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形象生动,最感人,最贴近生活。因此,语文课应该让学生身心愉悦,让孩子们非常向往。在我们的语文课上,我们常常只解放学生的耳朵,却堵着他们的嘴,绑着他们的手,让老师唱独白。孔子说:“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如何拨动语文课堂的“乐”弦,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为了讓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放松、快乐、有效,笔者不断地练习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情境;问题参与;合作交流
中文,形象生动,最感人,最贴近生活。因此,语文课堂应该让学生身心愉悦,让孩子们有无限的期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学生们说“学汉语难,学汉语难”。他们认为中文课很枯燥,问题很难回答。孔子说:“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如何在汉语课堂上拨动“乐”的弦,让学生轻松有效地学习汉语?
一、善用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快乐学习
1.鼓励表演,让课堂妙趣横生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课堂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动作,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小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模仿能力高,不少课文都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因此,笔者常常适时引导学生课堂表演。
学完《自相矛盾》后,笔者把舞台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大胆演绎。学生大有“撸起袖子干一场”的劲头,纷纷讨论怎么说、怎么做更贴切。表演时,学生滑稽的表情,夸张的动作,再配上惟妙惟肖的语言,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在表演中,在笑声中,学生对寓意理解得更透彻了。
2.游戏教学,让课堂轻松愉悦
拼音教学枯燥乏味,学生茫然又无奈。于是,笔者改变模式,在教学中融入他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找朋友”和“邮递员送信”。课堂顿时沸腾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参与到学习中。他们边玩边学,很快就学会了拼读,而且印象深刻。背诵比较长的文段,笔者跟学生玩“师生接力”游戏——教师背上句,学生接下句。谁接不上了谁受罚。“耶!”学生欢呼起来,一个个摩拳擦掌、认真读背、仔细倾听,都想抓老师的“错”。游戏玩完了,学生朗朗上口了。适当地插入一两分钟的游戏,既能让学生消除疲劳,又可以让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巧借问题,让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学习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调动学生快乐参与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没有深入的思考、潜心的研究是很难发现问题的。有了质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
学习《蒲公英的梦》一课时,在学生读完课题后,笔者顺势引导:“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立即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蒲公英做了一个怎样的梦?”“她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瞧,多有价值的问题。在笔者的肯定和赞赏下,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了。学习《美丽的规则》时,一学生大胆提问:“老师,规则是美丽的,我觉得不太对吧?‘规则’怎能用美丽形容呢?”一“问”激起千层浪,预习过课文的同学马上理直气壮地反驳他了,顿时,课堂热闹起来。在激烈的争论中,在笔者的适时点拨下,学生懂得了“规则之美,人性之美”。
2.巧设不同层次问题,让学生品尝快乐果实
我们常抱怨“学生不配合我们”“学生上课总是心不在焉”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设的问题太难了,他们解决不了,特别是后进生,即使再努力,他们也难以解决。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自暴自弃,不愿意听课了。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赞赏,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应尽量给予每位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尝到“努力跳一下就能摘到果子”的快乐。
课文教学时,笔者会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体验展示自己思维成果的快乐。
教学《一个小山村的故事》,如果我们提出的问题是“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很多后进生可能回答不了。于是,笔者设计了“小村庄原来是什么样的?”“人们到山坡上砍树做什么?”“人們到底做了什么以至于小山村被山洪冲得无影无踪?”等难度较低的问题。果然,后进生也积极参与了。解决问题后,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学习也就更感兴趣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激情的参与,才会有学习的渴望,才有表达的欲望,才会有智慧的灵动,才会引发学生深深的感悟、独特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巧借问题,调动学生快乐参与,主动走进文本,在文本中快乐遨游、品尝成功的果实。
三、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中”快乐学习
小組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有效的合作交流,不仅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堂上笔者改变“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倡导“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学生在合作和交流中,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思维会被激活,会更开阔,更能迸发智慧的火花,而我们也能听到更精彩、独特的见解。
四、总结
快乐的课堂,能让学生真实的情感自然流露,能让他们心灵的泉水自然流淌,能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快乐学习的学生就像掠过晴空的云彩,美丽多姿而又彰显个性色彩。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拨动语文课堂的“快乐”之弦,路漫漫兮,吾将继续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1]罗信芳.在快乐教育理念下探析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9,(1):64.
