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华永道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增长趋势十分显著。2010年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增长超过30%,达到创纪录的188宗,已披露的交易金额合计约380亿美元。相比之下,2009年仅公布了144宗海外并购交易,披露金额约300亿美元。
普华永道中国并购服务合伙人卢玉彪表示,尽管2010年第四季度海外并购活动交易数量相对减少,但无可否认的是中国企业对海外优质资产的兴趣日益增长,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迅速增长的趋势在2011年及之后会有所减退。
普华永道指出,中国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及行业整合成为并购交易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而私募股权基金正逐渐成为中国私营企业资本的重要来源。
从资源到“多元”
“中国企业对收购海外资产的欲望是强烈的,资源相关行业依然是重要的收购目标,中国需要确保资源的供应以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卢玉彪先生表示。如普华永道先前预测的那样,中国企业除了对资源相关产业继续保持兴趣的同时,对高科技企业并购交易数量也在增加,中国买家希望通过引入科技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此外,中国企业对于机械设备制造及汽车制造行业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也指出,中国企业正从以往主要担当资产被收购的角色逐渐变成主要的资产收购方。以能源为主的采掘业一直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最主要的领域,但更加多元化投资的趋向逐渐明显,制造业以及包括金融、码头、电信等行业在内的中国服务业海外投资也十分活跃。有理由相信,中国海外投资的路子将会越走越宽。
中国海外并购目标范围遍布全球,美国成为增长的战略性目标地,2010年有32宗海外并购交易发生在美国,相比2009年仅有21宗。欧盟、澳大利亚、非洲及亚洲国家仍然是海外并购的重要地点。受对资源的持续需求及引进高科技技术及知识等因素的驱动,2011年中国海外并购交易预计将继续强劲增长。
“中国龙”吞咽世界?
美国之音网站一篇题为《西方看“中国龙”吞咽世界》的文章表示,中国的经济扩张和中国人在海外显示的超强购买力构筑出“中国龙”将要吞咽世界的景象,欧美对中国“买下世界”的势头予以密切关注。
《经济学人》的一篇题为《中国买下世界》的文章认为,海外各国除在敏感领域之外,应对中国企业的积极收购活动保持开放态度。文章指出,考虑到由韩国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和新加坡国有控股企业在海外活跃、收购企业的发展模式,发达国家此前容忍了这种重商主义抬头的经济模式。而中国的情形却不同。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或将超越美国。中国的巨型企业目前为止还是内向型的,但正欲出手海外丰富的资源。
国际贸易中,中国企业的投资仅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FDI)的6%。对FDI市场的控制程度往往显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历史上,那些投资大国往往占有更大的份额。1914年,英国占据顶峰,拥有对外直接投资的45%;1967年,美国登峰,占据的份额为67%。中国拥有大量储蓄,自然会促进中国的崛起。今天,中国的投资多在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券;明天,这笔投资就将用于海外并购,以保护中国免受发达国家货币贬值的影响和可能出现的逃废债务行为。
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无外乎以下原因:为取得原材料、技术及打入海外市场。但引领这些企业的政府却被很多国家认为是战略竞争者,而非同盟者。中国政府通常会任命主管,指导交易,通过国家银行为其融资。一旦发生并购,自然资源公司就会成为中国掌控的供应商。有人担心中国企业或许更加凶险:例如,美国就觉得中国电信设备企业对其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曾是并购的开放市场,现在却在为中国国企制造障碍,尤其是在自然资源方面。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投资好像也变得不再那么热情。
中国为世界带来利益
然而,《经济学人》指出,上述看法是错误的。中国离造成这样的威胁还差得很远:多数企业不过刚开始在国外寻得立足之地。甚至在其身影频现的自然资源领域,中国企业依然没有掌握足够的供应量来操纵大宗商品市场。
中国的体系也不像国外人士认为的那样庞大。国企在国内展开竞争,决策是相互的,而非独裁的。在国外时,它们动机各异,但有些部门——如国防和战略性基础设施——过于敏感,不允许它们介入。但这些部门相对不多。
如果中国国企收购是出于政治原因,而非逐利动机,那该怎么办?只要其他公司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就不会成为什么问题。并非所有的中国企业都是国有。一些很大程度上是独立的,且逐利意愿强烈。通常,这些企业都活跃在海外,比如沃尔沃的新东家吉利。现在沃尔沃在中国的汽车销售量日渐增加。没有并购交易,它的前景或许是暗淡的。
中国企业能为全球低迷的企业带来新的能源和资本,但影响不会是单向的。要想在海外成功立足,中国企业应该学会适应。这意味着雇佣当地的管理人员,投资于当地的研究,安抚当地人的顾虑情绪——比如,将子公司在当地上市。得益于私营部门的基因以及更加开放的文化,印度和巴西的企业在国外享有优势,而中国管理者身上这种基因也没有泯灭。
黄皮书也提醒中国企业,要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时刻保持海外投资的国家风险防范意识。中外跨国公司总体实力还存在巨大差距。另外,客观的投资环境也总是孕育着巨大的投资风险,要时刻警惕国际上时时作祟的投资保护主义,增强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
