV性视网膜炎的AIDS患者共34例49只眼,进行常规视力、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分析其眼底病变的临床特征.结果 29只眼视网膜上见大片融合性黄白色坏死灶,边界不清,伴视网膜出血及血管炎改变;FFA晚期病灶区域弥漫性荧光素渗漏.12
目的 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轻、重硅油填充术对角膜内皮的影响及二次手术取油后角膜内皮细胞数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住院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轻、重硅油玻璃体腔填充病人.共分析了198例,215只眼.应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对不同手术方式、手术前后不同时间角膜内皮细胞数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玻璃体腔内注入轻、重硅油对角膜内皮影响术后第一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
患者男,59岁.2012年12月25日因“双眼视物模糊伴眼前黑影1月”入院.查体: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25,左眼0.3,均矫无助,双眼外眼正常,右眼角膜后细尘状KP(+),AR(+),前房细胞(+),虹膜纹理模糊,后粘连,晶状体透明,左眼前节未见改变.双眼玻璃体团絮状混浊,眼底视盘充血水肿,血管粗细不均,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诊断为:双眼全葡萄膜炎
期刊
目的 探讨合并斜肌功能异常A-V型斜视的手术特点.方法 120例因A-V型斜视分别行双眼上斜肌或下斜肌对称性手术、不对称性手术联合常规水平直肌后退和(或)缩短术患者,同顾性分析手术前后原在位垂直斜视度数,斜肌功能状况等.平均手术年龄12岁;平均随访时间6年.结果 (1)V型斜视61例施行对称性双下斜肌减弱术,术前合并原在位垂直斜视组和不合并原在位垂直斜视组,术后原在位残余上斜视发生率分别是32.0
目的 评估AcrySof散光型人工晶状体(AcrySof(R) Toric IOL)矫正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散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角膜散光>0.75D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6例42只眼.按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15例18只眼)植入AcrySof(R) Toric IOL,B组(21例24只眼)植入AcrySof(R) Natural IOL.观察术
目的 探讨B型超声在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眼后段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眼钝挫伤前房积血患者75例(78只眼)进行B型超声检查,观察玻璃体及眼底的改变,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B型超声显示:78只眼中未见明显异常10只眼(12.82%),玻璃体混浊37只眼(47.44%),黄斑区水肿10只眼(12.82%);玻璃体积血7只眼(8.97%);玻璃体后脱离6只眼(7.69%);视网膜或脉络膜出血5
目的 采用松解外眦韧带行眼睑再造术,对先天性眼睑缺损进行修复,评价其在功能修复与外观美容等方面的作用.方法 对2例先天性眼睑缺损患者,采用外眦韧带松解再造术,外眦角水平切开,松解外眦韧带上支,眼睑缺损处予以修复,关闭外眦切口,术后随访时间为3~6月,观察其修复形态和闭合程度.结果 2例患者术后缺损部位均得到满意修复,睑裂闭合良好,眼睑瞬目功能正常,角膜透明.结论 该手术可有效满足先天性眼睑缺损的修
目的 真菌性角膜炎(FK)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感染性角膜疾病,易复发,治疗棘手,致盲率高.常规的抗真菌药物缺乏有效的抗真菌疗效.新型抗真菌药物及抗真菌药物的新剂型的出现给FK患者带来了希望.现就近年的FK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