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笑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师生融洽沟通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拿起“微笑”这把钥匙,去贴近我们深深关爱的孩子们,打开真正的心与心沟通的锁。
【关键词】学生心灵;微笑;开启;钥匙
【中图分类号】 G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004-02
微笑乃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施皮特勒
记得美国著名女明星辛迪·克劳馥曾说过:“女人出门若忘了化妆,最好的补救方法便是亮出你的微笑。”
女明星告诉我们,不仅美丽的容颜、靓丽的妆束能吸引人的眼球,拉近与人交流的距离,动人的微笑一样可以给人留下最美好的印象。难怪乎,有人笑称:“微笑是最好的名片”。
的确,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微笑在人与人的沟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记得曾经看见过这样一个求职的故事:有三位求职者共同应聘一家知名外资企业的客户服务部,其中一位求职者是国内知名高校的毕业生,另一位是研究生,还有一位是普通的本科毕业生。求职的结果十分出乎意料,最后居然是那位事前最不为看好的普通本科毕业生获得了招聘单位的青睐。失利者很不解,找到了招聘的主管,询问落选的原因。招聘主管笑着回答:“你们的简历远远的优于她,可是在整个面试过程中,只有她是始终面带微笑地对待应聘过程的。而这一点正是这个部门最需要的……”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看出:是微笑帮助应聘者架起与招聘主管沟通的桥梁,从而博得了招聘主管的尊重和好感,进而赢得了招聘主管的信任。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时时面临着与一群特殊群体的沟通问题。之所以说他们特殊,是因为这是一群天真淳朴的学生,是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的学生,是看问题表面而又易情绪化的学生。学会与学生沟通很重要。没有沟通,学生很难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甚至会误会老师的好心,而产生逆反心理,把心中的小疙瘩,郁积成大误会,影响师生的感情,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也许他们会因为老师而放弃学业,因为老师而讨厌学校,因为老师而耽误人生。
而微笑恰恰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融化师生间尴尬的寒冰,开启学生的心灵世界。
记得工作第二年,一次期末教师满意率测评,结果让我颇感意外。在我任班主任的(5)班,在所有任课老师中,学生给我的打分是最低的;而在我任教的(9)班,学生给我的打分却是最高的。这真是太有戏剧性了,同为一人,同样的教学态度,同样的教学方法,同样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可度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天壤之别?我百思不得其解。
更让我觉得尴尬的是在进入高三后的那个教师节,已经不再任教的(9)班有很多学生都给我送来了教师节的祝福卡片,而担任班主任两年的(5)班却没一个学生送来卡片,哪怕是一声祝福。同事安慰我:“别介意,理科班男生多,不像文科班的女生那么细
心……”或许同事的说法确实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可是(5)班也有不少同学给班级的其他任课老师送去卡片啊?唯独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却没有?莫非真的是我没有得到(5)班同学的认可?
偶然间,一次谈话触动了我。在一次与我曾经教过的(9)班的女生的闲聊中,她突然说道:“老师,好久没听到你给我们讲故事了。”我愕然,不禁回想起在高二的时候,在教授《史记选读》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时代背景,从而准确把握丰富的人物形象,我四处搜集资料,并以讲故事的形式穿插其中,当时很受学生欢迎。于是我不禁打趣到:“就想着我给你们讲故事啊!语文课可不是故事会……”她立即答到:“当然不是。不过您上课时面带微笑,故事生动有趣,让我们觉得特别轻松,大家都觉得是一种享受。不像我们班主任整天板着脸,真让我受不了!”“又胡说……”我立刻善意地打断了她的话,“你班主任即使再凶,也是为你们好啊!我对我班里的学生也很凶的……”我这样安慰她。
当时我觉得即好笑又无奈,作为班主任,肩负着一个班级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的重任,对本班学生的要求自然要比一般的任课老师高一些。平时不苟言笑,甚至常常板着苦瓜脸,也实属无奈。我对自己带的班级也是这样的,否则怎么能镇得住学生啊?
