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当“人”看,办理想的小学教育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cam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风靡全球以来,“巴学园”就成了美好教育的代名词。在中国,命名巴学园的教育机构不少,但名头最响、最“忠实复刻”这一美好教育模式的,是李跃儿创办的“芭学园”。
  数年前,拍摄于芭学园幼儿园的纪录电影《小人国》和电视片《成长的秘密》上映,获得巨大反响,这让李跃儿和芭学园在学前教育领域广受称道。至今,提到“李跃儿芭学园”,很多人还停留在幼儿教育的印象里。殊不知,“芭学园小学”(以下简称“芭小”)至今已送出三届毕业生,步入第八个年头。
  两条腿走路,找到小学教育另一条路
  做小学教育,起初并不在李跃儿的计划内。一来,李跃儿自信芭学园幼儿园的孩子毕业后“能适应任何小学”;二来,各级各类创新学校兴起,形成了一条教育服务链,“搞教育不为发财”的李跃儿只想继续耕好幼儿教育这一亩三分地。但几年过去,李跃儿放眼望去, 找不到一所“既能够开展教育又能持续对孩子进行人格建构的学校”,又架不住家长们高涨的呼声,李跃儿只好办了小学。
  “我们就想找到另外一条路,既不走极端,只是培养‘美丽的精神’;也不要只有学习,没有‘人的建构’。”决定了要办小学,李跃儿就着手储备教师。她在幼儿园选了五六个教师,亲自培训,带着他们上课,探索打磨小学教育模式。筹备一年后,2013年,芭小正式开学。
  第一所芭小,开在北京中关村外国语学校内。准确地说,芭小并不是一所独立学校,而是与学校联合开设的“实验班”“特色班”,受所在学校管理,只不过“校长”、教师都由芭学园派驻,教育教学“自成一家”。
  芭小的“校长”刘江艳是李跃儿“钦点”的。刘江艳原是芭学园幼儿园的一名家长,也是北京市东城区一所公办中学的物理教师。给儿子挑幼儿园时,经过了解,刘江艳认准芭学园就是自己“内心深处特别想要的幼儿园”,于是把儿子送到芭学园,并为此举家搬到昌平区,自己每天早上六点出发跑去东城上班。
  来芭小之前,刘江艳是学校里的教学骨干,但不喜欢走“仕途”的她,更愿意做老师、班主任,“因为我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同时,在中学里,刘江艳发现,不少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厌学、焦虑、离家出走,甚至每年各个地方都有跳楼的孩子……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从家长那里得到的回答让刘江艳意识到,这些问题多源自幼儿园、小学,她也因此萌生了到教育链的“下一段”一探究竟的想法。
  在刘江艳身上,李跃儿感受到她对孩子真诚的爱和做教育的灵性与天赋,于是力挖她过来做芭小的校长。接到李跃儿抛来的橄榄枝,刘江艳很快便答应了,并义无反顾地辞去了“铁饭碗”。直到来芭小上班,刘江艳都不知道自己的工资是多少,“完全没有谈过这个问题”。“既然明确了是我想要做的事情,要想把它做好,就不能给自己留退路。”
  经过十来年的锤炼,芭学园的幼儿教育已形成一套成熟完整的理念和模式,可移到小学之后,芭学园教育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去呈现?芭学园的小学到底是什么样?面对李跃儿“扔”给自己的一年级两个班的31个孩子,初来乍到的刘江艳心中生出巨大的问号。李跃儿没有给出这一问题的标准答案,只告诉她,必须爱孩子,并且由这份爱而创造出的任何一门课程都能让孩子吸收,同时要在课堂上对孩子的人格和智慧进行建构。
  于是,刘江艳带着教师团队开始了从“两眼一抹黑”到“拨云见日”的探索。刚开始,芭小把芭学园幼教的一些理念、做法直接套到一年级孩子身上,导致出现:课堂上,地上爬的、桌子椅子底下钻的全是孩子,教师无法控堂;课间操,同校的其他孩子都是军事化训练,站得笔直,芭小的孩子却打着拳、做着可笑的动作念唐诗……李躍儿去看了以后哭笑不得,赶紧叫停,明确要求,小学得有小学的样子。芭学园永远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爱孩子,但对孩子有要求,再帮助他们达到要求,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者。“对一个孩子负责任,得让他能进入主流教育,我们不能只以爱和自由的名义,让他从6岁长到18岁,最后什么都没有,必须帮他把学业建构好,将来他才能长出翅膀飞起来。”
  人格建构、学业成就两条腿走路,瞄定了这一方向,刘江艳和教师们心里有了底。经过不断的探索,芭小确立了“建构人格,历练才智”的教育目标,采取建构主义教育方法,在夯实学生学识基础的同时,助推学生全面发展,形成了日益完善的芭小课堂模式和课程系统。
  落实国家课程目标,就是芭学园想要的教育
  在李跃儿心中,芭小比芭学园幼儿园更具光彩,因为幼儿园的教育模式比较固定,而小学的课程有无限变革的可能性。同时,李跃儿笃定:“国家课程标准,既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工具和桥梁。”
  国家课程标准指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培养目标,指向综合实践与创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等等。这与芭学园践行的建构主义教育不谋而合。李跃儿表示,建构主义讲求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合作,让教育方法和孩子的天性合作,把教育者的知识作为工具,来培养孩子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李跃儿举例,一年级的一堂活动课上,一位教师出了一个谜语:“白白的,细细的,炒菜很好吃。”有的孩子认为是盐,有的认为是糖,还有的认为是淀粉、粉丝……质疑之下,孩子们针对谜语只能打一物、谜语怎么写,“吵得一塌糊涂”,教师就在讲台上静静看着听着,最后也没有教孩子们如何创编一个“合格”的谜语,而是领着他们到一个挂满谜语的房间去看那些谜语是怎么写的、能不能猜出来。整个过程,孩子们兴致盎然、讨论热烈。李跃儿解释道,放在传统课堂上,这节课没有结果,且教师写了一个很有问题的谜语,这堂授课是有问题的,但这恰成为一个教育契机,让孩子们不仅主动习得了谜语的特征和创作方式,同时触摸到学习的本质,建构起探索、发现、分析、批判、改良的思维和人格。
