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美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升华美,指导学生去感受美、判断美、教师在授课中应时刻注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应开源引流挖掘美创造美。
  【关键词】高中语文 审美教育 渗透方法
  
  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缺少美,真正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语文学科中处处充满美,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审美源泉。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一种艺术。教师应该更多的懂得如何讲究艺术性和灵活性,将美融入教育领域,引领学生去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最终使学生获得乐观向上、健康高尚的情感。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所谓语文审美教育,就是以语文为对象的自我意识教育和情感教育。学生一旦受到审美情操的支配,就会大大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由单纯渐趋成熟定型,他们对社会现象的模仿、接受能力强,易于用作家的情操陶冶他们的情感。爱美、崇尚美、追求美是当代青年学生典型的心理特征,但又对什么是美、怎样做才是美鉴别不清而盲目接受。因此,审美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文教学,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健康的审美意识,使高中学生的心理结构趋向完善、健全,人格素质臻于高尚,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挖掘语文教材审美素材,确定审美对象
  作为审美对象的语文教材,大部分是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时空检验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统一体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一)挖掘教材中的自然美
  自然美是以自然物为对象的美,是指那些未经“人化”而体现“人的本质力量”,为人的感官所感知,并能引起人的精神愉悦的自然现象。自然美在教材中到处可见,宇宙太空的深广无限,日月星云的变幻莫测,江河湖海的星罗棋布,奇峰峭壑的错列纵横,松涛林海的翻涌怒号,响泉飞瀑的争流喧扬,夜雨晨星的朦胧闪烁,朝晖暮霭的温柔和丽,还有蜜蜂营营,粉蝶翩翩,鲜花怒放,百鸟争啼,万物亮秀,生态争辉的田园、原野和森林。还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雄浑壮丽、深邃开阔的草原,“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银链。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向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的矗立在蓝天下的天山;“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花香”的江南水世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云:“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的色彩。”领略千姿百态的自然形态美震撼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逐步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二)感受深切的社会美
  社会美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的美,它指的是那些包含着社会发展本质规律,体现人们理想愿望,并能给人以精神愉悦的社会生活现象。社会美在教材中随处可见。课本人物最具感召力的是千百年来给中华乃至人类文化缔造了灿烂成就的众多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爱国爱民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们以各自的感人事迹和流传至今的精美篇章,反射出太阳般的光辉,哺育着华夏儿女几千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良知、心灵品格和美学理想。开堂讲课的孔子;放飞身心的老庄;屈原在汨罗江边以身许国的吟哦;李白对山河雪月的歌咏、傲视王侯的长啸;杜甫忧国忧民的叹息;陆游渴望统一的临终叮嘱;范仲淹胸怀天下苍生的乐和忧;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魄……这些顶天立地的光辉形象是构成中华品格的中流砥柱,是华夏文明的精神家园,时时刻刻以震天响地的撼人力量培育着我们民族的审美精神和审美理想。甚至,旷达的苏东坡、遁入桃源的五柳先生、淡入松竹的王维等,也从不同侧面昭示另一层面的人生理想,从另外的角度折射的审美光辉,表达的审美理念是主流审美观的必然分支和必要补充。因而作者形象体系表达的审美态度就更多元、更坚决,影响也更久远。
  (三)发现教材中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集中表现,是语文教学美育因素的主要内容。就语文教学的特点看,艺术美应包括内容美与形式美。内容美,即题材、思想、主题情节的美;形式美,即语言、结构、艺术手法、风格的美。《雷雨》之所以成为人们百读不厌的作品,是因为它以巧妙的结构在一个场景中安排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三十年来周鲁两家发生的事情于一个夏天的午后在周公馆内得以再现。《荷塘月色》之所以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就是因为文章有缤密精巧的构思、匠心独运的结构、质朴凝练的语言、绵密真挚的情怀,通篇洋溢着诗情画意。《再别康桥》一诗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简练,仿佛一首舒缓的乐曲,从心底流出。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再现这些美,引导学生从原来教学中的受动者转变为审美教育中的主动者,唤起他们的“乐知、乐学”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材的审美内涵是丰富而生动的,诸如,形象美、神韵美、空灵美、朴拙美、理趣美……我们应该根据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主要方法
  (一)在诵读中感受美
  语文课中的文学作品属于语言艺术,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它不像美术、雕塑、舞蹈,直接由视觉感知其形象,语言只有经过感知才能再现形象,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首先要设法让学生在绘声绘色地诵读中进行语言的审美感知,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立体感受,产生如见其人、如观其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审美感受。
