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受生源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影响,部分中职学校在语文教学中过于重视形式教育,忽视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特别是人文素养的教育。作为核心课程的语文在承担实施人文教育方面责任重大,让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以良好的师德形象来促进学生的成长,是中职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重任。
一、实施人文教育,打造人文精神课堂的必要性和意义
人文教育是现代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人文关怀,营造人文精神氛围,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需要正确面对目前我国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缺失的现实,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彻底走出“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的误区。中职语文教学实施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是新课程理念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任务和要求”;(2)是新课改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教育目标的要求;(3)营造课堂人文关怀氛围有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审美追求,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高尚人格的培养;(4)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能够构建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能够帮助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有标杆,学有榜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人文关怀课堂要求教师具备的基本素质
1.良好的道德素质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通常当学生走出家门,走进校门时,周围环境已经发生改变,教师开始成为学生新的领路人。可以这么说,教师是学生阅读中的第一本道德书,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学生往往会把自己的教师当做榜样进行模仿,进行学习。因此,实施人文关怀,要求教师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优良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师德形象,才能够言传身教,为学生做好楷模,完成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
2.自由独立的人格
教师应摆脱一些盲目服从的陋习,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克服盲从的心理;应具备独立与自由的思想,应具备创新各种各样教学模式的能力,应树立自己的权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具备自由独立的人格,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避免“唯心”“唯知”为教学核心的错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要想达到塑造学生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人格的目标,教师必须完善自己自由独立的人格。
3.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教学技能
随着新课改精神对中职语文教学要求的提高,教师同样应该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要求教师具备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拓展能力,比如文字掌握、古文基础、文学鉴赏能力等,都需要充分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另外,充分发掘自身特长,创新教学模式,保持并发扬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技能,比如精巧的语言表达、扎实的写作能力等。
三、营造语文课堂人文气氛的重要途径
1.创新字词教学
创新字词教学,将人文教育理念和人文关怀的教师情怀融入中职语文字词教学中。中国汉字具有无限的魅力,汉字能够经历历史的洗礼,自古传至今日,就是因为其具有很强的表意性。几乎每个字都有一定的造字规律和构成意义,不少字、词、成语、俗语等出自历史典故,或经过文学名著的浓缩提炼而来,从中可以领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2.渗透阅读教学
中职语文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将人文教育融入阅读教学中,是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阅读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情感能力。如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我在开讲这篇课文之前,先给学生讲解了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将学生带入到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之中。然后将学生分组,结合课文导读和学生已有的关于《红楼梦》的常识,开展自主研讨,教师再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辅导。在进行该课的课堂授课时,由于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加上教学语言诙谐,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3.作文教学体现人文性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文必须是学生的真情流露,只有饱含情感的文章才能算是一篇成功的作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在进行作文指导时,教师必须起到引导作用,通过自己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教会学生怎样将情感融入作文之中。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纯洁的灵魂自由穿梭在作文的各个环节。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出作文题一定要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的心里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
古人云:“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加强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高超的技能,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责任编辑陈剑平)
一、实施人文教育,打造人文精神课堂的必要性和意义
人文教育是现代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人文关怀,营造人文精神氛围,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需要正确面对目前我国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缺失的现实,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彻底走出“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的误区。中职语文教学实施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是新课程理念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任务和要求”;(2)是新课改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教育目标的要求;(3)营造课堂人文关怀氛围有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审美追求,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高尚人格的培养;(4)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能够构建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能够帮助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有标杆,学有榜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人文关怀课堂要求教师具备的基本素质
1.良好的道德素质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通常当学生走出家门,走进校门时,周围环境已经发生改变,教师开始成为学生新的领路人。可以这么说,教师是学生阅读中的第一本道德书,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学生往往会把自己的教师当做榜样进行模仿,进行学习。因此,实施人文关怀,要求教师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优良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师德形象,才能够言传身教,为学生做好楷模,完成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
2.自由独立的人格
教师应摆脱一些盲目服从的陋习,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克服盲从的心理;应具备独立与自由的思想,应具备创新各种各样教学模式的能力,应树立自己的权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具备自由独立的人格,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避免“唯心”“唯知”为教学核心的错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要想达到塑造学生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人格的目标,教师必须完善自己自由独立的人格。
3.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教学技能
随着新课改精神对中职语文教学要求的提高,教师同样应该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要求教师具备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拓展能力,比如文字掌握、古文基础、文学鉴赏能力等,都需要充分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另外,充分发掘自身特长,创新教学模式,保持并发扬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技能,比如精巧的语言表达、扎实的写作能力等。
三、营造语文课堂人文气氛的重要途径
1.创新字词教学
创新字词教学,将人文教育理念和人文关怀的教师情怀融入中职语文字词教学中。中国汉字具有无限的魅力,汉字能够经历历史的洗礼,自古传至今日,就是因为其具有很强的表意性。几乎每个字都有一定的造字规律和构成意义,不少字、词、成语、俗语等出自历史典故,或经过文学名著的浓缩提炼而来,从中可以领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2.渗透阅读教学
中职语文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将人文教育融入阅读教学中,是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阅读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情感能力。如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我在开讲这篇课文之前,先给学生讲解了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将学生带入到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之中。然后将学生分组,结合课文导读和学生已有的关于《红楼梦》的常识,开展自主研讨,教师再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辅导。在进行该课的课堂授课时,由于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加上教学语言诙谐,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3.作文教学体现人文性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文必须是学生的真情流露,只有饱含情感的文章才能算是一篇成功的作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在进行作文指导时,教师必须起到引导作用,通过自己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教会学生怎样将情感融入作文之中。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纯洁的灵魂自由穿梭在作文的各个环节。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出作文题一定要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的心里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
古人云:“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加强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高超的技能,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