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作为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之一,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其中不仅蕴含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殊气质而且还融合了欧洲音乐的国际性特点。他用俄罗斯音乐特有的悠长凄美旋律创作手法谱写了一曲曲流芳百世的悲情作品,他用充满矛盾与冲突的织体结构创作手法塑造了一个个悲情的角色。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风格成因;音乐风格;悲情;《天鹅之死》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柴可夫斯基悲情风格的社会与个人因素
(一)社会因素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出生于1840年,逝世于1893年。正值沙皇俄国没落的黑暗专治时期,使柴可夫斯基53年的生命经历了俄国从封建君主专制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的过程,处于萌芽中的资本主义并非预期所想,农奴长期被束缚于土地,没有人身自由,反要受到来自农奴主和资本家双重的剥削,农奴长期的悲剧性矛盾、沙皇政府持续的无人性制度使他对祖国的命运无比担忧。因此,社会生活的悲剧性成为他音乐创作的基本思想倾向,然而,悲剧并不等于退缩与失败,即便在柴可夫斯基最悲剧性的作品中也贯穿着一种抗争的精神例如歌剧《黑桃皇后》作为一幕心理悲剧无耐的刻画了人的一生对美好事物的无限渴望和最终只能以诀别人生的死亡告终的悲情人生;而交响曲《悲怆交响曲》更是对柴可夫斯基人生的总结,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人生矛盾以及热烈的抗争精神集聚成一部震撼心灵的作品。
(二)个人生活因素
音乐源于心声,它所折射出来的是音乐家的人生态度和内心的世界倾诉。谈起柴可夫斯基的个人生活,历史上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同性恋?与梅克夫人的恋情等等。暂且抛开这些不确定的历史假设,柴可夫斯基生性敏感、忧郁是音乐爱好者人尽皆知的,外祖父的癫痫、母亲的性情敏感、从小远离家乡的遭遇、第一次婚姻的失败......种种生活中的无形影响和不幸情感经历都成就了他敏感、忧郁、多愁善感的性格,同时也成就了他音乐中悲剧性的内在因素。如果真的要比较哪种因素对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更加重要,笔者认为他的悲情并非来自于对民众命运的忧虑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而更多的来自个人的内心世界,尤其是与梅克夫人的绝交和妹妹萨沙的去世,使得他生命中的两大精神支柱突然崩塌,促使他在悲伤中将心中集聚的忧郁发挥到极致,从而留下了流芳百世的悲情音乐。
二、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的悲情性
(一)旋律写作的悲情
做为19世纪民族乐派的杰出代表柴可夫斯基的旋律遍及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钢琴曲、声乐作品、芭蕾舞剧等,在诸多音乐体裁的创作中他总是以忧郁、哀怨、感伤、戏剧作为作品的基调,然而不得不承认柴可夫斯基的旋律创作是独特的。
尤其当那首凄美悲怆的《天鹅之死》奏响时,我的心灵会伴随着伟大的旋律进入情境,在音乐中自由自在旁若无人的感知自我。《天鹅之死》音乐的开始是双簧管安静而略带忧郁地进入,在钢琴如水波的伴奏下双簧管缓慢、沙哑地奏响音乐主题,悠长且落寞的旋律正如夜晚一只受伤的天鹅在湖中绝望而无奈的游动,偶尔投下的月光并没有掩盖它的美丽,而是让一切变得更加凄美悲凉。随着音乐的继续、小提琴缓缓的加入使这份凄美更加浓厚,直至最终整个乐队的加入以雄伟的姿态再次奏响音乐的主题旋律,然而这次并非天鹅独自绝望,而是将男、女主人公的悲情以及所有人的悲情上升到了极致,随着故事的发展旋律在不断继续也在不断抗争,辉煌的旋律不仅在陈述着天鹅往日的幸福同时在诉说着他们不愿对命运妥协的决心,当旋律走向和配器规模达到极点时,作曲家用一系列夸张的下滑音作为天鹅之死的前兆,同时也在预示命运的悲怆;当圆号辉煌的主题再次响起时那是天鹅最后一次完美的亮相,似乎在肆无忌惮地向命运宣布自己辉煌的牺牲,最终旋律缓缓结束却带给我无限思考。
