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城市道路路基施工质量对城市交通有着重要的影响,施工企业必须科学地开展路基施工质量控制,通过人才培养提高企业综合施工管理水平,提高施工质量控制能力,为保障市政城市道路路基施工质量奠定基础,促进城市交通系统建设的发展,保障城市公路交通的畅通。本文对道路路基施工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作为城市市政道路的基础,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道路的施工质量。由于路基经常受到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变化的侵袭和破坏,所以必须具有一定的足够的稳定性和强度,这就对我们建筑单位的施工提出了高要求。一般来说,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难度要求并不高,但是由于施工场所比较狭窄,有很多技术措施难以实施,也给我们保障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1、结构稳定性
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措施来保障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强度
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至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變形,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
3、水温稳定性
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状况的变化,路基将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会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
二、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1、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路基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做好组织准备,建立健全施工组织和管理机构,配备好各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并制定各种必要的施工管理规章制度。施工人员认真熟悉设计文件和图纸,听取设计人员的设计交底、弄清所有不明确的问题后,由技术负责人将主要工序和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要求、地下隐蔽工程的位置和标高向操作人员进行交底。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根据现场收集到的情况,核实工程数量,按照工期要求、施工的难易程度和人力、设备、材料准备情况等因素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一个完整的以自检为主的质量保证组织体系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教育,制定施工安全规章制度,同时将各项具体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施工测量
(1)测量要点。
在施工开始之前按照图纸及其相关规定对工程及线路进行复测,增设和核对控制桩及水准点,并且绘制与测量路线的横断面,记录其测量结果并整理成资料报送给监理工程师进行签字审查认可。在测量放线之前还必须检测所使用的仪器。查看仪器是否存在损坏情况,以及仪器精度是否达到合理要求,只有字所有检验合格之后才能够开展实际的施工测量工作。
(2)操作要点
首先必须要认真了解和熟悉图纸,在复测之后检查其与设计是否有误;其次是为了满足施工期间应用的需要,还要在中线复测中相应增设加桩的地面标高和临时水准基点标高;然后在执行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操作时,测量的误差值必须要满足合理的规范要求,此外,还应该确保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从而使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以及几何尺寸达到设计质量的要求;最后还必须考虑到道路下面覆盖的管网路线,以避免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路基挖方
开挖前需做好截水沟和排水沟通畅排水,并根据土质情况做好防渗工作,以利于路基用地范围建筑物。砌体及其障碍物,在对其交通和排水作出妥善的安排后拆除;挖方作业必须保持边坡的稳定,不得对邻近的各种结构物产生损坏或干扰:在开挖过程中分层进行开挖.在挖方材料经检验合格后尽量予以采用,并在开挖过程中保持路基排水畅通。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配合自卸汽车运输,对地质较复杂处开挖以人工为主。在开挖过程中,严格按放样的坡度、标高施工,以免超挖或少挖,产生浪费或造成返工;注意边坡的稳定性,自上而下进行开挖,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施工中如遇土质变化需修改施工时需及时报批。路堑挖土边坡和施工要求同填土边坡类似。对砾类土边坡,施工中根据土壤、地质水文等条件确定坡度,一般湿度大、边坡高时,用较缓坡度。
4、路基填方
在路堤填筑前,选择一填方路段作为试验段,在试验段内测定土的松铺系数、达到不同压实要求所需的压实遍数、设备的最佳组合、每台班最大完成工作量及每台班最合理完成工作量等技术参数以指导生产。路基填方施工前,先对原地表进行清理及挖除,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cm 时,对原地表面清理与挖除后,将表层翻松30cm,然后平整压实(压实度≥93%)后填筑;当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cm 时,对原地表面清理与挖除后,将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压实度≥85%)后填筑。路基填方作业分为4 个小区,即填作区、平整区、震压区、检测区,在各游览区间组织流水施工。用平地机按照在试验段内所测定的松铺系数摊平,严格控制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得小于8cm,在摊平过程中,注意保持每一土层的填筑保持一定的路拱,以确保施工期内路基的排水疏通,每层填土应超过相应标高下路基宽度,每侧至少宽出50cm,以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满足要求。