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城市化已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人们将更加关注城市绿地建设。植物选择对于建设高质量城市绿地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为城市绿地建设提供植物材料并给人们带来美学享受,还可改善城市环境,为人群健康服务。因此,如何科学地进行城市绿地植物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住宅景观;植物选择;作用
一、景观植物选择的作用
园林植物对硬质景观建筑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恰当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使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映衬得建筑物更加艺术化,绿树掩映下的建筑物若隐若现,意境深远。植物四季不同的季相变化,使建筑物也有了四季的更迭,仿佛有了生命。园林植物还可作为建筑的识别标记,具有交通导向作用;园林植物还可划分建筑物的空间,可加强建筑物的有机联系及平缓过渡,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另外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了生态环境。
二、住宅景观中植物的选择要求
生态学理论的引入,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景观设计不再只停留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而对于居住区环境的植物配置而言,植物景观不再单纯的只是考虑植物的形态美,而要更多的从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出发,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人与植物之间、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
1、尊重场地特征,保留原有树种
在特定场地上的各种元素,必然是在其生活过程中形成了适应于该场地特征的稳定的系统,保留原区域的特征和肌理,并将新的设计元素与之相融合,是现行倡导的温和设计方式。在居住区植物环境的营造中,对原有树种的保留既是尊重了场地的特征,同时对于新创造的植物系统的稳定起到积极的引导促进作用。
2、以乡土树为主,特色树为辅
乡土植物指的是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被证明已经完全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生长良好的植物。具有实用性强、易成活、种植和维护成本低且有利于改善当地环境和突出体现本地文化特色的诸多优点。乡土树种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不同城市的风土特色,居住区是城市的细胞,甚至有不少居住区景观已成为城市的景点。因而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可以更好的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居住区景观。当然,不排除慎重而有节制地适当引进外来特色树种,但要有限度。
3、重视树种生态习性
植物对温度、水分、光照等环境有不同的适应性,因此在进行居住区的植物配置时,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如在建筑的西北面,冬季风大,温度低,宜考虑耐寒的常绿针叶树种;而建筑东南面,背风向阳,空气流动较弱,易形成温暖潮湿的小环境,则适宜种植玉兰,腊梅等树种;喜阳树种适宜位于植被群落的高层或南面,耐荫植物则适宜种在喜阳树种的下层,朝北方向,满足了植物的生态习性才能保证其景观效果。
4、师法自然,营造植物群落
植物以群落的形式存在,其景观效果最为自然,群落结构最为稳定,维护成本也最低,因此观赏植物群落设计应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借鉴自然群落的结构组成,并结合美学原理进行植物的选择和景观的创造。居住区环境中的植物群落一般由3个垂直结构层次组成,包括乔木层、灌木层、草坪及地被层,灌木层一般由小乔木、灌木、藤灌、藤本、绿篱色带组成,有时有成片占优势的竹类;草本及地被层由宿根、球根花卉、1、2年生花卉、色帶花镜、草坪等构成。营造时植物群落内部还要注意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搭配,互惠共生的植物的搭配等。
三、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与基本手法
1、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
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包括但不局限于颜色、大小、形态、线条、质地和比例尺度等。在植物的四大要素特征中,颜色是植物十分重要的标识之一,有许多工具来描述和解释颜色的功能应用,比如调色盘,调色盘上红、绿、蓝为三基色,橘红色、黄色与紫色为次等色;次等色是两种基色的混合色,三等色是基色与次色的混合色。调色盘上相邻的颜色为补充色,调色盘上交叉相对的颜色为对比色。
2、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手法
2.1对称:在景观轴线,两边采用相同的植物配置方式。
2.2重复:反复使用同一种元素或同一种植物景观配置方式即为重复。重复手法可以使得创造的景观保持某种稳定的结构,这种稳定的结构就是所谓景观秩序,它能使景观前后形成一个整体。
2.3变化:变化是相对重复手法而言的。任何元素或植物景观配置方式乃至创作手法重复过多必定会导致单调,要避免单调,必须采用变化手法。
2.4障景:借鉴于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手法,通过障景,使视线无法穿透,引导人们探索障景之后的景物。在居住区植物配置中障景多用于出入口的位置,或者道路转折处。空间较大时,障景一般以一个乔灌草结构完整的植物群落的形式出现;当空间相对较小时,一般会选择丛生类的乔木做为主景树,再配以低矮的灌木以及地被来遮挡主景树下方的视线。
