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房地产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房地产测绘行业也得到了快速提高,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房产测绘工作的效率及其低下,加强房产测绘工作的有效性,不仅是行业人士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业主关注的核心话题。文章对房产测绘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提高房产测绘工作有效性的对策,对于促进我国房产测绘工作良性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房产测绘;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房产测绘是地籍测绘的一个分支, 它是确认房屋权属的重要依据,是解决房产纠纷,保护产权人合法权益的依据。它主要是指调查和测定城镇房屋及其用地的位置、权属、结构、界线、质量、数量和现状等的专业测绘,运用测绘仪器、测绘技术、测绘手段,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房产测量规范和有关的技术标准规定,以文字、数据及图件呈现。近年来,随着我国住宅建设与房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房产市场的日趋完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公民的法律意识、经济意识日益提高,对房产测绘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近年我国房产测绘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还存在着有效性不高的问题,影响着依法进行房产行业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决策。因此,加强房产测绘工作有效性研究势在必行。
房产测绘工作的现状分析
1. 法规不健全,影响职责和责任划分
根据《房产测绘管理办法》第十八条,测绘公司提供的房产测绘成果必须经房产管理部门审核认可后,方可用于房屋权属登记,才产生法律效应。而房产管理部门要对房产测绘成果进行实质性的审核认可,则必须经过重新测绘、计算,方知对否,这样也违背了房产测绘走向市场的初衷。如果只对测绘公司提供的房产测绘成果作行政性审核认可,一旦利用错误的测绘成果进行了权属登记,则权属登记部门就成了直接的责任部门。而且,《房产测绘管理办法》未明确权属登记部门与测绘部门各自的职能、责任,也未明确规定由测绘错误造成损失,引发赔偿责任的处理办法。目前,全国已有一些城市就因为此类问题而争执不下,有的甚至连法院也无法判决,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及时办理产权证。
2. 任务繁重,测绘人员工作劳动强度大
房产测绘是房产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对技术性和专业性的要求都很高,不仅为房产管理(包括产权、产籍管理,交易管理、开发管理)和城市房屋拆迁改造及土地利用服务,为房产评估、征税、收费、仲裁、鉴定等活动提供各种信息,而且还要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随着各地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房产市场的迅速发展,房产测绘的任务日益繁重,一名普通的房产测绘工作者往往要涉及到外业测量、内业数据处理、面积计算与分摊、成图等一系列问题,时间紧、工作量大、任务重。
3. 缺乏竞争,效率低下
由于房产测绘尚未完全市场化,房产测绘的垄断性决定了需要房屋测绘,就必须找指定的某一家,申请测绘的当事人别无选择,这种状况造成房产测绘单位服务意识不强,无危机与紧迫感,等客户上门。有的房产商因房产测绘数据迟迟出不来,影响了给业主办证而遭受严重经济损失。这既不利于增强活力,也不符合国家的改革和人民群众的要求。
提高房产测绘工作有效性的几点措施
准确把握房产测量标准
认真理解和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986.1-2000)房产测量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把握好房产测绘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工作中还应注意和区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如关于自然层的认定、共有面积和共用面积以及国标测量规范下达前己进行产权登记面积的再认定等。
2. 健全制度,保证质量
房产测绘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重要工作,它必需严格按国家颁发的技术标准运作,来不得半点马虎草率,不能出任何测绘上的差错。房產测绘单位可按照各自的机构规模、内部机构设置建立相应的二、三级质量审核制度。或者建立作业人员自检、项目组互检、专职人员检查验收、部门领导抽查的审核流程,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在完善质量审核制度的同时,建立质量保障制度。明确规定从受理房产测绘,到复核、审定、存档全过程的实施要求,使房产测绘工作实现了制度化,科学化管理,从而保证了房产测绘质量不出问题。各单位定期组织业务研讨会,对操作中遇到的业务问题经过讨论达成共识,以保证外业调查和内业处理的一致。建立责任追究制,通过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保障测绘成果的质量。建立严格的生产作业流程,制定从项目受理、派件、外业操作到内业处理、质量审核、资料归档等管理体系。要把制度执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督查力度,使制度的贯彻执行更有力、责任追究更严格。要研究制定制度执行情况考核评估办法,定期对办事权规范运行情况组织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
3. 加强房产测绘过程控制
工程质量是整个工程的主体和灵魂。在各项目作业过程中,自始至终要按照《房产测量作业流程》的要求执行。本着“精心设计、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实施“全过程监理”,坚持例会和汇报制度及“三查两审”制度,确保工程的质量。
3.1 坚持例会及汇报制度
房产测绘领导小组通过定期例会,听取房产测绘作业组的定期进度汇报,了解作业情况;听取第三方检查人的检查结果,随时进行工作总结,并协调解决作业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做到上下通气、整体协调。