现在想起来,也许原因就在这里,我把笑脸给了我任教的其他班学生;而对于我自己班里的学生,我总是力图扮演着“班主任”的角色,我的笑容的确一向很吝啬。
同样是自己教的学生,为什么会“厚此薄彼”呢?我认真想了想,自己似乎很少有对本班学生满意的时候。也许是对他们太了解的缘故,也许是对他们寄予了更多的期望,我总是“恨铁不成钢”,不是不满意他们的学习成绩,就是不满意他们的行为习惯和组织纪律。在我眼里,常常只关注到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忽略了他们的优点、长处和进步。批评得多,表扬得少,久而久之,自然在班里没了笑容,一些武断的做法也无意中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学生表面上很听话,内心里其实很有意见,慢慢地,就产生了逆反心理。而自己也不注意和学生情感交流的方法和技巧,依旧是严厉有加,尽管自以为付出了很多,可学生却不领情,不认可;相反,另一方面,作为一般任课老师,对待(9)班的学生,因为少了一份苛责,多了一些平常心,更多看到的是他们的优点、长处和进步,因此,表扬得多,批评得少,课堂上的笑容自然也就多,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反而乐意接受我的教导。
看来,教师的一张笑脸是那么重要,关系到良好师生关系地建立,甚至是教育效果地有效实现。
于是,我试着开始重新审视班里的每一个学生,用多一份的欣赏去看待他们的长处和优点,用多一点的包容去接纳他们的不足和缺点。渐渐地,我发现学生其实是很乐意与我接触的。而我在与他们接触的时候,也有意识地改变了之前只有批评教育,没有表扬鼓励;只有“暴风骤雨”式的斥责,没有“润物无声”式的说理,用微笑去感动学生,用微笑去改变学生。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高考冲刺阶段,学生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包袱,我有意避开了之前一开班会就谈成绩、谈重要性的老话题,而尽量地微笑着在全班公开地列举我们班在近阶段所取得地可喜变化。班会失去了以往的沉默,而多了一份和谐与轻松。 更有一件事,让我体会到了与学生交心的快乐。记得高考前一个多月,突然有一天一位家长打电话给我,告诉我最近孩子心情很低落,因为“二模”后老师在大范围的找学生谈话,可是却一直没有找他。我当时很惊讶,因为这个孩子在“二模”中成绩虽然只是将将过了区本科模拟线,但却属于全班比较稳定的“种子”选手,所以在我的谈话计划中,他是属于后谈的。
这个电话让我想到了许多,特别是在这几次的大型模拟考试后,班里居然有好些学生会主动来到办公室,要求跟我聊聊,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好几次,我问主动来找我聊天的学生:“为什么之前叫你来找我都不来,可现在却主动得来了?”很多同学都笑着不答。终于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向我揭开了谜底,并好好地把我讽刺了一把:“之前你老绷着张脸,被你叫去的大都被臭骂一顿,谁敢来啊?你知道吗,你背后大家都叫你什么?”“叫什么”我问。他回答说:“大家都叫你‘独裁者’……”我羞愧得无地自容。我又不解地问:“那现在又为什么主动来了呢?”他答到:“前阵子你找谈话的几个同学,谈完后他们都说老师变了,本以为是考得不好,喊去臭骂一顿的,结果居然没让她们哭着回来,反而回来还笑嘻嘻、挺开心的……现在高考就要来了,说不紧张那是骗人的,好多问题我们真的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真的挺想找个可靠的人把心里话说出来……现在他们都来了,那我不来不就吃亏了吗?……只要你不是老板着脸,其实大家还是很喜欢您的。我听说好多同学都等着来找您呢!”听到这些,我既欣喜,又惭愧。
最后,在那年高考中,我们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想这跟最后阶段,我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用微笑在无形中排解他们高考冲刺过程中的巨大压力是分不开的。
记得毕业典礼那天,我班的学生纷纷找我题写毕业留言册、拍留念照,并约定以后的聚会,师生和谐无间的场面让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微笑,让我开启了学生的心门,让我了解了陷入“迷宫”的学生的心灵困惑,也最终帮助我实现与学生的和谐沟通。
这就是微笑的力量。
一个小小的动作,竟换来了学生如此大的转变,是我意想不到的。不过透过这段经历,却让我尤为深刻的认识到了与人沟通,特别是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微笑的重要性。
首先,微笑是平等交流的开始。现在日益提倡师生间进行平等的交流,这样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可是,五千年传统观念的影响,分明划清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界线。教师总是习惯性地在不经意间就把自我凌驾于学生之上。老师与学生亲之、近之,板着脸是不可能实现的了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老师亲切的微笑,来捅破师生间无形的隔膜,这样才能营造出和谐的交流气氛。无怪乎,有人说:“沟通,从微笑开始”。
