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man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为新时期国家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行动之纲,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一项基础工作。没有高水平的工匠之师,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国工匠,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教师是基础,因此,培养双师型教师是新时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之基、动力之源,对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培养职教教师也是为了满足新时期对职业人才的需要。
   作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母体,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院校教学能力及教学水平的提升,直接决定着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成效。为了打造专业化、高水平的新型教师教学团队,为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新的增长点,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不断提升工匠之师的培育能力。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前身是广东民族学院,创建于1957年,为响应与对接国家职业教育发展需求,1998年转型开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转型以来,学校坚定“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特色发展”的办学定位,以培养高素质“工匠之师”为使命担当,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工匠之师”培养质量
   今年教师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希望通过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和高层次技能大师的提升,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传播到中国各类型、各领域的企业,渗透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使大、中、小企业都能生产出精品,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通过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来提升工匠之师的培养质量,是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一直在进行的实践探索。
   首先,在建立“工匠之师”协同育人机制上下功夫。
   学校以国家职教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为依托,联合地方政府、本科院校、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150多家单位,牵头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广东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建立协同育人共同体,推进“工匠之师”培养体系系统化、政校企育人协同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学校毕业生已成为广东全部600所中职与技工学校的中坚力量,其中不少已成长为名校长和骨干教师。
   其次,在创新“工匠之师”培养模式上下功夫。
   创建“三基地”(校内实践基地、校外专业实践基地、校外教育实践基地)、“三证书”(学历学位证书、职业技能证书、教师资格证书)、“三导师”(校内导师、企业导师、中职导师)培养模式,有力促进职教师资培养的专业性、职业性、师范性“三性融合”。创新招生与培养模式,开设卓越职教师资班、“3 2”职教师资班、“三二分段、五年贯通培养”职教师资班等,开通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保送、中职升本、高职升本直通车,形成“中-高-本-硕”贯通培养体系。近三年,学校在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方面,就获得了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8项。
   第三,在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上下功夫。
   近三年,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围绕职教师资培养,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实施“达之学者”计划,引进境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370名。分批选派骨干教师赴德国、美国、英国和港澳地区高校研修访学。通过与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之间双向互聘等方式聘请企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非遗传承大师等兼职导师1000余名,構建了适应新时代培养“工匠之师”的师资体系。
  聚焦教师发展,打造职教师资培训品牌
   “双师型”教师准确定位了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目标,是指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行业背景知识,了解前沿技术,掌握国内外行业趋势,拥有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能使用新工艺和新材料,同时要具备一定的科学、人文和艺术素养。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正是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核心,紧紧围绕职业教育和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主题,充分依托学校优势,结合全省中职教育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职教师资培养和培训工作,打造了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品牌。
   第一,着力强化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研究。
   依托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学校承担教育部“双师型”职教师资认定标准研制工作,编制了《广东省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蓝皮书》;依托广东省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协助制定《广东省职业教育条例》等相关政策文件,研制了3个职教师资专业大类的国家培养标准和认证资格标准,以及5个职教师范专业的省级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
   第二,着力打造职教师资培训特色品牌。
   作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20年来,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职业院校提供校长及骨干教师等各类培训1600多期,8万余人次。创建了全链条、多层次、一体化的培训体系,形成职前与职后贯通融合、技术与职业紧密结合、线上与线下多元混合的培训特色。
  坚定办学定位,谱写“工匠之师”培养新篇章
   培养工匠之师,需要在实践上有探索,在政策上有保障,在理论上有支持。展望十四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学科建设上水平,服务职教创特色”的发展思路,全面开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技术师范大学新征程。
   首先,奋勇当先,大力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
   学校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引领,建设一流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培育一批一流职业技术师范专业,进一步提升职教师资培养层次,探索建立职教师资“本-硕-博”培养新体系,坚定不移培养高素质“工匠之师”。
   其次,主动作为,构建产教融合的职教师资多元培养培训格局。
   服务国家产教融合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利用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会长单位的优势,打造产教融合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创新职教师资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为提高“工匠之师”培养培训质量提供广师大经验。
   优质的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没有高水平的工匠之师,就没有高素质的大国工匠。随着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化,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需求,培养优秀的产业工人迫在眉睫。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工匠之师”的培养力度,更好地发挥职业技术教育、企业、社会和政府各自的作用,加快培养更多技能人才,让更多有志青年成长为能工巧匠,在创造社会财富中实现人生价值。
  责任编辑 魏家坚
其他文献
2019年6月18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肇庆学院承办,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承办,华南农业大学为支持单位的第九届广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在肇庆学院圆满落下帷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与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与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明确指出,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所在。顶岗实习作为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实施效果很大程度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职业学校最普遍的办学模式之一。   2009年,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与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正式加入戴姆勒“铸
一、引言  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一般包括专业课与文化课两种类型。由于社会对中职办学的要求和学校自身发展的特点,中职课程设置出现了重文化轻专业的中职教育“普高化”和重专业轻文化的“功利化”现象,后者直接导致文化课在中职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效率急转直下。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
一、研究问题的发现与分析  (一)研究问题的发现  移动商务专业于2015年11月被教育部将纳入专业目录,其课程设置、授课方式、人才培养方向等可参照的经验、资料、教材有限;理论知识多,现有理论研究滞后现象明显,且属于实践性强的应用课程,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以我校为例,移动电子商务专业是我校2017年新开设专业,现有大一新生两个班合计87人。通过访谈了解,作为刚入校的大一新生, 78.
一、教学设计的理念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心智都尚未成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由于阅历较浅,对问题的分析和总结归纳能力不够强,无法深刻把握家庭美德所蕴含的意义。加上受到不良社会风气、成长环境及家庭教育因素影响,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与父母缺乏沟通,没有自觉践行家庭美德基本规范。  基于学情分析,根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学设计要
2017年11月至12月,笔者一行30人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接受为期8周有关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及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培训。双元制在德国职业培训体系中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教学模式。之所以称之为双元制教育体系,是因为其教育方式由两部分组成——企业与职业学校。在德国,中等教育有完全中学、实科学校和主要学校三类。实科学校和主要学校基本上是为职业培训提供生源,其课程主要与职业培训配套,不像完全中学那样全面系统。15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以下简称国歌)文化内涵丰富,并且歌词意义深远,国歌传唱能在无形当中增强国民凝聚力,在培养民族心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间接反映我国强盛状态。最为重要的是,国歌能够丰富国民民族情感体验,促使国民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  一、国歌法规定国歌使用范畴及作用  国歌是国家尊严与气质的代表,它在民族精神传承、国家形象树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同时,国歌还能全面培养国民爱国情结,潜移默化地滋养民
《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重点内容为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各种传动类型的优缺点应该用范围、各种常用机构应用特点、液压回路的分析等。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入学成绩偏低,理论基础相对较薄弱,数学、计算能力较差,且都是本地的农村学生,对课程里出现的很多内容都很陌生,他们一开始就对本课程产生了一种迷茫和畏惧的心理,这样就直接导致了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低。   如何让学生学得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一线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中发现,从烹饪专业部毕业的学生就业发展、工作情况来看,尤其是观察近几年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少之又少。大部分的选手在菜肴的创意上缺少美术概念,作品的造型传统,设计相对陈旧,构思单一,形式雷同,档次较低。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开设了烹饪美术课程。将烹饪技术和菜肴的形态艺术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达到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这样一来,对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把德育放在首位,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提升德育实效性。德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其他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