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运河(滑县段)位于河南省滑县,是我国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生态、经济价值。大运河遗产保护区是滑县政府为保护运河遗址和道口古镇所建设的重要工程,但在保护管理、宣传教育、均衡发展和协同合作方面尚存在不足,还需调整加强。
关键词:大运河(滑县段);遗产保护区;文化遗产价值;文化遗产保护开发
大运河(滑县段)位于河南省北部滑县行政区,是我国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属卫河其中一段。该运河河段由道口桥上村进入滑县,穿过现今道口镇行政区北部由南向北注入浚县。运河河道全长8240米,宽33~50米,遗产保护区总面积达4.508平方千米。
2013年3月,大運河(滑县段)被确定为全国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中国申报的大运河项目通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滑县段作为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处遗产类型繁多的大规模文物古迹、一条文化线路、一个持续演进的线性文化景观。
1 大运河(滑县段)的价值
1.1 大运河(滑县段)是滑县历史的见证者,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大运河(滑县段)开凿于东汉末年,属白沟运河的一段;隋代属永济渠;北宋称御河;明初改称卫河并沿用至今。至20世纪70年代断航,通航历史达1800年之久。现今运河主要发挥着灌溉排涝的作用。
大运河(滑县段)包括现今本体河道、3000余米古城墙、9处码头遗址及位于运河东南岸的道口古镇。道口古镇位于现今滑县县城西北、卫河东南岸,面积约0.84平方千米,现存老胡同16条、老店铺8处、传统民居1134所以及大王庙等多处古建筑遗存。古镇建筑以明清、民国时期的居多。古镇在宋代属于黄河西岸的一个渡口;明朝属黎阳,称“平川驿”,是一处河运中转地,运递粮食商物;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大运河漕运发达,道口镇地处南北之中、运河河畔,逐渐发展为豫北名镇;清末至民国,步入历史发展鼎盛期,水、旱交通完备,更因道清铁路的修建成为豫北交通枢纽之一;在抗战期间成为沦陷区,铁路被拆除,加之卫河淤积严重,水运停滞,道口古镇依靠河运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资中转集散地的地位从根本上被动摇。①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现代工业兴起和交通运输转型,河运逐步衰落,卫河无法通航,道口镇经济发展滞后,大量富裕人口逐渐从运河沿岸区域向东南迁移。②道口镇经济重心也逐渐向东南转移,运河东南岸成为“老城区”,留存了部分未经拆除的街区和古建。
可以说,保存至今的运河保护区是道口作为运河城镇发展兴衰的历史见证者。
1.2 大运河(滑县段)是滑县文化的反映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
河南省被誉为“中国心脏”,从古至今都有不可替代的地域优势,是我国重要的铁路、公路、高铁、航空中转站,是沟通我国东南西北的交通枢纽之一。隋唐大运河作为我国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在南北的人员物资流通、领土管辖、文化交流、商业贸易、政治军事活动、农业灌溉、防洪排涝等方面发挥着重大、悠久的作用。
道口古镇沿运河东南岸分布,沿运河兴建,凭运河发展,也因运河衰落,是我国运河古镇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大运河(滑县段)遗产保护区保留了道口古镇明代至民国的历史,也向当代滑县人民展示着道口古镇独特的文化风貌。道口古镇依托运河发展形成的内陆运河文化、商镇文化,以及当地传承下来的戏曲、舞蹈、手工艺、集会和饮食文化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滑县人民。
古镇以寨壕围建的“大十字”街和胡同为框架,民居和临街商铺建于其中,又以临三铺码头的三道街最为繁华,三道街离运河最近,两旁为二层木构小楼,临街开门,为米面铺、茶楼、典当行等各种商铺。运河遗址保护区内建有大运河博物馆,陈列古代船桨、铁锚、木桶、明清钱币、民国时期当地政府签订的船只通行的纸本文书等,此外还展示道口绢织工艺作品及百姓的生活娱乐用品,如茶壶、皮影、金银首饰、秤杆秤砣等物。陈列物品虽然价值不高,但均能直观映射当地历史文化。
近年来,滑县先后建成运河历史文化展馆、古镇民俗展馆、同和裕银号展馆、大王庙文化园、道口大曲文化园、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等,免费向公众开放,展示道口独特文化。①古镇传承至今的船工号子、大平调、大弦戏、道口锡器、道口烙画、滑县木版年画等非物质遗存都真实地反映了古代运河沿线居民的生活状态和文化风貌。②这些都反映了道口历史上的文化面貌和文化价值。
