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真在美国留学吗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1000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5月9日,母亲节,重庆街头。一对母女从罗选碧身旁走过,举止亲昵的二人让她忍不住又泪如雨下:“儿子,你到底在哪里?”
  “爸,妈,我得了重病,快寄23000元来救命啊!”不久前,远在美国留学的儿子刘宏飞的一个电话,让她和丈夫刘显富陷入恐慌的深渊。
  但更让他们惊慌失措的事情还在后面——
  5月6日,两人来到重庆出入境管理处查询,结果如晴天霹雳——儿子根本没有办理过护照,也没有出国记录,更不可能留学!
  
  村里出了个瑞士“留学生”
  重庆梁平县云龙镇东平村,这几年家家户户都在盖砖瓦房,出钱修公路。唯独出了全村首个“留学生”的老刘家没能将公路修到家门口。
  刘家的3间破旧木屋在一片砖瓦房中尤其突兀。刘宏飞离家时亲手写下的“全家幸福”四个大字还贴在大门上。主屋里贴满了他读书时获得的各种奖状。而为了这个曾令他无比骄傲的儿子,老刘白天做搬运,晚上拾荒,妻子则做保姆,每个月两人只用160元。
  6年来支撑他们挺下去的唯一信念,是儿子学成回来,赚了钱,还了债,一切都会好起来。
  在东平村人的口里,“留学”前的刘宏飞的确是个懂事有出息的孩子。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和老刘一样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个“留学”神话。全村共有32家人借钱给他们,多的好几万,少的也有上千,很多人还是贷的款。
  1999年,18岁的刘宏飞在广西当兵转业后回到了老家,不久便去了上海工作,他写信告诉家里,自己一边工作一边在上海行知学院自学本科。这让没读多少书的老刘很欣慰,为了支持儿子,两口子玩命干活。“杀年猪都舍不得自己留一斤。”
  2004年,油菜花成熟时儿子从上海传来喜讯:他考上了瑞士国立大学,即将出国读硕士。好消息长了脚般传遍乡里。“那时全村人都羡慕我们,养了个这么出息的儿子。”
  在家里呆了10多天后,刘宏飞带着户口本复印件和老刘筹集的1.4万元留学生活费离开了,“他说学校统一办理出国手续,学费国家出,生活费自己准备。”
  刘宏飞这次离开,几乎全村出动相送,那阵势如同古时送状元郎上京。
  谁都能想到,一个务农家庭要供子女出国留学,会有多难。那年,已经49岁的老刘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踏上了去广州打工的火车。家里,妻子罗选碧则一人做两人的农活,数次累倒在田里。
  “2005年底,儿子打电话说回国实习了,在上海帮那些大企业做项目管理,由于工作忙,不能回家。”老刘喜上眉梢,他觉得儿子走的路,是他,乃至全村人想都不敢想的。
  
  又去了美国
  不久后,刘宏飞又打电话回来报喜,自己要结婚了。老刘夫妇既喜又忧:喜的是儿子的终身大事有了着落,忧的是那笔对他们来说不菲的路费。
  思来想去,为了尽快把欠债还上,两人咬牙决定不去参加儿子的婚礼了。这在农村,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儿子结婚那天,老刘睡了个难得的安稳觉,他想,儿子终于回国了,还安家了,好日子也就快来了。
  老刘的这个梦并没有做得太长。
  几个月后,刘宏飞的电话又来了,又是“好消息”:他又考上了美国的河滨社区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一个月工资能有一两万。老刘觉得儿子长本事了,却为钱深深发愁。旧账未还,难道又要添新账?
  想到自己因没文化吃的苦,老刘一咬牙,东借西凑,还贷了款,好不容易凑了3万元,赶紧给儿子寄去。按照刘宏飞的说法,和上次一样,学费仍由国家出,自己出生活费。
  但从2006年开始,刘宏飞找父母要钱的电话明显增多。老刘夫妻再怎么拼命赚钱也赶不上要钱的速度。有时实在拿不出钱了,凑到一两百元,都寄。
  从那年起,老两口开始大规模借债。2008年初,刘宏飞的电话第一次让父母感到恐慌。“他说跟研究团到了俄罗斯,遇上那打仗,自己受了重伤,急需好几万元治疗。”
  但周围人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没人愿意再借钱给我们,我们就这么一个独子,只有每天出去下跪借钱。”老刘至今都不愿回忆那段经历。
  一周后,连借加贷,老两口又筹集了5万元,流着泪汇给儿子。
  当年5月,刘宏飞终于打回电话,说已经安全回到了美国,但之后仍不断要钱。“哪里还能借到钱?”无奈之下,老两口今年年初来到重庆主城打工。
  这些年到底汇了多少钱?老刘记不清了,但家里打下的欠条就有21万。村里人开始看到他们就躲,还有人找上门来追债。
  
