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社区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场所,加强社区青少年生命教育,构建与家庭、学校生命教育联动的社区生命教育发展机制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深远。文章在调查广州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社区生命教育现状对策调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517(2014)02-0011-03
生命意识淡漠、生命教育缺失是当下教育面临的严峻话题。据调查,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24.39%的孩子曾有过“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15.23%的孩子曾认真考虑过自杀;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其中实施自杀而未遂者达到1.71%。除了不珍视自我生命,生命教育缺失还表现在对他人生命漠视、对异类生命不尊重等。我国生命教育起步晚,青少年生命教育正逐步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范畴,社区生命教育相对滞后。本文在调查广州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展社区生命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的相关对策,以期建立与学校生命教育联动的社区生命教育体系,为青少年构筑更为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一、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现状调查
1.调查方法
调查组在广州市的广卫街、北京街、景泰街、同德街、大塘街、逢源街、东风街、大东街、珠光街、海龙街、建设街、登峰街、农林街、六榕街、江南中街、石井街、江南中街、车陂街、站前街等19个街道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随机发放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各200份。回收学生有效问卷194份,有效率97%;回收家长问卷191份,有效率95.5%。同时,与10多个街道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进行访谈,了解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展社区生命教育的情况。
2.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一,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需求迫切。调查数据显示,71.6%的受访学生认为有必要在社区开展生命教育,84.3%的受访家长认为开展生命教育“非常重要”和“较重要”。在社区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的认识上,90.1%的受访家长认为有必要在社区开展。其中,62.8%的受访家长认为“在社区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有利于弥补家庭、学校在生命教育方面的不足”;59.9%的受访家长认为“在社区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有利于构建青少年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促进社区的发展”;48.8%的受访家长认为“在社区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有利于巩固家庭和学校生命教育成果,将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内化到日常生活当中”;43.6%的受访家长认为“社区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场所,在社区开展生命教育理所当然”。无论是受访学生还是受访家长,都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在社区开展生命教育的紧迫性。尤其是家中有未成年孩子的家庭,家长对社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更深。在访谈中,受访者希望多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让青少年重视生命、珍惜生命;并强调生命教育不能亡羊补牢,要从小抓起。
第二,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形势严峻。在受访学生对他人自杀行为所持态度中,有26.3%的受访者认为生活压力大,可以理解他人的自杀行为;20.1%的受访者认为生命是个人的,尊重他人的自杀行为。在受访学生对自己所持生命态度的调查中,有58.8%的受访者认为应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命;5.2%的受访者认为“生命的路太长,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应该放弃生命”。受访学生对他人自杀行为的尊重和谅解以及对自己生命放弃的选择令人忧心。在受访学生中,认为社区从不开展生命教育的占35.1%;偶尔开展的占58.8%;经常开展的只占6.2%。9.9%的受访家长认为没有必要在社区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其原因主要为“社区缺乏开展生命教育的专业人员”、“学校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正规机构,社区无需再浪费教育资源”、“社区建设还有比开展社区生命教育更重要的事情要办”。可见,生命教育整体开展情况堪忧,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在整体上并未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没有形成常态机制,形势不容乐观。
第三,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认知模糊。相当部分的受访学生和家长对生命教育认知模糊。数据显示,38.7%的受访学生和30.4%的受访家长没听说过生命教育;只有12.1%的受访家长表示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生命教育。在生命教育内涵的认知上,29.9%的受访学生认为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相关;38.7%的学生认为与禁毒教育相关;58.2%的学生认为与生命价值教育相关;47.4%的学生认为与爱的教育相关;59.3%的学生认为与安全教育相关;16.5%的学生认为与有关自杀方面的教育相关;13.4%的学生认为与学科教育相关;25.3%的学生认为与尊重他人的教育相关;36.6%的学生认为与道德教育相关。在生命教育内容上,受访学生认为社区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消防安全教育、用电安全教育、逃生教育等,内容零碎分散,不成系统。50%的受访学生希望在社区生命教育中获得生存技能的知识;47.4%的受访学生希望获得生存意义的知识;45.4%的受访学生希望获得生活目标的知识;35.6%的受访学生希望获得挫折教育的知识;42.9%的家长认为“生命教育要教会青少年关注人类与其他生命物种和谐相处”。在社区生命教育形式上,51.8%的受访家长认为社区生命教育形式大多数还停留在张贴宣传材料等很低层面,教育形式单一。
第四,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主体多元。在社区生命教育的主体方面,受访者认为所在社区面向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的主体是学校(56%)、政府(24.1%)、家庭(23.6%)和社区民间组织(23.6%)。表明学校、政府、家庭和社区民间组织目前都在青少年生命教育方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但在访谈中了解到,学校、政府、民间组织等不同主体存在职能不清、各自为政、资源分散、重复浪费的现象,没有形成社区生命教育合力,不利于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深入和可持续发展。
二、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发展对策
