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人民币汇率及其现行汇率机制,不是造成美国对华巨额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一)中美贸易差额来自统计方面的技术原因和方法误差
中美两国统计数字差别巨大的原因,一是美国统计时将我国通过香港的部分转口贸易重复计算在我国对美的出口之中。二是美国贸易数据的收集过程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由于美国规定几千美元小额贸易不纳入统计资料,因此这一部分数据无法统计。1999年6月7日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指出,由于美国的出口统计不精确,每年有数百亿美元的出口没有列入政府统计,因此美国政府大大高估了美国的外贸逆差。
(二)中美存在贸易差额的主要原因
1.美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政策,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美国的出口优势是高新技术产品,我国的出口优势是日用品,两国贸易的基础就是交换各自的优势产品。但美国至今不准其企业向我国出口集成电路和程控交换机技术及设备、电子元器件及其生产检测设备、先进机床设备、核电站技术设备等。正是美国政府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加速了中美贸易差额的扩大。
2.美国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是贸易差额的又一重要原因。根据我国的统计数据,我国进出口额中的56%是由外资企业实现的。据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调查表明,我国内地已有超过500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产品从中国出口到芝加哥口岸,充满了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参与者。“中国制造”只是标明了一个制造地点,实际上等同于“全球制造”,从中获利的是全球各国和各地区的企业。
3.美国的贸易统计报告,并没有将跨国公司汇回美国内的投资收益计算在内。根据中美商会及其在上海的姊妹商会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开展业务的美国公司中,有254家接受了这次调查,其中75%的公司实现盈利,并有10%的公司利润非常丰厚。调查还发现,在我国市场,2002年美国公司的利润率高于他们在全球的利润率,而这些美国公司汇回国内的收益并未在统计数字内。因此,如果包括这一部分盈利,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基本不存在。
(三)从全球角度核算美国并不存在贸易赤字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1995年,美国跨国公司子公司的销售额超过2.1万亿美元,加上同年商品服务出口额7940亿美元,达近3万亿美元;而外国对美国出口及外国公司在美国子公司的销售额,合计为2.4万亿美元。如此计算,美国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逆差国,而是世界上少数大贸易顺差国。
如果将美国公司在国外市场上的产品销售列入国际贸易之中,会使美国对外贸易的面貌发生改变。2002年,美国海外分公司销售额超过2.5万亿美元,约是当年美国商品与劳务出口总额(8000多亿美元)的3倍。同年,美国对国外的出口额和美国跨国公司海外分公司在国外市场上的销售,合计达3万亿美元;而美国的进口额和外国跨国公司美国分公司在美国市场上的销售,合计为2.4万亿美元,造成了美国对世界各国的贸易总盈余6000亿美元。这是分析美国对外贸易赤字时所应全面把握问题的实质所在。
(四)美国贸易赤字产生的原因
1.20世纪70年代,因两次石油危机导致世界石油价格两次大幅上涨。加上来自日本及发展中国家强劲的经济竞争力和美元汇率之强势,使得美国商品、劳务的贸易赤字在1987年达到1520亿美元的高峰;1997年为1140亿美元。1998年,因亚洲金融危机造成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大幅度贬值,使美国贸易赤字继续扩大。
2.美国的低储蓄率。美国从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建设资金,以进行大量投资建设。但世界各国要能贷款给美国,必须通过国际贸易盈余(贸易顺差)来创汇,以积累资金供“美国需求”之用。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是其为长期低储蓄率所付出的必要代价。
3.美国跨国公司海外分公司在美国进口贸易中所扮演的“自己人”角色。即,部分贸易赤字实际上是“商品回流”。如美国从新加坡、爱尔兰、墨西哥进口产品与劳务的相当比重,是美国公司的总公司从其海外分公司进口所为。
虽然贸易赤字在扩大,但美国经济规模亦在扩张。如1994—2002年的美国贸易赤字仅占GDP的1.5%,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3%有显著降低。
二、人民币汇率并不是影响美国制造业失业率增加的根本原因
(一)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
制造业是美国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由于生产条件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其产值和就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1960年为27%,1970年为24.1%,1980年为17.82%,1990年为17.76%;美国制造业就业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1970年为26.3%,1980年为22.09%,1990年为17.96%,呈明显坡状下滑趋势。然而,比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制造业产量的缩减,1997年,美国制造业的产品大约为1960年的16倍。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利用较少的劳动资源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成为可能。
