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含泪读完了《傅雷家书》,一个刚正、高洁、真诚、勤奋、热爱祖国、热爱真理的知识分子的高大形象,矗立在我面前,使我受到鼓舞、鞭策。
我边读边回顾长期和他交往的经过,证明他所写的,字字发自肺腑,没有一句空谈,更没有半句矫情的话。他就是这样一个“书生”,正如他自己说的:“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感情第二。”对于学术和艺术,他广博精深,勤于探索,永不满足。对于真理,他努力追求,而决不人云亦云,等到自己认为看清楚了,就执着地热爱,衷心加以维护。对于黑暗和他看不顺眼的事物,“如蝇在食,不吐不快”;有时纵使不容许大声揭斥,也必暗中唾弃,由衷鄙恶。这些高尚的品质,在我过去的接触中,特别在他每一封家书中,处处可以清楚地看到。
我和傅雷认识,开始于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是年八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九月初,国民党中宣部商请美军派一架飞机,运送重庆各报记者赴南京参加受降典礼,每报只限一人。《大公报》当局派我参加,主要是赶到上海,筹备复刊上海版。五日晚到南京,听说受降延期了,马上乘夜快车,第二天清晨到了上海。
所以,我虽不是“劫收”英雄,却是文化人中“天上飞来的”最早的一个。
大约在到后的第二天,老友柯灵同志对我说:“有些潜居上海的朋友,听到你来了,想请你叙叙,谈谈后方的情况。”翌日傍晚,柯灵陪我到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巴黎新村傅雷的寓所。
已到和陆续到的,还有马叙伦、夏弓尊、周煦良、徐中舒诸先生,酒过三巡后,好象是马先生先开口,大意说抗战终于胜利,我们该打起精神,为国家的文化事业多贡献力量;铸成兄刚从后方来,我们很想了解后方最近的消息。我先介绍了湘桂大溃乱那一段耳闻,又把一年来加紧压制进步势力、反对组织联合政府以及小民生活凄苦的情况谈了个大概。傅雷听了首先忍不住地说:“那样,我们还得好好看看。”并愤愤地说:“想不到国民党已腐烂到这步田地?”其他各位先生,也先后谈了类似的意见。
这一夕谈,傅雷给我的印象,是热情、豪爽,博学多才。
来接管上海的“国军”,是汤恩伯部队,看到他们的皇皇布告以及军官们的神气,俨然是一副征服者的面孔,我十分气愤;在汤恩伯到沪——曾举行盛大的欢迎游行那天,我在已复刊的《文汇报》上写了一篇社论:《希望大家不要脸红》。大意说:抗战八年,终于胜利,沦陷区人民热烈欢迎国军的来临,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乘此机会,大家应认真回忆。上海人民,在敌伪八年蹂躏下,绝大多数坚贞不屈,备历苦难,他们面对胜利,是无愧无疚的。被欢迎的胜利英雄,似乎也应严肃反省,回顾八年,是否会有些脸红呢?
经过匆促筹备,《大公报》上海版于是年十一月一日复刊,我决心对“传统”作一些突破,以“民主第一”为言论的中心思想。我在先后主持香港、桂林《大公报》时,星期论文全是由重庆版组织,同时刊载,重要国内问题社论,亦多转载渝版。这次,我特地商请马叙伦及上述诸先生撰写星期论文,傅雷对我支持尤力,星期论文外,还不时撰译专文赐寄。
当时,又是“多事之秋”,昆明血案、重庆沧白堂事件等先后发生,徐盈、子冈、高杰诸同志,多以渝报不发表的真实新闻,拍寄上海,我也每天自己写社论、短评,不再转载渝版的。
那时,马先生等已组织民主促进会,并创刊《民主》等刊物,积极参加争民主的斗争。傅雷没有参加组织,而同样勤于写作,抨击日益浓重的黑暗。他还是学问第一,艺术第一,对于真理第一,他要经过探索,自己去证实。
翌年三月间,我终于向《大公报》当局辞职,重新回到《文汇报》编辑部工作。在筹划改版的过程中,我多次向傅雷请教,我越来越钦敬他对文学艺术各方面的知识渊博,见解透辟。对办好一张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的进步报纸,他提供我很多宝贵意见。
