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党的科学发展之路

来源 :理论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_E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解决参政党自身建设面临的迫切的现实问题,如理论建树问题、党内民主问题、人才问题等等,在思想建党、组织变革、制度创新、功能转换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是参政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参政党;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22-0013-0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各民主党派积极履行参政党的职能,在自身建设、社会服务、参政议政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在新的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参政党只有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自身建设,用科学的参政理念指导并规范参政行为,掌握和运用现代参政技术,积极履行职能,从而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参政党作为现代政党而存在和发展,才能为多党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参政党发展的内涵问题上,在参政党内部,存在着单一性和片面性的理解,往往把参政党发展理解为组织发展,而组织发展上又过分强调数量、规模和速度,强调基层组织范围的扩大。尽管由于制度的约束,参政党的组织发展并未出现片面追求数量、规模和速度的现象,但是,围绕这一问题一直进行着的争鸣,表明了人们在思想上还存在的偏颇。就参政党发展的整体状况来看,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滞后,参政议政能力的不足,都表明了参政党在发展问题上存在误区。就参政党发展的某些具体问题而言,参政党在组织发展、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中“文凭”、“职称”至上的观念,使得作为参政党必须具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的考察往往被忽略掉了,对加入党派时间长短、党派工作经历、人格魅力、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组织协调和社会活动能力、群众基础等等,也常常重视不够。这些现象都表明,参政党在理念、制度和行为等多方面,的确存在着自我变革从而实现参政党科学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对参政党而言,什么样的政党发展才是科学发展?一般而言,与参政党功能与作用发挥相适应、遵循参政党运行基本规律、有助于实现高素质参政党这个目标的发展,才是参政党的科学发展。参政党作为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政治组织,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是它的基本职能。因此,参政党既不是作为执政党而存在,也不是作为反对党或者在野党而存在,更不是仅仅为了存在而存在。参政党的发展方向,“应当以是否符合党派章程为依归,以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为根本”,在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和运行机制建设等各个方面,为参政党履行职能、发挥政党功能提供保证,“既要注重组织成员及队伍的壮大、信息提案的数量的增多,更要追求组织成员政党意识和思想素质的提高、组织凝聚力增强、组织制度完善、组织架构的合理性和参政议政质量的提升”(郁建栋:《科学发展观对民主党派发展的几点启示》,《重庆社会主义学报》2009年第1期),把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作为自身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所谓高素质的参政党,应该包含这样一些条件:第一,必须有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政治理想;第二,必须有为实现这一政治理想的科学指导思想。第三,必须有为实现这一政治理想的原则、计划和纲领。第四,必须有保障这一政治理想实现的科学的组织架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第五,必须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并具备一定的社会动员和社会组织能力,能够有效组织本党成员及其所联系的群众为实现自身政治理想服务。参政党的发展,应该在这五个方面有所体现、有所创新,才可谓是科学发展。
  从参政党的运行机制来看。参政党的发展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框架,遵循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在和谐的党际关系之下,才能有效地运转。也只有在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之下,参政党才能保持充足的活力与健康的状态,为实现自身政治理想提供制度保证。因此,参政党的科学发展除了意味着在指导思想、理念设计、价值观念、政治素质等方面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之外,还意味着自身运行机制的完善与变革、意味着制度化水平与能力的提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参政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基本思路。有同志认为,参政党的发展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民主党派发展的内涵,防止各种片面性的错误思想和做法;二是必须扩大民主党派内部民主,加强党派内部监督;三是必须注重提高参政党的整体素质,发挥参政党的整体功能;四是必须致力于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同上),这种看法,对参政党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此基础上,当前尤其需要注意解决参政党建设面临的迫切的现实问题,如理论建树问题、党内民主问题(核心是党内民主权利、选举权)、人才问题(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解决这些问题,在思想建党、组织变革、制度创新、功能转换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是参政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一,要加强理论建设,以科学的理念指导参政党发展。理论建设一直是参政党建设的弱项,而正如毛泽东致黄炎培先生的那封著名的信件中所言,理论建设是建立民主党派“主动性”的重要条件。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指导思想,也是民主党派的指导思想,但是,这一宏大的理论体系如何与参政党的实际相结合。转化为具有参政党特色的理论与话语,一直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此,参政党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建构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明确自身的价值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
  
  第二,优化组织结构,加强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激发政党活力的重要条件,是提高参政党整体能力的基础。优化组织结构一方面有利于党内民主的实现,同时它本身也是参政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参政党通过合理的制度创新,实现参政党内部组织结构的优化,把参政党的发展奠定在良好的体制机制上,而不是少数代表性人物的个人威望上;奠定在参政党整体的上下联动,而不是一个个的职能部门上,从而有效提高参政党作为政党整体的执行力与创造力,使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工作跨上新的台阶。是有助于实现参政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良性发展的。参政党科学发展必须是全面提升全体成员整体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发展,必须是充分依靠和发挥全体参政党成员以及他们各自所联系的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为此,一方面需要对现有的职能机构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以提升参政党的整体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改革参政党内部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模式,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提高参政党的动员能力和凝聚力。就调整职能机构而言,增设参政党理论研究机构,建立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组建监督委员会等等,都是可以考虑的举措。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良好的体制机制,如真正贯彻党派内部的监督条例、党派信息公开条例、重大情况通报制度;健全党派领导干部、政协委员、在政府部门担任实职的领导干部、党派机关干部、各类特约人员等的推荐、公示、选举、述职和评价考核制度等 等。对于提高参政党制度化水平和党内民主程度是大有裨益的。就优化权力结构与完善决策机制而言,参政党还需明确主委会议、常委会议、全委会议的职责,加强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意识,强化常委会在决策中的地位,并真正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
  