1.加大宣传,厘清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内涵
生命教育的内涵在不同国家表现不尽相同。如美国的生命教育特色是注重死亡教育;澳大利亚的生命教育以预防滥用药物、暴力与艾滋病等自然生命中可能遭遇的问题为出发点;英国的生命教育以青少年灵性、道德、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为目标;日本“余裕教育”以“热爱生命,选择坚强”为主题而受推崇。尽管如此,生命教育在指导青少年认识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追求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等方面却存在高度的耦合。因此,要做好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工作,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优势,探索多途径、多形式、多内容和具有时效性的宣传活动,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和宣传,加强青少年及其家长的生命教育意识,提高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关注,尤其是增强社会各界对社区生命教育开展重要性的认识,明晰社会各界在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中的职责。
2.培育师资,打造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队伍
教师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教师生命教育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青少年接受生命教育的水平,决定着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成败。建设一支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社区生命教育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社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处于自发成长状态,师资队伍的永续机制没有建立,生命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就社区生命教育师资的组成来看,应该整合所在社区各类学校师资队伍的力量,审视和提高教师生命教育素质,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建立教师对生命教育的正确认知,提升教师的生命意识,培养教师生命教育的技巧,不断提高实施生命教育的自觉性,在社会实践中实施生命化的教育方式。同时,在社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要善于发挥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在社区活动中培养一批社区领袖,带动更多社区志愿者参与到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的行列。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和现身说法提升整个社区生命教育质量,营造温馨、和谐的生命成长环境。
3.搭建载体,丰富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形式
社区生命教育能量的传递离不开教育场地、教育内容和各类教育活动,建立基地、编写教材、组织活动就是社区生命教育开展不可或缺的组织载体、物质载体和活动载体。基地是社区生命教育开展的重要场地。社区康复中心、工疗站、社区医院、烈士陵园、博物馆、图书馆等都可以成为社区生命教育的基地,让青少年走进社区,了解生命的发展历程,体会生命的弥足珍贵,学会关爱他人,珍惜生命;也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历史、增长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体生命价值。教材是社区生命教育系统性的表征,可以避免社区生命教育的肤浅、杂乱、简单重复和不成体系。因此,建议组织专家编写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教材,作为社区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的规范用书。当然,不同社区可以有自己的特色。因为生命教育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特殊教育,以行动感召人,更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生命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简单的说教,而应该通过各类活动内化在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中,升华为青少年成长的人生智慧。
4.整合资源,形成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合力
除了政府要加强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的支持力度,整合政府各职能部门资源外,还要特别关注社会组织在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中的作用。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是扎根社区的非营利组织,有专业的社工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能有效地整合原有社区的文化站、工疗站、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其他各类资源。在社区教育实然主体的调查中,32.7%的人认为社区教育主体是社区民间组织,26.7%的人认为是政府。可见,借力社会管理创新,充分发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非营利组织的作用,是推动社区生命教育的明智抉择。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政府要重视,社会要支持,家庭、学校更要有担当。因此,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生命教育的联动机制非常必要,可以让家庭、社区、学校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产生互动互补效应,共同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
5.加强督导,建立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长效机制
督导可以督促社区生命教育健康发展,破解社区生命教育发展难题,引导社区生命教育发展方向,是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除了成立社区生命教育督导委员会等组织架构,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社区生命教育评价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在社区生命教育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活动组织、教育成效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重视督导小组过程监控和定期评价相结合,建立生命教育的激励机制,通过表彰优秀社区树立社区生命教育典型,以点带面,为社区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逐渐形成社区生命教育的长效机制,提升青少年生命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庞娜.当前中小学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1硕士论文
[2]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
[3]郭平.青少年生命教育现状研究,2009.5
[4]云清、朱翠英.生命:国内外生命教育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教育教学论坛,2012.8
[5]张华、张宗新.台湾学校生命教育及其对大陆高校生命教育的启示.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