3.2 落实“三查两审”制度
按照《房产测量作业流程》的作业程序,通过第三方检查人的通力协助,在作业过程中严格落实“三查两审”制度,对工程各工序成果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产品质量优良。
3.3 成功通过备案
成果报告争取一次性通过审核,备案通过,数据上传至网上,为委托方办理网上办理预售登记及权属初始登记赢得宝贵时问。
3.4 建立快捷共享的测绘成果信息平台
促进信息化测绘进度,实现信息数据采集的多样化、专业化,处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服务的网络化、社会化,同时实现房产测绘成果管理监控的自动化、数字化和社会化,为确保测绘产品质量提供信息保障等。另外,可选择更加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测绘手段,如手持测距仪、电子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等先进测量仪器及专业成图软件在房产测绘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房产测绘工作的效率和成图质量。
3.5 加强房产测绘单位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教育
开发培养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专业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通过实践提高从业人员的实际作业水平,培养一支善于学习、善于运用的测绘队伍,为确保测绘产品质量提供业务技术保障。
3.6 正确认识,逐步推进房产测绘队伍市场化进程一方面,《房产测绘管理办法》、《房产测量规范》等房产测绘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的不断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一方面,测绘管理部门行使职能需要一支稳定的测绘队伍,而要保证基础数据库良好的形势性,动态更新的测量任务十分繁重,需要加强房产测绘队伍建设。基于以上两个方面,我国房产测绘市场化是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
结束语:
房产测绘工作有效性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问题,必须采用复合的多种手段、多种渠道才能逐步加以解决。同时,房产测绘工作的有效性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一些既定目标的实现常常孕育着更高层次、更高效率的新目标的追求。也就说,房产测绘工作有效性研究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必须靠有效的策略来支持。作为房产测绘人员必须对国家相关法律及面积计算规则的理解,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外,还应加强房产测绘技术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同时提升面积测算的准确性,以保障房产测绘工作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林丹.着力做好房产测绘工作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08,(11):160-161.
[2] 赫建忠,等.房地产测绘管理体系的创新及应用[J].测绘通报,2009,(5):52-54
关键词:房产测绘;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房产测绘是地籍测绘的一个分支, 它是确认房屋权属的重要依据,是解决房产纠纷,保护产权人合法权益的依据。它主要是指调查和测定城镇房屋及其用地的位置、权属、结构、界线、质量、数量和现状等的专业测绘,运用测绘仪器、测绘技术、测绘手段,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房产测量规范和有关的技术标准规定,以文字、数据及图件呈现。近年来,随着我国住宅建设与房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房产市场的日趋完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公民的法律意识、经济意识日益提高,对房产测绘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近年我国房产测绘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还存在着有效性不高的问题,影响着依法进行房产行业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决策。因此,加强房产测绘工作有效性研究势在必行。
房产测绘工作的现状分析
1. 法规不健全,影响职责和责任划分
根据《房产测绘管理办法》第十八条,测绘公司提供的房产测绘成果必须经房产管理部门审核认可后,方可用于房屋权属登记,才产生法律效应。而房产管理部门要对房产测绘成果进行实质性的审核认可,则必须经过重新测绘、计算,方知对否,这样也违背了房产测绘走向市场的初衷。如果只对测绘公司提供的房产测绘成果作行政性审核认可,一旦利用错误的测绘成果进行了权属登记,则权属登记部门就成了直接的责任部门。而且,《房产测绘管理办法》未明确权属登记部门与测绘部门各自的职能、责任,也未明确规定由测绘错误造成损失,引发赔偿责任的处理办法。目前,全国已有一些城市就因为此类问题而争执不下,有的甚至连法院也无法判决,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及时办理产权证。
2. 任务繁重,测绘人员工作劳动强度大
房产测绘是房产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对技术性和专业性的要求都很高,不仅为房产管理(包括产权、产籍管理,交易管理、开发管理)和城市房屋拆迁改造及土地利用服务,为房产评估、征税、收费、仲裁、鉴定等活动提供各种信息,而且还要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随着各地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房产市场的迅速发展,房产测绘的任务日益繁重,一名普通的房产测绘工作者往往要涉及到外业测量、内业数据处理、面积计算与分摊、成图等一系列问题,时间紧、工作量大、任务重。
3. 缺乏竞争,效率低下
