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与经鼻插管救治重症破伤风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98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与经鼻气管插管人工气道建立在重症破伤风致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院收治的92例重症破伤风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32例;年龄23~81岁[(47.5± 14.1)岁].43例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组),49例行经鼻气管插管(经鼻插管组).比较两组人工气道建立前后血气相关指标(Pa02、PaC02)、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堵塞、气道出血、鼻窦炎、气道狭窄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后的Pa02和PaC02均较人工气道建立前有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堵塞、气道出血及鼻窦炎相当(P>0.05).气管切开组拔管后气道狭窄及VAP发生率[12%(5/43)、12%(5/43)]与经鼻插管组[0%(0/49)、31%(15/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组与经鼻插管组各死亡3例,病死率分别为7%(3/43)和6%(3/49)(P>0.05).两组生存患者随访3个月,破伤风均获治愈.结论 对于重症破伤风呼吸衰竭患者,气管切开与经鼻气管插管两种人工气道类型均可选择.前者虽有气道及组织创伤,但便于机械通气管理,尤其适用于伴有严重抽搐、角弓反张,镇静效果差,需要持续应用肌松剂的患者;后者操作相对无创、简便、快捷,但对VAP的防范及监测需有更高要求.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损伤分类及严重程度评分(OTLICS)4分的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治疗方法选择.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2月至2
在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熟地黄-山茱萸药对具有保护已损伤的神经元作用,但其治疗机制仍未阐明.该研究以网络药理学作为研究方法,预测熟地黄和山茱萸在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
2020年《中华创伤杂志》全年的专题主线是老年骨创伤,设置的主要栏目包括老年骨创伤、脊柱脊髓损伤、骨与关节损伤、创伤护理、创面修复、基础研究等.同时,面对新型冠状病毒
《本草图经》是迄今存世的最早版刻本本草图谱,绘有933幅药图.该文以《本草图经》果部、菜部和米部药图进行分析,以探讨药图类型以及药图绘制时相关信息.《本草图经》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