《文汇报》于五月一日改版,扩充篇幅,丰富内容,以崭新姿态出现。得到党和进步人士的大力支持,受到读者的爱护,在反动政府的高压和右翼报纸的重围中,冲开一条出路。
郭沫若、翦伯赞、吴晗、邓初民以及上海的马叙伦等诸先生,经常为《文汇报》写稿,其他民主人士如黄炎培、包达三、张炯伯等也给予十分关切。
傅雷的寓所,我是常客,不时去就教和索稿。
有一天,他对我说,“新看到根室的一本《苏联内幕》,谈到了不少我们全然不知道的问题。当然他有偏见,但有些问题,我看可以引为教训,将来注意防止。他写的那篇序言,比较客观。我想写一篇读后感,《文汇报》敢不敢登?”我说:“只要写的是事实,我当然敢登。”他下笔勤快,第二天就送来了。我细细拜读,觉得态度很诚恳,而且字斟句酌,深恐引起误解。
当时,已出现一个公式:苏联是光明的象征,而且是白璧无暇的,如果说太阳里有些黑的斑点,那就是反苏,反苏就是反共、反人民,至少是想走第三条道路。
果然,傅雷的读后感刊出后,立刻遭到了围攻,只有少数人予以支持。这些义正词严的围攻文章,我都一字不改加以披载。
那时,傅雷对我说:“你把这些文章都照登是对的。我有许多理由可以反驳,但今天还不是自由讨论、真理愈辩愈明的时候,我宁可沉默,宁可背黑锅,大敌当前,不要为亲者痛,仇者快,说进步营垒中分裂了。我看,这种讨论,从长远看,还是有益的。”
一九四七年五月,《文汇报》就被封了。
翌年,我准备去香港筹创香港《文汇报》,他十分高兴,给了我很多鼓励。
香港《文汇报》于九月初创刊,大约在十月中,忽然接到他从昆明来信,说已全家移住昆明。我很奇怪,为什么上海快要解放,他要移住昆明呢?如果是因为他思想上还背着这个“黑锅”,我太对不起朋友了。
以后又来信说,昆明什么也看不到,希望我把新出的中外文书刊,寄给他一些。我根据他的爱好,收罗了一批新出的书刊,寄赠给他。
一九四九年三月,我离港到京,五月底,回到上海,听说傅雷已由滇去港。一九五○年初,一位也是他好友的我的亲戚,说傅雷一家已回到上海,觅寓在离我家不远的江苏路。那时,我忙于办报和开会,他则闭门勤于翻译文学名著。我们很少见面,而经常由这位亲戚互通音问,互致慰勉。那几年,他每出版一本翻译的巴尔扎克小说和《克利斯朵夫》等,必先寄赠给我。我是不懂法文的,从他的“信、雅、达”的译文中,获得优美的文学欣赏,也看出他偿付了多大的劳动和心血,对人民作了多大的贡献。
一九五六年春,我奉命结束《文汇报》,去京参加创刊《教师报》,不久,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伟大方针,我又奉命筹备复刊《文汇报》。我向党内几位富有办报经验的朋友请教,拟订了编辑方针,得到批准。决定复刊后的读者对象,以文化教育界的高级知识分子为主。这样,内容也该偏重文化、教育和艺术。在筹备期间,就分别征询京沪这方面的专家意见,以后,还组织了馆外编委会,请党内外的专家如罗竹风、周谷城、周予同,陈虞孙、傅雷、周煦良等为委员,除每月开一次会外,时常分别登门征询意见。在北京,也请三位党员专家为编委,着重指导北京办事处的工作。
在文学、艺术方面,我多次去向傅雷讨教。那时,他已不再专门闭户翻书,开始参加作协工作,也参加上海市政协的学习和其他活动,正如那年六月一封家书所记,他曾去安徽参观煤矿和水库,看到了国家现代化的前景,十分兴奋。
他给我提了不少宝贵的意见,但他很谦虚,说他对绘画艺术是“半瓶醋”,在这方面,他建议我多访问林风眠先生和沈知白先生。
有一次,当我在他的书斋里和他及梅馥夫人畅谈的时候,客厅里忽然传来悠扬的钢琴声。我知道这是傅聪在练习。傅雷微笑地告诉我,傅聪正在休假,准备出国表演。他还说:“这孩子有天才,从小我就注意严格要求,这几年,我经常要他多读中外的名著,特别是我国古代文学家诗词,欣赏古代绘画,以培养他的情操。一个音乐工作者没有高尚的情操和文学素养,是无法攀登高峰的。”现在,读到他的家书,更证实他对培养儿子灌注了多大的心血,他细心介绍外国音乐、艺术家的长处和缺点,对李、杜及苏、辛、白居易等古代文学家的一诗一句,指点、比较,多么周详细致。正如楼适夷同志在序言中所说的,“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为了教育儿子,也为了提高国家的音乐艺术,灌注如此大量的心血,我看,在中外古今是罕见的。