总而言之,中国出手海外的收益并不局限于商业领域。随着中国投资于全球经济,其利益也会与世界其他国家趋于一致,中国对于国际合作的热情也会见涨。排斥中国的进步对后人是一种伤害,对资本主义信心本身亦是很悲观的表现。
普华永道中国并购服务合伙人卢玉彪表示,尽管2010年第四季度海外并购活动交易数量相对减少,但无可否认的是中国企业对海外优质资产的兴趣日益增长,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迅速增长的趋势在2011年及之后会有所减退。
普华永道指出,中国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及行业整合成为并购交易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而私募股权基金正逐渐成为中国私营企业资本的重要来源。
从资源到“多元”
“中国企业对收购海外资产的欲望是强烈的,资源相关行业依然是重要的收购目标,中国需要确保资源的供应以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卢玉彪先生表示。如普华永道先前预测的那样,中国企业除了对资源相关产业继续保持兴趣的同时,对高科技企业并购交易数量也在增加,中国买家希望通过引入科技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此外,中国企业对于机械设备制造及汽车制造行业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也指出,中国企业正从以往主要担当资产被收购的角色逐渐变成主要的资产收购方。以能源为主的采掘业一直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最主要的领域,但更加多元化投资的趋向逐渐明显,制造业以及包括金融、码头、电信等行业在内的中国服务业海外投资也十分活跃。有理由相信,中国海外投资的路子将会越走越宽。
中国海外并购目标范围遍布全球,美国成为增长的战略性目标地,2010年有32宗海外并购交易发生在美国,相比2009年仅有21宗。欧盟、澳大利亚、非洲及亚洲国家仍然是海外并购的重要地点。受对资源的持续需求及引进高科技技术及知识等因素的驱动,2011年中国海外并购交易预计将继续强劲增长。
“中国龙”吞咽世界?
美国之音网站一篇题为《西方看“中国龙”吞咽世界》的文章表示,中国的经济扩张和中国人在海外显示的超强购买力构筑出“中国龙”将要吞咽世界的景象,欧美对中国“买下世界”的势头予以密切关注。
《经济学人》的一篇题为《中国买下世界》的文章认为,海外各国除在敏感领域之外,应对中国企业的积极收购活动保持开放态度。文章指出,考虑到由韩国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和新加坡国有控股企业在海外活跃、收购企业的发展模式,发达国家此前容忍了这种重商主义抬头的经济模式。而中国的情形却不同。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或将超越美国。中国的巨型企业目前为止还是内向型的,但正欲出手海外丰富的资源。
国际贸易中,中国企业的投资仅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FDI)的6%。对FDI市场的控制程度往往显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历史上,那些投资大国往往占有更大的份额。1914年,英国占据顶峰,拥有对外直接投资的45%;1967年,美国登峰,占据的份额为67%。中国拥有大量储蓄,自然会促进中国的崛起。今天,中国的投资多在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券;明天,这笔投资就将用于海外并购,以保护中国免受发达国家货币贬值的影响和可能出现的逃废债务行为。
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无外乎以下原因:为取得原材料、技术及打入海外市场。但引领这些企业的政府却被很多国家认为是战略竞争者,而非同盟者。中国政府通常会任命主管,指导交易,通过国家银行为其融资。一旦发生并购,自然资源公司就会成为中国掌控的供应商。有人担心中国企业或许更加凶险:例如,美国就觉得中国电信设备企业对其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曾是并购的开放市场,现在却在为中国国企制造障碍,尤其是在自然资源方面。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投资好像也变得不再那么热情。
中国为世界带来利益
然而,《经济学人》指出,上述看法是错误的。中国离造成这样的威胁还差得很远:多数企业不过刚开始在国外寻得立足之地。甚至在其身影频现的自然资源领域,中国企业依然没有掌握足够的供应量来操纵大宗商品市场。
中国的体系也不像国外人士认为的那样庞大。国企在国内展开竞争,决策是相互的,而非独裁的。在国外时,它们动机各异,但有些部门——如国防和战略性基础设施——过于敏感,不允许它们介入。但这些部门相对不多。
如果中国国企收购是出于政治原因,而非逐利动机,那该怎么办?只要其他公司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就不会成为什么问题。并非所有的中国企业都是国有。一些很大程度上是独立的,且逐利意愿强烈。通常,这些企业都活跃在海外,比如沃尔沃的新东家吉利。现在沃尔沃在中国的汽车销售量日渐增加。没有并购交易,它的前景或许是暗淡的。
中国企业能为全球低迷的企业带来新的能源和资本,但影响不会是单向的。要想在海外成功立足,中国企业应该学会适应。这意味着雇佣当地的管理人员,投资于当地的研究,安抚当地人的顾虑情绪——比如,将子公司在当地上市。得益于私营部门的基因以及更加开放的文化,印度和巴西的企业在国外享有优势,而中国管理者身上这种基因也没有泯灭。
黄皮书也提醒中国企业,要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时刻保持海外投资的国家风险防范意识。中外跨国公司总体实力还存在巨大差距。另外,客观的投资环境也总是孕育着巨大的投资风险,要时刻警惕国际上时时作祟的投资保护主义,增强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
总而言之,中国出手海外的收益并不局限于商业领域。随着中国投资于全球经济,其利益也会与世界其他国家趋于一致,中国对于国际合作的热情也会见涨。排斥中国的进步对后人是一种伤害,对资本主义信心本身亦是很悲观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