(二)结构创作的悲情
交响曲本身的体裁结构特征其实是表达“悲情”甚至是“悲怆”的最佳选择。每个乐章与乐章之间的微妙联系、乐章中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精心设计、段落中和声与旋律的自由游走,无不体现了交响曲对人生命运的承载。而这也柴可夫斯基选择书写人生悲情的载体。
那首在西方音乐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第六交响曲》便是他悲情人生的总结。有人说《第六悲怆交响曲》的第一乐章犹如“独立成篇的人生总结”,缓慢阴暗的引子预示着悲剧性的结局,大管独奏引出叹息的动机,缓慢拉开帷幕后音乐主题的出现使音乐结构发生改变,音乐快速行进的主题使人惶恐不安,并在大起大落的結构中发展成具有反抗性的强悍音调,接着嘹亮的声响迅速沉寂,音乐转而成了行板好似沉浸在作曲家独自的幻想中。第二乐章,温柔的快板呈现着昏暗低迷的状态,舞蹈般的节奏正如作曲家漫无目的的游走。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作为一个高潮迭起的乐章作曲家用谐谑曲的形式描绘了正义与黑暗两种力量的斗争对抗。第四乐章,安魂曲,哀伤的慢板。极为沉重的主题在圆号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凄凉,似乎一切的憧憬和希望都化为乌有。柴可夫斯基用典型的二度下行旋律作为悲情的主题,在不同乐章中不断变化创新,不仅使音乐充满了新的动机,同时反复使用叹息二度下行旋律使得音乐的延续性得以实现。音乐在经历了暗叹——憧憬——游走——失望——绝望后最终在强烈的音响中得到完全的释放。
作为西方音乐历史上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用他诗人般的悲情为历史留下了一首首音乐名作,不仅向我们揭示着自己颠沛流离的一生,同时也为我们记录了历史上人类的悲情。结尾之时,我再次陷入音乐的沉思中。
参考文献
[1]冯芸.告别音乐与人生——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结构与内容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2005(10).
[2]肖复兴.俄罗斯气息——柴可夫斯基[J].音乐纵横,2011(10).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风格成因;音乐风格;悲情;《天鹅之死》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柴可夫斯基悲情风格的社会与个人因素
(一)社会因素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出生于1840年,逝世于1893年。正值沙皇俄国没落的黑暗专治时期,使柴可夫斯基53年的生命经历了俄国从封建君主专制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的过程,处于萌芽中的资本主义并非预期所想,农奴长期被束缚于土地,没有人身自由,反要受到来自农奴主和资本家双重的剥削,农奴长期的悲剧性矛盾、沙皇政府持续的无人性制度使他对祖国的命运无比担忧。因此,社会生活的悲剧性成为他音乐创作的基本思想倾向,然而,悲剧并不等于退缩与失败,即便在柴可夫斯基最悲剧性的作品中也贯穿着一种抗争的精神例如歌剧《黑桃皇后》作为一幕心理悲剧无耐的刻画了人的一生对美好事物的无限渴望和最终只能以诀别人生的死亡告终的悲情人生;而交响曲《悲怆交响曲》更是对柴可夫斯基人生的总结,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人生矛盾以及热烈的抗争精神集聚成一部震撼心灵的作品。
(二)个人生活因素
