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日子,网上流传一则饮食帖子——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发帖人称,古人云:“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 发帖人还指出,在古代医书中也有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生姜,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调味品,炒菜,炖菜、包包子、包饺子几乎都会用到它。生姜还是药食两用之品,它性温味辛,归肺,脾、胃经,当我们患风寒感冒、胃寒呕吐、风寒咳嗽时,会想到冲一碗姜糖水来发汗解表、温胃止呕、温肺止咳。现代药理研究还证明,生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增进食欲的作用;有镇吐、镇痛、抗炎消肿作用,醇提取物能兴奋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和心脏;正常人嚼生姜,可升高血压;生姜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金色毛癣菌、阴道滴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杀作用。
姜的确有很多功效,但按发帖人的介绍“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这可能吗?要知道,人参和砒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姜这种物质居然在一天之内会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同样是姜,早上吃的效果就“胜过参汤”,晚上吃的效果却“等于砒霜”如果这个说法符合事实,那么这种物质还是“姜”吗?
另外,发帖人声称其内容是“古人云”,其用意很显然是想借用古人之口向公众证实这则帖子的可靠性,其潜台词是古人说的就应当是正确的。古人所说的很多内容都是他们对周围事物当时的认识,至于这种认识是否正确,需要后人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不能认为古人所说的内容都是正确的。事实上有些“古人云”的内容经过后人检验是正确的,有些则难有定论,也有些内容是错误的,错误的内容就应当予以否定,绝不能以讹传讹,误导他人。
有些时候,为了验证这类说法是否正确,我们不必浪费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做什么科学实验,只需利用常识即可做出明确的判断。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生姜是常用的烹调作料,一般人在早上吃生姜的机会非常少,而在晚上吃姜的机会非常多,因为晚餐通常很丰富,很多炒菜、拌菜都要用到生姜,这么多人、这么频繁、这么长时间地晚上吃姜,也没见过有谁吃姜吃出砒霜的后果来!
使用生姜的条件有很多,这则帖子只给出时间这个条件,而没有给出使用对象这一要素,就盲目下结论,其推理很不严谨,其说法用生活常识即可驳倒!姜与参汤,砒霜各自对人的功效相差甚远,因此它们之间均无法类比,人为地将它们扯在一起,只能说明始作俑者的无知。
最后指出一点,很多古代医学文献都是出自文人之手,这类人描述一些现象常常用文学语言,带有一定的夸张色彩,然而,这样描述在科学思维上却是大忌,因为这种文学手法所纪录的内容常常不够严谨,甚至失去事物的客观真实性。对此,读者务必注意分析判断。
生姜,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调味品,炒菜,炖菜、包包子、包饺子几乎都会用到它。生姜还是药食两用之品,它性温味辛,归肺,脾、胃经,当我们患风寒感冒、胃寒呕吐、风寒咳嗽时,会想到冲一碗姜糖水来发汗解表、温胃止呕、温肺止咳。现代药理研究还证明,生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增进食欲的作用;有镇吐、镇痛、抗炎消肿作用,醇提取物能兴奋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和心脏;正常人嚼生姜,可升高血压;生姜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金色毛癣菌、阴道滴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杀作用。
姜的确有很多功效,但按发帖人的介绍“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这可能吗?要知道,人参和砒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姜这种物质居然在一天之内会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同样是姜,早上吃的效果就“胜过参汤”,晚上吃的效果却“等于砒霜”如果这个说法符合事实,那么这种物质还是“姜”吗?
另外,发帖人声称其内容是“古人云”,其用意很显然是想借用古人之口向公众证实这则帖子的可靠性,其潜台词是古人说的就应当是正确的。古人所说的很多内容都是他们对周围事物当时的认识,至于这种认识是否正确,需要后人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不能认为古人所说的内容都是正确的。事实上有些“古人云”的内容经过后人检验是正确的,有些则难有定论,也有些内容是错误的,错误的内容就应当予以否定,绝不能以讹传讹,误导他人。
有些时候,为了验证这类说法是否正确,我们不必浪费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做什么科学实验,只需利用常识即可做出明确的判断。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生姜是常用的烹调作料,一般人在早上吃生姜的机会非常少,而在晚上吃姜的机会非常多,因为晚餐通常很丰富,很多炒菜、拌菜都要用到生姜,这么多人、这么频繁、这么长时间地晚上吃姜,也没见过有谁吃姜吃出砒霜的后果来!
使用生姜的条件有很多,这则帖子只给出时间这个条件,而没有给出使用对象这一要素,就盲目下结论,其推理很不严谨,其说法用生活常识即可驳倒!姜与参汤,砒霜各自对人的功效相差甚远,因此它们之间均无法类比,人为地将它们扯在一起,只能说明始作俑者的无知。
最后指出一点,很多古代医学文献都是出自文人之手,这类人描述一些现象常常用文学语言,带有一定的夸张色彩,然而,这样描述在科学思维上却是大忌,因为这种文学手法所纪录的内容常常不够严谨,甚至失去事物的客观真实性。对此,读者务必注意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