2.5框景:将优美的景色通过门窗或植物等材料加以限定,如同画框与图画的关系,这种景观处理方式称为框景。在居住区植物配置中,框景限定的景色多为小品、雕塑等。一般框入景观的前方以低矮的灌木、地被或者花卉为主,以保证框入景的视线通透,两侧以高大垂直的竖向障景加以框定,多用尖塔状的植物配以其它乔灌草来实现。
四、城市植物的基础研究仍需加强
1、城市植物评价的多元发展
城市绿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园林项目需要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惊艳”的绿化效果,与之相配的是城市植物评价方向的偏颇,景观美学评价主导了城市植物的选择,植物的抗性评价尤其是生态服务评价较少。
针对具体问题研究城市植物的功能和抗性是城市植物选择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比如位于污染严重区域附近的绿地建设,应强化植物的抗污特性而相对弱化其美化特性;在人口密度较大区域进行植物选择,考虑美观、固碳、降温等功能的基础上,应避免有毒有害的植物。
2、城市植物选择的方法创新
规范植物选择流程是产生可靠结果的根本保障。我国城市植物选择方法仍存在随意化、单一化问题,采用定量化进行树种选择仅有少数。通过建立综合的树种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对不同树种打分评级,得分最高的树种作为应用备选。应该注意的是,定量选择的方法也应遵循城市植物选择的普遍性原则,注意结合稳定性和灵活性两方面的内容,避免城市植物的同质化。因此,城市植物选择的评价方法创新,以及评价的流程化和规范化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3、城市植物的研究与应用急需结合
我国城市绿化过程中出现的“千城一面”、“大树进城”、“重用草坪”、物种单一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绿地的研究、建设和管理脱节。城市植物的生态研究与规划设计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缺乏沟通交流渠道。我国城市植物规划和园林项目建设与相关科研工作分头发展,缺乏有效合作。
当前,一些城市植物的科学研究没有与城市绿地建设实际相结合,不够完善的植物评价方式和选择流程造成研究成果或者不太符合使用者需求。加之我国城市植物选择大多依托于城市园林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实际生产中植物选择完全由设计师直接决定,或根据设计人员凭经验选择或直接使用常用植物,而相关研究成果和管理经验却被束之高阁。
五、结束语
总之,提高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需要通过加强研究与应用的合作来实现。依托城市绿地科研机构的最新成果,通过城市规划部门的科学规划,最终由城市绿地建设单位具体实施,三位一体协作完成。改进现有绿化方式,改变现有城市园林项目的决策方式,并纳入城市整体建设。
参考文献:
[1]居住区植物配植的探讨.时晓磊.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2011-10-14,中国会议
[2]浅谈居住区中植物配置.王秀丽;袁琳玉.宁夏农林科技,2012-06-20,期刊
【关键词】 住宅景观;植物选择;作用
一、景观植物选择的作用
园林植物对硬质景观建筑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恰当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使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映衬得建筑物更加艺术化,绿树掩映下的建筑物若隐若现,意境深远。植物四季不同的季相变化,使建筑物也有了四季的更迭,仿佛有了生命。园林植物还可作为建筑的识别标记,具有交通导向作用;园林植物还可划分建筑物的空间,可加强建筑物的有机联系及平缓过渡,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另外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了生态环境。
二、住宅景观中植物的选择要求
生态学理论的引入,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景观设计不再只停留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而对于居住区环境的植物配置而言,植物景观不再单纯的只是考虑植物的形态美,而要更多的从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出发,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人与植物之间、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
1、尊重场地特征,保留原有树种
在特定场地上的各种元素,必然是在其生活过程中形成了适应于该场地特征的稳定的系统,保留原区域的特征和肌理,并将新的设计元素与之相融合,是现行倡导的温和设计方式。在居住区植物环境的营造中,对原有树种的保留既是尊重了场地的特征,同时对于新创造的植物系统的稳定起到积极的引导促进作用。
2、以乡土树为主,特色树为辅
乡土植物指的是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被证明已经完全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生长良好的植物。具有实用性强、易成活、种植和维护成本低且有利于改善当地环境和突出体现本地文化特色的诸多优点。乡土树种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不同城市的风土特色,居住区是城市的细胞,甚至有不少居住区景观已成为城市的景点。因而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可以更好的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居住区景观。当然,不排除慎重而有节制地适当引进外来特色树种,但要有限度。
