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的课程改革给体育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向广大体育教师提出了挑战。以前积累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已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课改发展的要求,需要重新寻求适合当前体育教学的法宝,既适合学生学又适合教师教的新的教学模式。此课题深入研究了新型新体育课堂的特点,我想这一研究成果必定会改变当今体育课存在的问题,对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法;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学习方式 ;转变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程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体育课程改革在时代的呼唤下,面临着新的发展和改革任务。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上。教师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必须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的组织实施、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多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为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提供平台,营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氛围。通过教与学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然而在实际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如何构建新型的体育课堂感到困惑,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 创设教学情景
情景给人的影响非常大的,一个优美的情景能给人一种振奋激昂的感觉,使人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进入学习;反之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一个优美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情景是非常重要的。创设的情景应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既可以是模拟,也可以是真实的,但是必须是积极向上、健康的环境和内容。创设的情景应该与课时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相吻合,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能够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一学习内容上,而不至于让情景喧宾夺主,影响了学习目标的达成。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调动学生的热情、感情,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景练习中去,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成学习目标。及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并组织学生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 教学内容的创新
(1)精选教材。
在选择和搭配教学内容的时候,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精选一些适应学生生理特征和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方面的实践性,降低体制方面的实践性,降低体育教材的难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体育运动充满信心。
(2)增加游戏。
体育本来就是一个来自游戏、发展游戏的学科。游戏具有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它以鲜明的特点和特殊的功能在学校体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在研究中老师可将“障碍接力”改变为“小八路送情报”这一情景游戏,将游戏内容故事化,将游戏过程的各个障碍改变为绕过“敌人的岗哨”、跳过“小河”、爬过“山坡”、最后奔跑到“目的地”等使学生在练习中置身于故事的情境中。身临其境的练习使他们兴致高涨,乐趣无穷,既学会了动作,又培养了克服困难的精神,通过游戏既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又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可以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 教学价值的创新
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学价值,不仅能传递知识,更能够培养和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传递知识是一中介过程,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还是为了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人,既教学的根本价值实施学生会思考、能创新、求发展。创新教学是现在叫得比较响的一种观念,如何使教师较快地适应新教材,由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到全新的教育理念上来呢?必须经历观念的创新和行为的创新这样的过程。
(1)教的艺术转变。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洗脑”“换脑”的机会和空间,通过各种手段,促使教师提高教学的艺术,又一个只知传授斯知识的“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这种转变,给体育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努力的指南。在体育课上,我们培养的目标不再是单纯的运动技能型的人才,而应该是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导致我们教学艺术的转变,教书匠所培养的是“书呆子”式的只知死读书、读死书的知识型学生,而教育家培养的则是活学活用教材知识的能力型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的是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一个教育家,不但能从学生的眼神里看出困惑和希望,而且能给学生以力量和启迪,与学生的精神脉搏一起跳动,更能够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开发。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实现自己从“教书匠”教育家的转变。
(2)教的关系转变。
俗话说:爱是人类一切的灵丹妙药,我想说的是爱也是教育学生的灵丹妙药。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爱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其次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河尊重,才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更要欣赏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抓住他们的进步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机会。我记得曾在一本书上读到这样的句子:人人有财,人无权菜,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是的,我们应该相信并把这种观点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那么受益最大的将是我们的孩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信息量,可能在某一方面要超过教师,为此我们体育教师要放下架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与学生建立一种师生的共同体,这才是理想的教学关系。 (3)教的本位转变。
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即“教师本位”地教育,就是以教师为本位,其核心是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只重视由教师单项传授知识。忽视受教者的主体地位因而导致体育教育上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对体育课应有的兴趣、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应当转变为以学生为本,使体育教育过程成为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从更高的意义上说,要树立、构建以学生主体为目标的主题教育观,通过创设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体育教育环境,形成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的教育机制;提供学生自我发展和表现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享有充分发挥才能和掌握自己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以促进孩子们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孩子们自觉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独立思考、富于判断、敢于负责、勇于创造的主体精神以及自尊自立、自信自律、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主体人格。
(4)、教的目的转变。
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这里谈的是教的目的的转变,正是指教师的教学观,要从“为教而教”转变成“为不教而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但不能为教书而死教书、教死书。教师要实现这种教的目的的转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让学生学会学习。大家都知道,通过教育获得的指示总是有限的,而掌握了方法,知识的获取将是无限的。教是为了最终不需要教,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要叫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比“学到什么”重要的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统教育着眼于知识,学生能得到高分,却难以避免低能;现代教育则着眼于能力,注重的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方法获得的价值远远大于知识的获得。
其次让学生学会求知。教是为了最终不需要教,要敢于和善于给学生必要的、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学生的思维就像一张白纸,当你在这张白纸上画上过多的东西时,这张白纸的空白处就变小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被挤掉了。只有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时间,才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也只有在学生独立思考时,才能让创新意识有萌芽的机会。
最后让学生养成习惯。良好的习惯是人成功的无穷力量。教是为了最终不需要教,就要使学生把学会学习、学会求知的良好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最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这种习惯包括善于利用时间的习惯、主动学习的习惯、善于和敢于质疑的习惯,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4. 教师责任观的转变
传统的教师责任观,是为学生的学习负责;而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师责任观是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责任仅仅是为学生传授有关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的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体育活动只是为学生的学业和体质考虑,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纬度。
“做一辈子老师”必须“一辈子学做老师”。我们必须不断地转变思想观念,深入地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从思想到行动上自觉地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体育教学,实现由观念创新到行为创新的转变,把我们的体育教学带入一个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校体育2002年-2003年
