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没有这样一种课堂?没有沉闷的气氛,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抽象的理论,没有乏味的讲解……在新课程理念下,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就是构建这种理想课堂的有效手段。然而在情境创设的实践中,有些教师目的不明确,方式不恰当,或只重形式,忽视内容,致使教学情境成为一个花架子,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不能产生实效。笔者以为,有效的情境须与实效同行。
一、情境创设应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的意义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以一切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出发点,知识的引入只有在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的情况下,才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建构,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知识和生活经验等构成了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突出情境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发展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例如,一位教师执教《鸟的天堂》时,开课便问“天堂是什么样的地方?”教师原以为学生会说“天堂是很美的地方”,可是没想到学生居然回答“天堂是死人去的地方”,教师顿时傻了眼。为什么教师设计的这个情境会遭遇尴尬呢?原因是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天堂很美”是成年人的思维定势,在这个班的学生还没有达到理解“天堂”这个词的情感色彩和引申含义的认知水平的背景下,教师的愿望只能与教学实际背道而驰了。因此,创设情境,我们不能一厢情愿,自以为是,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从学生的角度来观察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用他们易于亲近的、易于接受的途径、方法来设计教学。而另一位教师采取让学生先观看大榕树的课件,倾听鸟儿此起彼伏的叫声,再联系课题说感受的方式来教学。在这样直观、生动的情境之下,学生立刻明白“鸟的天堂”的含义。
情境是一把双刃剑,创设得当,课堂就会生机勃勃,就会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创设不当,对教学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浪费师生的精力和时间,甚至有害无益。作为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结合教材实际,创设出合理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求,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情境创设应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
所谓“情”即师生的主观因素(情感、兴趣、意志等);所谓“境”即客观环境因素(由教学手段所形成的自然现象、自然过程和社会形象等)和学生创造性想象共同作用后在学生头脑中所形成的某种场景。而“创设情境”则是教师创设一种学习的诱因、制造一种学习的氛围去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情意。“情”与“境”的有机融合所构成的“教学情意场”,使教和学都处于放松欢愉状态,这种状态将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之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以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当一个学习目标达到后,兴趣削弱,活动中止,于是又要创设新的情境,激发新的兴趣,循环往复,贯穿教学的始终,这样的情境才能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
习作课上,教师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境。上课伊始,教师拿出一个黑色大袋子,神秘地在学生眼前晃了晃,问:“猜猜看,老师的手里拿着什么?猜中了,就送给你!”同学们于是兴趣盎然,你一言我一语,猜得不亦乐乎。在猜的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观察袋子,说说猜测的依据是什么,怎么判断。最后,打开袋子往讲台上一倒,十几个形状各异的橙子滚了出来,立刻引来同学们的欢呼。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橙子的形状、颜色,进行剥橙子比赛,让学生品尝橙子的味道。之后再请学生根据刚才的过程写一篇关于橙子的习作。批改学生习作时,教师发现这是一学期来,学生写得最好的。
为什么这次习作学生都能写得生动有趣呢?因为教师创设的情境始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把学生带入到了情境中去,激发了他们对事物的探究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学生经历了“猜橙子”、“剥橙子”、“尝橙子”等环节,感受深刻,写起来当然就“下笔如有神”了。试想,假如不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而是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写一篇关于橙子的习作”,恐怕学生会认为“橙子有什么好写的?”提不起观察橙子的兴趣,那就更别谈写出高质量的习作了。看来,创设一个又一个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是实现有效课堂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情境创设应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境的创设,必须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唤醒学生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下面这位教师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想象、联想,把学生带进了文本,经历文本中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从而体会人物思想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
在教学《伯牙绝弦》这一课时,为帮助学生理解俞伯牙痛失知音钟子期的心情,教师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假如你是俞伯牙,要和好朋友见面了,你会做哪些准备?”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先是愉快地回答“很高兴”、“很兴奋”、“会买好吃的东西带给他”、“会刻苦练习弹琴,创作新的曲子弹给他听”、“会将一年来到处搜集的乐谱送给他”……接着教师又问:“ 好朋友去世了,那些精心准备的礼物还有用吗?”这时学生一个个神色凝重地说“好吃的东西现在没人吃了”、“美妙的乐曲没人听了”、“费尽心思搜集的乐谱没人看了”……这喜与悲的巨大反差带给学生不小的情感冲击,教室里的气氛顿时由活跃变为沉默。此时,教师再顺势而导,要求学生想象俞伯牙在钟子期坟前弹琴、摔琴的情景,并用文字表达出来。最后,把学生当成俞伯牙进行采访,用“俞伯牙,你为什么摔琴啊?”的问题再次创设情境,与学生对话交流,加深巩固学生的体验与感悟。
这一片段的教学,教师用问题情境把学生带进课文,用情境渲染了气氛,让学生最深切地感悟到俞伯牙的心理活动过程,由此,学生才“情动辞发”,为伯牙子期的知音相遇而乐,痛失知音而悲。可见,情境创设,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方略。
四、情境创设应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
