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第十八王朝是古埃及帝国时期的第一个王朝,也是古埃及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在国家内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还是在外交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以往各时代都无法比拟的成就。文章将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古埃及帝国时代第十八王朝的外交婚姻政策,并且重点分外交婚姻政策实施的原因。
关键词:古埃及;帝国时代;外交婚姻
中图分类号:H411.2
文献标识码:A
追溯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国家都实行着与自己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相适应的外交婚姻政策,其中,我们最熟知的便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和亲政策,和亲政策也是外交婚姻政策的一种形式。所谓外交婚姻是指“国家统治者之间为了特定的政治、军事等目的而采取的一种相互婚嫁行为,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与另外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王室后代之间”。
古埃及历史上的外交婚姻政策大约始于新王国时期,尤其盛行于十八王朝、十九王朝,但是到了第二十王朝时,随着埃及帝国的衰落,外交婚姻政策的实践性渐趋衰弱。由此,文章将侧重分析古埃及帝国时代第十八王朝外交婚姻政策。这一时期外交婚姻具有与其他文明古国不同的特点,实行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政策,即古埃及王室只可以娶其他民族或者国家王室的后代,而不会将本王室的皇族女性嫁给其他民族或者国家的王室。
这一独特的“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政策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呢?
古埃及历史上的“只娶不嫁”外交婚姻政策的实施是伴随着埃及人驱逐出外族入侵者——希克索斯人,建立新王国以后开始的。
在埃及语里,“希克索斯”是“异国统治者”的意思,起初是指入侵埃及的希克索斯部落首领,后来便扩大为整个部落的名称了。希克索斯人常年过着游牧生活,这就使他们学会了驯养马匹,并且人人娴熟于骑射,成为一个强悍好战的部落。“希克索斯人作战时是以盔甲披身,手持层叠弓、弯刀短剑,驾着轻快的马拉双轮战车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但是与之相比,埃及人只有步兵,作战时士兵差不多全身裸露,只穿短裤,手持小小的青铜战斧和软弱无力的弓箭,而且唯一的防护武器就是那一人多高的笨重木盾牌。那么,两军阵前交战,连马都没有见过的埃及士兵在装备精良、骁勇善战的希克索斯人面前吓得心惊胆战,望风而逃,根本不堪一击。他们依靠相对先进的武器和马拉战车,以阿瓦里斯为都城,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这是埃及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受外族的侵略,一向“唯我独尊”/瞧不起近邻的埃及人现在也不得不忍受外来统治的屈辱。
这样,雅赫摩斯一世建立起的第十八王朝让埃及恢复了昔日的统一和强盛。从此,埃及便以一个强有力的军事大国之貌屹立于世界历史舞台。从第十八王朝开始,埃及进入了帝国时代。这样,版图扩大、对外交往更加广泛,独特的“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政策也浮出水面,显现在世人面前。
就我们所知,第一个娶有外国妻子的国王是图特摩斯三世。在埃及底比斯公主墓中发现了一些器物。在这些器物上,有的刻写着“国王之妻玛尼哈特”“国王之妻米奴提特”以及“国王之妻曼奴玮”等头衔和名字。学者们根据这些名字研究指出,这些名字都不是地道的埃及语,她们很可能是来自叙利亚小邦的首领的公主。
阿蒙霍特普三世统治时,埃及国家实力达到鼎盛。这时期,埃及与近东邻邦的往来更为频繁。他在位时颁布了许多的圣甲虫石刻,在其中的一枚圣甲虫石刻上用古埃及圣书体文字记载了奈哈林酋长沙塔尔那的女儿——科尔戈帕公主嫁给阿蒙霍特普三世的情况。
在埃及有关文献中有这样的记载:“所有这些种类繁多的嫁妆,都是米坦尼国王图什拉塔送给奈卜马瑞(即阿蒙霍特普三世)——他的兄弟,他的女婿的。当他派送他的女儿塔度禾帕去埃及做埃及国王奈卜马瑞的妻子时,当时带去了这么多东西。”除米坦尼公主,阿蒙霍特普三世还亲赴巴比伦,娶了巴比伦的两位公主。一位发生在库尔瑞伽勒黜统治时期,另一位发生在其后的统治者卡达什曼二世统治时期。根据文献记载,巴比伦统治者卡达什曼二世还向阿蒙霍特普三世索要一位埃及公主作为回报,但他的要求遭到拒绝。因为“埃及公主从来没有外嫁的先例”。另外,根据文献记载,阿蒙霍特普三世还从阿扎瓦首领塔尔胡达拉度那里娶了一位公主。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阿蒙霍特普四世通过外交婚姻政策,至少娶过两位外国妻子。一位是米坦尼公主塔度禾帕,她曾嫁给了阿蒙霍特普三世,在阿蒙霍特普三世死后转入阿蒙霍特普四世的后宫。另一位是可以从阿玛尔纳信件中反映出来的巴比伦公主。