3、重视树种生态习性
植物对温度、水分、光照等环境有不同的适应性,因此在进行居住区的植物配置时,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如在建筑的西北面,冬季风大,温度低,宜考虑耐寒的常绿针叶树种;而建筑东南面,背风向阳,空气流动较弱,易形成温暖潮湿的小环境,则适宜种植玉兰,腊梅等树种;喜阳树种适宜位于植被群落的高层或南面,耐荫植物则适宜种在喜阳树种的下层,朝北方向,满足了植物的生态习性才能保证其景观效果。
4、师法自然,营造植物群落
植物以群落的形式存在,其景观效果最为自然,群落结构最为稳定,维护成本也最低,因此观赏植物群落设计应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借鉴自然群落的结构组成,并结合美学原理进行植物的选择和景观的创造。居住区环境中的植物群落一般由3个垂直结构层次组成,包括乔木层、灌木层、草坪及地被层,灌木层一般由小乔木、灌木、藤灌、藤本、绿篱色带组成,有时有成片占优势的竹类;草本及地被层由宿根、球根花卉、1、2年生花卉、色帶花镜、草坪等构成。营造时植物群落内部还要注意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搭配,互惠共生的植物的搭配等。
三、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与基本手法
1、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
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包括但不局限于颜色、大小、形态、线条、质地和比例尺度等。在植物的四大要素特征中,颜色是植物十分重要的标识之一,有许多工具来描述和解释颜色的功能应用,比如调色盘,调色盘上红、绿、蓝为三基色,橘红色、黄色与紫色为次等色;次等色是两种基色的混合色,三等色是基色与次色的混合色。调色盘上相邻的颜色为补充色,调色盘上交叉相对的颜色为对比色。
2、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手法
2.1对称:在景观轴线,两边采用相同的植物配置方式。
2.2重复:反复使用同一种元素或同一种植物景观配置方式即为重复。重复手法可以使得创造的景观保持某种稳定的结构,这种稳定的结构就是所谓景观秩序,它能使景观前后形成一个整体。
2.3变化:变化是相对重复手法而言的。任何元素或植物景观配置方式乃至创作手法重复过多必定会导致单调,要避免单调,必须采用变化手法。
2.4障景:借鉴于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手法,通过障景,使视线无法穿透,引导人们探索障景之后的景物。在居住区植物配置中障景多用于出入口的位置,或者道路转折处。空间较大时,障景一般以一个乔灌草结构完整的植物群落的形式出现;当空间相对较小时,一般会选择丛生类的乔木做为主景树,再配以低矮的灌木以及地被来遮挡主景树下方的视线。
2.5框景:将优美的景色通过门窗或植物等材料加以限定,如同画框与图画的关系,这种景观处理方式称为框景。在居住区植物配置中,框景限定的景色多为小品、雕塑等。一般框入景观的前方以低矮的灌木、地被或者花卉为主,以保证框入景的视线通透,两侧以高大垂直的竖向障景加以框定,多用尖塔状的植物配以其它乔灌草来实现。
四、城市植物的基础研究仍需加强
1、城市植物评价的多元发展
城市绿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园林项目需要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惊艳”的绿化效果,与之相配的是城市植物评价方向的偏颇,景观美学评价主导了城市植物的选择,植物的抗性评价尤其是生态服务评价较少。
针对具体问题研究城市植物的功能和抗性是城市植物选择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比如位于污染严重区域附近的绿地建设,应强化植物的抗污特性而相对弱化其美化特性;在人口密度较大区域进行植物选择,考虑美观、固碳、降温等功能的基础上,应避免有毒有害的植物。
2、城市植物选择的方法创新
规范植物选择流程是产生可靠结果的根本保障。我国城市植物选择方法仍存在随意化、单一化问题,采用定量化进行树种选择仅有少数。通过建立综合的树种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对不同树种打分评级,得分最高的树种作为应用备选。应该注意的是,定量选择的方法也应遵循城市植物选择的普遍性原则,注意结合稳定性和灵活性两方面的内容,避免城市植物的同质化。因此,城市植物选择的评价方法创新,以及评价的流程化和规范化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3、城市植物的研究与应用急需结合
我国城市绿化过程中出现的“千城一面”、“大树进城”、“重用草坪”、物种单一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绿地的研究、建设和管理脱节。城市植物的生态研究与规划设计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缺乏沟通交流渠道。我国城市植物规划和园林项目建设与相关科研工作分头发展,缺乏有效合作。
当前,一些城市植物的科学研究没有与城市绿地建设实际相结合,不够完善的植物评价方式和选择流程造成研究成果或者不太符合使用者需求。加之我国城市植物选择大多依托于城市园林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实际生产中植物选择完全由设计师直接决定,或根据设计人员凭经验选择或直接使用常用植物,而相关研究成果和管理经验却被束之高阁。
五、结束语
总之,提高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需要通过加强研究与应用的合作来实现。依托城市绿地科研机构的最新成果,通过城市规划部门的科学规划,最终由城市绿地建设单位具体实施,三位一体协作完成。改进现有绿化方式,改变现有城市园林项目的决策方式,并纳入城市整体建设。
参考文献:
[1]居住区植物配植的探讨.时晓磊.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2011-10-14,中国会议
[2]浅谈居住区中植物配置.王秀丽;袁琳玉.宁夏农林科技,2012-06-20,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