我们知道,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受到其思维活动的支配和调控的,因而,我们应始终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核心,努力做到“把孩子越教越聪明”。情境创设,也应当以此为目的。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不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那就不是有效的情境。
一位教师在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恐龙是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用多媒体播放了一幅又一幅恐龙图片:学生读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时,出示体型巨大的马门溪龙;学生读到“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时,出示身材小巧的翼龙;学生读到“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时,出示张开血盆大口的霸王龙……在同学们一次又一次“哇”“啊”的惊叹声中,课堂气氛热闹非凡,学生学习劲头十足。
而另一位教师则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之后,教师组织学生来了一场“擂台赛”,要求学生判断几组句子的对错,内容分别是:“恐龙双足有力,行动敏捷。”“恐龙性格暴躁,凶猛异常。”“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几公斤”等。同学们先是低头沉思,接着踊跃发言,纷纷指出句子中的错误,并陈述理由。在讨论争辩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得出结论:恐龙是一个庞大的形态各异的家族。
两个教师都有意识地创设了情境,也都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然而仔细分析,第一位教师创设的情境,因为没有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只是关注了“恐龙是个形态各异的家族”这一知识,而忽视了在掌握这个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应得到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作为一堂语文课,其目的并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言语智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倘若是一堂科学课,那么这样创设情境未尝不可,但在语文课上,这样的情境明显是以直观形象代替了学生的理性思考,造成了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的局面。第二位教师利用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创设“擂台赛”的情境,几组句子的设计更是精心:在“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这个句子中故意漏掉“数”字、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这个句子中,故意漏掉“不足”两个字。学生在判断、辨析过程中不仅明白了恐龙形态各异,还感悟到了作者语言表达十分准确的写作特点,巧妙地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融合在一起。更妙的是,在争辩讨论的过程中,因学生对文本理解程度不同而造成观点各异,为说服他人,学生不得不反复思考、判断,并选择合适的语言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这样,就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可见,创设情境,教师一定要把握学科的特点,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前提,这样才能做到扎实、有效。
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当前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但笔者以为,既然新课程改革倡导“以生为本”,那么,我们创设情境时,就应该立足于学生,这样的情境才有效,课堂教学才能与情境共舞,才能与实效同行。(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教研室)■
一、情境创设应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的意义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以一切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出发点,知识的引入只有在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的情况下,才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建构,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知识和生活经验等构成了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突出情境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发展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例如,一位教师执教《鸟的天堂》时,开课便问“天堂是什么样的地方?”教师原以为学生会说“天堂是很美的地方”,可是没想到学生居然回答“天堂是死人去的地方”,教师顿时傻了眼。为什么教师设计的这个情境会遭遇尴尬呢?原因是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天堂很美”是成年人的思维定势,在这个班的学生还没有达到理解“天堂”这个词的情感色彩和引申含义的认知水平的背景下,教师的愿望只能与教学实际背道而驰了。因此,创设情境,我们不能一厢情愿,自以为是,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从学生的角度来观察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用他们易于亲近的、易于接受的途径、方法来设计教学。而另一位教师采取让学生先观看大榕树的课件,倾听鸟儿此起彼伏的叫声,再联系课题说感受的方式来教学。在这样直观、生动的情境之下,学生立刻明白“鸟的天堂”的含义。
情境是一把双刃剑,创设得当,课堂就会生机勃勃,就会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创设不当,对教学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浪费师生的精力和时间,甚至有害无益。作为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结合教材实际,创设出合理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求,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情境创设应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
所谓“情”即师生的主观因素(情感、兴趣、意志等);所谓“境”即客观环境因素(由教学手段所形成的自然现象、自然过程和社会形象等)和学生创造性想象共同作用后在学生头脑中所形成的某种场景。而“创设情境”则是教师创设一种学习的诱因、制造一种学习的氛围去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情意。“情”与“境”的有机融合所构成的“教学情意场”,使教和学都处于放松欢愉状态,这种状态将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之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以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当一个学习目标达到后,兴趣削弱,活动中止,于是又要创设新的情境,激发新的兴趣,循环往复,贯穿教学的始终,这样的情境才能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