卡达什曼二世的后继者布尔纳布瑞亚什二世写信给阿蒙霍特普四世说:“多派些车马及侍从来,那么,胡亚会把(我们的)公主带给(埃及)国王……你所想要的公主,我不会不派她去的,但(你们)要尽快派来(车马和侍从)。”通过以上对古埃及外交婚姻事件的追述,我们可以发现,古埃及对外交婚姻采取了较为特殊的政策,即古埃及国王可以娶外国的公主为妻,但不把自己的公主外嫁。由于这方面的史料有限,现今对此问题的研究受到限制,尤其是在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不把自己的公主外嫁的史料更是有限的。目前,关于法老不把自己公主外嫁的史料也只限于我们比较熟悉的上文提到的巴比伦统治者卡达什曼二世向阿蒙霍特普三世索要埃及公主事件。
古埃及人在与其他国家交往过程中,为何奉行“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政策?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重点分析探讨,在分析的过程中文章主要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社会思想以及地理位置等方面入手。
政治方面,埃及进入帝国时代,专制主义得到最大的强化。第十八王朝初年的法老们在两种性质的战争中为自己树立了威信:一是赶走了希克索斯人,成了民族英雄;二是成为统治阶级的崇拜者。军队、行政官吏、神庙祭司集团等都成了王权的重要阶级基础,这就使埃及帝国第十八王朝的法老们有着强有力的权力,这样法律只不过成为法老意志的合法的表达。法老的政治权力强大,专制性强化,所以他们具有霸权性的特点,这一霸权性对古埃及外交婚姻政策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正如前面所讲,据文献记载,巴比伦统治者卡达什曼二世向阿蒙霍特普三世索要一位埃及公主作为回报。然而,他的要求却遭到拒绝。因为“埃及公主从来没有外嫁的先例”。卡达什曼二世很是不高兴,他给埃及国王回信说:“你是国王,你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如果你想嫁给我一个你的公主,那么,又有谁能说什么呢?”但是,埃及国王阿蒙霍特普三世仍然拒绝,这足以凸显出此时埃及国力强大,法老权力至上,专制性和霸权性的特点,这就影响了这一时期尤其是第十八王朝的外交婚姻政策。
经济方面,我认为是影响古埃及帝国第十八王朝外交婚姻政策最为重要的一点。埃及帝国时代处于青铜时代的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尤其是第十八王朝埃及发展成为一个奴隶制的大帝国,国内大兴土木,社会经济生活繁荣,奴隶制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农业仍然是帝国兴盛的支柱。“在第十八王朝的死人墓的壁画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农民从事播种、耕作、收获、簸谷、运输和贮藏谷物的场面。”这样农业的发展为国家实行“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政策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手工业上的发展也是稳步前进,包括金属、农作物的加工,建筑工程、采矿和矿石加工等。这一时期,青铜器的冶炼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发明了脚踏风箱代替先前的用管子吹起鼓风熔炉的办法。玻璃制造方面则发展成了大规模的受工业生产。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玻璃制造业被引进埃及,第十八王朝一些玻璃器皿和小型玻璃工艺品流传到了现在。纺织业方面,大约在第十八王朝中期出现了立式织布机,代替了先前二、三人操作的卧式织布机。除了编制特别宽的织物外,新式织布机只需一人操纵。农业的发展为古埃及帝国提供了充足的物质,让更多的人满足温饱,能够从事更多的行业。
除了手工业工艺外,矿业生产在新王国时期也显得异常突出。在这个时期,金矿得到了充分的开采。黄金出产地位于尼罗河和红海之间的科普托斯和努比亚地区。埃及人讲的“科普托斯沙漠的黄金”“瓦瓦特的黄金”“库什的黄金”,或许指明了埃及的三大金矿区。“《图特摩斯三世年代记》中记载了库什在6个不同年代中和瓦瓦特在四年中交付黄金总额,库什在那个时期似乎每年平均产量约15公斤,而瓦瓦特约248公斤。”这些足以看出古埃及帝国第十八王朝的富足和繁荣。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与商业繁荣密切相关的便是商品货币关系。金属作为流通手段的情况增多了,包括用铜、青铜、白银和黄金,而用银(按重量)作为价值尺度的情况比较常见。资料表明,借债要立字據,保证偿还,还要有证人签字才能有效。在新王国时期,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或许是真正的商人的出现。第十一号波拉克纸草曾记载过两个零售商人的经营情况,他们销售肉、葡萄酒和糕点等。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也影响到奴隶制关系。
这一时期奴隶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长期的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提供了奴隶的主要来源。从第十八王朝时期国王的远征记录和一些军官的传记铭文中,我们看到他们是多么狂热地去追捕、抓获俘虏以及平民百姓,其目的就是要把他们变成奴隶,在这方面,《桡夫长雅赫摩斯传》提供了一份典型的资料,证明当时站在目的之一就是掠夺劳动力;奴隶本身也是财富的表现形式之一,因而成为国王赏赐其有功人员的内容之一,《桡夫长雅赫摩斯传》末尾所附的一份奴隶名单可以为证,奴隶制发展的第二个表现便是奴隶主阶级的构成的变化,拥有奴隶的人增多了,奴隶主的面扩大了。这一时期,很多阶层居民都拥有奴隶,如商人、看门人、手工业者、牧人、雇佣兵、理发师以及市民等。这时形成了一个名叫涅木虎的中小奴隶主阶层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从以上在经济方面的表现可以看出,埃及帝国时代第十八王朝,经济实力强大,国势日渐强盛,物质基础雄厚,这就影响了埃及法老的国际地位。埃及经济实力强大,法老的政治权力也因此得到了强化,经济实力加上政治权力让埃及拥有了更多的外交话语权,在外交婚姻上则占据主动地位,那么“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政策也就不足为奇了。
