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14日,央行公布9月份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4700亿元,同比少增1311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7303亿元,同比少增7259亿元。
对公部门存款极度偏少从而干扰银行贷款,成为贷款低于市场预期(5200亿元左右)的主因。存款链条骤然变紧。
在此背景下,银行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应对成本上升以保证利润增长。
根据经营成本、信贷成本、税收成本和资本成本计算,目前银行整体成本在4%左右,而2010年仅为2.5%左右。
今年涨幅最大的是资本成本(存款、拆借资金和融资),银行难控制。上述人士表示,“银行次级债利率已上升至5%-6%,往年是3%-4%;贴现利率更涨至7%-9%。为等待合适的资本价格,我们只能延长贷款投放时间。”
贷款审批后一般7-30天内放款已成为历史,现在,放款期取决于每个月各行的剩余额度,一般30-90天。
他表示,银行为保证有利可图,1年期贷款利率要在9%左右。“有些银行总行注重对分支机构资本金节约的考核,在利润基础上要扣减占用资本的成本,考虑此因素,贷款利率到10%,银行才有动力放贷,目前所谓6.65%贷款利率最高上浮30%对银行来说仍亏本。”
“从这个角度看,理财产品不可能停止。”上述人士补充说。
为何银行成本会上升如此之快?
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周松山表示,去年以来,在差异化考核背景下,中小银行贷款利率远高于国有大行,前者当前贷款年利率已达18%,后者仅为12%。中小银行每每高息揽储,客观上又将国有大行逼上高成本揽储之路。
“部分原因是银行自身造成的。”一位银行人士表示,“第一,由于贷款收入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银行从业人员不愿从大局考虑牺牲自我收入,银行继续走高资本消耗高收益之路;第二,有些项目可能因为资金断裂出现不良贷款,银行不得不继续投放信贷;第三,再融资需求使银行有继续加大扩张力度来提高收益的动力。”
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各家银行都不愿放慢扩张的脚步,只能互相抬高资本价格直到对方无法承受为止。
资金从银行流向民间借贷,并逐步成为众多企业常规融资渠道。
这种后果是银行多年不当经营行为所致:银行将本应给中小企业的贷款投向了大中型企业,造成前者庞大的资金需求缺口,为民间利率高企埋下祸根。
中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认为,浙江较特殊,各银行在浙江的贷存比较高,一直是吸收外地资金支持浙江的贷款。
有监管人士表示,这是银行不愿更精细化经营和承担更多风险、责任所致。“年初,有关部门要求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文件下发到到各家银行后,变成了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同时与此任务捆绑在一起的是贷款利率的上升,似乎中小企业贷款的标志就是高利率。”
他认为,“由于江浙地区有大量经营多年的民营企业,新进入中小企业贷款的银行大多简单地从新增贷款安全性考虑,宁愿不做更精细化的审核将资金投入到江浙地区,也不愿意去开拓中、西部等地区。地区间资本的不协调,为民间资本创造了寻求高额利润的空间。”
结果是:一边是银行不断增长的中小企业贷款数据,一边是越来越庞大的江浙地区民间借贷规模。当前流动性状况看起来甚至比2008年更紧张。
有人质疑:“贷款年年增加,中小企业却年年喊缺钱,是钱不够,还是企业需求太旺?银行应拿出中小企业贷款的确凿数据和事实。”
民间借贷危机银行难辞其咎,与其“不检点”发放贷款的历史有关。
从2009年开始,大部分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银行贷款与应收款同步放大,说明许多资金被用于企业间资金拆放,使民间借贷市场发生新的变化。
加大中小企业贷款力度就一劳永逸?
