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策略的采用与叙述方式的改变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ofu0q843134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初中作文教学始终囿于文体的训练,虽然考试时大都以记叙文为主,但对记叙文的训练也大都走过场,什么记叙文的基本要素,记叙的顺序,这些都停留在文体的表面,对学生的具体写作并无多大的指导作用。往往一个学期下来,不会写的仍然不会写,会写的也只是无师自通,课本和教师的作用往往体现不出来。也许有人认为,我们的阅读教学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技巧和样本,足以让学生模仿和学习的了。这话诚然不错,但我们的教学若能主动将课内与课外的优秀文章所讲究的叙述策略和所采用的叙述方式加以整理和总结,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作文,不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作文教学的效果,而且学生的作文很可能实现质的飞跃。
  下面我就记叙文构思教学中的一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来抛砖引玉。
  描写人物的反常行为和设置人物活动的反常环境,对人物和生活作新奇化的处理,这是我们在记叙文中常采用的叙述策略。教师在指导学生模仿和学习之前一定要将这一叙述策略的具体使用实例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叙述策略采用所起到的表达效果,激发他们效仿的兴趣。
  如杰克·伦敦就是一位最擅长描写反常、奇特的人物行为和人物心理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的《警察和赞美诗》就是通过主人公苏比的反常行为的着力渲染和描写来造成对读者的新奇化阅读刺激来收到独特的艺术效果的。寒冬将至,身无分文的流浪汉,这样奇特的内外环境带来了人物奇特的想法和做法——进监狱过冬,在实施计划的一系列奇特做法逐一失败后,人物受赞美诗感化决意改过自新,却被警察关进了监狱。这一奇特的情节构思给我们的启示是,设置一个非常环境便能使人物的平常的行为在特定的非常环境中显现出新奇的、反常的表现来。捕捉和设计人物在非常环境里的表现。或者将人物安放在作者精心设计的非常环境之中,便能使平常环境中很难发现或不易表现的人物行为和性格的深层内容在特定反常环境的矛盾冲撞中揭示出来。
  我又引导学生重新阅读秦文君的《伟人细胞》,让学生分析贾里好高骛远的性格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学生很快明白到他的性格就是通过一系列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做法表现出来的。
  有了这些作基础,我又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读者》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天使原来是这样的》。文章本意是要赞扬外婆朴实、善良的为人,表现善意、好人常在身边的主旨,但作者不直叙其事,而从自己儿时追求天使的错误想法和做法的角度构思,写得真是耐人寻味。
  正是有了这些感性的认识,学生明白到,用奇特的乃至错误的事情进行叙述,所表现的事情更显新奇隽永;用之来写感情,感情愈见浓烈深厚;用之来写人物,人物愈见丰盈饱满。
  藉此,学生融会贯通,豁然开朗。生活中的种种感受和体验一下触动了灵机,茅塞为之顿开。学生们竞相巧构,一反过去平板的构思、直叙的习惯,神思飞扬,感情激越,讲构思,谈看法,评优劣,平时写作时的痛苦之状一扫而空。
  一场习作下来,学生们的文章真是异彩纷呈,流光溢彩。有学生写友情,不再是考场作弊,雨中借伞,而是写自己一开始就对朋友抱有成见:粗鲁、小气、爱出风头,朋友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举止叙述下来,曲折多变,起伏跌宕,借助离奇的情节人物的个性显示出来,粗鲁中见其正直无私,小气中见其勤俭朴实,爱出风头中见其不甘人后、自强不息。也有学生写无私的母爱,先极力铺叙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那种宽容体贴使自己对母爱的无私坚信不疑,谁知自己出于爱心把家里的衣物给了别人却招来严厉的责难和鞭打,使她猝然明白母爱无私的限度,母爱在现时功利的污染下也并不是一片净土,引发为人母者的一番思考。更有一学生,以大树与小树为题,写大树一心为小树的成长,百般遮蔽扶持,怕它淋着雨,怕它受了寒,让它整天依附在自己伟岸的干上,结果小树的成长并不如大树所愿,虬曲地缠绕在大树身上,最终双双枯萎衰亡。
  由此可以看出,初中记叙文作文训练,若能摆脱传统教学的框架和束缚,注重叙述策略的采用和叙述方式的改变进而推而广之,把钓之方,网之法授于学生,还担心学生不能“渔”吗?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作为语言文字方面的学习,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有学者指出:“不读是语文的百病之源。”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教材中诗文辞赋,经典美文的大量增加,培养语速语感的朗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朗读有利于保持注意力进行有效地阅读  阅读有多种方式:朗读、默读、精读、浏览等。其中默读是我们教师经常采取的一种阅读方式,但对于自控力差的学生来说,在默读中容易走神,开小差的,以至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默读只是“
期刊