习作课上,教师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境。上课伊始,教师拿出一个黑色大袋子,神秘地在学生眼前晃了晃,问:“猜猜看,老师的手里拿着什么?猜中了,就送给你!”同学们于是兴趣盎然,你一言我一语,猜得不亦乐乎。在猜的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观察袋子,说说猜测的依据是什么,怎么判断。最后,打开袋子往讲台上一倒,十几个形状各异的橙子滚了出来,立刻引来同学们的欢呼。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橙子的形状、颜色,进行剥橙子比赛,让学生品尝橙子的味道。之后再请学生根据刚才的过程写一篇关于橙子的习作。批改学生习作时,教师发现这是一学期来,学生写得最好的。
为什么这次习作学生都能写得生动有趣呢?因为教师创设的情境始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把学生带入到了情境中去,激发了他们对事物的探究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学生经历了“猜橙子”、“剥橙子”、“尝橙子”等环节,感受深刻,写起来当然就“下笔如有神”了。试想,假如不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而是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写一篇关于橙子的习作”,恐怕学生会认为“橙子有什么好写的?”提不起观察橙子的兴趣,那就更别谈写出高质量的习作了。看来,创设一个又一个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是实现有效课堂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情境创设应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境的创设,必须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唤醒学生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下面这位教师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想象、联想,把学生带进了文本,经历文本中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从而体会人物思想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
在教学《伯牙绝弦》这一课时,为帮助学生理解俞伯牙痛失知音钟子期的心情,教师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假如你是俞伯牙,要和好朋友见面了,你会做哪些准备?”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先是愉快地回答“很高兴”、“很兴奋”、“会买好吃的东西带给他”、“会刻苦练习弹琴,创作新的曲子弹给他听”、“会将一年来到处搜集的乐谱送给他”……接着教师又问:“ 好朋友去世了,那些精心准备的礼物还有用吗?”这时学生一个个神色凝重地说“好吃的东西现在没人吃了”、“美妙的乐曲没人听了”、“费尽心思搜集的乐谱没人看了”……这喜与悲的巨大反差带给学生不小的情感冲击,教室里的气氛顿时由活跃变为沉默。此时,教师再顺势而导,要求学生想象俞伯牙在钟子期坟前弹琴、摔琴的情景,并用文字表达出来。最后,把学生当成俞伯牙进行采访,用“俞伯牙,你为什么摔琴啊?”的问题再次创设情境,与学生对话交流,加深巩固学生的体验与感悟。
这一片段的教学,教师用问题情境把学生带进课文,用情境渲染了气氛,让学生最深切地感悟到俞伯牙的心理活动过程,由此,学生才“情动辞发”,为伯牙子期的知音相遇而乐,痛失知音而悲。可见,情境创设,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方略。
四、情境创设应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
我们知道,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受到其思维活动的支配和调控的,因而,我们应始终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核心,努力做到“把孩子越教越聪明”。情境创设,也应当以此为目的。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不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那就不是有效的情境。
一位教师在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恐龙是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用多媒体播放了一幅又一幅恐龙图片:学生读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时,出示体型巨大的马门溪龙;学生读到“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时,出示身材小巧的翼龙;学生读到“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时,出示张开血盆大口的霸王龙……在同学们一次又一次“哇”“啊”的惊叹声中,课堂气氛热闹非凡,学生学习劲头十足。
而另一位教师则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之后,教师组织学生来了一场“擂台赛”,要求学生判断几组句子的对错,内容分别是:“恐龙双足有力,行动敏捷。”“恐龙性格暴躁,凶猛异常。”“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几公斤”等。同学们先是低头沉思,接着踊跃发言,纷纷指出句子中的错误,并陈述理由。在讨论争辩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得出结论:恐龙是一个庞大的形态各异的家族。
两个教师都有意识地创设了情境,也都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然而仔细分析,第一位教师创设的情境,因为没有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只是关注了“恐龙是个形态各异的家族”这一知识,而忽视了在掌握这个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应得到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作为一堂语文课,其目的并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言语智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倘若是一堂科学课,那么这样创设情境未尝不可,但在语文课上,这样的情境明显是以直观形象代替了学生的理性思考,造成了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的局面。第二位教师利用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创设“擂台赛”的情境,几组句子的设计更是精心:在“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这个句子中故意漏掉“数”字、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这个句子中,故意漏掉“不足”两个字。学生在判断、辨析过程中不仅明白了恐龙形态各异,还感悟到了作者语言表达十分准确的写作特点,巧妙地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融合在一起。更妙的是,在争辩讨论的过程中,因学生对文本理解程度不同而造成观点各异,为说服他人,学生不得不反复思考、判断,并选择合适的语言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这样,就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可见,创设情境,教师一定要把握学科的特点,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前提,这样才能做到扎实、有效。
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当前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但笔者以为,既然新课程改革倡导“以生为本”,那么,我们创设情境时,就应该立足于学生,这样的情境才有效,课堂教学才能与情境共舞,才能与实效同行。(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