1.3 大运河(滑县段)是古代水利技术的展现,蕴含着独特的科学价值
道口古镇的寨壕与运河河堤建成一体,也是沿河城镇独特的建造模式,既可防洪防涝,又可抵御外侵。另外,运河码头也沿寨壕外围而建,既可加固寨壕,又方便商品物资运输。大运河(滑县段)现存9处码头遗址,保存较好的有西街码头、老庙街码头、一面街码头、三铺码头,用规整的青石和白灰垒砌而成。码头建于河堤之上,便于船舶停靠,另外建有水闸和排涝口,兼具排涝防洪功能。城内积水可通过排水口流入卫河,若河水上涨,可将闸板放入闸槽,在两闸板之间填入沙子或黄土便可防止洪水倒灌,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
1.4 大运河(滑县段)沿岸绿意盎然、风景优美,蕴含着潜在的生态价值
现今,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运河不再通航,成为灌溉、泄洪、生活工业污水排放用地,原有的城墙、码头逐渐废弃。其东南岸古街区的商铺、民居也因房地产商的开发和本地楼房不断被翻修扩建而受到拆迁、毁坏,原有的街巷格局不再完整。道口古镇历史街区的整体格局和传统风貌均受到极大破坏。
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滑县段也受到县政府重视,现已投资1.3亿资金用于运河及其调节渠的修整,封堵污水排放口,清淤,引水,美化河岸,维修码头、城墙、古镇建筑、街区,营造公共设施,加之城镇工业化程度不高,生态破坏尚轻,运河及沿岸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现今运河河水较为清澈,水质良好,沿岸经过绿化绿柳成荫,附近居民的生活垃圾不再堆积到河道,而是由城镇环卫另做处理。此外,道口古镇及运河紧邻西南部的千翠湖水库,如今政府已将两者联系起来,着重整治环境,开发两者的旅游资源,创造经济效益。目前大运河遗产保护区已经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运河及水库也为附近的鸟类、鱼类、两栖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提供了合适的栖息地,保护了当地生物多样性,提升了道口绿化面积。
1.5 大运河(滑县段)遗产保护区作为旅游资源,蕴含着特有的经济价值
县政府现已将道口古镇进行整体修缮保护,修建遗产小道3000余米,依照文物保护标准,对路灯、指示标、公共厕所等320处配套公共设施进行改造提升。①此外,滑县投入大量资金维修古建筑,实施古街区管网入地改造、街道路面铺装等系列工程,在不破坏、不改变遗址原貌的基础上,改善提升古镇经济功能,便于商业活动开展和游客参观。目前,已有140多家商户入驻运河遗产保护区,代表性的有道口烧鸡、秦氏绢艺等道口特色店铺。
近些年,政府于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古镇运河边举办灯展,由政府和道口大型特色企业出资策划的花灯展览,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参观,在宣传道口品牌的同时,扩大了运河遗产保护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保护区内经济效益提升和服务业发展。
2 大运河(滑县段)保护开发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2.1 加强保护管理力度,延伸开发范围
政府对运河遗产保护区整体保护修缮工作已经完成,但由于投入资金、保护技术、管理理念等各方面的限制,其保护建设效果与郑州、洛阳等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后续长期的修缮、保护、监测、管理和开发都存在一定问题。
在滑县段运河古镇保护利用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中,由于古镇面积有限,其中休闲广场、街景小品的营造均受限制,古镇休闲区较少,展示场馆等设计建设标准相对较低、规模较小,导示牌不够明显全面。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缮及环境整治过程中,公共服务设施如公厕、照明设施、休闲座椅等项目的同步设计没有跟上。政府对保护区的开发方式较为单一,仅在正月的两次集会中举办活动,其他时间游客很少,仅为本地人休闲之所。
对此,政府还需加强保护区管理,保护区范围还需扩大,划出明确的建设控制地带,严格控制核心保护区内外的现代建筑活动以及商贩售卖活动;加强建设保护区内运河河道、古建筑、街区、博物馆、文化馆及整体环境的监测体系,提升防范自然、人为灾害的能力;设立运河保护区专门性管理小组,吸收其他运河、古镇保护区的先进管理模式,结合本地情况加以采用;政府需对保护区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做好对河道、码头、古建筑的定期维护修缮;政府需设立保护区开发及游览条例,规范入驻商铺的商业活动及游客参观行为。保护区开发可以与滑县庙会、大平调、木版年画、绢艺、道口大曲、道口烧鸡、锡器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起来,与道口书法协会、摄影协会、戏曲舞蹈团、各大商会等社会力量协同发展滑县文化产业,宣传滑县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只着重短期的经济利益。
