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淑敏与王兴华接触,让我感到他真的与众不同,那就是他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所付出的努力,让我们无不敬佩他对艺术的热爱。王兴华天性豁达而机敏,为人随和而宽厚,朴直率真,热心好事,是一位勤奋好学,聪明、有才情的年轻画家。在当下的商品经济中,能钟情于艺术海洋中已属难能可贵,作品又屡屡入大展赛更属不易。王兴华自幼喜爱绘画,初感于艺术的魅力,那时家里条件差,没钱买宣纸,他便在报纸、草纸上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是在这样执着追求的过程中完成了对书画技法的锤炼,渐渐的绘画水平提高了,名声也在当地传播开来。但不满现状的他并没有沾沾自喜,反而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应该寻访名师,拓宽视野。于是王兴华到各院校学习、并长期研习任伯年,齐白石,王雪涛等大师作品。近年又得到崔庆国,徐湛等名家指点,画艺和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王兴华更是被朋友称为'画痴',每晚总要摆好笔墨纸,只要半夜一觉醒来想作画,他就会当即挥毫泼墨一通。他还指着一幅[河虾图]笑着说“这就是齐白石先生在梦里教我的”。所谓诗词歌赋忆娇柳,书剑琴心枕月眠。 他甚至把爱人买来下厨的活鱼偷偷的拿来写生,最后当他把死了的鱼一条一条拎出来,全家人都哭笑不得。 唐代张怀瓘曾说:“夫翰墨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揽之即了然。”他所说的“其志”即为我们所说的作品之气韵,为人之淳厚,学养之有成。王兴华的作品就像他的为人一样,恬淡闲雅,不事雕琢,既进取有加又不失传统文人的气息。王兴华师古法而得新意,承典范而出时尚,融通古今,自成一家,才量雅致,可见端倪。其用笔灵巧,结体灵透,变化微妙,活泼端严;既有法度,又含意蕴,所谓妙笔生花!为了撑起家庭,王兴华干过各种苦力活,深切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及劳动中的快乐,但最终王兴华还是放弃了那些工作,自己办起了苏北第一家农民书画院,一心扑在书画上。王兴华所取得的成就,也渗透了妻子刘林芳的汗水,为了丈夫作画,为了书画院一步步迈向新的起点,她付出了很多。 作为书画院院长,王兴华团结广大书画爱好者,组织艺术活动,把服务农民群众和经济发展当成自身的无尚职责,这无形中为其更好的组织笔会活动、带动当地的书画发展打下了基础。于是,许多书画爱好者纷纷慕名前来,聚拢在他周围,对于这些书画爱好者,他总是一视同仁,开诚布公,每逢笔会都盛情邀请大家,相互切磋。他用智慧和心血,一次次组织农民书画家采风,开展送艺下乡活动,牵头主办艺术交流。大家有成绩了,有环境了,但王兴华的热情并没有降低。更难能可贵的是,王兴华还用他那颗善心、爱心感动着很多人,当玉树地震发生后,王兴华同书画院成员一起搞起了书画义卖活动,所得善款全部捐给了灾区。 相对而言,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很多从事艺术的人,都不很文化了,文化在艺术中缺席,就意味着一种重要灵魂的缺席。只知道为了画画而画画,不具备文化的因素,其作品含金量就很低,谈不上艺术的感染力,更谈不上把作品变成一种有品格的艺术。王兴华不一样,他长期从事美术辅导工作和创作,他在用一种艺术的方式活着,他生活的清淡,待友的谦和,处事的礼让一切都浸泡在礼让中。 王兴华喜鱼虾、牡丹,取法前人名迹,无不心追手摹,作品精雅别致、笔意隽永、气象超然;用笔精致巧妙,体势柔媚多变、沉静秀雅、形象生动。他的创作题材中,总能见到活灵活现的鱼虾,雍容华贵的牡丹。在长期的农村生活中,对于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孤守一份清贫,耐得长时间的寂寞,把新鲜的艺术感觉表现在自己的每一幅作品中。他娴熟的画技,敬业的作画精神,无论是商品画,还是创作画,王兴华笔下牡丹始终雅俗共赏,楚楚动人,令人赏心悦目,出枝刚劲有力,不尚阴柔,花头明朗透澈,似可呼之欲出,叶片层次丰富,笔墨韵味十足,花的姿态雍容华贵,色彩之清新淡雅,形式上表达一种受众的感觉,堪称极品。“道可道,非常道;画可画,非常画。”他的小品画,精雅有致,形象生动。气势磅礴的大幅作品在他妙笔生花之手下也变的那么轻松自如。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白石先生的这句名言几乎被现代所有的中国画家熟知,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够领悟并贯彻。中国画非常注重文化精神的传承,临习体悟名家名作是我们走进中国画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然而今天中国画坛却有许多人按图索骥,为名家笔墨行迹为是。这些人对艺术的内在自主、创新精神不明白,对千倪万端的生活不衷情,并漠视自我的心性。王兴华曾说:“不能将顽固守旧的形式冠以继承传统的美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审美观,对艺术的感知也不尽相同,只有百花齐放,才能创造艺术的和谐;只有创新,艺术的生命力才能得以传承和延续。”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毕竟青春年少,愿兴华不恃自喜,不追早暮,精研传统,博取百家,益益损损,以期大成。路漫漫其修远兮,对于兴华来说现在仅仅只是起步,我相信伴随着他的人生阅历,其艺术水平将会更上一层楼。
2010年5月于河北当代书画院(作者王淑敏系本杂志执行副总编)
2010年5月于河北当代书画院(作者王淑敏系本杂志执行副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