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最近成为网红的北京南站终于要紧急整改了。这座始建于1897年的火车站,上一次改造是在2006年,当时它花了两年时间变身为“中国首座高标准现代化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不过,估计当时参与设计建造的规划师们怎么也想不到,10年后,所谓的“高标准”“现代化”竟以被群嘲的姿态上了热搜。
事情开始于一篇题为《北京南站怎么就成了“北京难站”》的报道。北京南站打车难、黑车横行的问题终于被摆到台面上说了。这下,对北京南站积怨已久的广大乘客终于按捺不住纷纷开启了吐槽模式。也对,谁能比乘客更有资格吐槽呢?毕竟通过重重安检排队进站的是他们,在候车室苦站等车的是他们,出站后找不到公交挤不上地铁打不到车的还是他们。
有些交通枢纽本身能自成一道景点,有些却只能是槽点。这其中的差别可不是比比谁更大或者比比谁更美这么简单。本质上交通枢纽是一个功能性空间,让旅客在其中安全、高效率地流动才是首要任务。而这个功能实现的基础是合理的动线设计、交通设计以及管理服务。花大价钱修建交通枢纽本是为了出行方便,却因设计、管理缺陷而导致种种不便,说得严重点儿都能上升到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的高度了。
对于许多初到一座城市的游客来说,对城市的第一印象通常来源于抵达的机场或者火车站。如果在这一关体验不佳,整趟旅行可能都会在疲惫和吐槽中度过。很久之后,你可能已经想不起当时去了哪些景点,吃了哪些美食,但一定会记得在拥挤闷热的候车厅里徘徊的时刻。当你终于到达住处,发现此时距离飞机落地已经过去了4个小时之后,你可能就默默在心里给它打上了红叉叉。
交通枢纽的情况的确能反映出一座城市的规划和精细化管理能力。比如在讨论中多次以榜样的形象被顺带提及的上海虹桥枢纽,和北京南站相比其建筑体量更小,客运量更大,运营却井然有序。而随着这轮批评,人们对北京南站的不满,已经波及整个北京市的交通规划和城市基建了。
其实我们的要求真的不高。不需要多少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体验设施,只要保持干净整洁有空调就OK。规模也真的不用太大,到达出发都方便最重要。可事实是,虹桥枢纽在国内属于特例,失格的北京南站才是大多数交通枢纽的代表。
如果要评一个“体验最佳交通枢纽”,有资格参赛的选手实在不多。要是把标准改成“最坑的交通枢纽”,竞争可就相当激烈了。除了北京南站,广州站和西安站也没少被吐槽混乱。先不說排队拥挤、打车难、黑车多这些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大省会城市的问题,有些选手坑也坑得十分有地域特色。去过重庆的朋友都知道什么叫“相隔100米,相遇半小时”,而重庆北站是“我们之间永远隔了一个南/北广场”。因为重庆北站南北各有一个广场,但两个广场之间并不相互连通。如果你要在北广场候车却一不小心走错地铁口到了南广场,不好意思,麻烦去等公交车,15分钟就能到。
就连被视作国内交通枢纽模板的虹桥枢纽也还是有进步空间的。上海的朋友一提到虹桥,还是会对停车难的问题大倒一番苦水。最近打算把车停到P9、P10停车场再去乘火车的朋友经常会排队排到高架上。可见一个交通枢纽光是内部设施完善还不够,还得考虑到旅客从前往到离开的每一环节的体验。
套用那句著名的“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来形容交通枢纽的建设就是,“建设者必须每一个环节精心规划,才能满足乘客最基本的需求。”
干净整洁,尤其是厕所
一座商场到底干不干净,看厕所才知道。同理,厕所也是检验交通枢纽干净程度的底线。由于交通枢纽人流量更大也更杂,清洁难度大大增加。因此如果哪个交通枢纽能保证厕所时刻整洁,足见其管理能力。说到厕所不得不提的国家就是日本。我们在《厕所的品格》里详细介绍过,日本的厕所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好在国内,商场已经开始考虑到母婴室等人性化需求,作为门面的交通枢纽是不是也该先保证清洁,以及隔间里有纸。
给停车场多一点空间
开车的朋友多少都遇到过停车场没有车位的情况。平时大不了多开个几百米停远一点,到了赶高铁飞机的时候可真是急skr人了。运气好的停车场就在地下,垂直上升个几层就能到,可偏偏有些设计师喜欢把停车场设在离候车厅1公里之外。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的你正好是个路痴,恭喜你喜提车站半日游。
