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要离开北京。”信审员包小新语调低沉。在银行的上一个时代,信审员风光无限。当时所有人申请贷款填写的资料,都会汇总到信审员手中。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来权衡这笔贷款,是放还是不放。
2011-2015年,凡是有些商业想法的人,都做起了买卖,但基本都差钱。此时金融开闸,各地线下小贷公司林立。
2014年春,90后包小新,进入一家小贷公司,开始了他的北漂生涯。“进入金融行业,信审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不需要太多金融知识,只要你有闯劲、愿学,就能干。”包小新的公司以经营类贷款为主,只要客户有线下门店,经营超过一年,就能办理2万~15万元的贷款。
那时的风控没有信审系统。借款人先到公司填写申请资料,第二天信审员再去店面拜访。签合同的时候,包小新把借款人的手机拿过来,随机抽取几个联系人。信息会装在一个信封里,按期还款后,再原封不动归还借款人。一旦借款人逾期,信封就被打开,并联系这些人进行催收。
面访阶段,包小新能连续和对方聊两个小时,“你需要问他店的经营情况:什么时候开的、开多久了、店员几人。通过电费单、一天的流水等,判断他是不是诚信。”观察细节很重要。一次,有个自称卖猪肉的老板来申请贷款。“猪肉大库房里一片漆黑,可这个人半天找不到开关。”包小新判断,他可能不是老板。
地位下沉
2015年,网贷平台增长惊人。数据显示,这一年平台总量达到3 769家。很多线下信审员,被挖到互联网平台,包小新也如此。
新办公楼在北京最繁华的CBD,人人西装革履,手捧咖啡。那一瞬间,他终于感觉找到了金融从业者的光鲜。但很快他又发现,这只是“虚有其表”。在线上,信审员的工作和重要性被大大压缩。
线下借贷,金额高,单笔审核必须拼尽全力核实真伪;而线上贷款,多为小额,根本没有时间去细细审核—从成本考虑,也不需要。
他们必须快。在旺季,一个信审员一天需审50单左右,一个小时4~5单,平均一单最多15分钟。为保证不超过15分钟的信审进度条流畅跑完,包小新精确计算过:查看客户资料2分钟,给客户打电话2分钟,给第三方联系人打电话2分钟,查客户征信5分钟,填写审批意见2分钟还有多余。
此时,大部分信审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电话审核。有时除了联系借款人,还会联系他留下的“联系人”,交叉验证。
“你能遇到各种人”,有人永远说没空,电话那头却是麻将声;有人质疑是诈骗,扬言要报警;有人一口方言,不知所云……
而这个过程,也确实还有几许门道。
姚金珉所在的银行,也开始做一些线上业务,他也加入了电核部门。他们总结得出,虽然没有面审那样细节满地,但也可以从电话中捕捉一些蛛丝马迹。比如,资料显示是一个大老板,电话那头却传来公交车报站的声音;有时还能听到翻资料的声音,“伪造信息太多,记不住,就会翻开资料来看”;有时对方回答不上了,存疑;回答太流利,也存疑,“像背书一样,都是准备好的答案”。
姚金珉不断总结这些门道。他还不知道,这个职业最大危机,已悄然而来。他们即将被一点点蚕食、瓜分,成为最微小的螺丝钉……
螺丝钉
突然间,时代变了。
2016年,现金贷和消费金融崛起。所有线上平台,开始了“抢客大战”。包小新发现,在急速冲量的过程中,信审员成为最“低等而廉价”的劳动力。
他的工作,无穷无尽,停不下来。
公司实行三班倒,早班8:00-18:00,中班10:00-20:00,晚班则是中午12:00-0:00,且周末只能休息一天。最忙的时候,他一天要审核100个单子。
“一到高峰期,单子直接塞给你,审不完不能回家”,包小新觉得,互联网金融在奔跑,所有人都在催你,“客户催着放款,主管催着业绩”。所有人都累趴下,审不动的时候,“经理实行奖励政策,第一名奖励5 000元,第二名3 000元,有些人为了钱命都拼了”。
而此时,大多数的信审员,只能填写“推荐意見”,连决定权都已经丧失。信审员突然成为流水线中最底层一环,他们只是低廉的劳动力,重复着机械的工作,无休止地加班……
人力的速度,怎么可能拼得过机器?