古埃及帝国第十八王朝实行“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在军事外交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对外征服战争上。第十八王朝诸法老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从雅赫摩斯一世起,就非常重视加强埃及的军事力量,这位王朝的创立者组建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由步兵和战车兵组成。步兵已分为弓箭手和长矛手,弓箭手使用层叠弓,而且箭头普遍装有铜镞;长矛手使用战斧和短剑作为辅助武器。这样,埃及军队的武器装备焕然一新,增强了战斗力。在战场上,先以疾驰的战车兵在前冲锋陷阵,打乱敌人的阵势,弓箭手在战车的掩护下,一气将二三十只箭用层叠弓射出,给敌人造成很大伤亡;随后埃及步兵趁势跃进,手持各种兵器消灭已溃不成军的敌人。雅赫摩斯一世依靠这样一支装备精良、战斗力强的军队屡次对巴勒斯坦、叙利亚和努比亚征战,掠得大量金银、木材、牲畜和奴隶。到图特摩斯三世掌权时,组建了一支25000人的精锐军队,征讨集结在美吉多城的叙利亚联军,以挫败他们反叛埃及统治的企图。经过几个月的围攻,图特摩斯三世终于占领了美吉多城,控制了通往叙利亚和腓尼基的战略要地。
图特摩斯三世又先后15次对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用兵,同时经过不断的征讨,埃及军威震动了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赫梯、亚述、巴比伦等西亚小国不得不向这位威震四方、不可一世的法老奉献厚礼,以求和好。图特摩斯三世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军事大帝国,与西亚各国的实力对比明显占有优势,因此,在外交婚姻中埃及占有主导地位,其他小国屈从于埃及。
当然,这种主导地位也是暂时的,在阿蒙霍特普二世的继承者图特摩斯四世在位时,赫梯王国与日俱增的国力威胁到了埃及,于是埃及便与米坦尼缔结和约,并娶其王室的一位公主为妻,基本上保住了此前诸法老多年征战得来的这份家业,这样,通过缔约和联姻巩固了埃及与邻国的互利关系。
在文化方面,埃及帝国第十八王朝“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政策则可追溯到古埃及的神话传说。埃及的神话像其他所有民族的神话一样,是被复杂纷纭的自然现象所困惑的埃及人,通过幼稚的想象,依照自己的英雄形象创造出来的,随后在口头广为流传。埃及人信仰多神,大至日月大地、小至花草飞鸟,都有神祗管辖;神的世界像尘世一样,有君臣父子、尊卑贵贱之分。 在古埃及神话中,天神努特与地神盖布结合生下了艾西丝、欧西里斯、赛特和奈芙蒂丝等神。其中,欧西里斯与艾西丝结合,赛特与奈芙蒂丝结合成为夫妻。因此,天神努特与地神盖布的结合可以认为是古埃及王室实行内婚制的渊源。古埃及人实行内婚制,即近亲结婚,我们知道近亲结婚对后代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古代埃及人看来,近亲结婚可以亲上加亲,同时保持王室血统的纯正性,所以古埃及在外交婚姻政策上不会轻易让其王室公主嫁给外人。
在社会思想方面,皇族女性尤其是王后的地位在当时的古埃及社会里地位相当独特。在古埃及历史上,王后一直扮演着“第一夫人”的角色。古埃及帝国时代,有专门为王后开凿的类似于“帝王谷”的“王后谷”,这足以体现出古埃及帝国时代皇族女性地位的重要性。第十八王朝国王雅赫摩斯的母亲阿赫霍特普是我们所知道的古埃及帝国时代第一位比较有影响力的母后,雅赫摩斯曾在卡尔纳克神庙里立下纪念碑专门纪念他的母亲,并写有祭文曰:“她照顾埃及,她照看她的军队,她亲自领导,她带回俘虏,她安抚了上埃及,她平息了叛乱。”阿赫霍特普死后被她的儿子雅赫摩斯国王非常体面地进行了安葬。19世纪中叶,埃及考古学家们发掘出了阿赫霍特普的坟墓,里面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以及阿赫霍特普的木乃伊,现被收藏于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
王后在古埃及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也很突出,她们经常辅佐丈夫管理国家、处理国政。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哈特舍普苏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是图特摩斯二世的王后(是图特摩斯二世同父异母姐妹)。据记载,图特摩斯二世体质较差,哈特舍普苏特常辅佐其处理政事。后图特摩斯二世死后,哈特舍普苏特便成为埃及国王,成为古埃及历史上著名的女王。
“神之妻”(emt intr)这个头衔最早也是从古埃及帝国时期开始使用的。在古埃及帝国时期,“阿蒙神之妻”是一个非常有权势的职位,它可以拥有大量的地产和财富,充任这一头衔的一般是国王的妻子或母亲,并且这一头衔世袭拥有。帝国的开创者雅赫摩斯国王授予了他的王后雅赫摩斯-奈弗尔塔丽“阿蒙神之妻”这一头衔,即阿赫摩斯-奈弗尔塔丽是第一位拥有“阿蒙神之妻”头衔的女性,她对古埃及的政治产生过重大影响。
这些足以看出这一时期王室女性地位特殊,所以古埃及更不会将王室女性嫁给其他国家的统治者,这同时也鲜明地体现了古埃及帝国对皇族女性的珍爱和保护。
