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议题式教学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并且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议题式教学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对议题式教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其功能作用、教学设计、议题设计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研究展望:在研究内容方面,加强对议题式教学的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在议题方面,加强对促进"科学素养"维度的学科核心素养议题研究;在研究合作方面,加强研究者之间合作及大学
【基金项目】
:
2020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陕西乡村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机制研究”(立项号:2020P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题式教学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并且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议题式教学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对议题式教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其功能作用、教学设计、议题设计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研究展望:在研究内容方面,加强对议题式教学的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在议题方面,加强对促进"科学素养"维度的学科核心素养议题研究;在研究合作方面,加强研究者之间合作及大学力量的介入,切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其他文献
议题式教学是2017新课标提出的新的教学手段,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议题设计单一、忽视议题价值升华、议题相互割裂甚至偏题背题的情况。基于此,议题式教学应做到依托中心议题、归类子议题,营造多元议题环境,升华价值理念,彰题寓议、达致议题结合以及巧设结构范式、笃定议题目标,通过这些方式构建议题式教学的全面性、科学性,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作为引导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新引擎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新方向,在新媒体环境视域,高校思政教育诊断与改进工作有较强的迫切性,既源于当前媒介形态的动态变化和虚拟现实的矛盾冲突,也受陈旧的教学方法与单一教学评价方式的制约,因此结合新媒体环境对高校思政教学形成的挑战和机遇,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从激发思政教育传统教学元素与推进数据支撑下的教学诊断与
围绕时政资源在思政课堂的深度运用,深入探讨在教学中全面、深入挖掘时政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在资源的前后联结、内外依托、单元融通、生活融合方面,走向素材以新带旧、情境动静结合、思维去浅求深、落地不虚有实的深度学习。
学校教育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将改变教育的时空场景和固有形态,推动规模化运作下多元化教育的发展,进而推进灵活、开放、终身的个性化教育体系构建。人工智能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集中在教育理念多元化、教育模式现代化和教育成果公平化上。与此同时,由于安全危机、伦理困境、技术反噬等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也成为一个无限变量,会带来风险与挑战。教育部门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实际需求,依据引导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话语需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从文化学角度看,思政课教学话语由价值系统、陈述系统和表现系统三个维度构成。在价值系统维度,通过话语表达,增进学生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在陈述系统维度,营造平等、互生、共鸣的话语场域;在表现系统维度,实现话语平台、话语载体、话语形态的延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魅力。
面对当前的新课标与新高考,高三思政课复习教学一要加强研究、以研促教,二要指向高考、顺考而教,三要德养为核、教考和谐。以研促教、顺考而教、教考和谐,研教考同频共振,共同服务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聚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议题式教学是依据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基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在一定议题引领下,以一定情境为载体,提出驱动性问题,开展真实有效的探究活动,在有效评价中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议题式教学在道、学、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道为目标与任务,学即课程内容,术即方法。议题式教学中道、学、术互不可分,需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大概念为核心建构学科课程内容,并通过
思想政治学科与语文学科相融合是培育完整的人的重要方式,能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文章以"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为例,从"突出价值导向,呈现议题设计""创设适恰情境,支撑议题铺陈""聚焦学生活动,优化议题路径"三个方面,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语文教学触合的议题式教学实践,以期能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有效路径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