多位人士持否定态度,“如果一些银行不改进经营和管理方式,以满足企业对资本的真实需求,任由资本在银行、企业间进行投机买卖,最终伤害的是银行自己。下一次紧缩时会重蹈覆辙,仍无法为股东赚取更多利润,也无法得到股东更多的股权投入。”
对公部门存款极度偏少从而干扰银行贷款,成为贷款低于市场预期(5200亿元左右)的主因。存款链条骤然变紧。
在此背景下,银行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应对成本上升以保证利润增长。
根据经营成本、信贷成本、税收成本和资本成本计算,目前银行整体成本在4%左右,而2010年仅为2.5%左右。
今年涨幅最大的是资本成本(存款、拆借资金和融资),银行难控制。上述人士表示,“银行次级债利率已上升至5%-6%,往年是3%-4%;贴现利率更涨至7%-9%。为等待合适的资本价格,我们只能延长贷款投放时间。”
贷款审批后一般7-30天内放款已成为历史,现在,放款期取决于每个月各行的剩余额度,一般30-90天。
他表示,银行为保证有利可图,1年期贷款利率要在9%左右。“有些银行总行注重对分支机构资本金节约的考核,在利润基础上要扣减占用资本的成本,考虑此因素,贷款利率到10%,银行才有动力放贷,目前所谓6.65%贷款利率最高上浮30%对银行来说仍亏本。”
“从这个角度看,理财产品不可能停止。”上述人士补充说。
为何银行成本会上升如此之快?
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周松山表示,去年以来,在差异化考核背景下,中小银行贷款利率远高于国有大行,前者当前贷款年利率已达18%,后者仅为12%。中小银行每每高息揽储,客观上又将国有大行逼上高成本揽储之路。
“部分原因是银行自身造成的。”一位银行人士表示,“第一,由于贷款收入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银行从业人员不愿从大局考虑牺牲自我收入,银行继续走高资本消耗高收益之路;第二,有些项目可能因为资金断裂出现不良贷款,银行不得不继续投放信贷;第三,再融资需求使银行有继续加大扩张力度来提高收益的动力。”
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各家银行都不愿放慢扩张的脚步,只能互相抬高资本价格直到对方无法承受为止。
资金从银行流向民间借贷,并逐步成为众多企业常规融资渠道。
这种后果是银行多年不当经营行为所致:银行将本应给中小企业的贷款投向了大中型企业,造成前者庞大的资金需求缺口,为民间利率高企埋下祸根。
中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认为,浙江较特殊,各银行在浙江的贷存比较高,一直是吸收外地资金支持浙江的贷款。
有监管人士表示,这是银行不愿更精细化经营和承担更多风险、责任所致。“年初,有关部门要求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文件下发到到各家银行后,变成了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同时与此任务捆绑在一起的是贷款利率的上升,似乎中小企业贷款的标志就是高利率。”
他认为,“由于江浙地区有大量经营多年的民营企业,新进入中小企业贷款的银行大多简单地从新增贷款安全性考虑,宁愿不做更精细化的审核将资金投入到江浙地区,也不愿意去开拓中、西部等地区。地区间资本的不协调,为民间资本创造了寻求高额利润的空间。”
结果是:一边是银行不断增长的中小企业贷款数据,一边是越来越庞大的江浙地区民间借贷规模。当前流动性状况看起来甚至比2008年更紧张。
有人质疑:“贷款年年增加,中小企业却年年喊缺钱,是钱不够,还是企业需求太旺?银行应拿出中小企业贷款的确凿数据和事实。”
民间借贷危机银行难辞其咎,与其“不检点”发放贷款的历史有关。
从2009年开始,大部分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银行贷款与应收款同步放大,说明许多资金被用于企业间资金拆放,使民间借贷市场发生新的变化。
加大中小企业贷款力度就一劳永逸?
多位人士持否定态度,“如果一些银行不改进经营和管理方式,以满足企业对资本的真实需求,任由资本在银行、企业间进行投机买卖,最终伤害的是银行自己。下一次紧缩时会重蹈覆辙,仍无法为股东赚取更多利润,也无法得到股东更多的股权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