另外,地理环境对古埃及帝国外交婚姻政策也有着深刻的影响。自古以来,地理环境对文明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古埃及地理环境相对特殊,北临地中海,东为红海,西为利比亚沙漠,南为努比亚沙漠。因此,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来讲比较闭塞、孤立,被大海和沙漠与世界其他地区隔绝开来。这种地理环境导致古埃及人比较封闭。古代埃及人所知道的世界十分有限,他们与其他地区的古代人一样,把自己生活的土地看做是世界的中心。这种观念可从他们的宇宙观中体现出来。虽然古代埃及人对宇宙中心有不同的看法,但他們的共同点都是把埃及的某一城市看做是宇宙的中心,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以该城为中心被(埃及)神灵创造出来的。
古埃及还有一个比较特殊之处,那就是尼罗河从南向北贯穿埃及全境。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很多肥沃的淤泥,为农业的发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业的发达造就了古埃及人生活的富足,这种富足从而又导致了古埃及人心目中的自我优越感。
古埃及人的这种自我优越感还可以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来。在古代埃及语中,对“人”一词做了严格的界定。古埃及语中的rmt一词专用来指埃及人,亚洲等地的人都不能使用该词。
同时,正是由于埃及相对封闭和孤立的地理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的富足,使古代埃及人产生了比较强烈的优越感,从而对其他地区产生偏见和歧视。他们认为埃及乃世界之中心,邻邦皆蛮夷之地,邻人皆蛮夷之人。试想,既然古埃及人有这种“唯我独优”的观点作祟,他们不把埃及的公主外嫁则在情理之中了。而且古埃及四周闭塞、孤立,视野活动范围有限,就像“井底之蛙”一样,形成了这种自我优越感。
经过以上对古埃及帝国第十八王朝的“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政策的多方面分析,我们可以深刻地感觉到古埃及帝国各方面实力的强大,这便使古埃及帝国的法老们形成强烈的自我民族优越感,在周围的国际地位首屈一指,霸权性突出;同时在对王室女性地位的分析中,我们感受到了这一时期女性地位非常特殊,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帝国对皇族女性的珍爱和保护。由此,我认为这一时期实行“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政策是古埃及帝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1]王海利.尼罗河畔的古埃及妇女[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令狐若明.走进古埃及文明[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3]刘文鹏.古代埃及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袁指挥.论阿玛尔纳时代埃及与米坦尼的关系[J].安徽史学,2005(5).
[6]郭丹彤.第十八王朝时期埃及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J].东北师大学报,2002(2)
[7]刘文鹏,张 晔.1989—1999年埃及考古学的新发现[J].世界历史,2001(2).
[8]王海利.古埃及“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J].历史研究,2002(6).
[9]袁指挥,刘凤华.阿玛尔纳时代埃及与巴比伦的关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10]张赫名.关于古代埃及对外关系研究的一项突破——评郭丹彤教授《古代埃及对外关系研究》[J].中国出版,2009(Z1).
[11]李 政.论赫梯国王的对外政策[J].世界历史,2007(2).
[12]易 兰.历史叙述的客观与主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3]金寿福.古代埃及人的外族观念[J].世界历史,2008(4).
[14]王 亮.论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的法[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15]辛保军.古代埃及的神权政治初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16]张 博.塞德节与古代埃及年代学[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7]尹成浩.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神庙政治经济职能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18]王 琦.古代埃及继承制述论[D].长春:吉林大学,2008.
[19]陈妃麒.论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的阿蒙祭司[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0]赵曙薇.论古代埃及和利比亚的关系(从史前文化末期到新王国)[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21]王海利.关于喜克索斯人的起源问题[J].历史教学,1998(4).
[22]王海利.喜克索斯王朝与古埃及帝国──试以精神分析理论框架阐释古埃及帝国构建的深层动机[J].社会科学战线,1999(2).
