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数学是学生们在高中学习阶段需要重点掌握的一门科目,也是很多学生心目中的难点和重点。但是每个学生都会对数学知识有不同程度的理解,这就造成了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存在差距。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老师们应该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方式,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因此老师们应该积极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分层模式 高中数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212
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的前提条件
分层教学是“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发展”的教育观念指导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有三个前提: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不仅有数学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在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上能力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这些差异无一例外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大小不一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其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只要提供给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采取不同的对学生学习障碍的矫正策略,不同的学生都会有提高,或者说每个学生都可以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称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达到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结果;第三,从新的教学观看,高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观,而不是一味地只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单调的、唯一的教学环境。
简单的分层教学模式为:通过新知识的讲解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例如,划分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代表掌握程度最好的学生,第二等级代表掌握程度一般的学生,第三等级代表掌握程度差的学生。分层教学开展的模式是,针对第二等级的学生进行再次辅导,掌握程度依然无法提升的编入第三等级,已经进入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学生自行安排学习任务,教师重点扶辅导第三等级的学生等到第三等级的学生掌握之后,再开始新的教学课程。
分层教学模式的出现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在教育工作逐渐形成体制化之后,人才的培养是第一需求,分层教育就是为了解决整体人才两极分化的问题,这是节约人才的一种表现;否则放任第三等级类的学生不闻不问,甚至采取冷漠对待的方式必然造成教育的不公平出现。从这个角度说,分层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
一、創造合适的学习环境
影响学生们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就是学习环境。因此老师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因为高中数学这门科目的自身特点,很容易让学生们的心理产生一些变化。因为数学成绩的好坏往往反映这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的强弱。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非常容易受到其他学生们的羡慕,因为他们认为数学好就代表着聪明,代表着其他学科的成绩一定不会差。在这样一种观念的影响下,数学成绩好的学生非常容易看不起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这样就会导致那些数学不好的学生们产生自卑心理。从而更加不利于教学的进一步展开。因此老师们需要为所有的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最基本的尊严。这就需要老师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鼓励学习不好的学生不要灰心,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不擅长的地方。只要我们在不擅长的地方取得一点点的进步,那都是对自我的超越。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应该勉励他们继续努力,因为每个人不是完美的。有做的好的地方就必然存在做的不好的地方,需要不断学习他人的优点。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发展自己。只有老师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宜的学习氛围,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全体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二、合理对学生进行分层
老师在进行分层模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对每个学生进行层次划分。然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综合状况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进行分层的过程中,老师需要进行全方面的考虑,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划分。因此老师应该注意如下问题,首先,就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分层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综合全面的了解。因此老师可以出一张类似高考的数学试卷,让学生进行模拟考试。这样老师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分数来对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就是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来进行综合考量。这里的日常表现包括听课状况、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日常测验情况。最后,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一些具体情况以及特殊情况进行最后考量。例如,有些数学偏科严重的学生,有些理科成绩明显优于其他学科的学生。这些都是需要老师进行仔细考虑的地方。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举措就可以将学生初步分为A、B、C三个层次。A为学习最好的一层,B为学习一般的层次,C为学习较差的一层。
三、分层次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
分层次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因此老师们首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不同层次的知识。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全面发展,重点照顾的原则来进行。对于基础性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要求所有学生都需要掌握的东西。在知识的运用方面老师们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层次的要求来进行不同的教学。例如有这样一个题目,已知三角形ABC中,AB=2,AC=3,角A是60 。求BC的边长和sin2C的值。这道题不仅考验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学生对综合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在这样一道题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要求所有的学生会求BC的边长。但是sin2C的值对于C类的学生就存在一定的困难。老师们此时可以要求A、B两类学生必须会求sin2C的值,而C类学生有能力的话可以选择性学习,不对其做具体要求。在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老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这样能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拿到属于自己应该得的分数,达到了教育的本质要求。
其次,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将课堂教学层次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该以B类学生为教学的基础,在一些基础知识的讲解过程中重点照顾C类学生,在一些具有难度的内容讲解上重点与A类学生进行互动。这样就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达到统筹兼顾的目的。最后,就是在作业的布置上进行分层。因为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完成情况肯定不同。因此老师们需要充分根据学生们的情况来有针对性的进行作业布置。老师可以要求A学生将所有的作业都完成,让B类学生完成基础题部分和一些正常的应用题,让C类学生完成基础题和简单应用题部分。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对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训练,从而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总而言之,分层模式教学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能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老师们应该积极按照分层模式教学的策略在课堂上进行大胆尝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取得进步,进而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德盛.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4,(77):54-54.