就制造业整个产业来说,劳动生产率是提高的。1975—1985年,美国按人时产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2.5%;1985—1995年上升到2.8%;1990—1995年年均增长率更高达3.2%。科技进步使美国产业结构得以变化和调整。1996年,在美国制造业1110亿美元的研究开发经费中,90%集中在航天业、电器设备、化工、非电器和科学仪器5个高新技术产业中。美国的传统产业在生产和管理上,都已普遍使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数控机床、统计过程控制及其他先进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
随着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就业人数下降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而非美国一家。1995—2002年,美国大约削减了约200万个制造业岗位,降幅为11%,而同期巴西制造业人数减少了20%,日本减少了16%,中国减少了15%。虽然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较多,但全球制造业的工业产值却增长了30%。另外,全球性的生产能力过剩,也是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的原因之一。
这种因技术进步所产生的产业结构变化和调整,是由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
(二)经济增长周期的结束是美国失业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不断创造新的工作机会,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最突出特色之一。90年代美国就业增长了16%,年均增长率为1.5%,是工业化国家中就业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随着美国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结束,情况发生了变化。2003年,美国的失业率为6%,法国为9%,德国在10%以上,世界上经济最自由的香港地区失业率也已超过8%;而发展中国家的显性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就可能更高了。因此,各国政府都面临着不断创造就业机会以解决失业问题。
(三)“9·11”恐怖袭击是美国制造业失业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9·11”事件后,仅2001年第四季度,加州失业率就较一年前增加了14%,达到15.5万人。从行业来看,传统制造业和高科技业是裁员的“重灾区”。按照美国劳工部的统计,2001年美国裁员人数增加了17%,达到184万人,制造业就占全部裁员人数的42%。通过以上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和汇率机制,并不是影响美国制造业失业率增高的根本原因和重要因素;把美国制造业失业率增高的原因说成是因我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所造成的理由是毫无依据的,也是对国际社会极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及其对策建议
(一)从中短期看,固定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不能改变
1.在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目前最大经济矛盾之一。如果我国现在让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最大,将导致我国产品出口价格大幅提高,产品将失去竞争力;我国无法成为“世界工厂”,已取得良好发展态势的制造业也将出现衰退,其直接影响就是失业率上升,并将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
2.美国GDP将近占世界总量的1/3,全世界货币除了美元之外,容易被它国操纵或被国际炒家狙击,而美元却从未发生过。人民币汇率固定钉住美元后,可使人民币汇率更趋稳定。
3.美国作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人民币钉住美元的稳定汇率政策有许多好处。例如,有利于我国进出口企业有效地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汇率损益,准确地估计成本与收益,便于国际贸易结算,增强国际投资者的信心和吸引外资的流入等。
4.人民币汇率固定钉住美元,在政治上对我国有利。
(二)人民币汇率中长期走势和汇率制度选择
1.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在当前我国GDP对外依赖度超过50%的情况下,稳定人民币汇率显得尤为重要。汇率的稳定不但是一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且是一项长期的政治需要,保持现行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符合我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我国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这项政策。
2.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时间的数学模型。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人民币作为大国货币,最终将成为国际上可自由兑换的货币,这是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也是人民币作为特殊商品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关键是实行自由浮动的时间。人民币汇率实行自由浮动时间的初步数学模型为GDPC=GDPA。即中美两国GDP总量相等时,两国货币供应总量相等,此时是人民币实行自由浮动的时间点;通过该模型可以求解出人民币汇率实行自由浮动的理想时间T0。因为人民币总量已与美元总量相等,即使放开,也能保护人民币的汇率稳定。模型的假定条件是:我国人民币资本账目下已可自由兑换并可自由流动;台海两岸不发生战争;中美两国科技进步率相同;中美两国通货膨胀率相同。
