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选取沉水植物菹草与浮游藻类普通小球藻、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在菹草共培养胁迫下测定2种藻单独存在和按1∶1混合情况下的光密度、叶绿素a(Chl-a)、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可溶性糖、丙二醛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菹草存在的条件下,普通小球藻、铜绿微囊藻和二者混合藻的生长被快速、强烈地抑制,抑制率最大值分别为74. 38%、80. 98%和89. 63%。3个处理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沉水植物菹草与浮游藻类普通小球藻、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在菹草共培养胁迫下测定2种藻单独存在和按1∶1混合情况下的光密度、叶绿素a(Chl-a)、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可溶性糖、丙二醛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菹草存在的条件下,普通小球藻、铜绿微囊藻和二者混合藻的生长被快速、强烈地抑制,抑制率最大值分别为74. 38%、80. 98%和89. 63%。3个处理组的光密度值、叶绿素a、可溶性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均低于对照组,且随时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其光合能力逐渐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迅速进入了智能化时代。人脸识别作为当前最普及的人工智能技术之一,成为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并被广泛应用于银行、机场、地铁、教育以及电子商务等领域。本文分析了人脸识别技术的特点以及在银行应用的场景,探讨其在银行应用中的客户隐私保护和安全应用问题。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将粪大肠菌群数列为出水基本控制指标之一,要求污水处理过程中必须进行消毒,以降低病原微生物对人畜产生的健康风险。为了解污水处理消毒设施运行的效果,对全国5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了调研,分析了消毒单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调研结果表明,采用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的污水处理厂数量占调研总量的91. 6%。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消毒的
介绍了江苏省某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改造情况。在保持处理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将原设计仅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改为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其中工业废水量约占60%。改造内容包括增加气浮隔油-水解酸化的预处理,将原A/O工艺改为A~2/O工艺,同时将无阀滤池扩建为高密度沉淀池-无阀滤池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由于强化了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改造后的工艺适合处理混合型城市污水,对COD、BOD_5、NH_3-N、T
合肥经开区污水处理厂现有3座脱水机房,2座采用带式浓缩机,1座采用离心机,出泥含水率均为80%。根据规划要求,该污水处理厂出泥含水率需调整为60%,拟采用浓缩+调质+板框压滤工艺。对于污泥浓缩段,经充分比选,最终采用新建方案。同时结合合肥市及本工程实际情况,调质段采用PAM+PAC调质的方式。经试运行,出泥含水率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本工程可为类似大中型污水处理厂针对污泥含水率的提标改造提供一定的借鉴
南方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排放标准从一级B提高至一级A标准和广东省地标两者之严者。总氮、氨氮、总磷的排放值分别比原标准降低了25%、37. 5%、50%,而该厂提标后的主体工艺仍然为改良AAO氧化沟,这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提出很大挑战。通过污泥硝化速率分析,总氮、总磷成分检测,精确加药,跌水复氧分析及改造等措施优化工艺运行后,运行效率明显提升,在确保水质稳定达标的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对同类污
可沉微藻在去除二级出水中氮、磷的同时,可以合成并积累多种具有高附加值的聚合物,如油脂、蛋白质、多糖、聚β-羟基丁酸酯(PHB)等。前期试验在"冲淘"压力下筛选出了沉淀率高达97%的可沉微藻,并通过一系列环境变化(通入CO_2、实行光/暗循环等)刺激油脂聚积,最高可获得49. 2%(细胞干质量,下同)的油脂含量。进一步强化试验显示,以增加光照强度与CO_2通入量达到进一步提高可沉微藻油脂含量的做法事
采用微孔曝气氧化沟中试装置处理实际污水处理厂沉砂池出水,研究了中试装置在低温条件下实现启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中试装置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在低温条件下(13~18℃),控制好氧区DO浓度为0. 5~1. 0 mg/L,系统运行稳定;试验后期,中试装置出水指标除TP外其余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要求。因此,在低温条件下中试装置可通过降低系统曝气量实现启动。分析了除磷效
针对反硝化滤池外碳源过量投加导致的出水总碳超标与碳源浪费问题,利用实际污水与小试装置研究了最适外碳源投加量的影响因素,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外碳源投加模型与脱氮效果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进水总氮负荷与碳氮生化反应计量守恒而进行的外碳源投加可缓解碳源浪费与污染问题,但脱氮效果缺乏稳定性,可考虑通过进水ORP、p H值、DO与温度的综合影响来进行改进。应用自适应学习速率动量梯度下降法建立了输入为5
为提高深圳河的水环境,在水体污染特征分析及污染源解析的基础上,对污染物削减目标进行了估算,并提出了最大日负荷总量(TMDL)水质改善措施。结果表明,水体中DO浓度较低,71%的断面水体中氨氮和总氮浓度超出地表Ⅴ类水质标准,且氨氮和总氮浓度均沿河流方向升高。各行政区中生活和工业废水及河道底泥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福田区污染贡献占比最大,生活污水排放占比为33%,工业废水排放对河道COD、氨氮的贡献率
沉水植物可以有效控制湖泊富营养化,但不同水环境下其周期性衰亡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以苦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网袋法进行为期66 d的室内模拟试验,研究高纯水和底泥悬浮液环境下不同生物量密度的苦草腐解过程及水体氮、磷等营养盐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①不同生物量密度(0. 1、0. 2、0. 4 g/L)的苦草腐解过程均可以分为快速淋溶和缓慢分解两个阶段,不同阶段内组间质量损失率存在差异,但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