音乐源于心声,它所折射出来的是音乐家的人生态度和内心的世界倾诉。谈起柴可夫斯基的个人生活,历史上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同性恋?与梅克夫人的恋情等等。暂且抛开这些不确定的历史假设,柴可夫斯基生性敏感、忧郁是音乐爱好者人尽皆知的,外祖父的癫痫、母亲的性情敏感、从小远离家乡的遭遇、第一次婚姻的失败......种种生活中的无形影响和不幸情感经历都成就了他敏感、忧郁、多愁善感的性格,同时也成就了他音乐中悲剧性的内在因素。如果真的要比较哪种因素对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更加重要,笔者认为他的悲情并非来自于对民众命运的忧虑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而更多的来自个人的内心世界,尤其是与梅克夫人的绝交和妹妹萨沙的去世,使得他生命中的两大精神支柱突然崩塌,促使他在悲伤中将心中集聚的忧郁发挥到极致,从而留下了流芳百世的悲情音乐。
二、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的悲情性
(一)旋律写作的悲情
做为19世纪民族乐派的杰出代表柴可夫斯基的旋律遍及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钢琴曲、声乐作品、芭蕾舞剧等,在诸多音乐体裁的创作中他总是以忧郁、哀怨、感伤、戏剧作为作品的基调,然而不得不承认柴可夫斯基的旋律创作是独特的。
尤其当那首凄美悲怆的《天鹅之死》奏响时,我的心灵会伴随着伟大的旋律进入情境,在音乐中自由自在旁若无人的感知自我。《天鹅之死》音乐的开始是双簧管安静而略带忧郁地进入,在钢琴如水波的伴奏下双簧管缓慢、沙哑地奏响音乐主题,悠长且落寞的旋律正如夜晚一只受伤的天鹅在湖中绝望而无奈的游动,偶尔投下的月光并没有掩盖它的美丽,而是让一切变得更加凄美悲凉。随着音乐的继续、小提琴缓缓的加入使这份凄美更加浓厚,直至最终整个乐队的加入以雄伟的姿态再次奏响音乐的主题旋律,然而这次并非天鹅独自绝望,而是将男、女主人公的悲情以及所有人的悲情上升到了极致,随着故事的发展旋律在不断继续也在不断抗争,辉煌的旋律不仅在陈述着天鹅往日的幸福同时在诉说着他们不愿对命运妥协的决心,当旋律走向和配器规模达到极点时,作曲家用一系列夸张的下滑音作为天鹅之死的前兆,同时也在预示命运的悲怆;当圆号辉煌的主题再次响起时那是天鹅最后一次完美的亮相,似乎在肆无忌惮地向命运宣布自己辉煌的牺牲,最终旋律缓缓结束却带给我无限思考。
(二)结构创作的悲情
交响曲本身的体裁结构特征其实是表达“悲情”甚至是“悲怆”的最佳选择。每个乐章与乐章之间的微妙联系、乐章中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精心设计、段落中和声与旋律的自由游走,无不体现了交响曲对人生命运的承载。而这也柴可夫斯基选择书写人生悲情的载体。
那首在西方音乐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第六交响曲》便是他悲情人生的总结。有人说《第六悲怆交响曲》的第一乐章犹如“独立成篇的人生总结”,缓慢阴暗的引子预示着悲剧性的结局,大管独奏引出叹息的动机,缓慢拉开帷幕后音乐主题的出现使音乐结构发生改变,音乐快速行进的主题使人惶恐不安,并在大起大落的結构中发展成具有反抗性的强悍音调,接着嘹亮的声响迅速沉寂,音乐转而成了行板好似沉浸在作曲家独自的幻想中。第二乐章,温柔的快板呈现着昏暗低迷的状态,舞蹈般的节奏正如作曲家漫无目的的游走。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作为一个高潮迭起的乐章作曲家用谐谑曲的形式描绘了正义与黑暗两种力量的斗争对抗。第四乐章,安魂曲,哀伤的慢板。极为沉重的主题在圆号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凄凉,似乎一切的憧憬和希望都化为乌有。柴可夫斯基用典型的二度下行旋律作为悲情的主题,在不同乐章中不断变化创新,不仅使音乐充满了新的动机,同时反复使用叹息二度下行旋律使得音乐的延续性得以实现。音乐在经历了暗叹——憧憬——游走——失望——绝望后最终在强烈的音响中得到完全的释放。
作为西方音乐历史上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用他诗人般的悲情为历史留下了一首首音乐名作,不仅向我们揭示着自己颠沛流离的一生,同时也为我们记录了历史上人类的悲情。结尾之时,我再次陷入音乐的沉思中。
参考文献
[1]冯芸.告别音乐与人生——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结构与内容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2005(10).
[2]肖复兴.俄罗斯气息——柴可夫斯基[J].音乐纵横,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