空调风可以更猛烈一些
这个夏天最辛苦的可能是英国人。今年夏天,英国多地出现了30摄氏度以上的罕见高温—当地夏季平均气温通常在25摄氏度以下,以至于伦敦地铁根本就没!有!装!空!调!。于是乎每个铁站都被热成了大型桑拿房,每个人都干着进去,湿着出来。
不过先不要急着笑话英国人,虽然我们高温预警没少见,但空调的开机率也没高多少。在人流密集的交通枢纽,夏天不开空调简直是十大酷刑之首。不知道是设计疏漏还是有意为之,一些大型车站总有几个空调死角,一不小心走进去就像误入了火焰山结界。
打车方便
各大交通枢纽的通病。老老实实排半个小时队能打到车已经算是幸运的了。若是运气不好去的是北京南站,你跟出租车之间不仅隔着看不到头的队伍、还有无数黑车司机。甚至出租车要伪装成黑车才能拉到客。
另外,夏天的出租车排队通道真的不是对乘客的惩罚吗?在烈日、空调外机、汗味、汽车尾气的多重作用下,从队尾排到队头的都是真的勇士。
指示牌逻辑简单点
想要不迷路,指示牌得靠谱。尤其在国内越建越大的交通枢纽里,指示牌设计师的逻辑好不好,决定了乘客要提前多久到站。郑州火车站就闹过车站指示牌南北方向标反的乌龙。不过就算方向正确,要在没有参照物的室内空间里分辨东南西北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指示牌的存在就是为了让路痴也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太专业真的容易让人看不懂。麻烦简单点,指路的方式简单点。
无障碍设施
在日本,许多大型交通枢纽的设备上都会配有盲文,可以说非常体现人文关怀了。然而在国内别说无障碍设施了,一些车站甚至仍旧没有电梯,或者电梯数量不够。普通人拎着箱子上上下下爬楼梯已经蛮费劲,残障人士想要独自乘火车/飞机几乎是不可能。
等候空间
交通枢纽的首要功能是运输,其次才是商业空间。可惜有不少运营者忘了这一点。商铺越开越多挤占了等候区域,座椅不够乘客只能席地而坐。一旦开始检票,队伍总能轻易把路堵死。而立在候车室中间的商铺挤占了空间也阻挡了视线,导致相对的两个检票口相互看不见。
不过也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设计师舍不得放椅子。没有商铺,只有几把孤零零的椅子,剩下都是空地,请大家自由发挥。
排队速度
习惯了在上海、苏州、杭州这些火车站开车前15分钟赶到然后刷第二代身份证无票坐车的朋友,一到其他地方坐车就会出现巨大的不适。不仅安检要排队,有些時候光是进入建筑物大门就已经花掉一半精力。可怕的是这只是开始,一套完整的排队套餐是这样的:取票、实名验证、第一道安检、第二道安检、候车。但不要以为检完票就万事大吉了,因为有50%的概率你要在站台上再排一次队。怎么样,就问你怕不怕?
夜间公共交通
本刊一位同事曾经在半夜11点多抵达北京南站,听到广播温馨提示,“现在出租车要等两小时,请选择公共交通。”问题是末班地铁已经远去,他不禁黑人问号脸:半夜哪儿来的公共交通?在打不到车的情况下,夜间公共交通简直是救命稻草。
到达方式多样性
就算在白天,公共交通也一样重要。交通枢纽毕竟是个中转站,太独立是万万不可的。至少要与城市既有的各种公共交通方式都有所连接,对应的入口设计得也要尽量合理。从地铁大军中突出重围后发现只有两部进站电梯和两个安检口也让人很崩溃。
除颤仪
还是在日本,所有机场、火车站和城市地下交通枢纽都配有除颤仪(AED)。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它最大的价值是非专业人员也可以使用。现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大城市的机场都陆续配备上了AED,这个不起眼的设备在关键时刻能够挽救乘客的生命,降低猝死率。2017年浦东机场就发生过乘客突然晕倒后靠AED成功获救的例子。但AED在国内的普及还需要时间。而已经配备了AED的交通枢纽也不一定能派上用场。设备损坏、无人操作的案例并不少见。
自助设施
明明已经有效率更高的进站方式了,一些交通枢纽偏偏不用。图方便直接刷身份证进站,对不起这是违规操作;想在自助取票机上取票,身份证却怎么也刷不出来。明明是为了提高效率而安装的设备,最后却变成鸡肋。不过据说最近要推广无纸化乘车了,可喜可贺。
配套商业
各大机构评选最佳机场、车站时,总会把购物体验列为标准之一,可见招商能力也是衡量交通枢纽品格的重要指标。好的交通枢纽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体验不错的商场。比如以免税店和大量餐饮闻名的香港国际机场。而招什么商铺、招来的商铺如何排列都是规划者能力的体现。在火车站吃饭图的就是方便,可是北京南站3公里内开了7家肯德基的操作,也确实不一般。