关键词:古埃及;帝国时代;外交婚姻
中图分类号:H41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追溯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国家都实行着与自己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相适应的外交婚姻政策,其中,我们最熟知的便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和亲政策,和亲政策也是外交婚姻政策的一种形式。所谓外交婚姻是指“国家统治者之间为了特定的政治、军事等目的而采取的一种相互婚嫁行为,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与另外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王室后代之间”。
古埃及历史上的外交婚姻政策大约始于新王国时期,尤其盛行于十八王朝、十九王朝,但是到了第二十王朝时,随着埃及帝国的衰落,外交婚姻政策的实践性渐趋衰弱。由此,文章将侧重分析古埃及帝国时代第十八王朝外交婚姻政策。这一时期外交婚姻具有与其他文明古国不同的特点,实行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政策,即古埃及王室只可以娶其他民族或者国家王室的后代,而不会将本王室的皇族女性嫁给其他民族或者国家的王室。
二、古埃及帝国时代的外交婚姻政策產生的时代背景
这一独特的“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政策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呢?
古埃及历史上的“只娶不嫁”外交婚姻政策的实施是伴随着埃及人驱逐出外族入侵者——希克索斯人,建立新王国以后开始的。
在埃及语里,“希克索斯”是“异国统治者”的意思,起初是指入侵埃及的希克索斯部落首领,后来便扩大为整个部落的名称了。希克索斯人常年过着游牧生活,这就使他们学会了驯养马匹,并且人人娴熟于骑射,成为一个强悍好战的部落。“希克索斯人作战时是以盔甲披身,手持层叠弓、弯刀短剑,驾着轻快的马拉双轮战车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但是与之相比,埃及人只有步兵,作战时士兵差不多全身裸露,只穿短裤,手持小小的青铜战斧和软弱无力的弓箭,而且唯一的防护武器就是那一人多高的笨重木盾牌。那么,两军阵前交战,连马都没有见过的埃及士兵在装备精良、骁勇善战的希克索斯人面前吓得心惊胆战,望风而逃,根本不堪一击。他们依靠相对先进的武器和马拉战车,以阿瓦里斯为都城,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这是埃及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受外族的侵略,一向“唯我独尊”/瞧不起近邻的埃及人现在也不得不忍受外来统治的屈辱。
这样,雅赫摩斯一世建立起的第十八王朝让埃及恢复了昔日的统一和强盛。从此,埃及便以一个强有力的军事大国之貌屹立于世界历史舞台。从第十八王朝开始,埃及进入了帝国时代。这样,版图扩大、对外交往更加广泛,独特的“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政策也浮出水面,显现在世人面前。
就我们所知,第一个娶有外国妻子的国王是图特摩斯三世。在埃及底比斯公主墓中发现了一些器物。在这些器物上,有的刻写着“国王之妻玛尼哈特”“国王之妻米奴提特”以及“国王之妻曼奴玮”等头衔和名字。学者们根据这些名字研究指出,这些名字都不是地道的埃及语,她们很可能是来自叙利亚小邦的首领的公主。
阿蒙霍特普三世统治时,埃及国家实力达到鼎盛。这时期,埃及与近东邻邦的往来更为频繁。他在位时颁布了许多的圣甲虫石刻,在其中的一枚圣甲虫石刻上用古埃及圣书体文字记载了奈哈林酋长沙塔尔那的女儿——科尔戈帕公主嫁给阿蒙霍特普三世的情况。
在埃及有关文献中有这样的记载:“所有这些种类繁多的嫁妆,都是米坦尼国王图什拉塔送给奈卜马瑞(即阿蒙霍特普三世)——他的兄弟,他的女婿的。当他派送他的女儿塔度禾帕去埃及做埃及国王奈卜马瑞的妻子时,当时带去了这么多东西。”除米坦尼公主,阿蒙霍特普三世还亲赴巴比伦,娶了巴比伦的两位公主。一位发生在库尔瑞伽勒黜统治时期,另一位发生在其后的统治者卡达什曼二世统治时期。根据文献记载,巴比伦统治者卡达什曼二世还向阿蒙霍特普三世索要一位埃及公主作为回报,但他的要求遭到拒绝。因为“埃及公主从来没有外嫁的先例”。另外,根据文献记载,阿蒙霍特普三世还从阿扎瓦首领塔尔胡达拉度那里娶了一位公主。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阿蒙霍特普四世通过外交婚姻政策,至少娶过两位外国妻子。一位是米坦尼公主塔度禾帕,她曾嫁给了阿蒙霍特普三世,在阿蒙霍特普三世死后转入阿蒙霍特普四世的后宫。另一位是可以从阿玛尔纳信件中反映出来的巴比伦公主。
卡达什曼二世的后继者布尔纳布瑞亚什二世写信给阿蒙霍特普四世说:“多派些车马及侍从来,那么,胡亚会把(我们的)公主带给(埃及)国王……你所想要的公主,我不会不派她去的,但(你们)要尽快派来(车马和侍从)。”通过以上对古埃及外交婚姻事件的追述,我们可以发现,古埃及对外交婚姻采取了较为特殊的政策,即古埃及国王可以娶外国的公主为妻,但不把自己的公主外嫁。由于这方面的史料有限,现今对此问题的研究受到限制,尤其是在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不把自己的公主外嫁的史料更是有限的。目前,关于法老不把自己公主外嫁的史料也只限于我们比较熟悉的上文提到的巴比伦统治者卡达什曼二世向阿蒙霍特普三世索要埃及公主事件。
三、古埃及人举行“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政策的原因