  “每一个人都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去做并且达到了,这就是芭学园想要的教育。”刘江艳进一步介绍,芭小的教材和教育目标与国家同步,但在课程和课堂上,芭小会给孩子更多的空间,侧重以游戏化、活动化的方式来呈现,并随时根据孩子的表现生成课程。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上,芭小遵循四条原则:一是持续的人格建构,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治学精神,三是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四是建构孩子终身学习的人格状态。   基于热爱学习、有感受力、解决问题能力、探索精神等15项人格建构目标,芭小开设了山林课程、游学课程、生命课程、安全课程、博物馆课程、PBL课程等特色课程。2021年上半学期,芭小还新增了以语文学科为核心、其他学科为辅助的“学科整合课程”,即每个年级设置一个主题,各学科教师围绕主题集体备课,将其与自己的学科相结合,设计课程环节。如五年级的《红楼梦》主题课程,数学课融入了统计学的内容,孩子们通过分析各人物在书中出现的频率判断人物的重要性,并在计算机课上做成统计图;英语课,通过查阅外国文献研究《红楼梦》在国外的影响;科学课,制作《红楼梦》周边文创产品;体育课,体验小说指涉年代的运动——射箭、投壶。在此过程中,孩子们还自发衍生了一部“我眼中的《红楼梦》”新编童话剧,师生们装扮成书中人物的造型,进行走秀和角色扮演……为期一周的整合课程,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又紧密相联的内容和探索空间。
  曾有人问,芭学园重视孩子的心理和人格教育,是否有专门的课程?李跃儿的回答是:芭学园对孩子的心理保护就像空气一样,人格教育同样融于日常点滴、时时刻刻。李跃儿还强调,知识和人格的建构没有主次、相辅相成。“孩子的人格状态好了,学业成就不会太差;反过来,孩子的学业好了,对人格的发展也有正向促进作用。”
  对于芭小教育的种子能否开出预想中美丽的花,刘江艳曾一度心怀忐忑、倍感压力。在追踪了一届届毕业孩子的表现后,她有了信心和底气——回访结果显示,芭小培养出来的孩子大都热爱学习且成绩位居学校中上游,其中还不乏海淀区重点中学的“学霸”。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保留着浓郁的芭小文化气息,无论是与教师、同学的交往能力,还是团队组织协调能力、抗压能力等,芭小毕业的孩子都显示出“皮实”的人格基础。
  打造良性关系生态,很多教育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芭小跟别的学校有什么不一样?每每被问及这个问题,李跃儿和刘江艳的答案几乎都是:把孩子当“人”看。說起来很简单的一句话,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
  在刘江艳看来,很多教育问题的产生都源于“关系”——孩子和老师、校长之间的关系,老师和校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家校之间的关系。“当我们打造了一种良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后,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芭学园一直致力于打造“家味道”的学校。在这个“家”里,破除了世俗的长幼尊卑。“老板”李跃儿被亲切地叫作大李,“校长”刘江艳是小豆豆们口中的大雁,所有老师,孩子们都能直呼其名。对此,一些刚到芭学园的老师很不适应,听到孩子叫自己名字就满脸通红。李跃儿却自有一番道理:“只有完全跟孩子的心融在一起,老师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孩子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在芭学园,我们觉得孩子是人,老师也是人,而不是分为他是学生、我是老师。”
  在这个“家”里,每个孩子都是主人翁,自觉参与班级、学校的事务。例如:各个班的班规都由孩子们跟老师一起讨论制定,“写完之后,每个人都要歪歪扭扭地签个名字,贴在墙上”;六年级的毕业典礼,从主题确认、小组分工,到流程制定、道具制作、节目筹备,再到主持、现场调度等,台前幕后一应事务全由孩子们自己策划实施,老师只在孩子们需要帮助时从旁协助。
  在这个“家”里,为了工作和孩子,老师会跟领导“叫板”,跟家长“吵架”。一次,芭小的教育督导牛文燕因某个课程教学问题同李跃儿产生了分歧,拍着桌子道:“我不允许这样的教学方法进入我的小学!”听到这话,李跃儿非但不生气,反而因她说“我的小学”大为感动。又如,遇到家长粗暴对待孩子的作业问题,芭小的老师会找家长进行类似的谈话:“第一,你需要好好跟孩子说话。第二,我要教你怎么陪伴孩子写作业。第三,给孩子改作业是我的工作,如果你不能控制好情绪陪伴孩子,把孩子交给我就好。”
  凡此种种,点滴积累起来,老师为了孩子的真心、每一分的付出,家长无不看在眼里、感恩在心里。刘江艳提到,芭小的家长多是芭学园幼儿园的“原班家长”,在幼儿园阶段,家长们便养成了“扎堆”的习惯,家长之间、家长与李跃儿和芭学园教师之间都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联结。2020年,李跃儿为幼儿园的家长开设了一个讲座,结果好几个芭小的家长偷偷溜了进去,理由是:“我们好久没见大李,太想大李了!”芭小的一些工作,即便没有要求,家长们也都义不容辞地配合支持。
  目前,除了中关村外国语学校,芭学园还与北京东方红学校合作,输出芭小的课程和教学模式等。李跃儿表示,创办芭学园的初衷是想追寻一种理想的教育,是为了做教育而做教育。对她来说,这个目标早已实现。但芭学园不会停止不前,而是不断去发现教育、实践教育,然后传播教育,让更多孩子受益。
其他文献
核心素养时代已经来临,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科教学必将成为未来教育研究的重要命题。核心素养理念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精心创设鲜活的问题情境并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在虚拟问题的解决中增长才干、增强本领。  以高中政治学科为例,要想真正落实核心素养,必须开发指向个性化学习的校本课程,并积极开展议题式教学,突出情境性与问题意识。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余高”)政治学科组在校本选修