其次,微笑是活跃气氛的手段。微笑能让学生感到亲切、让学生感到没有拘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自在的发挥。气氛愉悦欢快了,学生精神放松了,思维也就活跃了,就能发挥自己最大潜能,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难怪,有教育心理学家说:微笑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润滑剂。
当然,微笑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微笑的作用同样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微笑是打破僵局,消解尴尬,扫除芥蒂的良药。同样是怀揣着对学生深深的关怀,殷切的希望,与其严厉呵责,百般质问,换来学生无声地反抗;不如在微笑的调剂下,让和谐、融洽的交流气氛慢慢融化学生自我封闭的坚冰。
第三,微笑是传递信任的载体。老师的微笑,是一种可传递的无声语言。很多时候,老师淡淡的微笑都可以替代口头上的表扬,甚至会有更好的效果。因为,那种由认可而发地微笑,是由内而外的、是最真诚的,也最容易让学生感受到的来自老师的信任。
最后,微笑是激发上进的动力。因为微笑传递着老师的信任,当学生获得成功的时候,赞许的微笑也许就是学生争取更大胜利的动力源泉;而当学生遭遇失败的时候,老师的微笑不仅仅是安慰,更会让学生感觉到眼前的困难并没有什么大不了,老师就在我的身边,老师相信我能成功,从而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这就是微笑的力量。
微笑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师生融洽沟通的有效途径。
因此,老师们,请不要吝啬我们的微笑,让我们拿起“微笑”这把钥匙,去贴近我们深深关爱的孩子们,架起真正的心与心沟通的桥梁。
【作者简介】陈志侠,男,30岁,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二级教师。
【关键词】学生心灵;微笑;开启;钥匙
【中图分类号】 G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004-02
微笑乃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施皮特勒
记得美国著名女明星辛迪·克劳馥曾说过:“女人出门若忘了化妆,最好的补救方法便是亮出你的微笑。”
女明星告诉我们,不仅美丽的容颜、靓丽的妆束能吸引人的眼球,拉近与人交流的距离,动人的微笑一样可以给人留下最美好的印象。难怪乎,有人笑称:“微笑是最好的名片”。
的确,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微笑在人与人的沟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记得曾经看见过这样一个求职的故事:有三位求职者共同应聘一家知名外资企业的客户服务部,其中一位求职者是国内知名高校的毕业生,另一位是研究生,还有一位是普通的本科毕业生。求职的结果十分出乎意料,最后居然是那位事前最不为看好的普通本科毕业生获得了招聘单位的青睐。失利者很不解,找到了招聘的主管,询问落选的原因。招聘主管笑着回答:“你们的简历远远的优于她,可是在整个面试过程中,只有她是始终面带微笑地对待应聘过程的。而这一点正是这个部门最需要的……”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看出:是微笑帮助应聘者架起与招聘主管沟通的桥梁,从而博得了招聘主管的尊重和好感,进而赢得了招聘主管的信任。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时时面临着与一群特殊群体的沟通问题。之所以说他们特殊,是因为这是一群天真淳朴的学生,是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的学生,是看问题表面而又易情绪化的学生。学会与学生沟通很重要。没有沟通,学生很难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甚至会误会老师的好心,而产生逆反心理,把心中的小疙瘩,郁积成大误会,影响师生的感情,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也许他们会因为老师而放弃学业,因为老师而讨厌学校,因为老师而耽误人生。
而微笑恰恰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融化师生间尴尬的寒冰,开启学生的心灵世界。
记得工作第二年,一次期末教师满意率测评,结果让我颇感意外。在我任班主任的(5)班,在所有任课老师中,学生给我的打分是最低的;而在我任教的(9)班,学生给我的打分却是最高的。这真是太有戏剧性了,同为一人,同样的教学态度,同样的教学方法,同样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可度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天壤之别?我百思不得其解。
更让我觉得尴尬的是在进入高三后的那个教师节,已经不再任教的(9)班有很多学生都给我送来了教师节的祝福卡片,而担任班主任两年的(5)班却没一个学生送来卡片,哪怕是一声祝福。同事安慰我:“别介意,理科班男生多,不像文科班的女生那么细
心……”或许同事的说法确实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可是(5)班也有不少同学给班级的其他任课老师送去卡片啊?唯独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却没有?莫非真的是我没有得到(5)班同学的认可?