古埃及人在与其他国家交往过程中,为何奉行“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政策?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重点分析探讨,在分析的过程中文章主要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社会思想以及地理位置等方面入手。
政治方面,埃及进入帝国时代,专制主义得到最大的强化。第十八王朝初年的法老们在两种性质的战争中为自己树立了威信:一是赶走了希克索斯人,成了民族英雄;二是成为统治阶级的崇拜者。军队、行政官吏、神庙祭司集团等都成了王权的重要阶级基础,这就使埃及帝国第十八王朝的法老们有着强有力的权力,这样法律只不过成为法老意志的合法的表达。法老的政治权力强大,专制性强化,所以他们具有霸权性的特点,这一霸权性对古埃及外交婚姻政策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正如前面所讲,据文献记载,巴比伦统治者卡达什曼二世向阿蒙霍特普三世索要一位埃及公主作为回报。然而,他的要求却遭到拒绝。因为“埃及公主从来没有外嫁的先例”。卡达什曼二世很是不高兴,他给埃及国王回信说:“你是国王,你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如果你想嫁给我一个你的公主,那么,又有谁能说什么呢?”但是,埃及国王阿蒙霍特普三世仍然拒绝,这足以凸显出此时埃及国力强大,法老权力至上,专制性和霸权性的特点,这就影响了这一时期尤其是第十八王朝的外交婚姻政策。
经济方面,我认为是影响古埃及帝国第十八王朝外交婚姻政策最为重要的一点。埃及帝国时代处于青铜时代的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尤其是第十八王朝埃及发展成为一个奴隶制的大帝国,国内大兴土木,社会经济生活繁荣,奴隶制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农业仍然是帝国兴盛的支柱。“在第十八王朝的死人墓的壁画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农民从事播种、耕作、收获、簸谷、运输和贮藏谷物的场面。”这样农业的发展为国家实行“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政策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手工业上的发展也是稳步前进,包括金属、农作物的加工,建筑工程、采矿和矿石加工等。这一时期,青铜器的冶炼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发明了脚踏风箱代替先前的用管子吹起鼓风熔炉的办法。玻璃制造方面则发展成了大规模的受工业生产。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玻璃制造业被引进埃及,第十八王朝一些玻璃器皿和小型玻璃工艺品流传到了现在。纺织业方面,大约在第十八王朝中期出现了立式织布机,代替了先前二、三人操作的卧式织布机。除了编制特别宽的织物外,新式织布机只需一人操纵。农业的发展为古埃及帝国提供了充足的物质,让更多的人满足温饱,能够从事更多的行业。
除了手工业工艺外,矿业生产在新王国时期也显得异常突出。在这个时期,金矿得到了充分的开采。黄金出产地位于尼罗河和红海之间的科普托斯和努比亚地区。埃及人讲的“科普托斯沙漠的黄金”“瓦瓦特的黄金”“库什的黄金”,或许指明了埃及的三大金矿区。“《图特摩斯三世年代记》中记载了库什在6个不同年代中和瓦瓦特在四年中交付黄金总额,库什在那个时期似乎每年平均产量约15公斤,而瓦瓦特约248公斤。”这些足以看出古埃及帝国第十八王朝的富足和繁荣。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与商业繁荣密切相关的便是商品货币关系。金属作为流通手段的情况增多了,包括用铜、青铜、白银和黄金,而用银(按重量)作为价值尺度的情况比较常见。资料表明,借债要立字據,保证偿还,还要有证人签字才能有效。在新王国时期,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或许是真正的商人的出现。第十一号波拉克纸草曾记载过两个零售商人的经营情况,他们销售肉、葡萄酒和糕点等。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也影响到奴隶制关系。
这一时期奴隶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长期的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提供了奴隶的主要来源。从第十八王朝时期国王的远征记录和一些军官的传记铭文中,我们看到他们是多么狂热地去追捕、抓获俘虏以及平民百姓,其目的就是要把他们变成奴隶,在这方面,《桡夫长雅赫摩斯传》提供了一份典型的资料,证明当时站在目的之一就是掠夺劳动力;奴隶本身也是财富的表现形式之一,因而成为国王赏赐其有功人员的内容之一,《桡夫长雅赫摩斯传》末尾所附的一份奴隶名单可以为证,奴隶制发展的第二个表现便是奴隶主阶级的构成的变化,拥有奴隶的人增多了,奴隶主的面扩大了。这一时期,很多阶层居民都拥有奴隶,如商人、看门人、手工业者、牧人、雇佣兵、理发师以及市民等。这时形成了一个名叫涅木虎的中小奴隶主阶层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从以上在经济方面的表现可以看出,埃及帝国时代第十八王朝,经济实力强大,国势日渐强盛,物质基础雄厚,这就影响了埃及法老的国际地位。埃及经济实力强大,法老的政治权力也因此得到了强化,经济实力加上政治权力让埃及拥有了更多的外交话语权,在外交婚姻上则占据主动地位,那么“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政策也就不足为奇了。
