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子阅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可是,很多热心亲子阅读的爸爸妈妈一方面喜欢图画书带给自己和孩子不一样的感受,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不会给孩子讲故事,觉得自己讲得不够绘声绘色:还有的家长担心自己不能理解绘本的深刻含义。下面,我们就来讲些简单易行的办法,帮助爸爸妈妈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做个吸引孩子的故事爸爸、故事妈妈。
爸爸妈妈们经常问“怎样给孩子讲故事?”其实,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串问题。我们可以把它改成我怎么给孩子读一本新书?第二次读的时候,我要一直重复吗?他为什么反复地让我读?每次读得都一样吗?他每次理解的都一样吗?这一串问题涉及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每次阅读的目的应该是不一样的。
首次阅读的目的:故事真好玩,大致听明白。
因为阅读对孩子来说,兴趣是第一位的,只有喜爱,才能附带产生出理解、认同、模仿、分享等后续行为。没有最初的喜爱,最初的兴趣,其他一切都是强加给孩子的。因此,在首次阅读时,让孩子体会到故事真好玩,有意思,还想读,这是最重要的。而大致听明白的标准,就是让孩子意识到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先发生了什么,后发生了什么,结局如何,就可以了。
第二次阅读二的目的:原来是这样,基本读明白,对于不理解的词语或情节展开讨论。
在第二次阅读的时候,由于对情节的走向已经没有悬念了,这时孩子就能更好地体验故事的发展,感受故事的节奏、人物的性格,以及故事的含义。当然,在第一次阅读时,孩子也会关注这些内容,但由于当时孩子对情节的发展最感兴趣,所以有些细节难免会遗漏,而第二次阅读正好补充对这些细节的理解。
例如,当孩子首次阅读《我爸爸》时,往往只关注“我爸爸”是什么,会做什么:而第二次阅读时,很多孩子就发现了“云”的变化,并且对云的变化痴迷不已。在阅读《一片披萨一块钱》时,孩子们首次阅读都是关注阿比和阿宝的披萨有没有卖出去:而在第二次阅读时,则开始关注他们的房子,他们做披萨的动作,以及他们进行交换时到底有没有赚到钱。这个层次的理解,我们可以称之为“基本明白”,如果其中有孩子不理解的词语,不理解的概念,我们可以给孩子解释,或者鼓励他们在书中找到相应的解答。有时候,我们也可以主动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书里说‘时光小鸟飞得快,一去不回来’,时光还能像什么一样,一去不回来呢?”这里,我们并没有和弦子讨论比喻和修辞,但是,却可以让孩子通过模仿书中的句子,体会比喻的用法和效果。当然。这些都是基于第一遍的“兴趣盎然”,和第二遍的“基本明白”。
第三次阅读,活着说后续的多次阅读的重点是:我是这样想的,你呢?假如不是这样,还会怎么样呢?讲给我听听,你又有新发现吗?
我们说,阅读理解的层次至少可以分成三个,第一种是理解字面的意义:第二种是理解字里行间的,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意义:第三种是基于读者已有经验,建构出来的属于自己的文字的含义。也就是说,同一句话让不同的人读出来,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在阅读之后鼓励孩子表达,既是对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更能帮助孩子形成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我们还用那本《一片披萨一块钱》举例,孩子在反复阅读后,指出了“大熊和鳄鱼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他们没有把自己做披萨和蛋糕的原来的费用算进去,所以两个人都觉得自己赚了,但是实际上他们是亏了”。这种评论是建立在对阅读内容深刻和准确的理解之上的,是孩子根据经验建构起来的属于自己的对这本书的理解。
怀特海说:“教育应该是这样一种不断重复的循环过程,第一阶段是浪漫,第二阶段是精确,第三阶段是综合运用。”每一本故事书的阅读也应该大体是这个样子、
这几个阶段,不是必然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而是提示我们要慢慢地从感性到理性。感性是最基础的,没有感性的喜爱,也就不用妄谈理性的研究了。对于家长而言,在读故事时,必要的解释和说明是不可缺省的,但是,不要把解释说明放在第一位,而是一定要应和着孩子的需要。
如何体察孩子的需要
仔细观察孩子听故事时会有哪些表情,我们对孩子的表情应该持有的态度。左侧是孩子的表现,右侧是家长的态度和做法。
3岁以前的孩子会急于翻页,知道结果,说明他们知道了故事是有结构的,同时还不理解高潮和结局的关系阅读经验还不丰富,越是阅读经验丰富的孩子,越不会急于看结果。如果孩子要看,那就让他看好了,当他阅读了足够多的绘本后,他一定会按部就班地看,而不会急于看结果的
了解早期亲子阅读的基本概念后,我们来练习如何有声有色地给孩子讲故事。
首先,拿起一个绘本,通读一遍,回答自己几个问题
这个绘本好玩吗?
