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虽然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经过不断地发展与改革,实现了巨大的进步。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持续推进,对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使之更为适合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特点,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从而促进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教学改革
1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现存问题
1.1 学生个体存在较大差异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课堂上的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技战术等方面的水平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而且,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课程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因此,在选课目的和学习动机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有的学生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有的学生仅仅是为得到学分,而有的学生则是为取得好成绩或得到奖学金。这样就使得每个体育教学班内学生的体育素质难以得到同步提高,无法通过统一化的教学模式达到理想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1.2 教材内容过于专业化
现阶段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教材通常直接挪用体育专业教材或在体育专业教材的基础上略作修改,这导致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和专业化,无法适应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而且,许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不能同基础体育教育实现有效地衔接,无法达到有效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与体育教育素质的目的。另外,由于在体育文化、兴趣培养等方面存在着教学内容的缺失,当前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培养学生体育素质的现实需求。
1.3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呆板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主要以示范性教学为主,教学方法单一、呆板,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沉闷,通常在教师示范技术动作后,由学生自行仿效练习或训练,缺乏差异化的教学策略,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不仅不利于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不利于学生自主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大大制约了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1.4 体育基础设施资源紧张
体育教学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但由于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基础设施资源越来越紧张,加之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的滞后,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日趋严重,这阻碍了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另外,因体育教学场地资源紧张,教师在演示和解说体育技术动作时,难以兼顾所有学生,很难及时发现并纠正某些学生的错误。此外,受体育教学场地资源紧张的影响,学生自由活动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也严重受到限制,多人轮流上场的现状很容易令学生对体育课丧失兴趣。
这些体育教师本身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就不高,因此,难以向学生展示专业、规范的技术动作,这不仅使得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更无法引导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意识。
2 改革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有效措施
2.1 优化体育教材内容
大部分师范生毕业后都将步入基础教育的工作岗位,这就要求其不仅要具备运用体育理论知识指导体育实践的技能,更要树立起终身体育意识。因此,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特点,优化和调整现有教材内容,制定出能够突出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专业特色和个性特征的大纲、教材、标准和要求,使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能够适应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师范生既能够满足基础教育工作岗位的要求,又能够自觉感染带动周围人强身健体,达到推动全民健身的目的。
2.2 建设体育教学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续,可以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达到终身体育教育的目的。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当做好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效衔接,积极建设体育教学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高等师范院校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体育健身、运动竞赛、体育知识讲座、体育文化生活等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并充分利用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的熏陶作用,来实现提高师范生体育实践技能和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2.3 革新体育教学方式与方法
高等师范院校应当革新体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使其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的现实需求。第一,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点,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高效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其养成主动锻炼的好习惯;第二,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个体特征和学习需求制定适宜的分层教学策略,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学有所获;第三,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赏识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教学方式的运用,引导学生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
2.4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保证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做好体育师资力量的建设工作,不仅要强化教师的体育运动专项技能和技战术素质,还要强化教师的体育教育技能和教学经验。高等师范院校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学交流活动,鼓励基层体育教师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找到自身差距、增长自身见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水平,从而促使学校的整体体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2.5 树立科学的教学评价理念
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过程中,积极适当的鼓励和肯定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使其自然而然地对体育课程产生兴趣,从而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和快乐。因此,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应当树立科学积极的教学评价理念,使教师与学生通过评价实现良好的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作者简介:
文巍(1968-),女,吉林市人,北华大学高级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教学改革
1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现存问题
1.1 学生个体存在较大差异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课堂上的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技战术等方面的水平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而且,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课程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因此,在选课目的和学习动机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有的学生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有的学生仅仅是为得到学分,而有的学生则是为取得好成绩或得到奖学金。这样就使得每个体育教学班内学生的体育素质难以得到同步提高,无法通过统一化的教学模式达到理想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1.2 教材内容过于专业化
现阶段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教材通常直接挪用体育专业教材或在体育专业教材的基础上略作修改,这导致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和专业化,无法适应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而且,许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不能同基础体育教育实现有效地衔接,无法达到有效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与体育教育素质的目的。另外,由于在体育文化、兴趣培养等方面存在着教学内容的缺失,当前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培养学生体育素质的现实需求。
1.3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呆板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主要以示范性教学为主,教学方法单一、呆板,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沉闷,通常在教师示范技术动作后,由学生自行仿效练习或训练,缺乏差异化的教学策略,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不仅不利于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不利于学生自主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大大制约了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1.4 体育基础设施资源紧张
体育教学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但由于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基础设施资源越来越紧张,加之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的滞后,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日趋严重,这阻碍了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另外,因体育教学场地资源紧张,教师在演示和解说体育技术动作时,难以兼顾所有学生,很难及时发现并纠正某些学生的错误。此外,受体育教学场地资源紧张的影响,学生自由活动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也严重受到限制,多人轮流上场的现状很容易令学生对体育课丧失兴趣。
这些体育教师本身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就不高,因此,难以向学生展示专业、规范的技术动作,这不仅使得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更无法引导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意识。
2 改革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有效措施
2.1 优化体育教材内容
大部分师范生毕业后都将步入基础教育的工作岗位,这就要求其不仅要具备运用体育理论知识指导体育实践的技能,更要树立起终身体育意识。因此,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特点,优化和调整现有教材内容,制定出能够突出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专业特色和个性特征的大纲、教材、标准和要求,使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能够适应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师范生既能够满足基础教育工作岗位的要求,又能够自觉感染带动周围人强身健体,达到推动全民健身的目的。
2.2 建设体育教学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续,可以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达到终身体育教育的目的。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当做好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效衔接,积极建设体育教学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高等师范院校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体育健身、运动竞赛、体育知识讲座、体育文化生活等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并充分利用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的熏陶作用,来实现提高师范生体育实践技能和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2.3 革新体育教学方式与方法
高等师范院校应当革新体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使其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的现实需求。第一,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点,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高效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其养成主动锻炼的好习惯;第二,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个体特征和学习需求制定适宜的分层教学策略,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学有所获;第三,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赏识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教学方式的运用,引导学生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
2.4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保证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做好体育师资力量的建设工作,不仅要强化教师的体育运动专项技能和技战术素质,还要强化教师的体育教育技能和教学经验。高等师范院校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学交流活动,鼓励基层体育教师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找到自身差距、增长自身见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水平,从而促使学校的整体体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2.5 树立科学的教学评价理念
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过程中,积极适当的鼓励和肯定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使其自然而然地对体育课程产生兴趣,从而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和快乐。因此,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应当树立科学积极的教学评价理念,使教师与学生通过评价实现良好的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作者简介:
文巍(1968-),女,吉林市人,北华大学高级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