为了确保每天的放款量,很多公司开始引入贷前自动化审批系统。此时已成为信审主管的可可,感觉自己陷入了尴尬位置。他的周边,一个个新的部门建立起来—建模组、反欺诈部、数据部等,风控被拆分成7个部门。
但他很快发现原来的经验不够用了,风控开始被很多“高大上”的词来包裹。第三方征信数据、爬虫软件、白名单、黑名单、设备指纹,各种新鲜名词,从未听闻。
一时间,大数据、AI、量化风控等概念,似乎才是真正在做风控的标配。“有人声称懂大数据,张口就要50万元年薪,公司甚至不惜百万年薪,去引进国外的风控人才”,可可有点不知所措。
以前人工审一天不过50单,现在机器审核量超过10 000单。在线上的高频交易中,人几乎完败;就连线下借贷平台,也开始用机器取代人工。
“我们的信审人力,在逐渐减少,最多的时候100多人,现在只有60人左右,未来他们将转型。”捷越联合授信评审副总监李强称。
“目前市场上用于自动化审核的额度相对较小,1万元以下额度,是自动审核;1万元到3万元之间,是人工加机器;3万以上,还没有办法做的完全自动化审核。”捷越联合以线下5万~10万元的贷款为主,保留着部分信审人员。
何去何从
从核心员工,到廉价劳动力,信贷从业者们发觉时代列车已冲到了他们眼前。
在可可看来,技术在不断迭代,他将其分为4个时代:大数据1.0时代,有信审系统,客户省去了上门时间,不用排着队等待填写表格;2.0开始引进征信系统;3.0接了征信,有了建模、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4.0则是完全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而眼下,无疑正从3.0向4.0过渡。
因为征信系统缺失,人工智能不健全,这个过渡阶段仍有20%~30%的灰色地带,需要人工审核—这无疑是信审员的最后稻草。但有不少专家断言,留给人工信审员的时间,不过5~10年。
时代要抛弃他们了吗?几乎所有的信息都在透露一个肯定的答案。摆在所有信贷从业者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主动转型,要么被动淘汰。
可可选择了第一种。他自学了一些风控知识,也参加了基础的风控课程。目前,他找到一份新的工作,负责初级的策略模型和数据分析。
包小新却没有从绝望和不忿中走出,“我要离开这个岗位,离开北京。”
2011-2015年,凡是有些商业想法的人,都做起了买卖,但基本都差钱。此时金融开闸,各地线下小贷公司林立。
2014年春,90后包小新,进入一家小贷公司,开始了他的北漂生涯。“进入金融行业,信审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不需要太多金融知识,只要你有闯劲、愿学,就能干。”包小新的公司以经营类贷款为主,只要客户有线下门店,经营超过一年,就能办理2万~15万元的贷款。
那时的风控没有信审系统。借款人先到公司填写申请资料,第二天信审员再去店面拜访。签合同的时候,包小新把借款人的手机拿过来,随机抽取几个联系人。信息会装在一个信封里,按期还款后,再原封不动归还借款人。一旦借款人逾期,信封就被打开,并联系这些人进行催收。
面访阶段,包小新能连续和对方聊两个小时,“你需要问他店的经营情况:什么时候开的、开多久了、店员几人。通过电费单、一天的流水等,判断他是不是诚信。”观察细节很重要。一次,有个自称卖猪肉的老板来申请贷款。“猪肉大库房里一片漆黑,可这个人半天找不到开关。”包小新判断,他可能不是老板。
地位下沉
2015年,网贷平台增长惊人。数据显示,这一年平台总量达到3 769家。很多线下信审员,被挖到互联网平台,包小新也如此。
新办公楼在北京最繁华的CBD,人人西装革履,手捧咖啡。那一瞬间,他终于感觉找到了金融从业者的光鲜。但很快他又发现,这只是“虚有其表”。在线上,信审员的工作和重要性被大大压缩。
线下借贷,金额高,单笔审核必须拼尽全力核实真伪;而线上贷款,多为小额,根本没有时间去细细审核—从成本考虑,也不需要。
他们必须快。在旺季,一个信审员一天需审50单左右,一个小时4~5单,平均一单最多15分钟。为保证不超过15分钟的信审进度条流畅跑完,包小新精确计算过:查看客户资料2分钟,给客户打电话2分钟,给第三方联系人打电话2分钟,查客户征信5分钟,填写审批意见2分钟还有多余。