偶然间,一次谈话触动了我。在一次与我曾经教过的(9)班的女生的闲聊中,她突然说道:“老师,好久没听到你给我们讲故事了。”我愕然,不禁回想起在高二的时候,在教授《史记选读》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时代背景,从而准确把握丰富的人物形象,我四处搜集资料,并以讲故事的形式穿插其中,当时很受学生欢迎。于是我不禁打趣到:“就想着我给你们讲故事啊!语文课可不是故事会……”她立即答到:“当然不是。不过您上课时面带微笑,故事生动有趣,让我们觉得特别轻松,大家都觉得是一种享受。不像我们班主任整天板着脸,真让我受不了!”“又胡说……”我立刻善意地打断了她的话,“你班主任即使再凶,也是为你们好啊!我对我班里的学生也很凶的……”我这样安慰她。
当时我觉得即好笑又无奈,作为班主任,肩负着一个班级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的重任,对本班学生的要求自然要比一般的任课老师高一些。平时不苟言笑,甚至常常板着苦瓜脸,也实属无奈。我对自己带的班级也是这样的,否则怎么能镇得住学生啊?
现在想起来,也许原因就在这里,我把笑脸给了我任教的其他班学生;而对于我自己班里的学生,我总是力图扮演着“班主任”的角色,我的笑容的确一向很吝啬。
同样是自己教的学生,为什么会“厚此薄彼”呢?我认真想了想,自己似乎很少有对本班学生满意的时候。也许是对他们太了解的缘故,也许是对他们寄予了更多的期望,我总是“恨铁不成钢”,不是不满意他们的学习成绩,就是不满意他们的行为习惯和组织纪律。在我眼里,常常只关注到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忽略了他们的优点、长处和进步。批评得多,表扬得少,久而久之,自然在班里没了笑容,一些武断的做法也无意中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学生表面上很听话,内心里其实很有意见,慢慢地,就产生了逆反心理。而自己也不注意和学生情感交流的方法和技巧,依旧是严厉有加,尽管自以为付出了很多,可学生却不领情,不认可;相反,另一方面,作为一般任课老师,对待(9)班的学生,因为少了一份苛责,多了一些平常心,更多看到的是他们的优点、长处和进步,因此,表扬得多,批评得少,课堂上的笑容自然也就多,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反而乐意接受我的教导。
看来,教师的一张笑脸是那么重要,关系到良好师生关系地建立,甚至是教育效果地有效实现。
于是,我试着开始重新审视班里的每一个学生,用多一份的欣赏去看待他们的长处和优点,用多一点的包容去接纳他们的不足和缺点。渐渐地,我发现学生其实是很乐意与我接触的。而我在与他们接触的时候,也有意识地改变了之前只有批评教育,没有表扬鼓励;只有“暴风骤雨”式的斥责,没有“润物无声”式的说理,用微笑去感动学生,用微笑去改变学生。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高考冲刺阶段,学生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包袱,我有意避开了之前一开班会就谈成绩、谈重要性的老话题,而尽量地微笑着在全班公开地列举我们班在近阶段所取得地可喜变化。班会失去了以往的沉默,而多了一份和谐与轻松。 更有一件事,让我体会到了与学生交心的快乐。记得高考前一个多月,突然有一天一位家长打电话给我,告诉我最近孩子心情很低落,因为“二模”后老师在大范围的找学生谈话,可是却一直没有找他。我当时很惊讶,因为这个孩子在“二模”中成绩虽然只是将将过了区本科模拟线,但却属于全班比较稳定的“种子”选手,所以在我的谈话计划中,他是属于后谈的。
这个电话让我想到了许多,特别是在这几次的大型模拟考试后,班里居然有好些学生会主动来到办公室,要求跟我聊聊,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好几次,我问主动来找我聊天的学生:“为什么之前叫你来找我都不来,可现在却主动得来了?”很多同学都笑着不答。终于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向我揭开了谜底,并好好地把我讽刺了一把:“之前你老绷着张脸,被你叫去的大都被臭骂一顿,谁敢来啊?你知道吗,你背后大家都叫你什么?”“叫什么”我问。他回答说:“大家都叫你‘独裁者’……”我羞愧得无地自容。我又不解地问:“那现在又为什么主动来了呢?”他答到:“前阵子你找谈话的几个同学,谈完后他们都说老师变了,本以为是考得不好,喊去臭骂一顿的,结果居然没让她们哭着回来,反而回来还笑嘻嘻、挺开心的……现在高考就要来了,说不紧张那是骗人的,好多问题我们真的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真的挺想找个可靠的人把心里话说出来……现在他们都来了,那我不来不就吃亏了吗?……只要你不是老板着脸,其实大家还是很喜欢您的。我听说好多同学都等着来找您呢!”听到这些,我既欣喜,又惭愧。