哪儿最好玩?
谁是主要人物?
高潮在哪里?
转折或者关键页在哪里?
千万不要问自己的问题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接下来,我们先来设计声音,这样做能让我们把故事读得更引人入胜。设计自己的声音很简单,大家都知道迪斯尼的经典《小熊维尼》(我们以超级侦探系列为例)以及他们的声音。记得小熊维尼、跳跳虎、黛比、小猪、小豆、嘟嘟以及猫头鹰的声音吗?如果你不清楚,就随意想一个自己年少时最痴迷的动画片,想想里面角色的声音。
现在,请你偷偷地用这几个人物的声音说一句话:你好,你晚上想去做什么呢?试试看,自己的音色是怎么变化的?猫头鹰,声音尖尖的,小熊维尼的声音总是慢慢的,很慢很慢。黛比的声音温柔而镇定,柔和又有耐心:小猪的声音总是颤颤巍巍的,很胆小:小豆的声音活泼而有趣,很自信i猫头鹰是慢而稳定的,有智慧的声音;因为没有大坏蛋,所以我们再想象一个大野狼的声音吧,凶狠的,狂傲的。脑子里有这几个角色的声音以后,基本上,绘本中能出现的人物的声音就都有了。当你再给孩子读绘本时,你的声音就不再那么单调了,而是用声音本身来演绎角色。有时间自己用这几个声音去练练,然后在朗读绘本时,用这些声音来演绎绘本中的人物吧。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表情不是很丰富。没关系,会这几个就够了。左边是你想要表现的情绪,右边是你的表情和动作。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可以用表情带动孩子进入情节。但是,绘声绘色只是初级手段,我们还要学会在关键点提出疑问,比如,转折、伏笔(导火索、前奏)、冲突、结局。提出疑问也很简单,有时候只是用表情和音色变化就可以了。有时候可以问:你猜猜接下来会怎么样?真的是这样吗?原来是这样啊,我怎么觉得不对劲啊?用专业的词汇讲,这叫出声思考。其实就是为孩子做出一个示范。
刚才说,一开始不要忙着讨论,但慢慢地,孩子的阅读经验丰富了,语言水平提高了,在一个宽容平等和接纳的环境中,和孩子就绘本内容展开讨论,肯定会对他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有所帮助,那么,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呢?