平整完成后用20t 振动压路机,根据在试验段内所测定的在相应压实度要求下所需有压实遍数进行碾压,碾压时第一遍不振动,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由内侧向外侧按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时轮迹重叠0.4-0.5m,确保无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最后按规定的频率检测压实度,符合要求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验收记录,经驻地监理工程师稠签认同意后方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5、路基压实。压实应先边后中,以便形成路拱;先轻后重,以适应逐渐增长的土基强度;先慢后快,以免松土被机械推动。同时应在碾压前,先整平,由路中线向路堤两边整成2%~4%的横坡。在弯道部分碾压时,应由低的一侧边缘向高的一侧边缘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超高横坡。前后两次轮迹需重叠12~20cm。应特别注意控制压实均匀,以免引起不均匀沉陷。要特别注意的是,分层压实的压实厚度每层不应超过20cm。同一水平层应采用同类材料,不得混填。出现路基弹簧土时,应将弹簧部分挖出晒干后再回填。路基边坡应同路基一起全断面分层填筑压实。
6、路基排水。
水是形成路基病害的主要因素之一,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同水有密切关系。地基浸水降低承载力,填土料过湿,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困难。对于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即使设计未做出具体方案,施工人员也要提出疏导、堵截、隔离等降低地下水位或引导到路基范围之外的措施,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并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实施。对于地面水、路基施工前做好排水设施。截断和疏干路基施工范围内的地面水。路堤填筑过程中每个填层都要设排水路拱,及时排除地面雨水。高填方要作临时排水急流槽,防止雨水冲刷路堤边坡。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要与运营阶段的永久排水相结合,与路基同步施工。其要点为路基要稳定,排水应先行,消除水浸害,才能保证质量。
结语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关系到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和道路交通安全,所以要切实重视施工的质量控制。在城市道路路基施工会受到施工场地狭小、交通流量影响大等不利因素的限制,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始终坚持技术标准,确保道路路基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姚秀峰.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J].安徽建筑,2011(06).
[2]段连旭,张旭.浅谈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0).
[3]谢雄,董育初. 浅议路基填筑质量控制关键性分析[J]. 山西建筑,2011,37(5):221-222.
[4]刘卓.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 科技信息,2012,(02).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作为城市市政道路的基础,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道路的施工质量。由于路基经常受到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变化的侵袭和破坏,所以必须具有一定的足够的稳定性和强度,这就对我们建筑单位的施工提出了高要求。一般来说,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难度要求并不高,但是由于施工场所比较狭窄,有很多技术措施难以实施,也给我们保障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1、结构稳定性
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措施来保障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强度
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至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變形,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
3、水温稳定性
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状况的变化,路基将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会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
二、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1、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路基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做好组织准备,建立健全施工组织和管理机构,配备好各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并制定各种必要的施工管理规章制度。施工人员认真熟悉设计文件和图纸,听取设计人员的设计交底、弄清所有不明确的问题后,由技术负责人将主要工序和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要求、地下隐蔽工程的位置和标高向操作人员进行交底。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根据现场收集到的情况,核实工程数量,按照工期要求、施工的难易程度和人力、设备、材料准备情况等因素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一个完整的以自检为主的质量保证组织体系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教育,制定施工安全规章制度,同时将各项具体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施工测量
(1)测量要点。
