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16日,李先生在陕西渭南的一名“微友”的“微店”里购物,被诈骗500元。
近年来,微信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它的功能从单纯的社交平台转变为社交与店商结合的公众平台,由此引发的各类案件日渐增多。对此,警方从几种常见的“微信朋友圈”违法犯罪类型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提醒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冒名顶替”诈骗
【伪装伎俩】
一些不法人员利用微信搭讪附近的微友,通过聊天骗取对方信任后,伺机实施诈骗、抢劫、强奸等犯罪。有的嫌疑人利用微信“查找附近的人”功能,找到有真实姓名和个人头像的用户,窃取其相关信息,然后将自己微信的姓名和头像改成窃取的姓名和头像,冒用他人名义实施诈骗等犯罪。
【防范策略】
遇到朋友发来的借钱、约会、吃饭等信息,先核实对方身份,再作答复。如果遇到陌生人发微信骚扰,可设置“加我为朋友时需要验证”或用拉入“通讯录黑名单”等方式保护个人隐私,谨防上当。
“熟人经济”推销
【伪装伎俩】
微信开店是指网友在自己的朋友圈销售商品。由于微信开店简单,不需实名认证、信用担保和第三方平台监控,这种销售方式逐渐兴起。店家利用“熟人经济”推销,通过朋友提高销量,再由朋友介绍给朋友拓展生意。然而由于缺乏监管,货品真伪、质量好坏、价格高低往往具有不确定性, “骗朋友没商量”的现象常见。
【防范策略】
公安机关提醒网友尽量不要在“微店”购物。如果发现“微店”存在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不法行为,应及时报警,或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朋友圈的举报投诉功能检举,由网络公司对违法账号进行处理。
“窃取信息”作案
【伪装伎俩】
不少银行推出了“微信银行”业务,网民可以使用微信查询银行卡账户、转账汇款、查看信用卡账单等,实现银行网点查询、申请贷款、生活缴费等服务,但此平台带来的犯罪隐患日益凸显。一是出现假冒的微信银行,二是账号信息易被窃取,三是账户易被盗刷清空。
【防范策略】
不要登录来源不明的WiFi,关闭WiFi自动连接功能;不要将密码告诉他人,对个人不同的网银设置不同的密码;不要将资金集中存放在同一账户,分卡存储可减小被盗刷的风险。
近年来,微信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它的功能从单纯的社交平台转变为社交与店商结合的公众平台,由此引发的各类案件日渐增多。对此,警方从几种常见的“微信朋友圈”违法犯罪类型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提醒网友不要上当受骗。
“冒名顶替”诈骗
【伪装伎俩】
一些不法人员利用微信搭讪附近的微友,通过聊天骗取对方信任后,伺机实施诈骗、抢劫、强奸等犯罪。有的嫌疑人利用微信“查找附近的人”功能,找到有真实姓名和个人头像的用户,窃取其相关信息,然后将自己微信的姓名和头像改成窃取的姓名和头像,冒用他人名义实施诈骗等犯罪。
【防范策略】
遇到朋友发来的借钱、约会、吃饭等信息,先核实对方身份,再作答复。如果遇到陌生人发微信骚扰,可设置“加我为朋友时需要验证”或用拉入“通讯录黑名单”等方式保护个人隐私,谨防上当。
“熟人经济”推销
【伪装伎俩】
微信开店是指网友在自己的朋友圈销售商品。由于微信开店简单,不需实名认证、信用担保和第三方平台监控,这种销售方式逐渐兴起。店家利用“熟人经济”推销,通过朋友提高销量,再由朋友介绍给朋友拓展生意。然而由于缺乏监管,货品真伪、质量好坏、价格高低往往具有不确定性, “骗朋友没商量”的现象常见。
【防范策略】
公安机关提醒网友尽量不要在“微店”购物。如果发现“微店”存在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不法行为,应及时报警,或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朋友圈的举报投诉功能检举,由网络公司对违法账号进行处理。
“窃取信息”作案
【伪装伎俩】
不少银行推出了“微信银行”业务,网民可以使用微信查询银行卡账户、转账汇款、查看信用卡账单等,实现银行网点查询、申请贷款、生活缴费等服务,但此平台带来的犯罪隐患日益凸显。一是出现假冒的微信银行,二是账号信息易被窃取,三是账户易被盗刷清空。
【防范策略】
不要登录来源不明的WiFi,关闭WiFi自动连接功能;不要将密码告诉他人,对个人不同的网银设置不同的密码;不要将资金集中存放在同一账户,分卡存储可减小被盗刷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