探究性阅读只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语文课程中是极其重要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法是我买的责任。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上我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我具体应用的一点认识。  一、创设民主气氛,形成探究阅读的情景。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
期刊
偶尔忆起自己的求学时代,不禁感慨:如果当时的课堂,多一点温暖,少一点“冰冷”, 多一点激情活力,少一点沉沉死气,那么现在对文字的感觉可能更机敏灵动。儿时的我喜欢读书,现在还记得和同学交换图书的喜悦,在火炉旁借着昏黄的光埋头读书的痴迷,但这种热情到了中学便被无情浇灭,因为课堂上冷冷的“温度”。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因为是以教师为中心,所以整个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表面上看,课堂秩序井然、“规范
期刊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个性发展,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作为班主任,班级琐碎而繁杂的事务常让人忙得焦头烂额,我们也因此抱怨现在的学生实在难管。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常常在思索,也不断在摸索。柏拉图让弟子用不同方法清理田地里的杂草的故事给了我深刻的启示:与其天天去拔野草,不如用庄稼驱除野草,把
期刊
应试教育的桎梏严重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文教学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训练程式化,语言模式化,致使学生本应随后天培养而丰富起来的想象力反而日趋萎缩匮乏,学生作文时,削足适履,胡编乱造,写出来的文章异口同声,千人一腔,缺乏激情,缺乏新鲜感,更缺乏创新精神。因此,作文教学必须革故鼎新,积极探索一条作文创新之路。  一、更新观念,打破模式,这是作文创新的前提  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命题陈腐,格式老套,训
期刊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意思是说当你置身于某件事情中的时候,你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件事的某个具体的点上,而往往忽略了事情的全局,然而周围的人却看得很清楚,很透彻。  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课堂好比是下一盘棋,上课的人在下,观课的人在看。上课的人只注意到了学生的动向,但自己的言谈举止似乎没有太在意,如同下棋只是在攻,缺少防守,然而观课的人不仅注意到了学生的表现,更多的是在关注教师的表现,因
期刊
一、明确写作目的,养成良好写作习惯  作文章,并非“坐”文章,它要求学生“动”起来,“脑动、心动、手动”,将自己对事物的独特感受在灵感实现的时刻迅速捕捉下来,形成文字,这便是写作.而许多学生作文写的不具体,内容不丰富,那都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拟好题目不要急于动手写,而应该抽出一定时间来,让学生静静地整理一下大脑仓库中的材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期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心灵的丰富性、多样性,教师的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眼看原来天真活泼的,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的生命,在学校“教育”的塑造中变成只对“知识”怀有“单纯”的好奇心的“机械人”。是的,如不改变这种重智轻情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教师纵使口吐莲花,也未必能使学生“顽石
期刊
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在他的争奇斗艳的作品王国里七绝更是一朵绚丽的奇葩。诗人在七绝创作上成绩斐然,匠心独具。他善于将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委婉的感情,高度概括和浓缩,其用意之深,写景之妙都有独到之处。对此有人认为可与李白媲美,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备受后人推崇。  一、高度凝练,言简意远  作为笼罩万有,着墨不多的绝句,因篇幅有限,必须要高度慨括地反映现
期刊
那天我们学习余秋雨的散文《信客》,在梳理了文章结构、分析了语言特色之后,我们探讨了人物形象并达成共识:信客善良厚道、诚信无私、待人宽容。  似乎意犹未尽。于是我问道:“回顾一下本单元课文中几位人物各自有什么性格特点?”  几分钟的交流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发言了:  “我想说《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她是一个很不幸的劳动妇女,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从她身上我看到了那种难能可贵的淳朴、善良和热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