在施工开始之前按照图纸及其相关规定对工程及线路进行复测,增设和核对控制桩及水准点,并且绘制与测量路线的横断面,记录其测量结果并整理成资料报送给监理工程师进行签字审查认可。在测量放线之前还必须检测所使用的仪器。查看仪器是否存在损坏情况,以及仪器精度是否达到合理要求,只有字所有检验合格之后才能够开展实际的施工测量工作。
(2)操作要点
首先必须要认真了解和熟悉图纸,在复测之后检查其与设计是否有误;其次是为了满足施工期间应用的需要,还要在中线复测中相应增设加桩的地面标高和临时水准基点标高;然后在执行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操作时,测量的误差值必须要满足合理的规范要求,此外,还应该确保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从而使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以及几何尺寸达到设计质量的要求;最后还必须考虑到道路下面覆盖的管网路线,以避免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路基挖方
开挖前需做好截水沟和排水沟通畅排水,并根据土质情况做好防渗工作,以利于路基用地范围建筑物。砌体及其障碍物,在对其交通和排水作出妥善的安排后拆除;挖方作业必须保持边坡的稳定,不得对邻近的各种结构物产生损坏或干扰:在开挖过程中分层进行开挖.在挖方材料经检验合格后尽量予以采用,并在开挖过程中保持路基排水畅通。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配合自卸汽车运输,对地质较复杂处开挖以人工为主。在开挖过程中,严格按放样的坡度、标高施工,以免超挖或少挖,产生浪费或造成返工;注意边坡的稳定性,自上而下进行开挖,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施工中如遇土质变化需修改施工时需及时报批。路堑挖土边坡和施工要求同填土边坡类似。对砾类土边坡,施工中根据土壤、地质水文等条件确定坡度,一般湿度大、边坡高时,用较缓坡度。
4、路基填方
在路堤填筑前,选择一填方路段作为试验段,在试验段内测定土的松铺系数、达到不同压实要求所需的压实遍数、设备的最佳组合、每台班最大完成工作量及每台班最合理完成工作量等技术参数以指导生产。路基填方施工前,先对原地表进行清理及挖除,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cm 时,对原地表面清理与挖除后,将表层翻松30cm,然后平整压实(压实度≥93%)后填筑;当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cm 时,对原地表面清理与挖除后,将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压实度≥85%)后填筑。路基填方作业分为4 个小区,即填作区、平整区、震压区、检测区,在各游览区间组织流水施工。用平地机按照在试验段内所测定的松铺系数摊平,严格控制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得小于8cm,在摊平过程中,注意保持每一土层的填筑保持一定的路拱,以确保施工期内路基的排水疏通,每层填土应超过相应标高下路基宽度,每侧至少宽出50cm,以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满足要求。平整完成后用20t 振动压路机,根据在试验段内所测定的在相应压实度要求下所需有压实遍数进行碾压,碾压时第一遍不振动,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由内侧向外侧按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时轮迹重叠0.4-0.5m,确保无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最后按规定的频率检测压实度,符合要求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验收记录,经驻地监理工程师稠签认同意后方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5、路基压实。压实应先边后中,以便形成路拱;先轻后重,以适应逐渐增长的土基强度;先慢后快,以免松土被机械推动。同时应在碾压前,先整平,由路中线向路堤两边整成2%~4%的横坡。在弯道部分碾压时,应由低的一侧边缘向高的一侧边缘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超高横坡。前后两次轮迹需重叠12~20cm。应特别注意控制压实均匀,以免引起不均匀沉陷。要特别注意的是,分层压实的压实厚度每层不应超过20cm。同一水平层应采用同类材料,不得混填。出现路基弹簧土时,应将弹簧部分挖出晒干后再回填。路基边坡应同路基一起全断面分层填筑压实。
6、路基排水。
水是形成路基病害的主要因素之一,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同水有密切关系。地基浸水降低承载力,填土料过湿,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困难。对于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即使设计未做出具体方案,施工人员也要提出疏导、堵截、隔离等降低地下水位或引导到路基范围之外的措施,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并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实施。对于地面水、路基施工前做好排水设施。截断和疏干路基施工范围内的地面水。路堤填筑过程中每个填层都要设排水路拱,及时排除地面雨水。高填方要作临时排水急流槽,防止雨水冲刷路堤边坡。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要与运营阶段的永久排水相结合,与路基同步施工。其要点为路基要稳定,排水应先行,消除水浸害,才能保证质量。
结语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关系到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和道路交通安全,所以要切实重视施工的质量控制。在城市道路路基施工会受到施工场地狭小、交通流量影响大等不利因素的限制,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始终坚持技术标准,确保道路路基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姚秀峰.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J].安徽建筑,2011(06).
[2]段连旭,张旭.浅谈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0).
[3]谢雄,董育初. 浅议路基填筑质量控制关键性分析[J]. 山西建筑,2011,37(5):221-222.
[4]刘卓.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 科技信息,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