[2] 体育教学 2002年-2003年
[3] 聚焦新课程,李建平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收稿日期:2013-04-14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法;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学习方式 ;转变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程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体育课程改革在时代的呼唤下,面临着新的发展和改革任务。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上。教师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必须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的组织实施、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多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为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提供平台,营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氛围。通过教与学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然而在实际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如何构建新型的体育课堂感到困惑,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 创设教学情景
情景给人的影响非常大的,一个优美的情景能给人一种振奋激昂的感觉,使人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进入学习;反之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一个优美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情景是非常重要的。创设的情景应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既可以是模拟,也可以是真实的,但是必须是积极向上、健康的环境和内容。创设的情景应该与课时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相吻合,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能够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一学习内容上,而不至于让情景喧宾夺主,影响了学习目标的达成。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调动学生的热情、感情,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景练习中去,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成学习目标。及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并组织学生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 教学内容的创新
(1)精选教材。
在选择和搭配教学内容的时候,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精选一些适应学生生理特征和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方面的实践性,降低体制方面的实践性,降低体育教材的难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体育运动充满信心。
(2)增加游戏。
体育本来就是一个来自游戏、发展游戏的学科。游戏具有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它以鲜明的特点和特殊的功能在学校体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在研究中老师可将“障碍接力”改变为“小八路送情报”这一情景游戏,将游戏内容故事化,将游戏过程的各个障碍改变为绕过“敌人的岗哨”、跳过“小河”、爬过“山坡”、最后奔跑到“目的地”等使学生在练习中置身于故事的情境中。身临其境的练习使他们兴致高涨,乐趣无穷,既学会了动作,又培养了克服困难的精神,通过游戏既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又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可以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 教学价值的创新
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学价值,不仅能传递知识,更能够培养和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传递知识是一中介过程,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还是为了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人,既教学的根本价值实施学生会思考、能创新、求发展。创新教学是现在叫得比较响的一种观念,如何使教师较快地适应新教材,由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到全新的教育理念上来呢?必须经历观念的创新和行为的创新这样的过程。
(1)教的艺术转变。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洗脑”“换脑”的机会和空间,通过各种手段,促使教师提高教学的艺术,又一个只知传授斯知识的“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这种转变,给体育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努力的指南。在体育课上,我们培养的目标不再是单纯的运动技能型的人才,而应该是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导致我们教学艺术的转变,教书匠所培养的是“书呆子”式的只知死读书、读死书的知识型学生,而教育家培养的则是活学活用教材知识的能力型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的是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一个教育家,不但能从学生的眼神里看出困惑和希望,而且能给学生以力量和启迪,与学生的精神脉搏一起跳动,更能够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开发。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实现自己从“教书匠”教育家的转变。
(2)教的关系转变。
俗话说:爱是人类一切的灵丹妙药,我想说的是爱也是教育学生的灵丹妙药。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爱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其次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河尊重,才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更要欣赏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抓住他们的进步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机会。我记得曾在一本书上读到这样的句子:人人有财,人无权菜,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是的,我们应该相信并把这种观点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那么受益最大的将是我们的孩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信息量,可能在某一方面要超过教师,为此我们体育教师要放下架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与学生建立一种师生的共同体,这才是理想的教学关系。 (3)教的本位转变。
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即“教师本位”地教育,就是以教师为本位,其核心是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只重视由教师单项传授知识。忽视受教者的主体地位因而导致体育教育上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对体育课应有的兴趣、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应当转变为以学生为本,使体育教育过程成为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从更高的意义上说,要树立、构建以学生主体为目标的主题教育观,通过创设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体育教育环境,形成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的教育机制;提供学生自我发展和表现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享有充分发挥才能和掌握自己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以促进孩子们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孩子们自觉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独立思考、富于判断、敢于负责、勇于创造的主体精神以及自尊自立、自信自律、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主体人格。
(4)、教的目的转变。
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这里谈的是教的目的的转变,正是指教师的教学观,要从“为教而教”转变成“为不教而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但不能为教书而死教书、教死书。教师要实现这种教的目的的转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让学生学会学习。大家都知道,通过教育获得的指示总是有限的,而掌握了方法,知识的获取将是无限的。教是为了最终不需要教,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要叫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比“学到什么”重要的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统教育着眼于知识,学生能得到高分,却难以避免低能;现代教育则着眼于能力,注重的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方法获得的价值远远大于知识的获得。
其次让学生学会求知。教是为了最终不需要教,要敢于和善于给学生必要的、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学生的思维就像一张白纸,当你在这张白纸上画上过多的东西时,这张白纸的空白处就变小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被挤掉了。只有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时间,才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也只有在学生独立思考时,才能让创新意识有萌芽的机会。
最后让学生养成习惯。良好的习惯是人成功的无穷力量。教是为了最终不需要教,就要使学生把学会学习、学会求知的良好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最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这种习惯包括善于利用时间的习惯、主动学习的习惯、善于和敢于质疑的习惯,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4. 教师责任观的转变
传统的教师责任观,是为学生的学习负责;而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师责任观是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责任仅仅是为学生传授有关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的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体育活动只是为学生的学业和体质考虑,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纬度。
“做一辈子老师”必须“一辈子学做老师”。我们必须不断地转变思想观念,深入地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从思想到行动上自觉地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体育教学,实现由观念创新到行为创新的转变,把我们的体育教学带入一个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校体育2002年-2003年
[2] 体育教学 2002年-2003年
[3] 聚焦新课程,李建平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收稿日期:201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