  文字本身并没有音符,但它们一经文学大师的巧妙组合,就会跳出美的节奏。诗歌是很讲究音韵节奏美的,在教学中学生较容易感受到,而在散文中就需要用心去感受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这样一段文字:“月色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如果学生准确流畅而富有表情地诵读,就能把文字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读出来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组普通的文字,而是如小提琴琴弦在耳畔轻轻奏出的一支小夜曲,是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
  (二)在比较鉴赏中提高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有许多的形象,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种美的形象进行比较鉴赏,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和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就是一个美的形象。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这位“真的猛士”的形象进行审美鉴赏,一定要先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再仔细感知课文中形象生动的语句,“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却“从容地转辗”“枪弹的攒射中”唤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一个以非凡的用意和正义感反抗当时暴政而惨遭屠戮的“真的猛士”美的形象,就凸现在学生面前,他们的内心会产生震撼,心灵会受到美的洗礼。
  (三)在写作训练中创造美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美的能力,关键是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情感和兴趣,这是审美创造的源泉和内动力。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了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通过阅读、分析,学生加深了对作品的艺术美及作品再现的生活美、自然美的认识和理解,受到了美的感染并和作者感情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作文,运用语言文字去表现美的感受,由仿写、看图写、缩写、扩写、改写,或自拟题目写,或由教师命题写进一步创造美。
其他文献
文章论述了高职网络专业安全防护方向的专业建设的思路,提出了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法、加强虚拟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等教改措施.
【摘 要】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中职学校的技能教学已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着技能课程的开展,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认识也不足,学习也比较厌倦等原因也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所以,充分了解计算机教学的现状,进行系统性的教学改革,帮助学生不断学好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教学 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    在现在的中职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如何加强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创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中职英语 英语教学 课堂    在当今中职教育的课程结构中,英语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程。国家教委也规定,中职中专学生毕业时,必须通过PETS—1B(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一级B)。PETS考试则分为两部分,学生必须口语和笔试同时及格才能准许毕业。而中职中专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口语和听力更是其薄弱
提出了一种基于累积和的趋势分段检测方法。并把该方法运用于心脏停搏病人的MEMS时间序列中的趋势变化检测。在该改进方法中,通过引入一个自适应参数能够自适应地把较小的碎
国内外物流研究者把物流看做社会经济来源的第三大利润源泉,从而拉动了我国的物流教育业.但由于我国物流教育开展较晚,人才培养方案不甚合理.在我国物流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
《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可见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事。那么我们应如何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阅读的
【摘 要】项目课程的特色是基于工作任务,高职院校应用小语种专业的项目课程开发意义深远。本文从构想的角度,对课程开发应遵循的几个原则与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为高职院校应用小语种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应用小语种 项目课程 课程开发    项目课程实质就是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项目”二字与职业中的各种工作挂钩,指的是相互之间具有独立性,又具有相联性的客观存在的各个工作
【摘 要】高职学生能力的评价是实现高职院校教育目标和重点院校建设规划的重要保障,以往的能力评价体系存在着特色不显著、评价手段单一、功能要求简单以及内涵匮乏等等弊病。本文从高职学生能力测评体系出发,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简单探讨上述问题。  【关键词】评价指标 高职 职业素质 体系建设    提高高职学生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些骨干院校的规划建设和实现本位能力的重要保障。传统中的高职学生
通过对双滚筒分别驱动带式输送机的防滑分析,提出了防滑角的概念。指出当防滑角小于围包角时.胶带不打滑条件应按防滑角进行验算 The concept of anti-skid angle is put forw
【摘 要】自我管理是班级管理的创新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培养学生追求发展和生存的基本能力,这已经成为现代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班级管理 自我管理能力 培养途径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在中职院校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