那时,他的社会活动多了,更激起了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也带来了新的苦恼。“社会活动与学术研究真有冲突,……不可得而兼,……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也不会多于二十四小时。……自己的兴趣又广:美术界的事又要多嘴,音乐界的更要多嘴。……而且一般社会上的情况,我也关心,也常提意见,提了意见常常追问下落。”(《家书》一九五六年七月二十三日)
但是,在翌年夏季匝地掀起的一场大风暴中,这位认真加天真的人被“扩大”进去了。
到一九五九年底,第一批“右派”摘去“帽子”。傅雷呢,既不参加开会、“学习”,更拒绝任何检查。不知经过哪一位领导的好意,说只要他形式来参加一次会,就给他摘帽,但傅雷拒绝了,说他根本不承认是什么右派,不需要这个形式。最后,还是由一位政协负责同志,到他家里作一个宣布。
记得一九五七年三月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我和傅雷都应邀赴京参加,住在百万庄招待所,先去听了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讲话的录音,后来又在会议中听到毛主席的两次讲话,与会者都十分兴奋。康生几乎天天来百万庄招待所“启发”“辅导”,鼓励帮助整风。有一天,会议休息,我和傅雷相约到中山公园茶叙,我们互谈心得体会,结果一致认为,毛主席真英明,发展了马列主义,在党正确的领导下,应该更加竭尽智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那年三月十八日的家书中,他给儿子谈了自己的心情:“毛主席的讲话,那种口吻,音调,特别亲切平易,极富于幽默感,而且没有教训口气,……他的马克思主义是到了化境的,随手拈来,都成妙谛,出之以极自然的态度,无形中渗透听众的心。讲话的逻辑都是隐而不露,真是艺术高手。……他的胸襟宽大,思想自由,和我们旧知识分子没有分别,加上极灵活的运用辩证法,当然国家大事掌握得好了。毛主席是真正把古今中外的哲理融会贯通的人。”又说:“千万别忘了我们处在大变动时代,我国如此,别国也如此。毛主席只有一个,别国没有。”他这样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社会主义,不正代表当时千千万万正直、爱国、力求进步的知识分子的心情吗?他又说:“我的感觉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确是数十年的教育事业,我们既要耐心等待,又要友好斗争,自己也要时时刻刻求进步,——所谓自我改造。”有丝毫的迹象,能说明是“各取所需”、“向党进攻”吗?
“帽子”虽然摘去,帽痕宛然还在,还被编入另册,紧箍咒还时常发挥威力,我是不想做也不想写,只是奉命学习,按指示工作,不敢发挥一点主动性。
这次读了《家书》,才知他在那几年还是拚命工作,竭力和病痛搏斗。“不病不头痛的时候本来就很少,只能抓紧时间做些工作;工作完了已精疲力尽,无心再做旁的事。……我素来对生死看得极淡,只是鞠躬尽瘁,活一天多做一天工作”。(一九六○年八月五日)
一九六五年初,当年的上海市政协主席魏文伯同志,特地邀宴文化界人士,有我和傅雷,还有魏金枝等同志,征询对于江青正在号召的现代题材京戏——当时还不叫样板戏——的意见,我和傅雷都踊跃发了言,并相互补充,他态度开朗,对我依然是老朋友的态度。这是我和他最后的一晤。
这样不顾利害,不计冤屈,始终想尽力为国家为社会主义工作到底的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还不被四人帮放过,“文革”初期就被抄家、狠批狠斗。“士可杀而不可辱”,终于和梅馥夫人双双含屈逝世了,呜呼!