(作者分别系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
(一)中美贸易差额来自统计方面的技术原因和方法误差
中美两国统计数字差别巨大的原因,一是美国统计时将我国通过香港的部分转口贸易重复计算在我国对美的出口之中。二是美国贸易数据的收集过程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由于美国规定几千美元小额贸易不纳入统计资料,因此这一部分数据无法统计。1999年6月7日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指出,由于美国的出口统计不精确,每年有数百亿美元的出口没有列入政府统计,因此美国政府大大高估了美国的外贸逆差。
(二)中美存在贸易差额的主要原因
1.美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政策,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美国的出口优势是高新技术产品,我国的出口优势是日用品,两国贸易的基础就是交换各自的优势产品。但美国至今不准其企业向我国出口集成电路和程控交换机技术及设备、电子元器件及其生产检测设备、先进机床设备、核电站技术设备等。正是美国政府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加速了中美贸易差额的扩大。
2.美国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是贸易差额的又一重要原因。根据我国的统计数据,我国进出口额中的56%是由外资企业实现的。据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调查表明,我国内地已有超过500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产品从中国出口到芝加哥口岸,充满了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参与者。“中国制造”只是标明了一个制造地点,实际上等同于“全球制造”,从中获利的是全球各国和各地区的企业。
3.美国的贸易统计报告,并没有将跨国公司汇回美国内的投资收益计算在内。根据中美商会及其在上海的姊妹商会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开展业务的美国公司中,有254家接受了这次调查,其中75%的公司实现盈利,并有10%的公司利润非常丰厚。调查还发现,在我国市场,2002年美国公司的利润率高于他们在全球的利润率,而这些美国公司汇回国内的收益并未在统计数字内。因此,如果包括这一部分盈利,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基本不存在。
(三)从全球角度核算美国并不存在贸易赤字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1995年,美国跨国公司子公司的销售额超过2.1万亿美元,加上同年商品服务出口额7940亿美元,达近3万亿美元;而外国对美国出口及外国公司在美国子公司的销售额,合计为2.4万亿美元。如此计算,美国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逆差国,而是世界上少数大贸易顺差国。
如果将美国公司在国外市场上的产品销售列入国际贸易之中,会使美国对外贸易的面貌发生改变。2002年,美国海外分公司销售额超过2.5万亿美元,约是当年美国商品与劳务出口总额(8000多亿美元)的3倍。同年,美国对国外的出口额和美国跨国公司海外分公司在国外市场上的销售,合计达3万亿美元;而美国的进口额和外国跨国公司美国分公司在美国市场上的销售,合计为2.4万亿美元,造成了美国对世界各国的贸易总盈余6000亿美元。这是分析美国对外贸易赤字时所应全面把握问题的实质所在。
(四)美国贸易赤字产生的原因
1.20世纪70年代,因两次石油危机导致世界石油价格两次大幅上涨。加上来自日本及发展中国家强劲的经济竞争力和美元汇率之强势,使得美国商品、劳务的贸易赤字在1987年达到1520亿美元的高峰;1997年为1140亿美元。1998年,因亚洲金融危机造成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大幅度贬值,使美国贸易赤字继续扩大。
2.美国的低储蓄率。美国从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建设资金,以进行大量投资建设。但世界各国要能贷款给美国,必须通过国际贸易盈余(贸易顺差)来创汇,以积累资金供“美国需求”之用。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是其为长期低储蓄率所付出的必要代价。
3.美国跨国公司海外分公司在美国进口贸易中所扮演的“自己人”角色。即,部分贸易赤字实际上是“商品回流”。如美国从新加坡、爱尔兰、墨西哥进口产品与劳务的相当比重,是美国公司的总公司从其海外分公司进口所为。
虽然贸易赤字在扩大,但美国经济规模亦在扩张。如1994—2002年的美国贸易赤字仅占GDP的1.5%,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3%有显著降低。
二、人民币汇率并不是影响美国制造业失业率增加的根本原因
(一)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
制造业是美国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由于生产条件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其产值和就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1960年为27%,1970年为24.1%,1980年为17.82%,1990年为17.76%;美国制造业就业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1970年为26.3%,1980年为22.09%,1990年为17.96%,呈明显坡状下滑趋势。然而,比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制造业产量的缩减,1997年,美国制造业的产品大约为1960年的16倍。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利用较少的劳动资源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成为可能。