此时,大部分信审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电话审核。有时除了联系借款人,还会联系他留下的“联系人”,交叉验证。
“你能遇到各种人”,有人永远说没空,电话那头却是麻将声;有人质疑是诈骗,扬言要报警;有人一口方言,不知所云……
而这个过程,也确实还有几许门道。
姚金珉所在的银行,也开始做一些线上业务,他也加入了电核部门。他们总结得出,虽然没有面审那样细节满地,但也可以从电话中捕捉一些蛛丝马迹。比如,资料显示是一个大老板,电话那头却传来公交车报站的声音;有时还能听到翻资料的声音,“伪造信息太多,记不住,就会翻开资料来看”;有时对方回答不上了,存疑;回答太流利,也存疑,“像背书一样,都是准备好的答案”。
姚金珉不断总结这些门道。他还不知道,这个职业最大危机,已悄然而来。他们即将被一点点蚕食、瓜分,成为最微小的螺丝钉……
螺丝钉
突然间,时代变了。
2016年,现金贷和消费金融崛起。所有线上平台,开始了“抢客大战”。包小新发现,在急速冲量的过程中,信审员成为最“低等而廉价”的劳动力。
他的工作,无穷无尽,停不下来。
公司实行三班倒,早班8:00-18:00,中班10:00-20:00,晚班则是中午12:00-0:00,且周末只能休息一天。最忙的时候,他一天要审核100个单子。
“一到高峰期,单子直接塞给你,审不完不能回家”,包小新觉得,互联网金融在奔跑,所有人都在催你,“客户催着放款,主管催着业绩”。所有人都累趴下,审不动的时候,“经理实行奖励政策,第一名奖励5 000元,第二名3 000元,有些人为了钱命都拼了”。
而此时,大多数的信审员,只能填写“推荐意見”,连决定权都已经丧失。信审员突然成为流水线中最底层一环,他们只是低廉的劳动力,重复着机械的工作,无休止地加班……
人力的速度,怎么可能拼得过机器?
为了确保每天的放款量,很多公司开始引入贷前自动化审批系统。此时已成为信审主管的可可,感觉自己陷入了尴尬位置。他的周边,一个个新的部门建立起来—建模组、反欺诈部、数据部等,风控被拆分成7个部门。
但他很快发现原来的经验不够用了,风控开始被很多“高大上”的词来包裹。第三方征信数据、爬虫软件、白名单、黑名单、设备指纹,各种新鲜名词,从未听闻。
一时间,大数据、AI、量化风控等概念,似乎才是真正在做风控的标配。“有人声称懂大数据,张口就要50万元年薪,公司甚至不惜百万年薪,去引进国外的风控人才”,可可有点不知所措。
以前人工审一天不过50单,现在机器审核量超过10 000单。在线上的高频交易中,人几乎完败;就连线下借贷平台,也开始用机器取代人工。
“我们的信审人力,在逐渐减少,最多的时候100多人,现在只有60人左右,未来他们将转型。”捷越联合授信评审副总监李强称。
“目前市场上用于自动化审核的额度相对较小,1万元以下额度,是自动审核;1万元到3万元之间,是人工加机器;3万以上,还没有办法做的完全自动化审核。”捷越联合以线下5万~10万元的贷款为主,保留着部分信审人员。
何去何从
从核心员工,到廉价劳动力,信贷从业者们发觉时代列车已冲到了他们眼前。
在可可看来,技术在不断迭代,他将其分为4个时代:大数据1.0时代,有信审系统,客户省去了上门时间,不用排着队等待填写表格;2.0开始引进征信系统;3.0接了征信,有了建模、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4.0则是完全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而眼下,无疑正从3.0向4.0过渡。
因为征信系统缺失,人工智能不健全,这个过渡阶段仍有20%~30%的灰色地带,需要人工审核—这无疑是信审员的最后稻草。但有不少专家断言,留给人工信审员的时间,不过5~10年。
时代要抛弃他们了吗?几乎所有的信息都在透露一个肯定的答案。摆在所有信贷从业者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主动转型,要么被动淘汰。
可可选择了第一种。他自学了一些风控知识,也参加了基础的风控课程。目前,他找到一份新的工作,负责初级的策略模型和数据分析。
包小新却没有从绝望和不忿中走出,“我要离开这个岗位,离开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