三中全会以后,一切含冤受屈的人都得到平反或改正,傅雷夫妇的追悼会,也已隆重开过了。一位朋友写信给我:“活下来就是胜利”。这是不错的。但幸存下来的人,必须真正吸取教训,尽力使这种惨局不致再现。同时,只要一息尚存,要为国家多做些工作,才能不愧对已看不到光明重临、充满希望的今天的死者。
这几年,我在重握秃笔时,就常常记起傅雷、平心、邓拓、姚溱、仲华、逸群、熙修、云彬,这些死友的形态笑貌,鞭策着我。
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九日
我边读边回顾长期和他交往的经过,证明他所写的,字字发自肺腑,没有一句空谈,更没有半句矫情的话。他就是这样一个“书生”,正如他自己说的:“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感情第二。”对于学术和艺术,他广博精深,勤于探索,永不满足。对于真理,他努力追求,而决不人云亦云,等到自己认为看清楚了,就执着地热爱,衷心加以维护。对于黑暗和他看不顺眼的事物,“如蝇在食,不吐不快”;有时纵使不容许大声揭斥,也必暗中唾弃,由衷鄙恶。这些高尚的品质,在我过去的接触中,特别在他每一封家书中,处处可以清楚地看到。
我和傅雷认识,开始于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是年八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九月初,国民党中宣部商请美军派一架飞机,运送重庆各报记者赴南京参加受降典礼,每报只限一人。《大公报》当局派我参加,主要是赶到上海,筹备复刊上海版。五日晚到南京,听说受降延期了,马上乘夜快车,第二天清晨到了上海。
所以,我虽不是“劫收”英雄,却是文化人中“天上飞来的”最早的一个。
大约在到后的第二天,老友柯灵同志对我说:“有些潜居上海的朋友,听到你来了,想请你叙叙,谈谈后方的情况。”翌日傍晚,柯灵陪我到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巴黎新村傅雷的寓所。
已到和陆续到的,还有马叙伦、夏弓尊、周煦良、徐中舒诸先生,酒过三巡后,好象是马先生先开口,大意说抗战终于胜利,我们该打起精神,为国家的文化事业多贡献力量;铸成兄刚从后方来,我们很想了解后方最近的消息。我先介绍了湘桂大溃乱那一段耳闻,又把一年来加紧压制进步势力、反对组织联合政府以及小民生活凄苦的情况谈了个大概。傅雷听了首先忍不住地说:“那样,我们还得好好看看。”并愤愤地说:“想不到国民党已腐烂到这步田地?”其他各位先生,也先后谈了类似的意见。
这一夕谈,傅雷给我的印象,是热情、豪爽,博学多才。
来接管上海的“国军”,是汤恩伯部队,看到他们的皇皇布告以及军官们的神气,俨然是一副征服者的面孔,我十分气愤;在汤恩伯到沪——曾举行盛大的欢迎游行那天,我在已复刊的《文汇报》上写了一篇社论:《希望大家不要脸红》。大意说:抗战八年,终于胜利,沦陷区人民热烈欢迎国军的来临,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乘此机会,大家应认真回忆。上海人民,在敌伪八年蹂躏下,绝大多数坚贞不屈,备历苦难,他们面对胜利,是无愧无疚的。被欢迎的胜利英雄,似乎也应严肃反省,回顾八年,是否会有些脸红呢?
经过匆促筹备,《大公报》上海版于是年十一月一日复刊,我决心对“传统”作一些突破,以“民主第一”为言论的中心思想。我在先后主持香港、桂林《大公报》时,星期论文全是由重庆版组织,同时刊载,重要国内问题社论,亦多转载渝版。这次,我特地商请马叙伦及上述诸先生撰写星期论文,傅雷对我支持尤力,星期论文外,还不时撰译专文赐寄。
当时,又是“多事之秋”,昆明血案、重庆沧白堂事件等先后发生,徐盈、子冈、高杰诸同志,多以渝报不发表的真实新闻,拍寄上海,我也每天自己写社论、短评,不再转载渝版的。
那时,马先生等已组织民主促进会,并创刊《民主》等刊物,积极参加争民主的斗争。傅雷没有参加组织,而同样勤于写作,抨击日益浓重的黑暗。他还是学问第一,艺术第一,对于真理第一,他要经过探索,自己去证实。
翌年三月间,我终于向《大公报》当局辞职,重新回到《文汇报》编辑部工作。在筹划改版的过程中,我多次向傅雷请教,我越来越钦敬他对文学艺术各方面的知识渊博,见解透辟。对办好一张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的进步报纸,他提供我很多宝贵意见。