2.2 扩大宣传规模,吸引外来游客资源
县政府对运河遗产保护区的宣传不够广泛,运河遗产保护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高,游客多局限在滑县县区,无法带动周边县区游客前来参观。
道口一年一度的庙会是滑县为数不多的盛大集會,也是带动道口旅游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活动。庙会在每年正月二十七举办,为期三天,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如抬阁、八卦秋、高跷、竹马、舞狮等会沿街举行,吸引着滑县及周边县区的人前来观看。现今政府将古镇作为庙会活动地点之一,为古镇引进了客源、扩大了影响。政府在开发保护区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应调动影视、传媒、书籍杂志各种手段,宣传大运河遗产保护区的价值,吸引外来游客。政府可以运用多种宣传方式,抓住社会各阶层的兴趣点,通过政府网站、旅游网站、微信公众号、广告牌、宣传标语、宣传片、旅游手册、商企社会活动、组织学校学生参观等方式将运河遗产保护区介绍给广大民众。
2.3 重视文化教育,增强民众文化认同感
随着滑县经济建设发展,道口镇规模扩大,城镇人口增多,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运河遗产保护区的建设开发迎合了现阶段道口镇产业转型、人民需求转变、历史文化名镇和文化遗产保护区建设需求。因此,在保护区建成之后参观人数很多。同时许多游客没有好的参观习惯,某些游客在保护区内随意走动、乱扔垃圾、攀爬古建筑,可见部分民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并不深刻,需要加以引导教育。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文件,在保护区设立参观需知、警示牌,安排人员进行巡逻监督等方式,使民众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政府也需要将遗产保护区所蕴含的道口古镇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展现给广大民众,使他们同自己的生活产生联系,从而认同运河遗产,产生传承历史文化的自豪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宣传历史文化、教育民众的目的。
2.4 把握保护区开发与城市建设的均衡发展方向
国内有不少因为城市建设而使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例子。随着居民对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文化遗产申遗、建立保护区、建设遗址公园的浪潮在全国兴起。运河遗产保护区建设迎合了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民需求。对其进行适度开发,可以更好地展现价值,使其成为城镇中的文化、休闲、绿色场所。
2.5 协同周边合作,打造文化遗产链条
滑县境内的名胜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有89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项非物质文化。①其中有不少名胜古迹是单体建筑,滑县政府对其保护多停留在遗产本身,对其周边环境管理有所欠缺。例如,国家级保护单位北宋早期的明福寺塔,仅对塔身进行保护,不设防护设施,周边为现代广场,高楼林立,对古塔的历史文化面貌造成极大破坏。政府也需加强遗产周边环境的管理,设立对应范围的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并借运河保护区开发建设之际,将道口众多文化遗产保护区、博物馆、生态园、自然公园联系起来,打造线性文化遗产链条,发展文化产业,形成道口文化旅游产业链,还可同周围县区文化遗产协作,如相通的浚县大运河,形成文化遗产网络。
①李平勋.大运河滑县段道口古镇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探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1):56.
②孔德政,王冬梦,谢珊珊,等.多元活态遗产廊道带动式模式构建──以河南省大运河滑县段为例[J].中国名城,2015(6):33,35.
①王庆华.续写千年大运河的滑县新篇章[J].人大建设,2019(5):24,25.
②白瑞,殷俊峰,尤涛.河南省大运河遗产特性研究──以滑县至浚县段为例[J].中国名城,2012(10):71.
①孔德政,王冬梦,谢珊珊,等.多元活态遗产廊道带动式模式构建──以河南省大运河滑县段为例[J].中国名城,2015(6):33,35.
