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一百多斤甚至两百多斤的钓鱼人,动不动就被鱼给拽下水了。把他们“拉下水”的鱼,可能是几十斤甚至才十几斤,它们为什么能将十倍于自己体重的人拉下水呢?鱼哪儿来这么大的力气?
最近各大平台钓鱼的视频非常火热,普通钓友“翻车”的视频也很受欢迎:一百多斤甚至两百多斤的钓鱼人,动不动就被鱼给拽下水了。
这对于没钓过鱼的朋友来说,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把他们“拉下水”的鱼,可能是几十斤甚至才十几斤,和人相比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鱼哪儿来这么大的力气?
鱼鳍的秘密
鱼咬钩后,人和鱼的较量就是力气的比拼。人得靠肌肉使劲儿,靠着身体的姿势来把控方向,而鱼的鳍可以同时起到提供力量、调控方向的双重功能。
作为被定义成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脊椎动物,鱼类包括圆口纲、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三大类群。
以生活中常见的硬骨鱼为例,鱼身体表面分布着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鱼鳍,分别为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一般常见的鱼类都具有上述五种鳍。
其中,尾鳍在提供前进的动力的同时,也决定着前进的方向。如果失去尾鳍,鱼类就无法改变行进的方向了。而胸鳍相当于陆生动物的前肢,对鱼类具有运动、平衡和掌握运动方向的机能。当鱼失去胸鳍时,鱼体会左右摇摆不定。
腹鳍相当于陆生动物的后肢,具有协助背鳍、臀鳍维持鱼体平衡和辅助鱼体升降轉向的作用。背鳍用于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若失去,会失去平衡而侧翻。臀鳍则可以协调其他各鳍,起平衡作用。若失去它,鱼身会轻微摇晃。
总之,鱼类的运动与体形和鳍的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鱼鳍是鱼类运动最主要的动力来源。当然,鱼的力气大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它和鱼本身的大小也相关。一般来说,小鱼的爆发力更强,但并不持久;大鱼发力较慢,但力气很大、难以控制。
鱼的多样泳姿
鱼能把钓鱼人拽到水里,这和它们都是“水中健将”息息相关。要想做到“如鱼得水”、自在游动,鱼还得在通过鱼鳍获取力量的基础上,组合出不同的运动方式。而鱼的运动方式主要有这样几种:利用躯干部的肌肉收缩和尾鳍的摆动来游泳;依靠胸鳍等的摆动划水运动;利用鳃孔向后喷水引起的反作用力使鱼体向前快速游动。
实际上,后两种游泳方式并不常用。胸鳍等的摆动划水方式一般用在流水中静止的情形中。而鳃孔喷水一般只有在遇到危险时,鱼想要“逃之夭夭”,才会使用。
鱼类利用躯干部的肌肉收缩和尾鳍的摆动来游泳的方式,被称为波状摆动推进。通过这种波状摆动获得前进动力的鱼类,会在身体表面形成一层旋转的水流,叫做“涡”。当鱼向前运动时,涡会沿着鱼身向后滑动,在鱼尾处脱落。神奇的是,规律脱落的涡能继续在水中运动,为鱼提供向前游动的推力。
鱼能把人拽水里,是怎么做到的
有了鱼鳍,鱼就有了力气,也有了控制方向的工具;有了多样的游泳方式,鱼才能行动自如。二者为鱼在与钓者的博弈中化身“大力水手”提供了由内而外的基础。但除了鱼鳍和游泳方法之外,钓鱼时“人-鱼-钓竿”三者的受力关系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三者形成了我们熟悉的力学系统——杠杆。当鱼咬钩后,人将鱼竿提起至与地面成90°夹角,鱼受到惊吓向前运动,会产生两倍于自身体重的拉力作用在鱼线上,非常难以控制,这部分拉力就需要钓者用胳膊使劲儿来平衡。
一般来说,钓鱼时是坐姿,手握竿位置大约与肩齐平,高度大约为1米。若鱼竿长度以5米来计算,通过杠杆原理可以计算得出,人需要付出大约相当于鱼体重10倍的力量,才能将鱼拉住。
当然,上述情况建立在钓鱼人用蛮力“硬拉”的情况下。实际钓鱼中,可以通过“8字溜鱼”等技巧来减少和鱼的正面对抗。
当鱼咬钩后,竿子由于各种原理无法立起,人只能通过变成水平方向的鱼竿来拉鱼,这样的情景被称为“拔河”。此时,由于人发力方向和鱼发力方向基本共线,杠杆作用并不存在,人所需要的拉住鱼的力也并不是很大。可是,这种情况往往是最容易被拉下水的,为什么呢?
首先,出现“拔河”的状况,一般是因为鱼太大了,鱼竿无法保持直立,此时若想拉住鱼所需的力量本身就很大。再者,鱼竿被拉直时,人的手臂也被拉直了,无法发力,很多溜鱼的技巧就无法施展,钓鱼人只能用蛮力和鱼对抗。在这种情况下,人很容易被鱼拉到水中,从“你钓鱼”变成“鱼拽你”。
在熟知“人-鱼-钓竿”的力学原理上,运用适当的“溜鱼”技巧不但能让咬钩几率增加,还能降低将鱼拉上岸的难度。总而言之,钓鱼是一项和鱼“斗智斗勇”的运动,在和鱼的拉锯战中使用蛮力很难取胜。
(澎湃新闻网2021.8.17)
最近各大平台钓鱼的视频非常火热,普通钓友“翻车”的视频也很受欢迎:一百多斤甚至两百多斤的钓鱼人,动不动就被鱼给拽下水了。
这对于没钓过鱼的朋友来说,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把他们“拉下水”的鱼,可能是几十斤甚至才十几斤,和人相比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鱼哪儿来这么大的力气?