《文汇报》于五月一日改版,扩充篇幅,丰富内容,以崭新姿态出现。得到党和进步人士的大力支持,受到读者的爱护,在反动政府的高压和右翼报纸的重围中,冲开一条出路。
郭沫若、翦伯赞、吴晗、邓初民以及上海的马叙伦等诸先生,经常为《文汇报》写稿,其他民主人士如黄炎培、包达三、张炯伯等也给予十分关切。
傅雷的寓所,我是常客,不时去就教和索稿。
有一天,他对我说,“新看到根室的一本《苏联内幕》,谈到了不少我们全然不知道的问题。当然他有偏见,但有些问题,我看可以引为教训,将来注意防止。他写的那篇序言,比较客观。我想写一篇读后感,《文汇报》敢不敢登?”我说:“只要写的是事实,我当然敢登。”他下笔勤快,第二天就送来了。我细细拜读,觉得态度很诚恳,而且字斟句酌,深恐引起误解。
当时,已出现一个公式:苏联是光明的象征,而且是白璧无暇的,如果说太阳里有些黑的斑点,那就是反苏,反苏就是反共、反人民,至少是想走第三条道路。
果然,傅雷的读后感刊出后,立刻遭到了围攻,只有少数人予以支持。这些义正词严的围攻文章,我都一字不改加以披载。
那时,傅雷对我说:“你把这些文章都照登是对的。我有许多理由可以反驳,但今天还不是自由讨论、真理愈辩愈明的时候,我宁可沉默,宁可背黑锅,大敌当前,不要为亲者痛,仇者快,说进步营垒中分裂了。我看,这种讨论,从长远看,还是有益的。”
一九四七年五月,《文汇报》就被封了。
翌年,我准备去香港筹创香港《文汇报》,他十分高兴,给了我很多鼓励。
香港《文汇报》于九月初创刊,大约在十月中,忽然接到他从昆明来信,说已全家移住昆明。我很奇怪,为什么上海快要解放,他要移住昆明呢?如果是因为他思想上还背着这个“黑锅”,我太对不起朋友了。
以后又来信说,昆明什么也看不到,希望我把新出的中外文书刊,寄给他一些。我根据他的爱好,收罗了一批新出的书刊,寄赠给他。
一九四九年三月,我离港到京,五月底,回到上海,听说傅雷已由滇去港。一九五○年初,一位也是他好友的我的亲戚,说傅雷一家已回到上海,觅寓在离我家不远的江苏路。那时,我忙于办报和开会,他则闭门勤于翻译文学名著。我们很少见面,而经常由这位亲戚互通音问,互致慰勉。那几年,他每出版一本翻译的巴尔扎克小说和《克利斯朵夫》等,必先寄赠给我。我是不懂法文的,从他的“信、雅、达”的译文中,获得优美的文学欣赏,也看出他偿付了多大的劳动和心血,对人民作了多大的贡献。
一九五六年春,我奉命结束《文汇报》,去京参加创刊《教师报》,不久,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伟大方针,我又奉命筹备复刊《文汇报》。我向党内几位富有办报经验的朋友请教,拟订了编辑方针,得到批准。决定复刊后的读者对象,以文化教育界的高级知识分子为主。这样,内容也该偏重文化、教育和艺术。在筹备期间,就分别征询京沪这方面的专家意见,以后,还组织了馆外编委会,请党内外的专家如罗竹风、周谷城、周予同,陈虞孙、傅雷、周煦良等为委员,除每月开一次会外,时常分别登门征询意见。在北京,也请三位党员专家为编委,着重指导北京办事处的工作。
在文学、艺术方面,我多次去向傅雷讨教。那时,他已不再专门闭户翻书,开始参加作协工作,也参加上海市政协的学习和其他活动,正如那年六月一封家书所记,他曾去安徽参观煤矿和水库,看到了国家现代化的前景,十分兴奋。
他给我提了不少宝贵的意见,但他很谦虚,说他对绘画艺术是“半瓶醋”,在这方面,他建议我多访问林风眠先生和沈知白先生。
有一次,当我在他的书斋里和他及梅馥夫人畅谈的时候,客厅里忽然传来悠扬的钢琴声。我知道这是傅聪在练习。傅雷微笑地告诉我,傅聪正在休假,准备出国表演。他还说:“这孩子有天才,从小我就注意严格要求,这几年,我经常要他多读中外的名著,特别是我国古代文学家诗词,欣赏古代绘画,以培养他的情操。一个音乐工作者没有高尚的情操和文学素养,是无法攀登高峰的。”现在,读到他的家书,更证实他对培养儿子灌注了多大的心血,他细心介绍外国音乐、艺术家的长处和缺点,对李、杜及苏、辛、白居易等古代文学家的一诗一句,指点、比较,多么周详细致。正如楼适夷同志在序言中所说的,“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为了教育儿子,也为了提高国家的音乐艺术,灌注如此大量的心血,我看,在中外古今是罕见的。