社区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场所,加强社区青少年生命教育,构建与家庭、学校生命教育联动的社区生命教育发展机制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深远。文章在调查广州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社区生命教育现状对策调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517(2014)02-0011-03
生命意识淡漠、生命教育缺失是当下教育面临的严峻话题。据调查,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24.39%的孩子曾有过“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15.23%的孩子曾认真考虑过自杀;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其中实施自杀而未遂者达到1.71%。除了不珍视自我生命,生命教育缺失还表现在对他人生命漠视、对异类生命不尊重等。我国生命教育起步晚,青少年生命教育正逐步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范畴,社区生命教育相对滞后。本文在调查广州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展社区生命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的相关对策,以期建立与学校生命教育联动的社区生命教育体系,为青少年构筑更为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一、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现状调查
1.调查方法
调查组在广州市的广卫街、北京街、景泰街、同德街、大塘街、逢源街、东风街、大东街、珠光街、海龙街、建设街、登峰街、农林街、六榕街、江南中街、石井街、江南中街、车陂街、站前街等19个街道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随机发放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各200份。回收学生有效问卷194份,有效率97%;回收家长问卷191份,有效率95.5%。同时,与10多个街道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进行访谈,了解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展社区生命教育的情况。
2.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一,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需求迫切。调查数据显示,71.6%的受访学生认为有必要在社区开展生命教育,84.3%的受访家长认为开展生命教育“非常重要”和“较重要”。在社区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的认识上,90.1%的受访家长认为有必要在社区开展。其中,62.8%的受访家长认为“在社区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有利于弥补家庭、学校在生命教育方面的不足”;59.9%的受访家长认为“在社区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有利于构建青少年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促进社区的发展”;48.8%的受访家长认为“在社区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有利于巩固家庭和学校生命教育成果,将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内化到日常生活当中”;43.6%的受访家长认为“社区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场所,在社区开展生命教育理所当然”。无论是受访学生还是受访家长,都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在社区开展生命教育的紧迫性。尤其是家中有未成年孩子的家庭,家长对社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更深。在访谈中,受访者希望多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让青少年重视生命、珍惜生命;并强调生命教育不能亡羊补牢,要从小抓起。
第二,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形势严峻。在受访学生对他人自杀行为所持态度中,有26.3%的受访者认为生活压力大,可以理解他人的自杀行为;20.1%的受访者认为生命是个人的,尊重他人的自杀行为。在受访学生对自己所持生命态度的调查中,有58.8%的受访者认为应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命;5.2%的受访者认为“生命的路太长,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应该放弃生命”。受访学生对他人自杀行为的尊重和谅解以及对自己生命放弃的选择令人忧心。在受访学生中,认为社区从不开展生命教育的占35.1%;偶尔开展的占58.8%;经常开展的只占6.2%。9.9%的受访家长认为没有必要在社区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其原因主要为“社区缺乏开展生命教育的专业人员”、“学校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正规机构,社区无需再浪费教育资源”、“社区建设还有比开展社区生命教育更重要的事情要办”。可见,生命教育整体开展情况堪忧,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在整体上并未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没有形成常态机制,形势不容乐观。
第三,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认知模糊。相当部分的受访学生和家长对生命教育认知模糊。数据显示,38.7%的受访学生和30.4%的受访家长没听说过生命教育;只有12.1%的受访家长表示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生命教育。在生命教育内涵的认知上,29.9%的受访学生认为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相关;38.7%的学生认为与禁毒教育相关;58.2%的学生认为与生命价值教育相关;47.4%的学生认为与爱的教育相关;59.3%的学生认为与安全教育相关;16.5%的学生认为与有关自杀方面的教育相关;13.4%的学生认为与学科教育相关;25.3%的学生认为与尊重他人的教育相关;36.6%的学生认为与道德教育相关。在生命教育内容上,受访学生认为社区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消防安全教育、用电安全教育、逃生教育等,内容零碎分散,不成系统。50%的受访学生希望在社区生命教育中获得生存技能的知识;47.4%的受访学生希望获得生存意义的知识;45.4%的受访学生希望获得生活目标的知识;35.6%的受访学生希望获得挫折教育的知识;42.9%的家长认为“生命教育要教会青少年关注人类与其他生命物种和谐相处”。在社区生命教育形式上,51.8%的受访家长认为社区生命教育形式大多数还停留在张贴宣传材料等很低层面,教育形式单一。
第四,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主体多元。在社区生命教育的主体方面,受访者认为所在社区面向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的主体是学校(56%)、政府(24.1%)、家庭(23.6%)和社区民间组织(23.6%)。表明学校、政府、家庭和社区民间组织目前都在青少年生命教育方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但在访谈中了解到,学校、政府、民间组织等不同主体存在职能不清、各自为政、资源分散、重复浪费的现象,没有形成社区生命教育合力,不利于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深入和可持续发展。
二、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发展对策
1.加大宣传,厘清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内涵