由于房产测绘尚未完全市场化,房产测绘的垄断性决定了需要房屋测绘,就必须找指定的某一家,申请测绘的当事人别无选择,这种状况造成房产测绘单位服务意识不强,无危机与紧迫感,等客户上门。有的房产商因房产测绘数据迟迟出不来,影响了给业主办证而遭受严重经济损失。这既不利于增强活力,也不符合国家的改革和人民群众的要求。
提高房产测绘工作有效性的几点措施
准确把握房产测量标准
认真理解和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986.1-2000)房产测量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把握好房产测绘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工作中还应注意和区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如关于自然层的认定、共有面积和共用面积以及国标测量规范下达前己进行产权登记面积的再认定等。
2. 健全制度,保证质量
房产测绘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重要工作,它必需严格按国家颁发的技术标准运作,来不得半点马虎草率,不能出任何测绘上的差错。房產测绘单位可按照各自的机构规模、内部机构设置建立相应的二、三级质量审核制度。或者建立作业人员自检、项目组互检、专职人员检查验收、部门领导抽查的审核流程,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在完善质量审核制度的同时,建立质量保障制度。明确规定从受理房产测绘,到复核、审定、存档全过程的实施要求,使房产测绘工作实现了制度化,科学化管理,从而保证了房产测绘质量不出问题。各单位定期组织业务研讨会,对操作中遇到的业务问题经过讨论达成共识,以保证外业调查和内业处理的一致。建立责任追究制,通过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保障测绘成果的质量。建立严格的生产作业流程,制定从项目受理、派件、外业操作到内业处理、质量审核、资料归档等管理体系。要把制度执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督查力度,使制度的贯彻执行更有力、责任追究更严格。要研究制定制度执行情况考核评估办法,定期对办事权规范运行情况组织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
3. 加强房产测绘过程控制
工程质量是整个工程的主体和灵魂。在各项目作业过程中,自始至终要按照《房产测量作业流程》的要求执行。本着“精心设计、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实施“全过程监理”,坚持例会和汇报制度及“三查两审”制度,确保工程的质量。
3.1 坚持例会及汇报制度
房产测绘领导小组通过定期例会,听取房产测绘作业组的定期进度汇报,了解作业情况;听取第三方检查人的检查结果,随时进行工作总结,并协调解决作业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做到上下通气、整体协调。
3.2 落实“三查两审”制度
按照《房产测量作业流程》的作业程序,通过第三方检查人的通力协助,在作业过程中严格落实“三查两审”制度,对工程各工序成果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产品质量优良。
3.3 成功通过备案
成果报告争取一次性通过审核,备案通过,数据上传至网上,为委托方办理网上办理预售登记及权属初始登记赢得宝贵时问。
3.4 建立快捷共享的测绘成果信息平台
促进信息化测绘进度,实现信息数据采集的多样化、专业化,处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服务的网络化、社会化,同时实现房产测绘成果管理监控的自动化、数字化和社会化,为确保测绘产品质量提供信息保障等。另外,可选择更加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测绘手段,如手持测距仪、电子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等先进测量仪器及专业成图软件在房产测绘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房产测绘工作的效率和成图质量。
3.5 加强房产测绘单位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教育
开发培养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专业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通过实践提高从业人员的实际作业水平,培养一支善于学习、善于运用的测绘队伍,为确保测绘产品质量提供业务技术保障。
3.6 正确认识,逐步推进房产测绘队伍市场化进程一方面,《房产测绘管理办法》、《房产测量规范》等房产测绘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的不断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一方面,测绘管理部门行使职能需要一支稳定的测绘队伍,而要保证基础数据库良好的形势性,动态更新的测量任务十分繁重,需要加强房产测绘队伍建设。基于以上两个方面,我国房产测绘市场化是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
结束语:
房产测绘工作有效性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问题,必须采用复合的多种手段、多种渠道才能逐步加以解决。同时,房产测绘工作的有效性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一些既定目标的实现常常孕育着更高层次、更高效率的新目标的追求。也就说,房产测绘工作有效性研究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必须靠有效的策略来支持。作为房产测绘人员必须对国家相关法律及面积计算规则的理解,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外,还应加强房产测绘技术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同时提升面积测算的准确性,以保障房产测绘工作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林丹.着力做好房产测绘工作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08,(11):160-161.
[2] 赫建忠,等.房地产测绘管理体系的创新及应用[J].测绘通报,2009,(5):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