值得讨论的话题:主人公、情节走向、配角、现实经验、细节(图、文)、结局、某个词语、句子。
讨论的形式可以先发表看法,也可以先询问孩子的看法,可以提出质疑,也可以表示赞同。关键是,你永远保持一种开放的、接纳的、分享的态度。
其实,给孩子讲故事本身并不难,多讲几次就好了,讲得越多,心得越多。关键是,既要相信孩子,也要相信自己。你必须相信:发展是有顺序的,渐进的,孩子是一天天成长起来的,你没法让2岁的孩子像5岁孩子那样去理解。但这没关系,孩子是具有吸收性心智的,他们自然会吸收他们需要的东西。你做的一切都不是无用功,但也绝不会立竿见影。总之,只要你投入感情和精力,你一定会和他一起成长,你要等他慢慢成长,也要允许自己慢慢成熟。
爸爸妈妈们经常问“怎样给孩子讲故事?”其实,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串问题。我们可以把它改成我怎么给孩子读一本新书?第二次读的时候,我要一直重复吗?他为什么反复地让我读?每次读得都一样吗?他每次理解的都一样吗?这一串问题涉及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每次阅读的目的应该是不一样的。
首次阅读的目的:故事真好玩,大致听明白。
因为阅读对孩子来说,兴趣是第一位的,只有喜爱,才能附带产生出理解、认同、模仿、分享等后续行为。没有最初的喜爱,最初的兴趣,其他一切都是强加给孩子的。因此,在首次阅读时,让孩子体会到故事真好玩,有意思,还想读,这是最重要的。而大致听明白的标准,就是让孩子意识到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先发生了什么,后发生了什么,结局如何,就可以了。
第二次阅读二的目的:原来是这样,基本读明白,对于不理解的词语或情节展开讨论。
在第二次阅读的时候,由于对情节的走向已经没有悬念了,这时孩子就能更好地体验故事的发展,感受故事的节奏、人物的性格,以及故事的含义。当然,在第一次阅读时,孩子也会关注这些内容,但由于当时孩子对情节的发展最感兴趣,所以有些细节难免会遗漏,而第二次阅读正好补充对这些细节的理解。
例如,当孩子首次阅读《我爸爸》时,往往只关注“我爸爸”是什么,会做什么:而第二次阅读时,很多孩子就发现了“云”的变化,并且对云的变化痴迷不已。在阅读《一片披萨一块钱》时,孩子们首次阅读都是关注阿比和阿宝的披萨有没有卖出去:而在第二次阅读时,则开始关注他们的房子,他们做披萨的动作,以及他们进行交换时到底有没有赚到钱。这个层次的理解,我们可以称之为“基本明白”,如果其中有孩子不理解的词语,不理解的概念,我们可以给孩子解释,或者鼓励他们在书中找到相应的解答。有时候,我们也可以主动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书里说‘时光小鸟飞得快,一去不回来’,时光还能像什么一样,一去不回来呢?”这里,我们并没有和弦子讨论比喻和修辞,但是,却可以让孩子通过模仿书中的句子,体会比喻的用法和效果。当然。这些都是基于第一遍的“兴趣盎然”,和第二遍的“基本明白”。
第三次阅读,活着说后续的多次阅读的重点是:我是这样想的,你呢?假如不是这样,还会怎么样呢?讲给我听听,你又有新发现吗?
我们说,阅读理解的层次至少可以分成三个,第一种是理解字面的意义:第二种是理解字里行间的,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意义:第三种是基于读者已有经验,建构出来的属于自己的文字的含义。也就是说,同一句话让不同的人读出来,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在阅读之后鼓励孩子表达,既是对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更能帮助孩子形成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我们还用那本《一片披萨一块钱》举例,孩子在反复阅读后,指出了“大熊和鳄鱼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他们没有把自己做披萨和蛋糕的原来的费用算进去,所以两个人都觉得自己赚了,但是实际上他们是亏了”。这种评论是建立在对阅读内容深刻和准确的理解之上的,是孩子根据经验建构起来的属于自己的对这本书的理解。
怀特海说:“教育应该是这样一种不断重复的循环过程,第一阶段是浪漫,第二阶段是精确,第三阶段是综合运用。”每一本故事书的阅读也应该大体是这个样子、
这几个阶段,不是必然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而是提示我们要慢慢地从感性到理性。感性是最基础的,没有感性的喜爱,也就不用妄谈理性的研究了。对于家长而言,在读故事时,必要的解释和说明是不可缺省的,但是,不要把解释说明放在第一位,而是一定要应和着孩子的需要。
如何体察孩子的需要
仔细观察孩子听故事时会有哪些表情,我们对孩子的表情应该持有的态度。左侧是孩子的表现,右侧是家长的态度和做法。
3岁以前的孩子会急于翻页,知道结果,说明他们知道了故事是有结构的,同时还不理解高潮和结局的关系阅读经验还不丰富,越是阅读经验丰富的孩子,越不会急于看结果。如果孩子要看,那就让他看好了,当他阅读了足够多的绘本后,他一定会按部就班地看,而不会急于看结果的
了解早期亲子阅读的基本概念后,我们来练习如何有声有色地给孩子讲故事。
首先,拿起一个绘本,通读一遍,回答自己几个问题
这个绘本好玩吗?
