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erfreedom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体系当中,桃花受到了人们的深度喜爱。以桃花为题材的中国古代文学数不胜数,在数量与质量上都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但不同桃花题材中所要表达的意象不同,在文学作品中所传达的思想也不尽相同。为了对桃花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了解,本文从中国一些典型的古典文学出发,对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国古代;桃花题材;意象;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01
  前言:
  我国古代历史悠久,不仅在文化特点上还是在文学作品中都有着一定的优越性。从文学作品的题材中来看,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趋势。桃花题材的文学作品在哪个朝代都有着深刻的体现。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桃赋》,也有唐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还有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这些作品都以桃花为题材,借以表达相关的意象。所以,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
  (一)桃花意象的情感寓意
  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作者主要想通过某种特点的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借以营造气氛,达到移情于物的目的。就桃花意象中的情感寓意来讲,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第一,古代的女子通常会借用桃花来表达自己对青春红颜的叹息之情。从传统古代诗歌的类型中来看,“女子恨”通常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话题。在《诗经》中,作者就将“桃花”比作是“女子美丽的容颜”。从桃花的外形上来看,粉红是它的主要颜色。而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联想到美丽女子的脸,也像是桃花一样散发着粉红的气息。随着时代的发展,桃花更多则用来表达古代女子对红颜易逝的感叹。女子的容貌也会像桃花一样,在风的摇曳下凋零。其中,在李煜的《蝶恋花》当中就有着深刻的体现。第二,文人身世的感叹。在古代文学作品之中,诗人通常以“借景抒情”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悦、感悟或者是郁郁不得志的思想。在很多时候,桃花都是文人对身世的感叹象征。例如:在白居易的《种桃歌》中写道,因桃忽自感的情绪。白居易看到桃花的飘零与散落,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年龄也已经到了“散落”的时候,认为自身年老而无所作为。这种借桃花来表达对身世的感叹还有许多,如刘长卿的《晚桃》也是其中的代表之一[1]。
  (二)桃花题材与意象的分析
  尽管桃花题材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着不同的体现,但宋代却是桃花与意象的主要代表之一。以宋词为例,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也体现出了桃花题材与意象之间的联系。第一,在宋词中,许多文人用桃花来体现爱情。这种爱情在陆游的词中有着深刻的体现。他写道,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从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借桃花的脱落表达出曾经的山盟海誓虽然存在,但却无法将自己对爱人的思念传达出去的悲伤之情。这首词是陆游与唐婉分手后写出的,同时也借用桃花表现出悲痛的爱恋之情。另外,此词中也体现了“一语双关”的手法。一方面,在作者的心中,唐婉永远如同桃花那样美丽。另一方面,我们也能够从桃花的凋零中看出唐婉对陆游的感情,他的爱人如同桃花一样在陨落。第二,在宋词中,作者也多用桃花表现出一种“隐逸的桃源”。在古代的封建统治下,社会是非常黑暗的,买官与卖官的情况时有发生。许多真正有才华的文人都终生郁郁不得志,他们厌倦了社会的黑暗,想要找到一个场所能够隐居,过一种安逸而舒适的生活。在文学作品的意象选择上,他们将这种场所以“桃源”的形式表达出来[2]。例如:范仲淹在《定风波》中写道,“恍然身入桃花路,莫怪山翁聊逸豫”。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将桃花源比作了一处安逸的场所,以此来抒发自己渴望自由,远离尘嚣的情感。在诗作的景色描述当中,作者觉得自己仿佛进入了一片空旷而和谐的桃花路之中,将自己渴望抛开一切,获得新生的思想传递了出来。同时,也深刻的表现出题材与意象之间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3]。
  二、桃花意象的艺术表现
  (一)精心选材,突出主题
  从桃花意象的艺术表现形式中看,选材的合理性更能够突出其中的主体。虽然在古代文学作品之中,用桃花意象表達的情感都不同,但却也准确说明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在王昌龄的《古意》之中,将桃花的外形进行描述,用绿叶来衬托其中的美,更能够表现出作品的主旨[4]。
  (二)妙用修辞,生动形象
  许多文人为了充分表达桃花的美,将自己的情感体现出来,也使用了大量的修辞。在李贺的将进酒之中,作者写道“桃花乱落如红雨”,将桃花飘落的状态用红雨进行形容,使读者更加能够体会出桃花散落的状态,从桃花的外形与特点入手,读者仿佛能够从中看到桃花动态的形象[5]。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桃花意象的情感寓意与题材和意象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对桃花意象的艺术表现形式予以讨论。从而得出:在古代文学作品之中,桃花是人们常用的题材之一。诗人通常借用桃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女子对红颜易逝的表达,也有诗人仕途郁郁不得志的悲伤之情,抑或是传递对刻骨铭心爱情的感叹。同时也由此看出,桃花题材是意象的一种,在古代文学当中的表现力极其突出。
  参考文献:
  [1]王煜. 《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评介[J]. 韶关学院学报,2011,01:31-35.
  [2]哈斯花尔. 多元文化下呼和浩特玉泉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13.
  [3]赵桂芬. 《诗经》桃花意象在元词中的承转[A]. 诗经研究丛刊(第二十七辑)[C].:,2015:11.
  [4]陈元瑞. 我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和意象分析[J]. 福建质量管理,2016,05:225.
  [5]郭慧珍. 中国古代文学石榴题材与意象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國各大寺廟幾乎都有觀音殿抑或供養一尊觀音像,而觀音菩薩也是婦孺皆知,可見其在中國影響之深,信衆之多。然就信仰而言,民間信仰是實踐的層次,注重於“事”;佛教信仰則是“理”,對於修行之人,這些都是在對理的體悟後進入實踐。民間信仰與佛教信仰在事與理區別之上有共許之處。  關鍵詞:觀音菩薩信仰佛教  作者簡介:馮英梅,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在讀碩士。  [中圖分類號]:I20
期刊
目的:通过分析某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为急性中毒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7月-2015年5月某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收住
摘 要:中国古典美学体现着东方文明的思维模式和艺术表达手法,中国古典的美学主要思维方式为:整体思维、类比思维、圆形思维。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建设现代美学体系,从中获取最有价值的线索,对现代古典美学提供思想参考。  关键词:古典美学;思维模式;现代意义  作者简介:刘则君(1993-),女,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2
秋天是个令人感伤的季节,在日本文学里称之为“物哀”。“物哀”是一种从空寂的心境中孕育出的悲剧之美、哀愁之美,亦是一种对生命须臾,岁月无常产生的悲观之情。 Autumn is
摘 要:本文主要着眼于评析济慈的“夜莺颂”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两诗的异同之处。对两首浪漫主义诗作的对比有助于从微观方面探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同”部分,本文侧重分析人与自然关系,梦境的营造等。在相异部分,则从结构,手法,基调,梦与醒的关系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夜莺颂;梦游天姥吟留别;异;同  作者简介:乔舒怡,北京语言大学英美文学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摘 要:晚明文人中流行着癖好之风,其中张岱是较为突出的表现。这种癖好之风既是他们对个性的追求,也是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同时,这种好癖,重癖的心态对张岱小品文创作也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好癖之风;人物多样化;真与近  作者简介:张子宁(1991.7-),女,甘肃文县人,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