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全面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转型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发展动力转换。当前或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进入经济发展动力切换的新常态。在此大背景下,只有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发展动力转换,才能实现我区经济发展平稳换挡、结构升级和方式转变。
一、“十三五”时期我区转变发展动力势在必行
“十二五”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开创了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新局面,“十二五”前四年经济保持了年均10.7%的高速增长,为未来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我区经济高增长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规模扩张带动和投资驱动,这加剧了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经济增长过多依赖能源资源型产业、投资拉动和资源环境消耗;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农牧业依靠水土资源与化肥高强度投入增产的空间越来越小,能源产业独大,重化工业比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三是创新能力弱,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四是长期积累的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和大气、水、矿山、土壤等环境问题逐步显现,加剧了生态环境对发展的约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经济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新常态下维持经济增长的条件和因素正在发生趋势性变化。一方面,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和增量从2013年开始出现双降。城镇化、工业化大量占用耕地、草场,与耕地草场、保护之间的矛盾凸显。水资源供需失衡问题突出,供求关系日益紧张。另一方面,主导领域投资增长乏力,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后劲不足。从工业投资看,受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市场需求疲弱、市场价格低位运行、企业融资困难等因素影响,我区以能源和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投资增长空间受限,工业投资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将继续减弱。从房地产投资看,受房价下跌、销售低迷、去库存压力较大等因素影响,我区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从2010年的37.3%下降到2014年的-7.3%。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支撑经济增长的传统比较优势减弱,既有发展阶段的原因,也有发展方式的原因,但市场经济体系不健全、政府干预微观经济过多等体制机制原因是根本。这就要求我区在“十三五”时期必须找准经济发展动力,稳步推进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十三五”时期我区转变发展动力的对策建议
“十三五”时期,我区要全面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新动力,以创新驱动激发发展新动力,推动发展由主要依赖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更多的依赖改革、创新驱动转变,促进全区经济转型发展。
(一)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激发经济发展动力
把全面深化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阻碍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弊端,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结合自治区实际,加强重大改革问题研究,狠抓每年的重点改革专项和改革重点任务落实,加强舆论引导和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确保各项改革平稳有序推进。二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通过推进健全产权保护、国有资产管理等体制机制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三是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围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通过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全社会征信体系、完善资源配置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四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行政审批、财税等行政体制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审批,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五是完善对外开放体制,培育全方位开放新优势。围绕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扩大装备制造、特色农牧业等产品技术和劳务输出,全方位提升开放水平,推动区内外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二)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对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
把创新驱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和发展各类创新主体,着力提高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进一步提升企业研发能力。瞄准市场需求,围绕产业链有针对性地布局创新链。二是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围绕“五大基地”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清洁能源、现代煤化工、有色金属、现代装备制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文化旅游等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三是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加快发展技术交易市场和技术交易中介服务机构,鼓励政产学研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四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科技型领军人才、高端技术人才和高层次创业人才。推进教育现代化,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稳步增加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五是大力引进和广泛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着力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六是优化创新环境。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创新资源、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充分激活市内各种创新要素,推进科技计划管理、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等体制机制改革。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康伟
一、“十三五”时期我区转变发展动力势在必行
“十二五”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开创了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新局面,“十二五”前四年经济保持了年均10.7%的高速增长,为未来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我区经济高增长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规模扩张带动和投资驱动,这加剧了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经济增长过多依赖能源资源型产业、投资拉动和资源环境消耗;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农牧业依靠水土资源与化肥高强度投入增产的空间越来越小,能源产业独大,重化工业比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三是创新能力弱,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四是长期积累的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和大气、水、矿山、土壤等环境问题逐步显现,加剧了生态环境对发展的约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经济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新常态下维持经济增长的条件和因素正在发生趋势性变化。一方面,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和增量从2013年开始出现双降。城镇化、工业化大量占用耕地、草场,与耕地草场、保护之间的矛盾凸显。水资源供需失衡问题突出,供求关系日益紧张。另一方面,主导领域投资增长乏力,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后劲不足。从工业投资看,受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市场需求疲弱、市场价格低位运行、企业融资困难等因素影响,我区以能源和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投资增长空间受限,工业投资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将继续减弱。从房地产投资看,受房价下跌、销售低迷、去库存压力较大等因素影响,我区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从2010年的37.3%下降到2014年的-7.3%。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支撑经济增长的传统比较优势减弱,既有发展阶段的原因,也有发展方式的原因,但市场经济体系不健全、政府干预微观经济过多等体制机制原因是根本。这就要求我区在“十三五”时期必须找准经济发展动力,稳步推进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十三五”时期我区转变发展动力的对策建议
“十三五”时期,我区要全面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新动力,以创新驱动激发发展新动力,推动发展由主要依赖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更多的依赖改革、创新驱动转变,促进全区经济转型发展。
(一)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激发经济发展动力
把全面深化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阻碍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弊端,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结合自治区实际,加强重大改革问题研究,狠抓每年的重点改革专项和改革重点任务落实,加强舆论引导和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确保各项改革平稳有序推进。二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通过推进健全产权保护、国有资产管理等体制机制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三是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围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通过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全社会征信体系、完善资源配置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四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行政审批、财税等行政体制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审批,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五是完善对外开放体制,培育全方位开放新优势。围绕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扩大装备制造、特色农牧业等产品技术和劳务输出,全方位提升开放水平,推动区内外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二)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对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
把创新驱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和发展各类创新主体,着力提高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进一步提升企业研发能力。瞄准市场需求,围绕产业链有针对性地布局创新链。二是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围绕“五大基地”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清洁能源、现代煤化工、有色金属、现代装备制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文化旅游等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三是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加快发展技术交易市场和技术交易中介服务机构,鼓励政产学研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四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科技型领军人才、高端技术人才和高层次创业人才。推进教育现代化,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稳步增加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五是大力引进和广泛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着力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六是优化创新环境。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创新资源、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充分激活市内各种创新要素,推进科技计划管理、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等体制机制改革。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