  第三,实施人才战略,建设学习型政党,真正实现参政党的价值与功能。从理论上讲,参政党具有利益表达、政治参与、维护稳定等功能,但是,这些功能的实现程度却不仅仅受制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运行情况,同时也受制于参政党的素质与能力。因此,参政党一方面需要实施人才战略,在组织发展中把握好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保持自身的智力优势;另一方面要在全党倡导终身学习和持续学习的风气,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构建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学习型政党就是在这种新的学习理念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政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以新的学习为基础,以发展能力为核心,以政党目标为旨归,通过在全党开展新的学习活动,不断拓展政党适应社会变化的各种能力,以实现党员个体、政党组织与整个社会的协同发展。它所致力追求的是一个能持续学习、不断创新进步的政治组织,一个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引领社会不断进步的政治组织”(谢春红:《建设学习型政党与实践科学发展观》,《岭南学刊》2009年第1期)。中国共产党在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在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参政党要与中国共产党有效合作。实现政党的价值与功能,就必须把自己建设成不断创新、不断进步、追求卓越的政治组织,这就需要参政党不仅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机制,更拥有不断增长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四,处理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发挥参政党的自主性之间的关系,与中国共产党形成良性互动,促进政党关系和谐,既为参政党的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为保持参政党的政党特色与政党属性提供条件。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下,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是接受领导和领导的关系,在政权建设上是参政和执政的关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是团结合作的关系。因此,参政党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的领导,在这样的领导方式下,参政党有着自身的组织独立性和与执政党平等的法律地位,这就需要执政党和参政党思考并确立各自的行为边界。使领导与合作、执政与参政的党际关系和谐发展。参政党要努力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保持政党属性与政党特色,提高代表性,同时,还要积极争取中共各级党委的支持与指导,使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真正相互促进。
其他文献
【摘要】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必须紧密围绕扩大公开性、突出服务性、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体现模范性来进行。  【关键词】公开性; 服务性; 实效性; 模范性; 组织工作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D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62(2009)18-0044-02    如何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真正让党和人民群众满意,是新形势下组织工作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和战略任务。近年来,各级组织部
期刊
摘要 美国学者孟旦以独特的视角在中国古代智慧中挖掘出“人的自然平等”思想,并提出此思想是理解早期中国人性的基点,对后世的教育制度、佛教思想和儒家伦理都有影响。  关键词 自然平等;价值平等;孟旦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22-0021-02    Donald J.Munro,汉名“孟旦”,又译为“蒙罗”,1931年出生于美国,是一位
期刊
[摘要]工农联盟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政治基础、理论基础。建国60年来工农联盟经历7两大阶段:前30年,它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力量,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和农业合作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尽管“左”的路线曾损害了工农联盟;后30年,它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工人化。  [关键词]工农联盟;农业合作化;农业工业化;农
期刊
摘要 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中的级差地租量规定的表述,并不是马克思的最后规定,而只是马克思在论述级差地租理论行程中的中间结论;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虽然土地的改良使各种不同的等级的土地之间差距在不断地缩小,但是级差地租量的变动趋势并不是下降,而是上升;在城镇土地经济活动中,由于土地这个生产要素的稀缺性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级差地租作为一种经济杠杆,对城镇建设用地更具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 级
期刊
摘要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一项主要职能,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是对权力实施有效监督,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重要途径。在新世纪新阶段,搞好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必须准确把握其民主监督的特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22-0009-04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广大民
期刊
【摘要】中国经济能最先走上复苏之路,得益于政府反危机政策的合理有效实施与中国经济发展基础的坚强支撑。当然,要想保持持续增长,还面临通胀预期等诸多问题,当务之急必须要改变高度依赖出口的增长方式,走独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关键词】金融危机; 经济复苏; 政府反危机政策; 持续增长  【中图分类号】F0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18-0005-05  
期刊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19-0005-05    近代以来,面对深重的内忧外患,中国人民在追寻现代化的道路上饱经沧桑,历尽磨难,一直在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而不懈奋斗。
期刊
摘要 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多元化利益观念;规范约束利益获取行为;建立科学的利益调节机制。当前,要针对不同利益矛盾,科学运用好经济协调、政治协调、法律协调、道德协调等协调方式。  关键词 统筹;协调;利益关系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22-0050-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前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期刊
摘要 国际金融危机在给各地经济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促使各地政府下大力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当地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广东省地处沿海,经济外向度在全国首屈一指,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初步实现了“漂亮的转身”,其有益探索和做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制度乏力、集体功利、弱视产权、权位搅和、评价失范是学术腐败的内生性机理,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 学术腐败;内生性机理;探究  [中图分类号]D69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22-0028-03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学术腐败蔓延的速度越来越快,涉及的大家越来越多,腐败的手段越来越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现象?不少学人都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