【作者简介】张媛,女,河南滑县人,郑州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隋唐考古。
关键词:大运河(滑县段);遗产保护区;文化遗产价值;文化遗产保护开发
大运河(滑县段)位于河南省北部滑县行政区,是我国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属卫河其中一段。该运河河段由道口桥上村进入滑县,穿过现今道口镇行政区北部由南向北注入浚县。运河河道全长8240米,宽33~50米,遗产保护区总面积达4.508平方千米。
2013年3月,大運河(滑县段)被确定为全国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中国申报的大运河项目通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滑县段作为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处遗产类型繁多的大规模文物古迹、一条文化线路、一个持续演进的线性文化景观。
1 大运河(滑县段)的价值
1.1 大运河(滑县段)是滑县历史的见证者,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大运河(滑县段)开凿于东汉末年,属白沟运河的一段;隋代属永济渠;北宋称御河;明初改称卫河并沿用至今。至20世纪70年代断航,通航历史达1800年之久。现今运河主要发挥着灌溉排涝的作用。
大运河(滑县段)包括现今本体河道、3000余米古城墙、9处码头遗址及位于运河东南岸的道口古镇。道口古镇位于现今滑县县城西北、卫河东南岸,面积约0.84平方千米,现存老胡同16条、老店铺8处、传统民居1134所以及大王庙等多处古建筑遗存。古镇建筑以明清、民国时期的居多。古镇在宋代属于黄河西岸的一个渡口;明朝属黎阳,称“平川驿”,是一处河运中转地,运递粮食商物;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大运河漕运发达,道口镇地处南北之中、运河河畔,逐渐发展为豫北名镇;清末至民国,步入历史发展鼎盛期,水、旱交通完备,更因道清铁路的修建成为豫北交通枢纽之一;在抗战期间成为沦陷区,铁路被拆除,加之卫河淤积严重,水运停滞,道口古镇依靠河运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资中转集散地的地位从根本上被动摇。①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现代工业兴起和交通运输转型,河运逐步衰落,卫河无法通航,道口镇经济发展滞后,大量富裕人口逐渐从运河沿岸区域向东南迁移。②道口镇经济重心也逐渐向东南转移,运河东南岸成为“老城区”,留存了部分未经拆除的街区和古建。
可以说,保存至今的运河保护区是道口作为运河城镇发展兴衰的历史见证者。
1.2 大运河(滑县段)是滑县文化的反映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
河南省被誉为“中国心脏”,从古至今都有不可替代的地域优势,是我国重要的铁路、公路、高铁、航空中转站,是沟通我国东南西北的交通枢纽之一。隋唐大运河作为我国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在南北的人员物资流通、领土管辖、文化交流、商业贸易、政治军事活动、农业灌溉、防洪排涝等方面发挥着重大、悠久的作用。
道口古镇沿运河东南岸分布,沿运河兴建,凭运河发展,也因运河衰落,是我国运河古镇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大运河(滑县段)遗产保护区保留了道口古镇明代至民国的历史,也向当代滑县人民展示着道口古镇独特的文化风貌。道口古镇依托运河发展形成的内陆运河文化、商镇文化,以及当地传承下来的戏曲、舞蹈、手工艺、集会和饮食文化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滑县人民。
古镇以寨壕围建的“大十字”街和胡同为框架,民居和临街商铺建于其中,又以临三铺码头的三道街最为繁华,三道街离运河最近,两旁为二层木构小楼,临街开门,为米面铺、茶楼、典当行等各种商铺。运河遗址保护区内建有大运河博物馆,陈列古代船桨、铁锚、木桶、明清钱币、民国时期当地政府签订的船只通行的纸本文书等,此外还展示道口绢织工艺作品及百姓的生活娱乐用品,如茶壶、皮影、金银首饰、秤杆秤砣等物。陈列物品虽然价值不高,但均能直观映射当地历史文化。
近年来,滑县先后建成运河历史文化展馆、古镇民俗展馆、同和裕银号展馆、大王庙文化园、道口大曲文化园、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等,免费向公众开放,展示道口独特文化。①古镇传承至今的船工号子、大平调、大弦戏、道口锡器、道口烙画、滑县木版年画等非物质遗存都真实地反映了古代运河沿线居民的生活状态和文化风貌。②这些都反映了道口历史上的文化面貌和文化价值。
1.3 大运河(滑县段)是古代水利技术的展现,蕴含着独特的科学价值
