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母亲

来源 :青春岁月·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879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5年前,5岁的莱克居住在泰国边境的克伦族村落中,她有一头聪明可爱的小象——乔琪亚,那是爷爷送给她的礼物。
  一天。父亲把乔琪亚关进木笼子,许多人用带钩的弯刀、削尖的竹子狠狠地戳小象的头和脚。懵懂的乔琪亚疼痛难忍,一边奋力挣扎,一边发出乞求的哀鸣。莱克跑过去制止道:“求求你们,不要打它,它犯了什么错?”没有人理睬莱克,人们狂热地沉醉于虐待小象的游戏中。看着鲜血汩汩地从乔琪亚的伤口流出来,莱克心如刀绞,不禁失声痛哭。
  在泰国,人们利用大象伐木、运输货物、为游客表演,在人们面前,大象是温顺的,可谁能想到,隐藏在其后的是令人发指的真相。动物天性中都有野性的一面,大象也一样,为了磨灭象的野性,每只小象都会被人施以酷刑,人们以此让小象瞑怕人。从而听从人的指令。小象乔琪亚受虐的血腥场景深深刻在莱克的心中。那痛苦的记忆永远无法抹去。大学毕业后,莱克从事旅游业,看到许许多多的大象被残忍地虐待,而当它们年老体弱时,却被驯养人无情抛弃。她决定拯救大象,让它们过上平等自由的生活。
  阻力可想而知,莱克的父亲就经营着一个大象游乐园,但莱克还是偷偷地行动了。她用相机拍下一段段视频:小象被关在笼子里,无助地承受弯刀、尖竹的袭击;人们举着火把追逐着大象,并拿火把烫向大象的躯体;大象被绑在大树上。几个人正在奋力锯象牙,锯断牙落,大象痛得轰然倒地;在皮鞭的抽打下,大象被驯象师强迫学踢足球、吹口琴、绘画……取证的过程艰难而漫长,并带着极大的风险。2002年,当取得足够的证据后。莱克毅然把那些录像公布于世。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震惊了。莱克的父亲恼怒地责骂女儿是族人的败类及害群之马,与她断绝了关系,从此再不允许她踏入家门;丈夫也与莱克离婚;那些靠大象牟取暴利的人们用石头围攻她。所有这些,都不能使莱克退却、屈服,她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大象,并呼吁大家友好地对待大象。
  2003年,莱克利用募得的资金购买土地,并兴建一处大象庇护所“大象自然公园”,收留那些伤残的大象。每一头大象都有不堪回首的过去,莱克用一颗悲悯的心为它们医治身体和心灵上的创伤,让它们真正过上了平静安宁的生活。几年后,莱克成立了大象自然基金会,以救助更多的大象。现在,莱克的“大象自然公园”已收留了35头伤残大象“大象自然公园”成了大象的天堂。
  2009年9月13日,莱克因她的慈悲善心而获得了“全球优秀爱心奖”。她的呼吁也引起了泰国政府的重视,政府发起“送大象回家”的活动,并为大象提供有限的医疗保障。
  2011年4月22日,莱克在曼谷举行“拥抱自然、拯救象群”主题摄影展。在莱克的镜头下,人们看到了“爱与家园”这个永恒的温馨主题:在莱克的“大象自然公园”,一对残疾大象互相搀扶着漫步于青山绿水间;两头大象“保姆”小心照料着象宝宝……照片唤起了人们对大象深深的爱。越来越多的人像莱克一样,充当起保护大象的“爱心使者”。
  在莱克看来,仅仅做这些还远远不够。每隔一段日子,莱克要购买大量的蔬菜、粮食及种子,送给泰国边远地区的居民。在那里,克伦族人依靠大象伐木、表演赚取收入维持生活。在莱克的极力劝说下,村里一半家养的大象已回归自然,为此,莱克支付了一定数量的钱币给村民。同时,为了资助一些家境困窘的家庭,莱克收养了12个孩子,并送他们去城里上学。
  几十年来。莱克遭受着家族驱逐、亲人离弃的痛苦,受到无数次恐吓、谩骂甚至死亡威胁,有人问她是否为当初的选择后悔过,她决然地说:“不,我从未后悔过。我的不幸比起大象的不幸来微不足道。我将会一直帮助大象到自己辞世为止,我永远不会停止。”
  这位瘦小的女子,面对残害大象的人是那么刚烈、坚毅、不屈,而在大象面前,她却柔情似水,显露出一位母亲柔软温厚的情怀。
  (摘自《读者》)
其他文献
臭水坑被修理一新,做了石头河工。水泥沿着石头的缝隙抹出了勾勒,整齐中有变动。四周种了花卉,每隔十五米就设一张水磨石凳。根据教导主任的提议,水坑的西北-东南对角线分别安装了两盏路灯。池内重新贮上自来水,一到晚上路灯的倒影就在池子底下炯炯有神,说不出的幽静与坦荡。  要不要种荷花?这时候提出这个问题显然是顺理成章的。只要有问题,当然就会有赞成派与反对派,这也是顺理成章的。工会的申主席是荷花派。种荷花没
期刊
抗日战争期间,我是一个半工半读的流亡中学生,虽然自己食不果腹,还饶有兴致地养了一群鸽子。在夏秋两季,它们完全可以在田间觅食。但在冬春两季,田野空旷,无食可觅。幸好我有一位同窗好友王贤才,他是粮店老板的独生子。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只要他的店小二用刮板在量包谷的斗上轻轻刮两下,就足够我那些鸽子活一个冬春了。全城养鸽户都知道,在我的鸽群里有一个战俘,它是我用弹弓打落的一只日军信鸽,深灰色,雌性,右腿上有一