生命教育的内涵在不同国家表现不尽相同。如美国的生命教育特色是注重死亡教育;澳大利亚的生命教育以预防滥用药物、暴力与艾滋病等自然生命中可能遭遇的问题为出发点;英国的生命教育以青少年灵性、道德、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为目标;日本“余裕教育”以“热爱生命,选择坚强”为主题而受推崇。尽管如此,生命教育在指导青少年认识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追求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等方面却存在高度的耦合。因此,要做好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工作,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优势,探索多途径、多形式、多内容和具有时效性的宣传活动,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和宣传,加强青少年及其家长的生命教育意识,提高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关注,尤其是增强社会各界对社区生命教育开展重要性的认识,明晰社会各界在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中的职责。
2.培育师资,打造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队伍
教师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教师生命教育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青少年接受生命教育的水平,决定着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成败。建设一支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社区生命教育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社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处于自发成长状态,师资队伍的永续机制没有建立,生命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就社区生命教育师资的组成来看,应该整合所在社区各类学校师资队伍的力量,审视和提高教师生命教育素质,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建立教师对生命教育的正确认知,提升教师的生命意识,培养教师生命教育的技巧,不断提高实施生命教育的自觉性,在社会实践中实施生命化的教育方式。同时,在社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要善于发挥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在社区活动中培养一批社区领袖,带动更多社区志愿者参与到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的行列。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和现身说法提升整个社区生命教育质量,营造温馨、和谐的生命成长环境。
3.搭建载体,丰富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形式
社区生命教育能量的传递离不开教育场地、教育内容和各类教育活动,建立基地、编写教材、组织活动就是社区生命教育开展不可或缺的组织载体、物质载体和活动载体。基地是社区生命教育开展的重要场地。社区康复中心、工疗站、社区医院、烈士陵园、博物馆、图书馆等都可以成为社区生命教育的基地,让青少年走进社区,了解生命的发展历程,体会生命的弥足珍贵,学会关爱他人,珍惜生命;也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历史、增长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体生命价值。教材是社区生命教育系统性的表征,可以避免社区生命教育的肤浅、杂乱、简单重复和不成体系。因此,建议组织专家编写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教材,作为社区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的规范用书。当然,不同社区可以有自己的特色。因为生命教育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特殊教育,以行动感召人,更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生命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简单的说教,而应该通过各类活动内化在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中,升华为青少年成长的人生智慧。
4.整合资源,形成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合力
除了政府要加强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的支持力度,整合政府各职能部门资源外,还要特别关注社会组织在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中的作用。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是扎根社区的非营利组织,有专业的社工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能有效地整合原有社区的文化站、工疗站、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其他各类资源。在社区教育实然主体的调查中,32.7%的人认为社区教育主体是社区民间组织,26.7%的人认为是政府。可见,借力社会管理创新,充分发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非营利组织的作用,是推动社区生命教育的明智抉择。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政府要重视,社会要支持,家庭、学校更要有担当。因此,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生命教育的联动机制非常必要,可以让家庭、社区、学校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产生互动互补效应,共同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
5.加强督导,建立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长效机制
督导可以督促社区生命教育健康发展,破解社区生命教育发展难题,引导社区生命教育发展方向,是青少年社区生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除了成立社区生命教育督导委员会等组织架构,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社区生命教育评价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在社区生命教育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活动组织、教育成效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重视督导小组过程监控和定期评价相结合,建立生命教育的激励机制,通过表彰优秀社区树立社区生命教育典型,以点带面,为社区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逐渐形成社区生命教育的长效机制,提升青少年生命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庞娜.当前中小学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1硕士论文
[2]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
[3]郭平.青少年生命教育现状研究,2009.5
[4]云清、朱翠英.生命:国内外生命教育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教育教学论坛,2012.8
[5]张华、张宗新.台湾学校生命教育及其对大陆高校生命教育的启示.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