期刊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王阳明先生《答顾东桥书》有言:“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地处阳明故里的浙江省余姚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二中”),有着立德树人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学校总结梳理德育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结合自身文化底蕴,开展了以“成德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实践。  成德铸魂  “德”是什么?我们认为,“德”有中
期刊
“四史”教育是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统称。为了带给学生深刻的“四史”学习体验,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红垦学校(以下简称“红垦学校”)努力创新学习方式,打造第三空间,在小学五六年级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的AI“四史”教育研究,通过探索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的数智化,构建智能时代背景下小学“四史”教育新样态。  “四史”教育学习内容数智化  学校作为中央电教馆的全国首批人工智能实验校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兴趣的培养对任何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對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要讲究教学艺术、方式和方法,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为一位初中化学教师,笔者清楚,一方面,初三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进入
期刊
任务型教学法是启发学生做好绘本阅读的有效教学手段,它让绘本阅读学习有了目的性,便于学生快速理解繪本故事,提升学生阅读绘本故事的能力。同时也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不同方式的指引,为实施更高效、更有趣、更有育人价值的课堂提供了参考。本文以实际课例The Magic Pen(《魔法笔》)为例,简要说明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和操作方法。  课前任务设计,提升自主预读的能力  课前预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把语文的性质定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关于语文教学如何定位,各种论断层出不穷,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语文教育灿烂的发展前景。  自从胡适倡导白话文运动以来,汉语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百花齐放,对人际交流、社会发展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重视学习汉语;代表语言教育艺术水平的文学作品亦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有能力进
期刊
“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三大重要命题,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自1997年起,山东省济南市新苑小学以“续写雷锋日记”为载体,大力倡导弘扬雷锋精神,历经24年,“续写雷锋日记”由最初的简单活动逐步走向现在的课题化、课程化,学校涌现出一批批“小雷锋”“活雷锋”,落实了培养学生“正气、大气、雅气、灵气”的育人目标。与此同时,实践活动辐射带动了家长们的积极参与,使学校不仅成为社区
期刊
一年一度的教师暑期培训已经启幕。每每进入培训季,总有一部分教师会抱怨、问责,甚至对参训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产生怀疑。正如其所想:“已经参加了很多培训活动,我还需要再参加今夏的培训吗?是不是培训有点过度了?”无疑,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培训学习与实践磨砺两个重要环节,适量适度、久旱甘霖式培训会给教师发展带来火箭式推动力,在短期内拉升教师道德境界、专业水准与工作品质。无疑,适度、专业、落地的培训是教师专业成
期刊
恰逢衡中建校70周年,面对‘衡中培养什么人’的思考,郗会锁提出要培养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前沿问题的探究者、民族复兴的担当者。  淡淡的阳光透过树叶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芳草香,脚边的一串红开得正艳,园丁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团团簇簇盛放的生命。走进衡水中学(以下简称“衡中”),信步其间,每一块山石、每一面墙体、每一条厅廊,都能寻见中国精神、名家的思想观点与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的踪
期刊
意义,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解释。探究万物的意义是学校教育的重点,理解学科的意义是课程教学的支点。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小学把理解和建构意义作为学科的核心要素,将理解力发展作为教学的重要标准,以概念引领的单元整体设计为重点,推进教学评一致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核心:提取概念,发现意义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理解力教学通过提取基本概念来发现意义,教学设计的关键是找准基本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