最后,在那年高考中,我们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想这跟最后阶段,我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用微笑在无形中排解他们高考冲刺过程中的巨大压力是分不开的。
记得毕业典礼那天,我班的学生纷纷找我题写毕业留言册、拍留念照,并约定以后的聚会,师生和谐无间的场面让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微笑,让我开启了学生的心门,让我了解了陷入“迷宫”的学生的心灵困惑,也最终帮助我实现与学生的和谐沟通。
这就是微笑的力量。
一个小小的动作,竟换来了学生如此大的转变,是我意想不到的。不过透过这段经历,却让我尤为深刻的认识到了与人沟通,特别是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微笑的重要性。
首先,微笑是平等交流的开始。现在日益提倡师生间进行平等的交流,这样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可是,五千年传统观念的影响,分明划清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界线。教师总是习惯性地在不经意间就把自我凌驾于学生之上。老师与学生亲之、近之,板着脸是不可能实现的了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老师亲切的微笑,来捅破师生间无形的隔膜,这样才能营造出和谐的交流气氛。无怪乎,有人说:“沟通,从微笑开始”。
其次,微笑是活跃气氛的手段。微笑能让学生感到亲切、让学生感到没有拘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自在的发挥。气氛愉悦欢快了,学生精神放松了,思维也就活跃了,就能发挥自己最大潜能,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难怪,有教育心理学家说:微笑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润滑剂。
当然,微笑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微笑的作用同样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微笑是打破僵局,消解尴尬,扫除芥蒂的良药。同样是怀揣着对学生深深的关怀,殷切的希望,与其严厉呵责,百般质问,换来学生无声地反抗;不如在微笑的调剂下,让和谐、融洽的交流气氛慢慢融化学生自我封闭的坚冰。
第三,微笑是传递信任的载体。老师的微笑,是一种可传递的无声语言。很多时候,老师淡淡的微笑都可以替代口头上的表扬,甚至会有更好的效果。因为,那种由认可而发地微笑,是由内而外的、是最真诚的,也最容易让学生感受到的来自老师的信任。
最后,微笑是激发上进的动力。因为微笑传递着老师的信任,当学生获得成功的时候,赞许的微笑也许就是学生争取更大胜利的动力源泉;而当学生遭遇失败的时候,老师的微笑不仅仅是安慰,更会让学生感觉到眼前的困难并没有什么大不了,老师就在我的身边,老师相信我能成功,从而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这就是微笑的力量。
微笑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师生融洽沟通的有效途径。
因此,老师们,请不要吝啬我们的微笑,让我们拿起“微笑”这把钥匙,去贴近我们深深关爱的孩子们,架起真正的心与心沟通的桥梁。
【作者简介】陈志侠,男,30岁,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