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素质四个方面阐述生命科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方法和体会。通过增减、调整、重组或重新选定教学内容,配合声、色、景多媒体的生动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实践式教学方法及高素质教师的教学,丰富和深化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生命科学 教学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3(b)-0000-00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知识创新的时代,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生命科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21世纪世界科学发展的前沿科学,因此创新教育已是生命科学教学的永恒主题。本文作者就生命科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 教学内容的创新
“知识点源于教材,具体内容不拘泥于课本”。生命科学教学要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实施开放式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思维高度自由的时间和空间。生命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而课本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教材中必然会有一部分内容不能适应学科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对这部分的内容做适当变动非常必要。根据学生愿意关心社会、关心生活的心理特点,可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调整、重组或重新选定;同时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吸收生物科学的最新成就和信息进入教材,并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将当今世界生命科学方面如《nature》、《science》、《Reproduction》、《Human Reproduction》,《Biology of Reproduction》等期刊所报道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或成果结合教材及时地、合理地贯穿于课堂中,这样才可能使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如在讲无性生殖这一节时,介绍了“克隆技术”、“孤雌激活技术”、“胚胎分割技术”等一些相关内容;在讲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这一节时,介绍了“转基因技术”、“乳腺反应器”和“人类基因组计划”;讲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时,介绍了“亲子鉴定技术”等,充分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前沿性,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已逐步进入课堂。多媒体教学通过不断变化的声、色、景,以其形象生动的画面、良好的交互界面和多媒体集成的优势,创造立体教学空间,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为学生积极创新提供多个“触角”,提高学生运用表象进行想象的能力。如在讲动物胚胎的早期发育一节时,往往学生对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到囊胚的形成再在子宫中附植都感到非常抽象、难懂;但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受精卵发育各个阶段(从1-细胞、2-细胞、4-细胞、8-细胞、桑椹胚、囊胚)的图片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使学生印象深刻、准确、易懂,从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同时,由于多媒体技术在很短的时间里显示一个对象的不同方面,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在互动式讨论过程中得以完善和提高。这样就可以丰富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生命科学及其相关知识,为思维活动提供厚实的理论基礎。
3 教学方法的创新
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项自立性的活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因此,我们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例如,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实践式教学。因为通过启发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讨论则使真理愈辩愈明了,通过实验的观察和探索,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广泛联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把知识技能教学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去掌握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在对知识的应用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母兔的超数排卵”实验教学中,我们没有让学生直接按指导书上的条条框框进行实验,而是先引导学生回顾各种生殖激素的作用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给同学们留下启发式问题:母兔的超数排卵有几种方法?此时,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时期,讨论也较为热烈,作为老师,可启发学生自行归纳出实验方法后,让学生进入探究式的实验操作,再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多加以点拨,对敢于思索问题、探求答案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这种启发式、讨论式和实践式教学方法,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更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4 生命科学教师素质的创新
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师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简而言之,教师能与时俱进,具备较强的科研和教学双重能力。因此,作为生命科学的教师,我们不仅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敏锐的洞察力、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简练语言加以表达,启迪学生思维,激励创新意愿,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加强了生命科学教学人员能力建设,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首先提高了教师学历结构,硕士及以上学历;其次对他们进行定期不定期培训考核,并有发表论文要求。通过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进而增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力。
总之,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快捷、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社会,创新教育已成为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生命科学是探索和认识生命现象与规律的自然科学,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无论从新世纪建设人才的需要,还是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来看,都要求生物学教学加强创新教育,要求生物教师对学生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一名生命科学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能力的培养,注意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为培养更多的社会创新人才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生命科学 教学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3(b)-0000-00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知识创新的时代,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生命科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21世纪世界科学发展的前沿科学,因此创新教育已是生命科学教学的永恒主题。本文作者就生命科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 教学内容的创新
“知识点源于教材,具体内容不拘泥于课本”。生命科学教学要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实施开放式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思维高度自由的时间和空间。生命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而课本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教材中必然会有一部分内容不能适应学科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对这部分的内容做适当变动非常必要。根据学生愿意关心社会、关心生活的心理特点,可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调整、重组或重新选定;同时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吸收生物科学的最新成就和信息进入教材,并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将当今世界生命科学方面如《nature》、《science》、《Reproduction》、《Human Reproduction》,《Biology of Reproduction》等期刊所报道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或成果结合教材及时地、合理地贯穿于课堂中,这样才可能使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如在讲无性生殖这一节时,介绍了“克隆技术”、“孤雌激活技术”、“胚胎分割技术”等一些相关内容;在讲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这一节时,介绍了“转基因技术”、“乳腺反应器”和“人类基因组计划”;讲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时,介绍了“亲子鉴定技术”等,充分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前沿性,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已逐步进入课堂。多媒体教学通过不断变化的声、色、景,以其形象生动的画面、良好的交互界面和多媒体集成的优势,创造立体教学空间,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为学生积极创新提供多个“触角”,提高学生运用表象进行想象的能力。如在讲动物胚胎的早期发育一节时,往往学生对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到囊胚的形成再在子宫中附植都感到非常抽象、难懂;但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受精卵发育各个阶段(从1-细胞、2-细胞、4-细胞、8-细胞、桑椹胚、囊胚)的图片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使学生印象深刻、准确、易懂,从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同时,由于多媒体技术在很短的时间里显示一个对象的不同方面,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在互动式讨论过程中得以完善和提高。这样就可以丰富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生命科学及其相关知识,为思维活动提供厚实的理论基礎。
3 教学方法的创新
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项自立性的活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因此,我们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例如,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实践式教学。因为通过启发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讨论则使真理愈辩愈明了,通过实验的观察和探索,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广泛联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把知识技能教学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去掌握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在对知识的应用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母兔的超数排卵”实验教学中,我们没有让学生直接按指导书上的条条框框进行实验,而是先引导学生回顾各种生殖激素的作用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给同学们留下启发式问题:母兔的超数排卵有几种方法?此时,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时期,讨论也较为热烈,作为老师,可启发学生自行归纳出实验方法后,让学生进入探究式的实验操作,再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多加以点拨,对敢于思索问题、探求答案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这种启发式、讨论式和实践式教学方法,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更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4 生命科学教师素质的创新
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师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简而言之,教师能与时俱进,具备较强的科研和教学双重能力。因此,作为生命科学的教师,我们不仅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敏锐的洞察力、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简练语言加以表达,启迪学生思维,激励创新意愿,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加强了生命科学教学人员能力建设,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首先提高了教师学历结构,硕士及以上学历;其次对他们进行定期不定期培训考核,并有发表论文要求。通过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进而增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力。
总之,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快捷、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社会,创新教育已成为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生命科学是探索和认识生命现象与规律的自然科学,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无论从新世纪建设人才的需要,还是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来看,都要求生物学教学加强创新教育,要求生物教师对学生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一名生命科学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能力的培养,注意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为培养更多的社会创新人才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