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提高每个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施的核心任务。”
生物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下面,笔者谈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科学素养教育的方法。
一、根据生物课程内容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师要充分理解课程内容,从中提炼出科学的观点、方法及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素养教育。课堂教学是生物教育的关键,教师应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渗透,让学生自然而然感受到科学素养的熏陶。如在讲解遗传和变异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时,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生物遗传变异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遗传学知识是怎样运用于生产实践的;又如在探讨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遗传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等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具有双重作用,提醒学生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时,要考虑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和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观。
笔者会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增加一些科学家传记和生物知识发现的经过。如摩尔根用果蝇做了大量试验,发现了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他还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细胞学基础。这些事例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依靠事实和运用试验来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
二、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色。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达成了目标、学习了方法、发展了能力,而且领悟和养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在教学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时,教师可以采用探究性教学方式。首先,以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注意事项入手,让学生分析讨论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从而引入探究的课题,将所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在提高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生物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然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验材料,学生自己讨论并确定小组的探究课题,通过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案,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对于学生提出的方案,只要合理,教师就应该允许学生去尝试。即使最后实验失败了,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从失败中总结经验,这是非常重要的体验过程。事实上,在科学研究中,绝大多数实验都是失败的,败而不馁正是一种可贵的科学精神。
三、利用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的普遍性和实践性决定了渗透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教师应以身作则,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使学生懂得科学发现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唯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才能使偶然变为必然,鼓励学生勇于面对疑难,让学生懂得成功往往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能获得。如在观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有的学生反复制作了几次滤纸条,都分不出四条色素带。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原因,鼓励他们继续实验。经过分析得知,因为滤液细线划得太粗以及烧杯里的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才导致实验失败了。这种科学素质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需要以知识为基础,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因为兴趣对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及发展有激发和导向的作用。教师应该提倡学生多讨论与交流,既可以用语言交流,也可以进行书面交流,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第一中学)
生物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下面,笔者谈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科学素养教育的方法。
一、根据生物课程内容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师要充分理解课程内容,从中提炼出科学的观点、方法及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素养教育。课堂教学是生物教育的关键,教师应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渗透,让学生自然而然感受到科学素养的熏陶。如在讲解遗传和变异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时,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生物遗传变异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遗传学知识是怎样运用于生产实践的;又如在探讨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遗传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等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具有双重作用,提醒学生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时,要考虑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和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观。
笔者会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增加一些科学家传记和生物知识发现的经过。如摩尔根用果蝇做了大量试验,发现了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他还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细胞学基础。这些事例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依靠事实和运用试验来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
二、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色。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达成了目标、学习了方法、发展了能力,而且领悟和养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在教学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时,教师可以采用探究性教学方式。首先,以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注意事项入手,让学生分析讨论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从而引入探究的课题,将所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在提高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生物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然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验材料,学生自己讨论并确定小组的探究课题,通过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案,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对于学生提出的方案,只要合理,教师就应该允许学生去尝试。即使最后实验失败了,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从失败中总结经验,这是非常重要的体验过程。事实上,在科学研究中,绝大多数实验都是失败的,败而不馁正是一种可贵的科学精神。
三、利用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的普遍性和实践性决定了渗透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教师应以身作则,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使学生懂得科学发现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唯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才能使偶然变为必然,鼓励学生勇于面对疑难,让学生懂得成功往往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能获得。如在观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有的学生反复制作了几次滤纸条,都分不出四条色素带。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原因,鼓励他们继续实验。经过分析得知,因为滤液细线划得太粗以及烧杯里的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才导致实验失败了。这种科学素质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需要以知识为基础,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因为兴趣对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及发展有激发和导向的作用。教师应该提倡学生多讨论与交流,既可以用语言交流,也可以进行书面交流,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