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科技驱动数字经济创新是实现数字经济创新的重要内容、方式和手段。科技驱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以提升数字经济创新效应和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效应为动力机制,以推进核心技术创新及应用、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加速数字技术转移转化作为运行路径,从而提升数字技术生产力、扩大数字产业辐射力、实现数字技术产业化。未来,应当以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强基础数字技术研发能力、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以及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等举措,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机 构】
:
经济日报社内参编辑部,北京100054北京科技战略决策咨询中心,北京100089贵州绿色发展高端智库,贵州贵阳550025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绿色发展视域下构建解决民族地区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研究”(20XMZ07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驱动数字经济创新是实现数字经济创新的重要内容、方式和手段。科技驱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以提升数字经济创新效应和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效应为动力机制,以推进核心技术创新及应用、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加速数字技术转移转化作为运行路径,从而提升数字技术生产力、扩大数字产业辐射力、实现数字技术产业化。未来,应当以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强基础数字技术研发能力、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以及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等举措,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其他文献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城乡之间双向的人、财和物的流动将更加频繁且方式多元,该进程一方面有助于相对贫困问题的缓解,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相对贫困治理的挑战。城乡融合背景下的相对贫困治理工作,其基础在于确定相对贫困的标准,而基于城乡融合的现有阶段以及不同区域的发展差异,建立具有城乡和区域差异性的相对贫困标准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性。相对贫困的差异化治理机制不仅意味着相对贫困要有差异化的标准,同时也要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形成差异化的工作分工,同时还需要针对具体的贫困形态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方案。相对贫困治理在注重差异性的
本文通过立足于对档案相关机构、档案部门、档案工作者开设微博的现状的阐述、对档案馆开通微博的必要性以及意义的论述,旨在为更多的档案机构特别是档案馆开设微博提供依据,并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意味着中国将从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为主要贫困形式的时代过渡。这既是贫困格局的变化,也要求未来减贫战略的调整。事实上,长期以来,区域差异、城乡差异、社会公共服务的差异一直都是影响中国农村贫困的重要因素,不会因为绝对贫困的消除而消失。因此,2020年之后应对相对贫困的战略和政策并不意味着与消除绝对贫困的战略和政策完全脱钩,而应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以往的减贫战略和政策,形成前后一致的更为系统的新的减贫战略和政策体系。这一新体系需要关注区域均衡发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以
中国动漫产业的区域发展是各级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准确回答动漫产业区域发展问题,需要量化研究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实证验证哪些因素可能促进产业区域发展,而现有文献尚未有明确答案。本文基于2010—2018年省级数据,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指数和泰尔指数,对中国动漫产业区域发展水平进行多维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验证影响动漫产业区域发展的潜在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动漫产业具有典型的区域集聚特征,且集聚度稳中有升;广东、北京等十个省市动漫产业的集聚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相对竞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村市场越来越受到电商企业的青睐,发展电商正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然而学界关于农民能否分享电子商务发展红利实现增收还未形成统一认识,对于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内在机制还处于探讨阶段。本文基于2012-2018年的省级宏观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农户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具体而言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每提高1%,农民收入相应地提高了25%。(2)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户不同类型的
近年来,我拜读不少新编县志,发现劳动人事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有许多重要资料没有收编。比方,《如东县志》仅在“政府机构”一章中插写了“干部状况”一节,同行公认写得详细的
本文通过构建数字贸易发展质量指标体系,计算2014—2018年中国31个省域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并分析省域空间分异格局和空间关联效应,结果发现:(1)中国数字贸易发展以"胡焕庸线"为界,呈现"东南强、西北弱"的省域分布格局,主体范围位于中部及东部沿海省域并逐渐向西南方向迁移,高密度区域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逐渐由"京津冀鲁"、"长三角"地区向"赣闽粤"扩散。(2)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具有同质集聚、逐渐增强的空间正向关联,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省域尤其是"长三角"地区数字贸易关联互动较为缺乏,形成较为明显的层级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