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消化性溃疡发病的确切机制目前尚未最后肯定。近年来,粘膜缺陷、尤其是免疫反应的参与和紊乱在溃疡病发生和发展以及转归中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我们对经病理证实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标本进行了组织学染色及IgE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试图了解消化性溃疡组织学改变与IgE的关系,探讨IgE在溃疡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机 构】
:
250012,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50012,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化性溃疡发病的确切机制目前尚未最后肯定。近年来,粘膜缺陷、尤其是免疫反应的参与和紊乱在溃疡病发生和发展以及转归中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我们对经病理证实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标本进行了组织学染色及IgE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试图了解消化性溃疡组织学改变与IgE的关系,探讨IgE在溃疡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患者男,24岁。因头晕、乏力伴胸骨疼20天,于1990年1月8日入院。入院后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免疫分型为T细胞表型。检查肝、肾功能及血、尿糖均正常。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泼尼松和左旋门冬酰胺酶(VDCP-L方案)化疗,其中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于第22~30天每天给予1万单位。化疗一疗程取得骨髓部分缓解。第2疗程中患者于给L-Asp的第2天出现呃逆、烦渴、多饮、多尿
报告4例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临床主要为表现哮喘、周围血嗜酸细胞增多以及系统性血管炎。X线胸相表现多种多样。病理所见为全血管炎、嗜酸细胞浸润和肉芽肿形成。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心脏变态反应既往报道不多,其临床特征是荨麻疹,同时伴有心脏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改变。有的病人往往以突然昏厥、休克、心前区疼痛,心律失常等症状出现。另与冠心病(CHD),心绞痛,心肌梗塞(MI)及心肌炎等相混淆。如不充分认识,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现就比较典型的10例患者作一简要分析。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步检测23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和16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16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为286.6±13.0ng/L,显著高于慢性血吸虫病患者(196.7±17.3ng/L)和健康人(157.2±16.0ng/L),P均<0.01;且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中,12例腹水型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为256.5±16.8ng/L,显著低于11例巨脾型患者(3
对138例慢性胃炎进行了10~17年内镜随访。结果118例仍为慢性胃炎,但慢性萎缩型胃炎(CAG)有增加,15例成为消化性溃疡(PU),5例发生胃癌(GC),其中4例为早期胃癌。癌变距开始随访时间为2~12年。CAG癌变率7.46%。肠上皮化生(IM)癌变率8.20%。曾对13例IM作粘液组化染色,见5例含硫酸粘液,随访后其中1例癌变。14例有不典型增生(ATP)者中有3例癌变。故认为慢性胃炎、尤
年龄≥45岁的中老年人群165例,其中正常组5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47例、冠心病(CHD)48例、NIDDM伴CHD16例,检测血脂和性激素的关系。结果显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1(Apo A1)在正常人及总体人群中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01,0.003和P=0.009,0.002),在NIDDM、CHD组和NIDDM伴CHD组中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在癫痫患者中苯:氮卓类药物(BZD)引起脑电图(EEG)变化的形式具有某些临床意义。我们对84例癫痫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安定,用目测评价EEG对安定的反应,并用频谱分析测量安定所致EEGβ活动变化的百分比(PDICB),然后对这部分患者进行正规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及长期门诊随访,以观察EEG变化与癫痫预后的关系。
患者女,16岁。因反复骨折13年入院。患者出生后生长发育如正常小儿,3岁以后常因轻微跌倒出现骨折,入院前共累计左右侧股骨各5次,双侧胫骨各1次,12岁时一次股骨横行骨折愈合后留有20°成角畸形,致使患者跛行。本次因3月前出现左股骨新的骨折并感觉腰背及双腿骨痛不能独立行走而入院。患者智力正常,学习成绩优良,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类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