事情开始于一篇题为《北京南站怎么就成了“北京难站”》的报道。北京南站打车难、黑车横行的问题终于被摆到台面上说了。这下,对北京南站积怨已久的广大乘客终于按捺不住纷纷开启了吐槽模式。也对,谁能比乘客更有资格吐槽呢?毕竟通过重重安检排队进站的是他们,在候车室苦站等车的是他们,出站后找不到公交挤不上地铁打不到车的还是他们。
有些交通枢纽本身能自成一道景点,有些却只能是槽点。这其中的差别可不是比比谁更大或者比比谁更美这么简单。本质上交通枢纽是一个功能性空间,让旅客在其中安全、高效率地流动才是首要任务。而这个功能实现的基础是合理的动线设计、交通设计以及管理服务。花大价钱修建交通枢纽本是为了出行方便,却因设计、管理缺陷而导致种种不便,说得严重点儿都能上升到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的高度了。
对于许多初到一座城市的游客来说,对城市的第一印象通常来源于抵达的机场或者火车站。如果在这一关体验不佳,整趟旅行可能都会在疲惫和吐槽中度过。很久之后,你可能已经想不起当时去了哪些景点,吃了哪些美食,但一定会记得在拥挤闷热的候车厅里徘徊的时刻。当你终于到达住处,发现此时距离飞机落地已经过去了4个小时之后,你可能就默默在心里给它打上了红叉叉。
交通枢纽的情况的确能反映出一座城市的规划和精细化管理能力。比如在讨论中多次以榜样的形象被顺带提及的上海虹桥枢纽,和北京南站相比其建筑体量更小,客运量更大,运营却井然有序。而随着这轮批评,人们对北京南站的不满,已经波及整个北京市的交通规划和城市基建了。
其实我们的要求真的不高。不需要多少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体验设施,只要保持干净整洁有空调就OK。规模也真的不用太大,到达出发都方便最重要。可事实是,虹桥枢纽在国内属于特例,失格的北京南站才是大多数交通枢纽的代表。
如果要评一个“体验最佳交通枢纽”,有资格参赛的选手实在不多。要是把标准改成“最坑的交通枢纽”,竞争可就相当激烈了。除了北京南站,广州站和西安站也没少被吐槽混乱。先不說排队拥挤、打车难、黑车多这些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大省会城市的问题,有些选手坑也坑得十分有地域特色。去过重庆的朋友都知道什么叫“相隔100米,相遇半小时”,而重庆北站是“我们之间永远隔了一个南/北广场”。因为重庆北站南北各有一个广场,但两个广场之间并不相互连通。如果你要在北广场候车却一不小心走错地铁口到了南广场,不好意思,麻烦去等公交车,15分钟就能到。
就连被视作国内交通枢纽模板的虹桥枢纽也还是有进步空间的。上海的朋友一提到虹桥,还是会对停车难的问题大倒一番苦水。最近打算把车停到P9、P10停车场再去乘火车的朋友经常会排队排到高架上。可见一个交通枢纽光是内部设施完善还不够,还得考虑到旅客从前往到离开的每一环节的体验。
套用那句著名的“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来形容交通枢纽的建设就是,“建设者必须每一个环节精心规划,才能满足乘客最基本的需求。”
交通枢纽的品格
干净整洁,尤其是厕所
一座商场到底干不干净,看厕所才知道。同理,厕所也是检验交通枢纽干净程度的底线。由于交通枢纽人流量更大也更杂,清洁难度大大增加。因此如果哪个交通枢纽能保证厕所时刻整洁,足见其管理能力。说到厕所不得不提的国家就是日本。我们在《厕所的品格》里详细介绍过,日本的厕所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好在国内,商场已经开始考虑到母婴室等人性化需求,作为门面的交通枢纽是不是也该先保证清洁,以及隔间里有纸。
给停车场多一点空间
开车的朋友多少都遇到过停车场没有车位的情况。平时大不了多开个几百米停远一点,到了赶高铁飞机的时候可真是急skr人了。运气好的停车场就在地下,垂直上升个几层就能到,可偏偏有些设计师喜欢把停车场设在离候车厅1公里之外。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的你正好是个路痴,恭喜你喜提车站半日游。
空调风可以更猛烈一些
这个夏天最辛苦的可能是英国人。今年夏天,英国多地出现了30摄氏度以上的罕见高温—当地夏季平均气温通常在25摄氏度以下,以至于伦敦地铁根本就没!有!装!空!调!。于是乎每个铁站都被热成了大型桑拿房,每个人都干着进去,湿着出来。