期刊
全面控烟第一步  ①2011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4个世界无烟日。其主题宣传口号是“烟草致命如水火无情,控烟履约可挽救生命”。  ②卫生部于2011年5月1日出台《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了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目前,实施细则已正式实施一个月,有关人士表示,控烟效果并不乐观。  ③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有超过3亿人吸烟,占全球吸烟者总数的1/3,被动吸烟者更高达7.7亿人。
期刊
议论文要把抽象的事理、道理说清楚,有时很难,即使勉强敷衍出来仍然比较抽象,读者难以理解。由此及彼联想,巧妙构思设喻,有时就能起到举重若轻的作用,所谓“喻巧则理至”。恰当使用喻证法能够让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形象,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浅显,严肃的议论变得生动活泼,它能为议论文增添文采,增强可读性。灵活自如地发挥喻证法的说理功能,致力谋求提高其艺术品位,是写好议论文的最佳途径之一。喻证法在文中运用得法也有讲
期刊
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同学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无论命题形式如何花样百出,不管命题材料如何千姿百态,同学们都要千方百计在作文材料中剖析挖掘、披沙拣金、见微知著、巧妙引申,从而发现和找到作文材料所蕴涵的“圣贤之道”。  “圣贤之道”是有限的。所以前些年考过的“诚信”,才会在2011年卷土重来;所以2011年的上海作文考题,才“意外”地会与某次作文竞赛题目“巧合”;所以每年高考完毕总会有那么多的教辅
期刊
王安忆因其书写,可以说是上海某种不可替代的标志性符号:上海的世俗生活在她的笔下,被演绎得活色生香。她把日常生活的精致繁杂表现到精妙,上海的气息由弄堂、流言,甚至由某个女人婀娜的步态弥漫开来。在王安忆看来,这沪上的清雅就杂在这俗世里面,沸反盈天。而她的文字则在经历了华丽堆砌的繁复之后,亦回到这清雅的平白简洁,就像冯梦龙编辑整理的《挂枝儿》。  虽然写的是这琐细的市井生活,王安忆的笔下却时常透出她对人
期刊
说起蒙古男人,相关的词语仿佛就是剽悍威猛,包括粗犷、奔放这些习惯性的说法。这大抵是不错的,但你走近或者说熟识蒙古男人,令人惊讶以及让人难忘的却是他们的柔情。  所谓“柔情”,说的是蒙古男人心肠软。虽然他们同时还有刚毅、暴躁这些特征。你看蒙古男人的眼睛,眸子深处总藏有一些珍冷。当他们注视马、羊、孩子和女人的时候,这种珍怜便会流露出来,仿佛面对一个易碎的珍品。因此。他们经常赞美的是马、女人和土地。  
期刊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叶倾城有本书叫《不要脸要趁早》,说得更加直白。因为年轻,一切都有机会,一切还能重来。年轻不是罪,但恃年轻而任意而为,便是罪了。  “世上没有后悔药,有钱难买早知道”,对于药家鑫来说,他虽然年纪轻轻,虽然内心了然,虽然声泪忏悔,只可惜他是藤蔓,不是嫩草,无法趁早,也没有“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的机会。  “临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对于药
期刊
一个生命呱呱坠地时就遭遗弃,这何等不幸!汪泉的人生之路就是这样开始的。当时她尚在襁褓,被丢弃在医院走廊,病恹恹的,小猫叫似的嘤嘤啼哭。不时有人从她身边经过,看看,摇摇头,叹息一声,又转身离去。也难怪啊,在那个年代,大家都艰难。忽然有一双手,将她轻轻抱起,拥进怀里,叹道:“好可怜的娃儿!”她回首对丈夫说:“我们收养这孩子吧。”  这俩好心人,就是作家汪浙成和温小钰。那时他们还在内蒙古。两人合作写小说
期刊
女儿小学毕业了,念市属的重点初中需要交一笔不菲的择校费。摸摸口袋里屈指可数的积蓄,我犯难了。  星期天,回到家里探视耄耋老妈。“看你眉头拧成个大疙瘩。遇到为难遭灾的事可别闷着,跟妈说呀,你不还有一个妈吗?”妈背着弟妹悄悄把我领到她独居的斗室里,从桓头取出一个小巧的兰花布包,布包里是一叠又一叠叠得整整齐齐的钱:50元、10元、5元,每个币种都被细心地叠成一叠。直觉告诉我,女儿择校的事妈已经知道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