鱼鳍的秘密
鱼咬钩后,人和鱼的较量就是力气的比拼。人得靠肌肉使劲儿,靠着身体的姿势来把控方向,而鱼的鳍可以同时起到提供力量、调控方向的双重功能。
作为被定义成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脊椎动物,鱼类包括圆口纲、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三大类群。
以生活中常见的硬骨鱼为例,鱼身体表面分布着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鱼鳍,分别为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一般常见的鱼类都具有上述五种鳍。
其中,尾鳍在提供前进的动力的同时,也决定着前进的方向。如果失去尾鳍,鱼类就无法改变行进的方向了。而胸鳍相当于陆生动物的前肢,对鱼类具有运动、平衡和掌握运动方向的机能。当鱼失去胸鳍时,鱼体会左右摇摆不定。
腹鳍相当于陆生动物的后肢,具有协助背鳍、臀鳍维持鱼体平衡和辅助鱼体升降轉向的作用。背鳍用于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若失去,会失去平衡而侧翻。臀鳍则可以协调其他各鳍,起平衡作用。若失去它,鱼身会轻微摇晃。
总之,鱼类的运动与体形和鳍的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鱼鳍是鱼类运动最主要的动力来源。当然,鱼的力气大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它和鱼本身的大小也相关。一般来说,小鱼的爆发力更强,但并不持久;大鱼发力较慢,但力气很大、难以控制。
鱼的多样泳姿
鱼能把钓鱼人拽到水里,这和它们都是“水中健将”息息相关。要想做到“如鱼得水”、自在游动,鱼还得在通过鱼鳍获取力量的基础上,组合出不同的运动方式。而鱼的运动方式主要有这样几种:利用躯干部的肌肉收缩和尾鳍的摆动来游泳;依靠胸鳍等的摆动划水运动;利用鳃孔向后喷水引起的反作用力使鱼体向前快速游动。
实际上,后两种游泳方式并不常用。胸鳍等的摆动划水方式一般用在流水中静止的情形中。而鳃孔喷水一般只有在遇到危险时,鱼想要“逃之夭夭”,才会使用。
鱼类利用躯干部的肌肉收缩和尾鳍的摆动来游泳的方式,被称为波状摆动推进。通过这种波状摆动获得前进动力的鱼类,会在身体表面形成一层旋转的水流,叫做“涡”。当鱼向前运动时,涡会沿着鱼身向后滑动,在鱼尾处脱落。神奇的是,规律脱落的涡能继续在水中运动,为鱼提供向前游动的推力。
鱼能把人拽水里,是怎么做到的
有了鱼鳍,鱼就有了力气,也有了控制方向的工具;有了多样的游泳方式,鱼才能行动自如。二者为鱼在与钓者的博弈中化身“大力水手”提供了由内而外的基础。但除了鱼鳍和游泳方法之外,钓鱼时“人-鱼-钓竿”三者的受力关系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三者形成了我们熟悉的力学系统——杠杆。当鱼咬钩后,人将鱼竿提起至与地面成90°夹角,鱼受到惊吓向前运动,会产生两倍于自身体重的拉力作用在鱼线上,非常难以控制,这部分拉力就需要钓者用胳膊使劲儿来平衡。
一般来说,钓鱼时是坐姿,手握竿位置大约与肩齐平,高度大约为1米。若鱼竿长度以5米来计算,通过杠杆原理可以计算得出,人需要付出大约相当于鱼体重10倍的力量,才能将鱼拉住。
当然,上述情况建立在钓鱼人用蛮力“硬拉”的情况下。实际钓鱼中,可以通过“8字溜鱼”等技巧来减少和鱼的正面对抗。
当鱼咬钩后,竿子由于各种原理无法立起,人只能通过变成水平方向的鱼竿来拉鱼,这样的情景被称为“拔河”。此时,由于人发力方向和鱼发力方向基本共线,杠杆作用并不存在,人所需要的拉住鱼的力也并不是很大。可是,这种情况往往是最容易被拉下水的,为什么呢?
首先,出现“拔河”的状况,一般是因为鱼太大了,鱼竿无法保持直立,此时若想拉住鱼所需的力量本身就很大。再者,鱼竿被拉直时,人的手臂也被拉直了,无法发力,很多溜鱼的技巧就无法施展,钓鱼人只能用蛮力和鱼对抗。在这种情况下,人很容易被鱼拉到水中,从“你钓鱼”变成“鱼拽你”。
在熟知“人-鱼-钓竿”的力学原理上,运用适当的“溜鱼”技巧不但能让咬钩几率增加,还能降低将鱼拉上岸的难度。总而言之,钓鱼是一项和鱼“斗智斗勇”的运动,在和鱼的拉锯战中使用蛮力很难取胜。
(澎湃新闻网202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