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龚自珍诗歌中的爱国主义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2008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存的龚自珍诗作中,有很多诗篇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同时,诗人以独特的视角附着笔墨,或心系民生艰辛,或主张对外御侮,或渴盼济世之才,或呼唤社会改革,赋予了诗歌崭新的进步思想。
  关键词:龚自珍;诗歌创作;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01
  在现存的龚自珍诗作中,有很多诗篇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同时,诗人以独特的视角附着笔墨,或心系民生艰辛,或主张对外御侮,或渴盼济世之才,或呼唤社会改革,赋予了诗歌崭新的进步思想,催人奋进。正是龚自珍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令人感佩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投身于振兴家国的队伍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龚自珍诗歌的感染力与塑造力无疑是巨大的,而其诗歌中涌动的爱国主义情感又可以看成诗歌创作的精神“内核”和力量源泉。
  一、心系民生之作
  针对当时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龚自珍忧心忡忡,写下了不少事关民众日常生活和公共事业废兴情况的诗篇。如:
  太湖七十溇为墟,三泖圆斜各有初。耻与蛟龙竞升斗,一篇聊献郏侨书。
  此诗表明作者对苏南水利事业的关心,并效仿郏亶、郏侨的做法,向当局贡献治理三吴水利的计划。再如《己亥杂诗》中第一二三首,“不论铁盐不畴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产、税收和水利等问题,一味依赖东南的漕运,对江南人民加重剥削,致使农业生产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国赋三升民一斗”可以看做是对清王朝赋税繁重、横征暴敛最形象、最真实的描绘与揭露。由于历史上农民起义常借屠牛奠酒的方式来发动群众,这“屠牛”句就暗含着农民在走投无路时铤而走险的可能,预示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危机正在酝酿之中。至于封建“衰世”所呈现的阶级的急剧分化和对立,诗人也从多方面进行画卷式展现。有的作品从市场度量衡的混乱,所谓“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反映了老百姓在封建地主阶级的压榨下在饥饿线上苦苦挣扎的惨状。有的则从夜半的滂沱大雨,联想到老百姓在深秋季节,仍然“九月无襦淮水湄”,在寒风陡峭中单衣度日的痛苦情状。《己亥杂诗》第二一首“满拟新桑遍冀州,重来不见绿云稠。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就是说北方不种桑养蚕,必然会影响南方丝织业的原料供应,给“织女”们带来忧愁。其实这是诗人对统治集团反对改革的不满,借所谓织女的忧愁倾泻出来。救国安民的良方不被采纳,其心境又岂是一个“愁”字了得?读来让人触目惊心、感同身受。
  二、反殖民主义诗作
  在反对沙俄入侵我国时,龚自珍提出了“徙民实边”、推行编户、鼓励农耕、加强军备、实行民族平等。在对待鸦片问题上,力主坚决禁烟。这些立足爱国立场的态度,也自然地体现到了他的诗歌之中。如:
  津梁条约遍南东,谁遣藏春深坞逢?不枉人呼莲幕客,碧纱橱护阿芙蓉。
  在这首诗中,诗人揭露出贩烟和抽烟的皆是腐朽贪婪的统治阶级,他们已成为外国人的走狗,甘愿被利用。以嘲讽的笔触,形象地揭示了鸦片源源输入国内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同时,龚自珍对于吸食鸦片者还有具体的描述,例如:
  鬼灯队队散秋萤,落魄参军泪眼荧。何不专城花县去?春眠寒食未曾醒。
  这首诗是有关鸦片的。作为禁烟运动积极拥护者的龚自珍,用这首诗作者形象地描述了那些“烟鬼”(清政府官员)鱼贯而行、进入烟馆吸烟的场景,同时对他们进行了辛辣地讽刺,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作者主张禁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事实上,对于禁烟运动的进程,龚自珍也是密切关注的。再如《己亥杂诗》中第八十七首:
  故人恒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
  这是怀念在禁烟前线的林则徐的。林则徐在广东的禁烟虽取得很大成效,但英国侵略者并不甘心失败,他们企图用武力破坏中国人民的这场正义斗争。由于在统治集团有抵抗和妥协两派,诗中龚自珍对好友禁烟的历史使命深感担忧,并流露出了爱莫能助的无奈。在这种民族矛盾凸显的艰危时刻,龚自珍抑压自我的不平之气,心系国难,让我们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崇敬之情。
  三、渴慕英才济世诗歌