[2]郭宝军.小学语文课堂快乐教育理念的实施[J].散文百家(下),2019,(7):107.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情境;问题参与;合作交流
中文,形象生动,最感人,最贴近生活。因此,语文课堂应该让学生身心愉悦,让孩子们有无限的期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学生们说“学汉语难,学汉语难”。他们认为中文课很枯燥,问题很难回答。孔子说:“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如何在汉语课堂上拨动“乐”的弦,让学生轻松有效地学习汉语?
一、善用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快乐学习
1.鼓励表演,让课堂妙趣横生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课堂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动作,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小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模仿能力高,不少课文都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因此,笔者常常适时引导学生课堂表演。
学完《自相矛盾》后,笔者把舞台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大胆演绎。学生大有“撸起袖子干一场”的劲头,纷纷讨论怎么说、怎么做更贴切。表演时,学生滑稽的表情,夸张的动作,再配上惟妙惟肖的语言,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在表演中,在笑声中,学生对寓意理解得更透彻了。
2.游戏教学,让课堂轻松愉悦
拼音教学枯燥乏味,学生茫然又无奈。于是,笔者改变模式,在教学中融入他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找朋友”和“邮递员送信”。课堂顿时沸腾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参与到学习中。他们边玩边学,很快就学会了拼读,而且印象深刻。背诵比较长的文段,笔者跟学生玩“师生接力”游戏——教师背上句,学生接下句。谁接不上了谁受罚。“耶!”学生欢呼起来,一个个摩拳擦掌、认真读背、仔细倾听,都想抓老师的“错”。游戏玩完了,学生朗朗上口了。适当地插入一两分钟的游戏,既能让学生消除疲劳,又可以让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巧借问题,让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学习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调动学生快乐参与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没有深入的思考、潜心的研究是很难发现问题的。有了质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
学习《蒲公英的梦》一课时,在学生读完课题后,笔者顺势引导:“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立即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蒲公英做了一个怎样的梦?”“她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瞧,多有价值的问题。在笔者的肯定和赞赏下,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了。学习《美丽的规则》时,一学生大胆提问:“老师,规则是美丽的,我觉得不太对吧?‘规则’怎能用美丽形容呢?”一“问”激起千层浪,预习过课文的同学马上理直气壮地反驳他了,顿时,课堂热闹起来。在激烈的争论中,在笔者的适时点拨下,学生懂得了“规则之美,人性之美”。
2.巧设不同层次问题,让学生品尝快乐果实
我们常抱怨“学生不配合我们”“学生上课总是心不在焉”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设的问题太难了,他们解决不了,特别是后进生,即使再努力,他们也难以解决。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自暴自弃,不愿意听课了。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赞赏,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应尽量给予每位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尝到“努力跳一下就能摘到果子”的快乐。
课文教学时,笔者会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体验展示自己思维成果的快乐。
教学《一个小山村的故事》,如果我们提出的问题是“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很多后进生可能回答不了。于是,笔者设计了“小村庄原来是什么样的?”“人们到山坡上砍树做什么?”“人們到底做了什么以至于小山村被山洪冲得无影无踪?”等难度较低的问题。果然,后进生也积极参与了。解决问题后,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学习也就更感兴趣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激情的参与,才会有学习的渴望,才有表达的欲望,才会有智慧的灵动,才会引发学生深深的感悟、独特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巧借问题,调动学生快乐参与,主动走进文本,在文本中快乐遨游、品尝成功的果实。
三、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中”快乐学习
小組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有效的合作交流,不仅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堂上笔者改变“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倡导“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学生在合作和交流中,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思维会被激活,会更开阔,更能迸发智慧的火花,而我们也能听到更精彩、独特的见解。
四、总结
快乐的课堂,能让学生真实的情感自然流露,能让他们心灵的泉水自然流淌,能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快乐学习的学生就像掠过晴空的云彩,美丽多姿而又彰显个性色彩。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拨动语文课堂的“快乐”之弦,路漫漫兮,吾将继续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1]罗信芳.在快乐教育理念下探析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9,(1):64.
[2]郭宝军.小学语文课堂快乐教育理念的实施[J].散文百家(下),2019,(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