[2]陈芳.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36):36-36.
关键词:分层模式 高中数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212
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的前提条件
分层教学是“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发展”的教育观念指导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有三个前提: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不仅有数学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在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上能力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这些差异无一例外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大小不一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其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只要提供给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采取不同的对学生学习障碍的矫正策略,不同的学生都会有提高,或者说每个学生都可以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称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达到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结果;第三,从新的教学观看,高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观,而不是一味地只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单调的、唯一的教学环境。
简单的分层教学模式为:通过新知识的讲解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例如,划分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代表掌握程度最好的学生,第二等级代表掌握程度一般的学生,第三等级代表掌握程度差的学生。分层教学开展的模式是,针对第二等级的学生进行再次辅导,掌握程度依然无法提升的编入第三等级,已经进入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学生自行安排学习任务,教师重点扶辅导第三等级的学生等到第三等级的学生掌握之后,再开始新的教学课程。
分层教学模式的出现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在教育工作逐渐形成体制化之后,人才的培养是第一需求,分层教育就是为了解决整体人才两极分化的问题,这是节约人才的一种表现;否则放任第三等级类的学生不闻不问,甚至采取冷漠对待的方式必然造成教育的不公平出现。从这个角度说,分层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
一、創造合适的学习环境
影响学生们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就是学习环境。因此老师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因为高中数学这门科目的自身特点,很容易让学生们的心理产生一些变化。因为数学成绩的好坏往往反映这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的强弱。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非常容易受到其他学生们的羡慕,因为他们认为数学好就代表着聪明,代表着其他学科的成绩一定不会差。在这样一种观念的影响下,数学成绩好的学生非常容易看不起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这样就会导致那些数学不好的学生们产生自卑心理。从而更加不利于教学的进一步展开。因此老师们需要为所有的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最基本的尊严。这就需要老师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鼓励学习不好的学生不要灰心,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不擅长的地方。只要我们在不擅长的地方取得一点点的进步,那都是对自我的超越。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应该勉励他们继续努力,因为每个人不是完美的。有做的好的地方就必然存在做的不好的地方,需要不断学习他人的优点。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发展自己。只有老师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宜的学习氛围,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全体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二、合理对学生进行分层
老师在进行分层模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对每个学生进行层次划分。然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综合状况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进行分层的过程中,老师需要进行全方面的考虑,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划分。因此老师应该注意如下问题,首先,就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分层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综合全面的了解。因此老师可以出一张类似高考的数学试卷,让学生进行模拟考试。这样老师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分数来对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就是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来进行综合考量。这里的日常表现包括听课状况、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日常测验情况。最后,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一些具体情况以及特殊情况进行最后考量。例如,有些数学偏科严重的学生,有些理科成绩明显优于其他学科的学生。这些都是需要老师进行仔细考虑的地方。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举措就可以将学生初步分为A、B、C三个层次。A为学习最好的一层,B为学习一般的层次,C为学习较差的一层。
三、分层次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
分层次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因此老师们首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不同层次的知识。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全面发展,重点照顾的原则来进行。对于基础性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要求所有学生都需要掌握的东西。在知识的运用方面老师们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层次的要求来进行不同的教学。例如有这样一个题目,已知三角形ABC中,AB=2,AC=3,角A是60 。求BC的边长和sin2C的值。这道题不仅考验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学生对综合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在这样一道题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要求所有的学生会求BC的边长。但是sin2C的值对于C类的学生就存在一定的困难。老师们此时可以要求A、B两类学生必须会求sin2C的值,而C类学生有能力的话可以选择性学习,不对其做具体要求。在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老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这样能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拿到属于自己应该得的分数,达到了教育的本质要求。
其次,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将课堂教学层次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该以B类学生为教学的基础,在一些基础知识的讲解过程中重点照顾C类学生,在一些具有难度的内容讲解上重点与A类学生进行互动。这样就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达到统筹兼顾的目的。最后,就是在作业的布置上进行分层。因为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完成情况肯定不同。因此老师们需要充分根据学生们的情况来有针对性的进行作业布置。老师可以要求A学生将所有的作业都完成,让B类学生完成基础题部分和一些正常的应用题,让C类学生完成基础题和简单应用题部分。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对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训练,从而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总而言之,分层模式教学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能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老师们应该积极按照分层模式教学的策略在课堂上进行大胆尝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取得进步,进而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德盛.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4,(77):54-54.
[2]陈芳.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36):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