  当国家出现危机时,龚自珍没有选择逃避,他是选择通过自身的呐喊与呼唤警醒当局和世人,致力于社会改良(因上节已有论述,故本节不再涉及)。因龚自珍的“更法图良”思想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在其是各种表现得较为集中的,则是对“文可安邦,武可定国”的济世之才的渴求并寄予重望。也就是说,龚自珍是将自己的人才观作为寻求社会改革的一个载体或“突破口”,并深刻地体现在了诗歌创作上。除了上节提到的脍炙人口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诗之外,还有很多诗歌表达了对人才的同情与渴望,进而呼唤人才解放。例如:“一山突起丘陵妒”,“侧调安能犯正声”(《驿鼓三首》),自况自己在当时卓尔不群,却“苦不合时宜,身名坐枯槁”(《乞籴保阳》),夹杂着诗人被人嫉妒、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沈沈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才海内空”(《夜坐》)中,“人才海内空”五字,强烈表达了对“顽固派用人唯亲,而真正有用之才反遭摈弃”的愤怒控诉。
  参考文献:
  [1]裴效维主编,中国20世纪文学研究·近代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其他文献
摘 要:曹操本人非常喜爱文学创作,“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词章”(《文心雕龙·时序》)。他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本人深受“忠君”思想影响,这也直接体现在了他的文学创作中。  关键词:曹操;文学创作;忠君思想  作者简介:马义明(1991.9-),男,辽宁沈阳人,汉族,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化史(文学史);温斌(1966-
基金项目:本项目由西藏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基金资助。  摘 要:李白的诗歌和行为都表现出强烈的布衣意识,这与他自幼受到巴蜀文化的浸淫不无关系。蜀地容易出现诸如司马相如、赵蕤等的布衣奇才,他们的生平、学说和思想形成了蜀学传统中的布衣意识。李白受蜀地英才的影响,继承了他们以道自任的坚守、绝世独立的品质,他明确地表现了对自己布衣身份的认同,其一生都恪守布衣之道。  关键词:李白;巴蜀文化;布衣
词按其风格,大体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秦观和李清照虽都为婉约派正宗,但在写作手法、创作风格、抒情方式、意象选择等方面存在差异.探讨他们婉约词风的同中之异是文章的重点.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血清激活素A(ACT-A)、胱抑素C(Cys-C)、B型脑钠肽(BNP)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98例A H F患者(观察组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性.[方法]100例住院的AIS患者,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
摘 要:有这样两只鸟,一只生在中国西汉,飞到长沙王太傅窗前,引发主人无限遐思:仕途、生死,萦绕蔓延;另一只跨越千年,远在美利坚,诞生于一代鬼才爱伦坡笔下失意男子的窗前,诉述永不复焉,忧郁绝望无尽无边。两只鸟虽然相隔千年,相距万里,却也散发出那么几分相似的意味。然而不同国家,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文化的跨度,看似同样意味的形象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文从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入手,浅析《鵩鸟赋》与
目的调查川东北地区健康人群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浓度,建立适合川东北地区健康人群血清SCC-Ag的参考值范围。方法收集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的表面
《酒虫》是《聊斋志异》中很短小的一篇作品,但作者蒲松龄却在这篇小说中寄托了很深的思想,作品不仅表达出蒲松龄对于饮酒的态度,更是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聊斋创作的痴迷与坚
摘 要:柳作为古今文人喜好吟咏的意象,千百年来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句。李商隐是唐代咏物诗大家,他的咏物诗大多托物寄慨,表现其自身的境遇命运、人生体验和精神意绪。其中,柳作为李商隐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在其咏物诗中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他对柳这一意象内涵的继承和开拓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利用柳抒发宦途失意的失落与无奈之情,这对后世,尤其是两宋词坛关于柳意象内涵的进一步书写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流程再造是90年代兴起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变革,企业通过流程再造变革组织结构、生产管理及科研开发,从而在生产成本、制造质量、反应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绩效。本文以JS摩托车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