古埃及帝国第十八王朝实行“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在军事外交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对外征服战争上。第十八王朝诸法老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从雅赫摩斯一世起,就非常重视加强埃及的军事力量,这位王朝的创立者组建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由步兵和战车兵组成。步兵已分为弓箭手和长矛手,弓箭手使用层叠弓,而且箭头普遍装有铜镞;长矛手使用战斧和短剑作为辅助武器。这样,埃及军队的武器装备焕然一新,增强了战斗力。在战场上,先以疾驰的战车兵在前冲锋陷阵,打乱敌人的阵势,弓箭手在战车的掩护下,一气将二三十只箭用层叠弓射出,给敌人造成很大伤亡;随后埃及步兵趁势跃进,手持各种兵器消灭已溃不成军的敌人。雅赫摩斯一世依靠这样一支装备精良、战斗力强的军队屡次对巴勒斯坦、叙利亚和努比亚征战,掠得大量金银、木材、牲畜和奴隶。到图特摩斯三世掌权时,组建了一支25000人的精锐军队,征讨集结在美吉多城的叙利亚联军,以挫败他们反叛埃及统治的企图。经过几个月的围攻,图特摩斯三世终于占领了美吉多城,控制了通往叙利亚和腓尼基的战略要地。
图特摩斯三世又先后15次对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用兵,同时经过不断的征讨,埃及军威震动了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赫梯、亚述、巴比伦等西亚小国不得不向这位威震四方、不可一世的法老奉献厚礼,以求和好。图特摩斯三世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军事大帝国,与西亚各国的实力对比明显占有优势,因此,在外交婚姻中埃及占有主导地位,其他小国屈从于埃及。
当然,这种主导地位也是暂时的,在阿蒙霍特普二世的继承者图特摩斯四世在位时,赫梯王国与日俱增的国力威胁到了埃及,于是埃及便与米坦尼缔结和约,并娶其王室的一位公主为妻,基本上保住了此前诸法老多年征战得来的这份家业,这样,通过缔约和联姻巩固了埃及与邻国的互利关系。
在文化方面,埃及帝国第十八王朝“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政策则可追溯到古埃及的神话传说。埃及的神话像其他所有民族的神话一样,是被复杂纷纭的自然现象所困惑的埃及人,通过幼稚的想象,依照自己的英雄形象创造出来的,随后在口头广为流传。埃及人信仰多神,大至日月大地、小至花草飞鸟,都有神祗管辖;神的世界像尘世一样,有君臣父子、尊卑贵贱之分。 在古埃及神话中,天神努特与地神盖布结合生下了艾西丝、欧西里斯、赛特和奈芙蒂丝等神。其中,欧西里斯与艾西丝结合,赛特与奈芙蒂丝结合成为夫妻。因此,天神努特与地神盖布的结合可以认为是古埃及王室实行内婚制的渊源。古埃及人实行内婚制,即近亲结婚,我们知道近亲结婚对后代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古代埃及人看来,近亲结婚可以亲上加亲,同时保持王室血统的纯正性,所以古埃及在外交婚姻政策上不会轻易让其王室公主嫁给外人。
在社会思想方面,皇族女性尤其是王后的地位在当时的古埃及社会里地位相当独特。在古埃及历史上,王后一直扮演着“第一夫人”的角色。古埃及帝国时代,有专门为王后开凿的类似于“帝王谷”的“王后谷”,这足以体现出古埃及帝国时代皇族女性地位的重要性。第十八王朝国王雅赫摩斯的母亲阿赫霍特普是我们所知道的古埃及帝国时代第一位比较有影响力的母后,雅赫摩斯曾在卡尔纳克神庙里立下纪念碑专门纪念他的母亲,并写有祭文曰:“她照顾埃及,她照看她的军队,她亲自领导,她带回俘虏,她安抚了上埃及,她平息了叛乱。”阿赫霍特普死后被她的儿子雅赫摩斯国王非常体面地进行了安葬。19世纪中叶,埃及考古学家们发掘出了阿赫霍特普的坟墓,里面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以及阿赫霍特普的木乃伊,现被收藏于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
王后在古埃及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也很突出,她们经常辅佐丈夫管理国家、处理国政。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哈特舍普苏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是图特摩斯二世的王后(是图特摩斯二世同父异母姐妹)。据记载,图特摩斯二世体质较差,哈特舍普苏特常辅佐其处理政事。后图特摩斯二世死后,哈特舍普苏特便成为埃及国王,成为古埃及历史上著名的女王。
“神之妻”(emt intr)这个头衔最早也是从古埃及帝国时期开始使用的。在古埃及帝国时期,“阿蒙神之妻”是一个非常有权势的职位,它可以拥有大量的地产和财富,充任这一头衔的一般是国王的妻子或母亲,并且这一头衔世袭拥有。帝国的开创者雅赫摩斯国王授予了他的王后雅赫摩斯-奈弗尔塔丽“阿蒙神之妻”这一头衔,即阿赫摩斯-奈弗尔塔丽是第一位拥有“阿蒙神之妻”头衔的女性,她对古埃及的政治产生过重大影响。
这些足以看出这一时期王室女性地位特殊,所以古埃及更不会将王室女性嫁给其他国家的统治者,这同时也鲜明地体现了古埃及帝国对皇族女性的珍爱和保护。