哪儿最好玩?
谁是主要人物?
高潮在哪里?
转折或者关键页在哪里?
千万不要问自己的问题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接下来,我们先来设计声音,这样做能让我们把故事读得更引人入胜。设计自己的声音很简单,大家都知道迪斯尼的经典《小熊维尼》(我们以超级侦探系列为例)以及他们的声音。记得小熊维尼、跳跳虎、黛比、小猪、小豆、嘟嘟以及猫头鹰的声音吗?如果你不清楚,就随意想一个自己年少时最痴迷的动画片,想想里面角色的声音。
现在,请你偷偷地用这几个人物的声音说一句话:你好,你晚上想去做什么呢?试试看,自己的音色是怎么变化的?猫头鹰,声音尖尖的,小熊维尼的声音总是慢慢的,很慢很慢。黛比的声音温柔而镇定,柔和又有耐心:小猪的声音总是颤颤巍巍的,很胆小:小豆的声音活泼而有趣,很自信i猫头鹰是慢而稳定的,有智慧的声音;因为没有大坏蛋,所以我们再想象一个大野狼的声音吧,凶狠的,狂傲的。脑子里有这几个角色的声音以后,基本上,绘本中能出现的人物的声音就都有了。当你再给孩子读绘本时,你的声音就不再那么单调了,而是用声音本身来演绎角色。有时间自己用这几个声音去练练,然后在朗读绘本时,用这些声音来演绎绘本中的人物吧。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表情不是很丰富。没关系,会这几个就够了。左边是你想要表现的情绪,右边是你的表情和动作。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可以用表情带动孩子进入情节。但是,绘声绘色只是初级手段,我们还要学会在关键点提出疑问,比如,转折、伏笔(导火索、前奏)、冲突、结局。提出疑问也很简单,有时候只是用表情和音色变化就可以了。有时候可以问:你猜猜接下来会怎么样?真的是这样吗?原来是这样啊,我怎么觉得不对劲啊?用专业的词汇讲,这叫出声思考。其实就是为孩子做出一个示范。
刚才说,一开始不要忙着讨论,但慢慢地,孩子的阅读经验丰富了,语言水平提高了,在一个宽容平等和接纳的环境中,和孩子就绘本内容展开讨论,肯定会对他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有所帮助,那么,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呢?
值得讨论的话题:主人公、情节走向、配角、现实经验、细节(图、文)、结局、某个词语、句子。
讨论的形式可以先发表看法,也可以先询问孩子的看法,可以提出质疑,也可以表示赞同。关键是,你永远保持一种开放的、接纳的、分享的态度。
其实,给孩子讲故事本身并不难,多讲几次就好了,讲得越多,心得越多。关键是,既要相信孩子,也要相信自己。你必须相信:发展是有顺序的,渐进的,孩子是一天天成长起来的,你没法让2岁的孩子像5岁孩子那样去理解。但这没关系,孩子是具有吸收性心智的,他们自然会吸收他们需要的东西。你做的一切都不是无用功,但也绝不会立竿见影。总之,只要你投入感情和精力,你一定会和他一起成长,你要等他慢慢成长,也要允许自己慢慢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