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刑法扩张所带来的犯罪化与重刑化趋势,是当前刑事法治面临的新课题.不同的刑法观尽管对刑法扩张这一客观事实态度有异,但对犯罪分层这一理念皆有兼容.合理的犯罪分层,有助于促进犯罪治理,并能够有效应对刑法扩张这一客观事实.犯罪分层制度,包括了犯罪分层的模式与犯罪分层的标准.为适应刑法扩张的时代背景,需要结合实体与程序、立法与司法,构建具体的分层模式与分层标准.先通过实体法上的分类,以法定最高刑3年有期徒刑为界区分重罪与轻罪;再从程序法上,通过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刑事和解程序、认罪认罚从宽、简易速裁程序等适用与否的判
【机 构】
: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北京 100720;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2488
【出 处】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法扩张所带来的犯罪化与重刑化趋势,是当前刑事法治面临的新课题.不同的刑法观尽管对刑法扩张这一客观事实态度有异,但对犯罪分层这一理念皆有兼容.合理的犯罪分层,有助于促进犯罪治理,并能够有效应对刑法扩张这一客观事实.犯罪分层制度,包括了犯罪分层的模式与犯罪分层的标准.为适应刑法扩张的时代背景,需要结合实体与程序、立法与司法,构建具体的分层模式与分层标准.先通过实体法上的分类,以法定最高刑3年有期徒刑为界区分重罪与轻罪;再从程序法上,通过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刑事和解程序、认罪认罚从宽、简易速裁程序等适用与否的判断,从轻罪中区分一般轻罪与微罪.在犯罪分层制度的配套措施上,还需建立层次化的制裁体系和多元化的制裁手段,在坚持重罪未必重刑、轻罪必须轻刑、微罪可以出刑原则的同时,引入替代性非监禁措施、易科罚金刑、前科消灭制度等,配合犯罪分层制度,使我国的刑事制裁体系周延完备.
其他文献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不单单是一种协商性司法,其中也蕴含了重要的修复性理念,因此应构建一种以协商性和修复性逻辑为基础的新型协商合作模式.这种协商合作模式不仅可以节约司法资源,还可以修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目前构建协商合作模式面临的障碍主要有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解不足,相关主体权利不明确、地位不对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其他制度的连接性较弱等方面.建立协商合作模式需要从理论上转变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认识,完善被追诉方的相关权利,构建调解、和解、缓刑与协商的制度对接程序.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龄化带来的系列问题日渐突出.传统医养分离的养老方式成本高、资源利用不充分、效果不明显等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为了积极应对老龄化和高龄化,医养结合理念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可视化计量研究,对我国医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知识图谱进行了分析.以2000年到2020年21年间的相关文献研究为基础,从关键词的共现规律、作者发文量和视角的变迁、每个阶段聚类的发展特征绘制出医养结合的图谱.从医养结合与“医”“养”及其他领域的关联研究,发现医养结合研究和实践中的问题,结合国外“医养结合”
近日,上城区特色“微法庭”在钱塘智慧城东方电子商务园和中国服装第一街陆续揭牌启用.这是继2019年响应杭州中院在全市范围内部署村社“微法庭”建设工作以来,上城法院创新推出的一项重点举措 在司法需求较人的行业机构和特色街区设立特色“微法庭”,也是全国法院系统首家入驻国家级园区的“微法庭”.
以国内外有关的先行研究为借鉴、以体育非遗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我国川西南和粤西地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领域的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的实施现状、成效以及存在问题等,并为学校课外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的改革提出可行性建议.
“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2021年秋季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高峰论坛”于2021年9月12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新区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主办,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城乡发展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郑州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山东大学
儒学本旨为倡公德、去私心,其一以贯之的宗旨“克己复礼”“存天理灭人欲”,都内在包含了核心内涵——“去私”(人欲之私)与“存公”(天地、人道之公理).儒家礼制的源头——上古时代血亲关系的基本内涵为“公而无私”.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大道公行,倡导“视海内如一家”的社会公德观.儒家的修为之道也以存公去私为指归.以天下为己任是儒家的社会责任观.
西欧中世纪是等级社会,贵族等级制度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重要内容.西欧的贵族等级头衔并非由某位君主或政治权威人物在某个特定时期统一制定和颁发的,而是存在着逐渐发展和演化的过程.头衔是划分贵族等级的标识,它比起爵位、服饰和纹章等标识更能全面、明确、直接地反映贵族的等级状况.全面系统地梳理和总结贵族等级头衔对进一步认识西欧中世纪的历史和文化,特别是贵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观念总体上诉诸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和从政治经济学视角论证社会主义的致思路径,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提供了反思性参照.但是,劳动价值论的形式批判只能使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规划走向“空想主义”,不能将社会主义引向科学.马克思从对资本主义的历史性认知出发,在剩余价值生产的科学语境中批判超越了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观念,这是走出当代西方某些学者关于马克思与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观念两者关系认识误区的关键辨识.
近代以前,注家以庄、儒或以佛解《指物论》,并未切近公孙龙所言之谛趣.而近现代以来,诸家开始借由西方逻辑学、语言学以解读《指物论》:逻辑学视野下之一系注家或以“指”为形色性等“物德”或以“指”为共相而以“物指”为物德,皆与公孙龙之意相去较远.而逻辑学视野下之另一系注家以“指”为“指而谓之”或“概念”则显然更切近公孙龙所言“指”之真意;然其牵绊于旧有的“客观主义”思维,对“物莫非指”“指非指”所作诠解仍与公孙龙致思之真趣相隔于一间.而语言学视野下的注家中,黄克剑先生则不再受制于传统的主客对峙思维,从相应于生命
公元二世纪罗马国力达到鼎盛并进入帝国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恰在此时作为五贤帝之一的哈德良采用了截然不同于前人的统治方式.在其统治的二十余年中,哈德良有一半时间在各行省的巡视中度过,这种新颖的治理手段从古典时代开始便吸引了大量传记作家的关注与讨论,并成为现代史学界研究罗马帝国早期行省治理的重要参考资料.尽管传世文献多将哈德良行省之旅归结为个人性格特质的产物,但通过对文献中强化边防、平息地方矛盾、整肃军纪、给予到访地区各类恩惠等治理细节的还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现代学者关于哈德良行省巡视的部分假设,即皇帝的行省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