另外,地理环境对古埃及帝国外交婚姻政策也有着深刻的影响。自古以来,地理环境对文明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古埃及地理环境相对特殊,北临地中海,东为红海,西为利比亚沙漠,南为努比亚沙漠。因此,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来讲比较闭塞、孤立,被大海和沙漠与世界其他地区隔绝开来。这种地理环境导致古埃及人比较封闭。古代埃及人所知道的世界十分有限,他们与其他地区的古代人一样,把自己生活的土地看做是世界的中心。这种观念可从他们的宇宙观中体现出来。虽然古代埃及人对宇宙中心有不同的看法,但他們的共同点都是把埃及的某一城市看做是宇宙的中心,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以该城为中心被(埃及)神灵创造出来的。
古埃及还有一个比较特殊之处,那就是尼罗河从南向北贯穿埃及全境。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很多肥沃的淤泥,为农业的发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业的发达造就了古埃及人生活的富足,这种富足从而又导致了古埃及人心目中的自我优越感。
古埃及人的这种自我优越感还可以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来。在古代埃及语中,对“人”一词做了严格的界定。古埃及语中的rmt一词专用来指埃及人,亚洲等地的人都不能使用该词。
同时,正是由于埃及相对封闭和孤立的地理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的富足,使古代埃及人产生了比较强烈的优越感,从而对其他地区产生偏见和歧视。他们认为埃及乃世界之中心,邻邦皆蛮夷之地,邻人皆蛮夷之人。试想,既然古埃及人有这种“唯我独优”的观点作祟,他们不把埃及的公主外嫁则在情理之中了。而且古埃及四周闭塞、孤立,视野活动范围有限,就像“井底之蛙”一样,形成了这种自我优越感。
四、结语
经过以上对古埃及帝国第十八王朝的“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政策的多方面分析,我们可以深刻地感觉到古埃及帝国各方面实力的强大,这便使古埃及帝国的法老们形成强烈的自我民族优越感,在周围的国际地位首屈一指,霸权性突出;同时在对王室女性地位的分析中,我们感受到了这一时期女性地位非常特殊,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帝国对皇族女性的珍爱和保护。由此,我认为这一时期实行“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政策是古埃及帝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王海利.尼罗河畔的古埃及妇女[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令狐若明.走进古埃及文明[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3]刘文鹏.古代埃及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袁指挥.论阿玛尔纳时代埃及与米坦尼的关系[J].安徽史学,2005(5).
[6]郭丹彤.第十八王朝时期埃及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J].东北师大学报,2002(2)
[7]刘文鹏,张 晔.1989—1999年埃及考古学的新发现[J].世界历史,2001(2).
[8]王海利.古埃及“只娶不嫁”的外交婚姻[J].历史研究,2002(6).
[9]袁指挥,刘凤华.阿玛尔纳时代埃及与巴比伦的关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10]张赫名.关于古代埃及对外关系研究的一项突破——评郭丹彤教授《古代埃及对外关系研究》[J].中国出版,2009(Z1).
[11]李 政.论赫梯国王的对外政策[J].世界历史,2007(2).
[12]易 兰.历史叙述的客观与主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3]金寿福.古代埃及人的外族观念[J].世界历史,2008(4).
[14]王 亮.论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的法[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15]辛保军.古代埃及的神权政治初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16]张 博.塞德节与古代埃及年代学[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7]尹成浩.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神庙政治经济职能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18]王 琦.古代埃及继承制述论[D].长春:吉林大学,2008.
[19]陈妃麒.论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的阿蒙祭司[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0]赵曙薇.论古代埃及和利比亚的关系(从史前文化末期到新王国)[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21]王海利.关于喜克索斯人的起源问题[J].历史教学,1998(4).
[22]王海利.喜克索斯王朝与古埃及帝国──试以精神分析理论框架阐释古埃及帝国构建的深层动机[J].社会科学战线,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