道口古镇的寨壕与运河河堤建成一体,也是沿河城镇独特的建造模式,既可防洪防涝,又可抵御外侵。另外,运河码头也沿寨壕外围而建,既可加固寨壕,又方便商品物资运输。大运河(滑县段)现存9处码头遗址,保存较好的有西街码头、老庙街码头、一面街码头、三铺码头,用规整的青石和白灰垒砌而成。码头建于河堤之上,便于船舶停靠,另外建有水闸和排涝口,兼具排涝防洪功能。城内积水可通过排水口流入卫河,若河水上涨,可将闸板放入闸槽,在两闸板之间填入沙子或黄土便可防止洪水倒灌,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
1.4 大运河(滑县段)沿岸绿意盎然、风景优美,蕴含着潜在的生态价值
现今,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运河不再通航,成为灌溉、泄洪、生活工业污水排放用地,原有的城墙、码头逐渐废弃。其东南岸古街区的商铺、民居也因房地产商的开发和本地楼房不断被翻修扩建而受到拆迁、毁坏,原有的街巷格局不再完整。道口古镇历史街区的整体格局和传统风貌均受到极大破坏。
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滑县段也受到县政府重视,现已投资1.3亿资金用于运河及其调节渠的修整,封堵污水排放口,清淤,引水,美化河岸,维修码头、城墙、古镇建筑、街区,营造公共设施,加之城镇工业化程度不高,生态破坏尚轻,运河及沿岸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现今运河河水较为清澈,水质良好,沿岸经过绿化绿柳成荫,附近居民的生活垃圾不再堆积到河道,而是由城镇环卫另做处理。此外,道口古镇及运河紧邻西南部的千翠湖水库,如今政府已将两者联系起来,着重整治环境,开发两者的旅游资源,创造经济效益。目前大运河遗产保护区已经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运河及水库也为附近的鸟类、鱼类、两栖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提供了合适的栖息地,保护了当地生物多样性,提升了道口绿化面积。
1.5 大运河(滑县段)遗产保护区作为旅游资源,蕴含着特有的经济价值
县政府现已将道口古镇进行整体修缮保护,修建遗产小道3000余米,依照文物保护标准,对路灯、指示标、公共厕所等320处配套公共设施进行改造提升。①此外,滑县投入大量资金维修古建筑,实施古街区管网入地改造、街道路面铺装等系列工程,在不破坏、不改变遗址原貌的基础上,改善提升古镇经济功能,便于商业活动开展和游客参观。目前,已有140多家商户入驻运河遗产保护区,代表性的有道口烧鸡、秦氏绢艺等道口特色店铺。
近些年,政府于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古镇运河边举办灯展,由政府和道口大型特色企业出资策划的花灯展览,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参观,在宣传道口品牌的同时,扩大了运河遗产保护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保护区内经济效益提升和服务业发展。
2 大运河(滑县段)保护开发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2.1 加强保护管理力度,延伸开发范围
政府对运河遗产保护区整体保护修缮工作已经完成,但由于投入资金、保护技术、管理理念等各方面的限制,其保护建设效果与郑州、洛阳等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后续长期的修缮、保护、监测、管理和开发都存在一定问题。
在滑县段运河古镇保护利用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中,由于古镇面积有限,其中休闲广场、街景小品的营造均受限制,古镇休闲区较少,展示场馆等设计建设标准相对较低、规模较小,导示牌不够明显全面。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缮及环境整治过程中,公共服务设施如公厕、照明设施、休闲座椅等项目的同步设计没有跟上。政府对保护区的开发方式较为单一,仅在正月的两次集会中举办活动,其他时间游客很少,仅为本地人休闲之所。
对此,政府还需加强保护区管理,保护区范围还需扩大,划出明确的建设控制地带,严格控制核心保护区内外的现代建筑活动以及商贩售卖活动;加强建设保护区内运河河道、古建筑、街区、博物馆、文化馆及整体环境的监测体系,提升防范自然、人为灾害的能力;设立运河保护区专门性管理小组,吸收其他运河、古镇保护区的先进管理模式,结合本地情况加以采用;政府需对保护区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做好对河道、码头、古建筑的定期维护修缮;政府需设立保护区开发及游览条例,规范入驻商铺的商业活动及游客参观行为。保护区开发可以与滑县庙会、大平调、木版年画、绢艺、道口大曲、道口烧鸡、锡器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起来,与道口书法协会、摄影协会、戏曲舞蹈团、各大商会等社会力量协同发展滑县文化产业,宣传滑县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只着重短期的经济利益。