不过先不要急着笑话英国人,虽然我们高温预警没少见,但空调的开机率也没高多少。在人流密集的交通枢纽,夏天不开空调简直是十大酷刑之首。不知道是设计疏漏还是有意为之,一些大型车站总有几个空调死角,一不小心走进去就像误入了火焰山结界。
打车方便
各大交通枢纽的通病。老老实实排半个小时队能打到车已经算是幸运的了。若是运气不好去的是北京南站,你跟出租车之间不仅隔着看不到头的队伍、还有无数黑车司机。甚至出租车要伪装成黑车才能拉到客。
另外,夏天的出租车排队通道真的不是对乘客的惩罚吗?在烈日、空调外机、汗味、汽车尾气的多重作用下,从队尾排到队头的都是真的勇士。
指示牌逻辑简单点
想要不迷路,指示牌得靠谱。尤其在国内越建越大的交通枢纽里,指示牌设计师的逻辑好不好,决定了乘客要提前多久到站。郑州火车站就闹过车站指示牌南北方向标反的乌龙。不过就算方向正确,要在没有参照物的室内空间里分辨东南西北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指示牌的存在就是为了让路痴也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太专业真的容易让人看不懂。麻烦简单点,指路的方式简单点。
无障碍设施
在日本,许多大型交通枢纽的设备上都会配有盲文,可以说非常体现人文关怀了。然而在国内别说无障碍设施了,一些车站甚至仍旧没有电梯,或者电梯数量不够。普通人拎着箱子上上下下爬楼梯已经蛮费劲,残障人士想要独自乘火车/飞机几乎是不可能。
等候空间
交通枢纽的首要功能是运输,其次才是商业空间。可惜有不少运营者忘了这一点。商铺越开越多挤占了等候区域,座椅不够乘客只能席地而坐。一旦开始检票,队伍总能轻易把路堵死。而立在候车室中间的商铺挤占了空间也阻挡了视线,导致相对的两个检票口相互看不见。
不过也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设计师舍不得放椅子。没有商铺,只有几把孤零零的椅子,剩下都是空地,请大家自由发挥。
排队速度
习惯了在上海、苏州、杭州这些火车站开车前15分钟赶到然后刷第二代身份证无票坐车的朋友,一到其他地方坐车就会出现巨大的不适。不仅安检要排队,有些時候光是进入建筑物大门就已经花掉一半精力。可怕的是这只是开始,一套完整的排队套餐是这样的:取票、实名验证、第一道安检、第二道安检、候车。但不要以为检完票就万事大吉了,因为有50%的概率你要在站台上再排一次队。怎么样,就问你怕不怕?
夜间公共交通
本刊一位同事曾经在半夜11点多抵达北京南站,听到广播温馨提示,“现在出租车要等两小时,请选择公共交通。”问题是末班地铁已经远去,他不禁黑人问号脸:半夜哪儿来的公共交通?在打不到车的情况下,夜间公共交通简直是救命稻草。
到达方式多样性
就算在白天,公共交通也一样重要。交通枢纽毕竟是个中转站,太独立是万万不可的。至少要与城市既有的各种公共交通方式都有所连接,对应的入口设计得也要尽量合理。从地铁大军中突出重围后发现只有两部进站电梯和两个安检口也让人很崩溃。
除颤仪
还是在日本,所有机场、火车站和城市地下交通枢纽都配有除颤仪(AED)。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它最大的价值是非专业人员也可以使用。现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大城市的机场都陆续配备上了AED,这个不起眼的设备在关键时刻能够挽救乘客的生命,降低猝死率。2017年浦东机场就发生过乘客突然晕倒后靠AED成功获救的例子。但AED在国内的普及还需要时间。而已经配备了AED的交通枢纽也不一定能派上用场。设备损坏、无人操作的案例并不少见。
自助设施
明明已经有效率更高的进站方式了,一些交通枢纽偏偏不用。图方便直接刷身份证进站,对不起这是违规操作;想在自助取票机上取票,身份证却怎么也刷不出来。明明是为了提高效率而安装的设备,最后却变成鸡肋。不过据说最近要推广无纸化乘车了,可喜可贺。
配套商业
各大机构评选最佳机场、车站时,总会把购物体验列为标准之一,可见招商能力也是衡量交通枢纽品格的重要指标。好的交通枢纽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体验不错的商场。比如以免税店和大量餐饮闻名的香港国际机场。而招什么商铺、招来的商铺如何排列都是规划者能力的体现。在火车站吃饭图的就是方便,可是北京南站3公里内开了7家肯德基的操作,也确实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