就制造业整个产业来说,劳动生产率是提高的。1975—1985年,美国按人时产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2.5%;1985—1995年上升到2.8%;1990—1995年年均增长率更高达3.2%。科技进步使美国产业结构得以变化和调整。1996年,在美国制造业1110亿美元的研究开发经费中,90%集中在航天业、电器设备、化工、非电器和科学仪器5个高新技术产业中。美国的传统产业在生产和管理上,都已普遍使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数控机床、统计过程控制及其他先进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
随着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就业人数下降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而非美国一家。1995—2002年,美国大约削减了约200万个制造业岗位,降幅为11%,而同期巴西制造业人数减少了20%,日本减少了16%,中国减少了15%。虽然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较多,但全球制造业的工业产值却增长了30%。另外,全球性的生产能力过剩,也是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的原因之一。
这种因技术进步所产生的产业结构变化和调整,是由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
(二)经济增长周期的结束是美国失业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不断创造新的工作机会,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最突出特色之一。90年代美国就业增长了16%,年均增长率为1.5%,是工业化国家中就业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随着美国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结束,情况发生了变化。2003年,美国的失业率为6%,法国为9%,德国在10%以上,世界上经济最自由的香港地区失业率也已超过8%;而发展中国家的显性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就可能更高了。因此,各国政府都面临着不断创造就业机会以解决失业问题。
(三)“9·11”恐怖袭击是美国制造业失业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9·11”事件后,仅2001年第四季度,加州失业率就较一年前增加了14%,达到15.5万人。从行业来看,传统制造业和高科技业是裁员的“重灾区”。按照美国劳工部的统计,2001年美国裁员人数增加了17%,达到184万人,制造业就占全部裁员人数的42%。通过以上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和汇率机制,并不是影响美国制造业失业率增高的根本原因和重要因素;把美国制造业失业率增高的原因说成是因我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所造成的理由是毫无依据的,也是对国际社会极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及其对策建议
(一)从中短期看,固定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不能改变
1.在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目前最大经济矛盾之一。如果我国现在让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最大,将导致我国产品出口价格大幅提高,产品将失去竞争力;我国无法成为“世界工厂”,已取得良好发展态势的制造业也将出现衰退,其直接影响就是失业率上升,并将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
2.美国GDP将近占世界总量的1/3,全世界货币除了美元之外,容易被它国操纵或被国际炒家狙击,而美元却从未发生过。人民币汇率固定钉住美元后,可使人民币汇率更趋稳定。
3.美国作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人民币钉住美元的稳定汇率政策有许多好处。例如,有利于我国进出口企业有效地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汇率损益,准确地估计成本与收益,便于国际贸易结算,增强国际投资者的信心和吸引外资的流入等。
4.人民币汇率固定钉住美元,在政治上对我国有利。
(二)人民币汇率中长期走势和汇率制度选择
1.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在当前我国GDP对外依赖度超过50%的情况下,稳定人民币汇率显得尤为重要。汇率的稳定不但是一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且是一项长期的政治需要,保持现行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符合我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我国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这项政策。
2.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时间的数学模型。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人民币作为大国货币,最终将成为国际上可自由兑换的货币,这是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也是人民币作为特殊商品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关键是实行自由浮动的时间。人民币汇率实行自由浮动时间的初步数学模型为GDPC=GDPA。即中美两国GDP总量相等时,两国货币供应总量相等,此时是人民币实行自由浮动的时间点;通过该模型可以求解出人民币汇率实行自由浮动的理想时间T0。因为人民币总量已与美元总量相等,即使放开,也能保护人民币的汇率稳定。模型的假定条件是:我国人民币资本账目下已可自由兑换并可自由流动;台海两岸不发生战争;中美两国科技进步率相同;中美两国通货膨胀率相同。
(作者分别系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