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乏味的课堂,学生只会一分一秒地计算着时间,等待下课铃声的响起。而生动有趣的课,学生不仅能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同时,也能得到情感上的享受、心灵上的熏陶。那么,怎样把枯燥的数学课上“活”,让数学课堂变得有“趣”、有“味”呢?下面,笔者以《圆的周长》一课为例,谈谈在这方面的做法。
一、导入促乐,诱使学生想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犹如百米赛跑中的起跑。如果教师采用恰到好处、引人入胜的导入方法,从课的一开始,学生就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较好的方法手段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探索。
以创设情境和操作实验相结合的导入为例,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概念时,我让两位学生做一场黑板赛车的表演。黑板上贴有用厚纸片做的正方形和圆形各一个,让两位学生各“驾驶”一辆玩具小汽车分别沿着正方形、圆形的边缘走一圈。表演完毕,学生知道:沿着正方形边缘走过一圈的轨迹,是正方形的周长。老师紧接着问:“缘着圆的边缘走过一圈的轨迹,是圆的什么呢?”学生一下就明白:是圆的周长。这样,学生在玩乐中就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这一概念。
二、操作促乐,激发学生要学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之一是活泼好动,教师应充分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发挥其积极作用。让学生人人参与实践操作,一方面,学生可以从实践中得到理性认识,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另一方面,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客观上“要我学”内化为主观上“我要学”的一种心理需要。
如:在探究圆周率的意义以及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时,学生经历的实践操作有:①画一画:用圆规在硬纸片上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②剪一剪:把画出的圆剪下来;③量一量:量出各自所画的圆的直径和周长;④算一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多少。由此得出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这个“3倍多一些”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即“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于是可以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是:“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或“圆的周长=半径×2×圆周率”。
只有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让他们有机会动口、动手、动脑,体验成功,让学生觉得有趣,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乐学,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交流促乐,引导学生会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更有利于课堂充满活力。交流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因此而变得更主动、积极;其次,通过合作交流,可以了解彼此的观点,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从而使自己的思路更加丰富和全面,有利于促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产生创新思路。
如:在探索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时,老师出示如下两道思考题,让“四人小组”去讨论交流。①你们自己做的圆片,能否测出它的周长?②有多少种测量方法?你采用哪一种?结果,学生积极汇报各自的方法。有的用“绕线法”,即用线(或胶纸)绕圆一周,剪去多余部分,再拉直用尺量出它的长度;有的用“滚动法”,即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所得的长度便是该圆的周长。
四、语态促乐,鼓励学生乐学
上课也是一门艺术,课上得生动与否,与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态密切相关。
首先,教师的授课语言要准确。语言只有准确,才有说服力。如“圆的周长”这一概念是:“围成圆的曲线的长”,而不是“直线(或线段)的长”。让学生真正弄清“圆的周长”这一概念的实质。
其次,教师的语言要简明、富有启发性。如在探究“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这一问题时,我先做演示:将绳子一端系上一个小球,老师手拿绳子的另一端,将小球在空中旋转,使小球滑过的轨迹形成一个圆。这样反复演示几次,不过绳子的长短每次都不同。于是老师问:“绳子的长度实际是圆的什么?圆的周长可能和它的什么有关?”这样学生一下就明白: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或直径)有关。
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语言和教态要生动形象、亲切自然且有鼓动性。在教学中要经常挖掘教材和学生表现出来的快乐因素,尽量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得体的教态引导学生,把学生逗乐,同时,多表扬、多鼓励学生。
五、训练有乐,促进学生活学
开放、多样的训练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因此,老师在设计练习时,形式要新颖多样。
如教学《圆的周长》这一课,我设计的练习有:填空题、计算题、判断题、学生出题考学生,还有操作题。比如:要做一个直径是1米的呼拉圈,需要剪多长的胶管,试做一做。这样,可以检验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活学活用。
责任编辑赵霭雯
一、导入促乐,诱使学生想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犹如百米赛跑中的起跑。如果教师采用恰到好处、引人入胜的导入方法,从课的一开始,学生就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较好的方法手段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探索。
以创设情境和操作实验相结合的导入为例,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概念时,我让两位学生做一场黑板赛车的表演。黑板上贴有用厚纸片做的正方形和圆形各一个,让两位学生各“驾驶”一辆玩具小汽车分别沿着正方形、圆形的边缘走一圈。表演完毕,学生知道:沿着正方形边缘走过一圈的轨迹,是正方形的周长。老师紧接着问:“缘着圆的边缘走过一圈的轨迹,是圆的什么呢?”学生一下就明白:是圆的周长。这样,学生在玩乐中就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这一概念。
二、操作促乐,激发学生要学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之一是活泼好动,教师应充分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发挥其积极作用。让学生人人参与实践操作,一方面,学生可以从实践中得到理性认识,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另一方面,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客观上“要我学”内化为主观上“我要学”的一种心理需要。
如:在探究圆周率的意义以及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时,学生经历的实践操作有:①画一画:用圆规在硬纸片上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②剪一剪:把画出的圆剪下来;③量一量:量出各自所画的圆的直径和周长;④算一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多少。由此得出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这个“3倍多一些”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即“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于是可以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是:“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或“圆的周长=半径×2×圆周率”。
只有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让他们有机会动口、动手、动脑,体验成功,让学生觉得有趣,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乐学,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交流促乐,引导学生会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更有利于课堂充满活力。交流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因此而变得更主动、积极;其次,通过合作交流,可以了解彼此的观点,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从而使自己的思路更加丰富和全面,有利于促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产生创新思路。
如:在探索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时,老师出示如下两道思考题,让“四人小组”去讨论交流。①你们自己做的圆片,能否测出它的周长?②有多少种测量方法?你采用哪一种?结果,学生积极汇报各自的方法。有的用“绕线法”,即用线(或胶纸)绕圆一周,剪去多余部分,再拉直用尺量出它的长度;有的用“滚动法”,即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所得的长度便是该圆的周长。
四、语态促乐,鼓励学生乐学
上课也是一门艺术,课上得生动与否,与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态密切相关。
首先,教师的授课语言要准确。语言只有准确,才有说服力。如“圆的周长”这一概念是:“围成圆的曲线的长”,而不是“直线(或线段)的长”。让学生真正弄清“圆的周长”这一概念的实质。
其次,教师的语言要简明、富有启发性。如在探究“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这一问题时,我先做演示:将绳子一端系上一个小球,老师手拿绳子的另一端,将小球在空中旋转,使小球滑过的轨迹形成一个圆。这样反复演示几次,不过绳子的长短每次都不同。于是老师问:“绳子的长度实际是圆的什么?圆的周长可能和它的什么有关?”这样学生一下就明白: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或直径)有关。
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语言和教态要生动形象、亲切自然且有鼓动性。在教学中要经常挖掘教材和学生表现出来的快乐因素,尽量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得体的教态引导学生,把学生逗乐,同时,多表扬、多鼓励学生。
五、训练有乐,促进学生活学
开放、多样的训练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因此,老师在设计练习时,形式要新颖多样。
如教学《圆的周长》这一课,我设计的练习有:填空题、计算题、判断题、学生出题考学生,还有操作题。比如:要做一个直径是1米的呼拉圈,需要剪多长的胶管,试做一做。这样,可以检验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活学活用。
责任编辑赵霭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