那时,他的社会活动多了,更激起了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也带来了新的苦恼。“社会活动与学术研究真有冲突,……不可得而兼,……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也不会多于二十四小时。……自己的兴趣又广:美术界的事又要多嘴,音乐界的更要多嘴。……而且一般社会上的情况,我也关心,也常提意见,提了意见常常追问下落。”(《家书》一九五六年七月二十三日)
但是,在翌年夏季匝地掀起的一场大风暴中,这位认真加天真的人被“扩大”进去了。
到一九五九年底,第一批“右派”摘去“帽子”。傅雷呢,既不参加开会、“学习”,更拒绝任何检查。不知经过哪一位领导的好意,说只要他形式来参加一次会,就给他摘帽,但傅雷拒绝了,说他根本不承认是什么右派,不需要这个形式。最后,还是由一位政协负责同志,到他家里作一个宣布。
记得一九五七年三月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我和傅雷都应邀赴京参加,住在百万庄招待所,先去听了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讲话的录音,后来又在会议中听到毛主席的两次讲话,与会者都十分兴奋。康生几乎天天来百万庄招待所“启发”“辅导”,鼓励帮助整风。有一天,会议休息,我和傅雷相约到中山公园茶叙,我们互谈心得体会,结果一致认为,毛主席真英明,发展了马列主义,在党正确的领导下,应该更加竭尽智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那年三月十八日的家书中,他给儿子谈了自己的心情:“毛主席的讲话,那种口吻,音调,特别亲切平易,极富于幽默感,而且没有教训口气,……他的马克思主义是到了化境的,随手拈来,都成妙谛,出之以极自然的态度,无形中渗透听众的心。讲话的逻辑都是隐而不露,真是艺术高手。……他的胸襟宽大,思想自由,和我们旧知识分子没有分别,加上极灵活的运用辩证法,当然国家大事掌握得好了。毛主席是真正把古今中外的哲理融会贯通的人。”又说:“千万别忘了我们处在大变动时代,我国如此,别国也如此。毛主席只有一个,别国没有。”他这样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社会主义,不正代表当时千千万万正直、爱国、力求进步的知识分子的心情吗?他又说:“我的感觉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确是数十年的教育事业,我们既要耐心等待,又要友好斗争,自己也要时时刻刻求进步,——所谓自我改造。”有丝毫的迹象,能说明是“各取所需”、“向党进攻”吗?
“帽子”虽然摘去,帽痕宛然还在,还被编入另册,紧箍咒还时常发挥威力,我是不想做也不想写,只是奉命学习,按指示工作,不敢发挥一点主动性。
这次读了《家书》,才知他在那几年还是拚命工作,竭力和病痛搏斗。“不病不头痛的时候本来就很少,只能抓紧时间做些工作;工作完了已精疲力尽,无心再做旁的事。……我素来对生死看得极淡,只是鞠躬尽瘁,活一天多做一天工作”。(一九六○年八月五日)
一九六五年初,当年的上海市政协主席魏文伯同志,特地邀宴文化界人士,有我和傅雷,还有魏金枝等同志,征询对于江青正在号召的现代题材京戏——当时还不叫样板戏——的意见,我和傅雷都踊跃发了言,并相互补充,他态度开朗,对我依然是老朋友的态度。这是我和他最后的一晤。
这样不顾利害,不计冤屈,始终想尽力为国家为社会主义工作到底的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还不被四人帮放过,“文革”初期就被抄家、狠批狠斗。“士可杀而不可辱”,终于和梅馥夫人双双含屈逝世了,呜呼!
三中全会以后,一切含冤受屈的人都得到平反或改正,傅雷夫妇的追悼会,也已隆重开过了。一位朋友写信给我:“活下来就是胜利”。这是不错的。但幸存下来的人,必须真正吸取教训,尽力使这种惨局不致再现。同时,只要一息尚存,要为国家多做些工作,才能不愧对已看不到光明重临、充满希望的今天的死者。
这几年,我在重握秃笔时,就常常记起傅雷、平心、邓拓、姚溱、仲华、逸群、熙修、云彬,这些死友的形态笑貌,鞭策着我。
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