2.2 扩大宣传规模,吸引外来游客资源
县政府对运河遗产保护区的宣传不够广泛,运河遗产保护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高,游客多局限在滑县县区,无法带动周边县区游客前来参观。
道口一年一度的庙会是滑县为数不多的盛大集會,也是带动道口旅游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活动。庙会在每年正月二十七举办,为期三天,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如抬阁、八卦秋、高跷、竹马、舞狮等会沿街举行,吸引着滑县及周边县区的人前来观看。现今政府将古镇作为庙会活动地点之一,为古镇引进了客源、扩大了影响。政府在开发保护区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应调动影视、传媒、书籍杂志各种手段,宣传大运河遗产保护区的价值,吸引外来游客。政府可以运用多种宣传方式,抓住社会各阶层的兴趣点,通过政府网站、旅游网站、微信公众号、广告牌、宣传标语、宣传片、旅游手册、商企社会活动、组织学校学生参观等方式将运河遗产保护区介绍给广大民众。
2.3 重视文化教育,增强民众文化认同感
随着滑县经济建设发展,道口镇规模扩大,城镇人口增多,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运河遗产保护区的建设开发迎合了现阶段道口镇产业转型、人民需求转变、历史文化名镇和文化遗产保护区建设需求。因此,在保护区建成之后参观人数很多。同时许多游客没有好的参观习惯,某些游客在保护区内随意走动、乱扔垃圾、攀爬古建筑,可见部分民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并不深刻,需要加以引导教育。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文件,在保护区设立参观需知、警示牌,安排人员进行巡逻监督等方式,使民众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政府也需要将遗产保护区所蕴含的道口古镇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展现给广大民众,使他们同自己的生活产生联系,从而认同运河遗产,产生传承历史文化的自豪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宣传历史文化、教育民众的目的。
2.4 把握保护区开发与城市建设的均衡发展方向
国内有不少因为城市建设而使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例子。随着居民对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文化遗产申遗、建立保护区、建设遗址公园的浪潮在全国兴起。运河遗产保护区建设迎合了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民需求。对其进行适度开发,可以更好地展现价值,使其成为城镇中的文化、休闲、绿色场所。
2.5 协同周边合作,打造文化遗产链条
滑县境内的名胜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有89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项非物质文化。①其中有不少名胜古迹是单体建筑,滑县政府对其保护多停留在遗产本身,对其周边环境管理有所欠缺。例如,国家级保护单位北宋早期的明福寺塔,仅对塔身进行保护,不设防护设施,周边为现代广场,高楼林立,对古塔的历史文化面貌造成极大破坏。政府也需加强遗产周边环境的管理,设立对应范围的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并借运河保护区开发建设之际,将道口众多文化遗产保护区、博物馆、生态园、自然公园联系起来,打造线性文化遗产链条,发展文化产业,形成道口文化旅游产业链,还可同周围县区文化遗产协作,如相通的浚县大运河,形成文化遗产网络。
①李平勋.大运河滑县段道口古镇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探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1):56.
②孔德政,王冬梦,谢珊珊,等.多元活态遗产廊道带动式模式构建──以河南省大运河滑县段为例[J].中国名城,2015(6):33,35.
①王庆华.续写千年大运河的滑县新篇章[J].人大建设,2019(5):24,25.
②白瑞,殷俊峰,尤涛.河南省大运河遗产特性研究──以滑县至浚县段为例[J].中国名城,2012(10):71.
①孔德政,王冬梦,谢珊珊,等.多元活态遗产廊道带动式模式构建──以河南省大运河滑县段为例[J].中国名城,2015(6):33,35.
【作者简介】张媛,女,河南滑县人,郑州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隋唐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