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gang36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人类走进新世纪之际,创新成了时代的最强音。语文是一门创新性思维颇为丰富的学科,学生一旦处于主动状态,必定爆发出无限的创造的火花,中学语文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诱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求异思维
  
  在学习课文内容时,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思维活动的激发和引导。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应总是教师把科学文化知识直接告诉给学生,让学生作好笔记就行了,而应当是根据课文内容,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动脑筋回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独立的见解,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对学生与众不同的思维和敢于大胆思索的精神应给予鼓励,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结果而忽视思维过程。在课堂上,有时应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大胆提出问题,养成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主动学习的习惯。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应设法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有时,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回答问题,教师不要着急,不要发火,要耐心地加以引导,当发现学生思维的火花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诱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创新思维只有在自由自在的思维空间中才能孕育、诞生。没有宽松的环境,学生就没有自主性,没有自主性就不会有创新行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诱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教师要作为学生的朋友,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平等对话,特别是学生的置疑问题,更要大加赞赏,并加以引导、培养。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外,教师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给学生创设一种愉快、和谐的氛围,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一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求知欲望,推动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三、在语文课外活动的广阔天地里,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教育家陶行知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创造。他还激情澎湃地讴歌:“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机遇,语文课外活动的形式很多,可以有作文竞赛、书法比赛、辩论赛等语文主题活动,还有说相声、演小品、演话剧等语文说唱表演活动,再有优秀习作、手抄报、简报等语文作品展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但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而且可以充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课文内容丰富多彩,课外活动形式多样,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我们要充分发挥、研究、挖掘教材中创新性思维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真正培养出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联通:061506河北省南皮县刘夫青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在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教育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是信息时代对数学教学的要求。    一、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直观新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教师,应充分挖掘教
期刊
2001年起我校就被定为最早的一轮课改实验学校,到今年正好是经历了一轮。送走第一届的课改新生,坐下来细细思索自己这六年来的教学,时而轰轰烈烈,时而迷雾重重;时而大刀阔斧,时而亡羊补牢,……没有任何辅助材料,一本教学用书成了我的唯一的“宝贝”。课前课后,甚至睡觉前也常拿出翻翻,就怕自己读不懂、读不透而误人子弟。胆战心惊、如履薄冰地过了六年。在学生取得辉煌成绩之时,我也长长地抒了一口气。在我看来,这个
期刊
教学重点:  1.了解范仲淹的有关文学常识。教师范读课文,激励学生古文兴趣。  2.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树立大语文观,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反复颂读第一段,理解其内容含义。  5.学习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内容:  1名句古诗词欣赏。2.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4个学生上黑板来写几个名字。  韩愈、
期刊
如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直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而且应用知识的过程,也会使学生感到数学与自身价值的存在,这才真正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素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正体现学习的主体地位。  数学教学活动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
期刊
最近,我上了一节录像课《嘀哩嘀哩》,在进行歌曲教学时我巧妙地把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结合,利用打击乐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验歌曲的欢快情绪,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从而心情愉悦、快乐歌唱。    一、采用听想法和启发式的教学,利用多种手段寻找音乐形象,从而体会歌曲内容、掌握歌曲形象,感受歌曲情绪    《嘀哩嘀哩》是一首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歌曲。在教
期刊
本模式是以初二年级的学习者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个案探索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和口语训练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使交际行为(即口语训练)带有“任务型”(即语法教学)的特点。  下面我通过二个课堂案例:宾语从句之口语训练(以下简称“个案A”)和被动语态之口语训练(以下简称“个案B”)的研究,以课堂实录、问卷调查、课后总结等形式全方位诠释语法教学之口语训练这个模式,以期为提高学生兴趣及课堂效率提供一条不同的
期刊
人与人之间互相传递信息,互相交流思想感情,最主要的方式是进行口头交际,也就是“说话”,即“口语”。但口语的进行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就决定了书面语的产生。书面语写作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推敲,可以写得比口语更精练、更精确,也就是说书面语比口语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内容。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而低年级是培养语言智能的最佳时期,因此,写话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是语文
期刊
学生识字是为了阅读打基础。实际上,在识字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启蒙式阅读了。比如,学一个字组一个词、用词说一句话等。到了小学三年级,学生就能阅读较长篇幅的课文,基本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怎样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喜欢阅读,极大地调动学生的阅读激情是教学中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难题。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激趣导学”的教学理念,尝试着使用“激趣阅读”的教法,效果很好。    一 在交流中激趣   
期刊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进一步向城市涌进,广大农村出现了青壮年少见、老弱病残留守在家的状况,在这些留守人群中,心理和身体正处于发育期的儿童和少年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而且这个比例还在逐年升高。以我乡为例,2006年,全校676名学生,“留守儿童”有335人,占49.5%,2007年,全校643名学生有427人是“留守儿童”,占66.4%。随着“留守儿童”的逐渐增多。这些学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
期刊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令师者最头疼的是作文教学,最辛苦的是作文的批改。按传统习惯,学生作文之后,老师便挑灯夜战,对其精批细改。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往往事半功倍,收效甚微。因为学生拿到作文本之后,常常关心的是此次作文的分数、等级或作文后的评语。顷刻之间,作文本便进入了书包或放进了抽屉,等待下次作文时,作文本才能重见天日。老师的苦心孤诣却不能产生实质性的效应,学生作文的优劣得失学生自己难以明察。老师在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