  上海的真相
  即便如此,老刘自己仍选择对儿子深信不疑,直到今年他又打电话要23000元救命。实在扛不住的老两口才想到了找媒体求助。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却大大出乎这位父亲的意料。
  此事被媒体披露后,不少网友号召将刘宏飞“人肉”出来。此时,在“美国留学”的刘宏飞终于现身,在电话里向父亲承认自己并未出国留学,只是做生意亏了很多钱,再加上身体又不好,才反复向父母要钱。
  儿子的亲口承认如五雷轰顶。老两口在电话里狠狠地骂了儿子一顿。“儿子说他喉咙化脓了,腿也骨折了。唉,他肯定有他的苦衷……”放下电话,做父亲的又担心起儿子的身体。
  整个东平村犹如炸开了锅,大家都担心钱收不回,骂刘宏飞,骂老刘害苦了大家。可即便谎言已被揭穿,刘宏飞仍然没有透露自己在哪里。
  2005年,第一次“瑞士留学归来”后,刘宏飞曾告诉父母他暂住在上海宝山某地,并曾给家里寄过包裹。5月14日,根据这个包裹上的寄发地址,记者实地核实后发现,这间房屋从未出租过。但他很有可能住在附近。根据居民的描述,当天傍晚,记者在附近一小区内,看到一名长相酷似刘宏飞的男子走进了一间一室一厅的民宅。
  敲了半天门后,一名抱着女孩、自称是刘宏飞妻子的年轻女子开了门。消失了6年的刘宏飞终于出现在人前。
  整个采访过程中,他都显得很激动,身体一直在哆嗦,语速飞快而结巴。在被问及为何要撒这样的谎时,他反复强调:“这是我们家的私事,不关你们媒体的事。”说到父母为了供他留学欠下的巨债,他语气强硬地回答:“我会还,不用你们管!”
  5月15日,当记者把见到刘宏飞的情况告诉老刘时,他半响没有说话,随后问起了儿子的身体状况,又问小孙女长得可爱吗。他和妻子从未见过儿媳和孙女。
  他说:“儿子撒了弥天大谎,我也有责任。”接下来,他们夫妻俩还要更加玩命赚钱,把债还上。
  
  谁在说谎
  一夜之间,老刘的态度突然来180度大转变:“我和孩子他妈一起在说假话,想向好心人借钱帮助儿子,儿子对这个事情一点都不知道。”
  “那像瑞士国立大学的名字,你是怎么知道的?”
  “是我自己上网查的——不是的,我弄不来网络,是问的别人。”
  态度骤变的背后,是这个老实巴交的父亲想保护孩子的心。“现在儿子每天打电话来,都说压力很大,以后发展也会有影响。”
  6年来,刘宏飞关于“留学”的谎言其实并不高明,甚至漏洞百出,“13”开头的手机号码、国内的银行账号……就连老刘自己也曾有过怀疑,但却依旧执拗地选择了相信,甚至在真相揭露后,老刘的信任也不变:“他说总有能赚到钱还债的一天。”
  刘宏飞事件尘埃未落,短短10天后,“医科大学毕业生王鸿毕业8年不和家里联系”又见诸报端……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或许,这些事件的真相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却引人深思,也影响了我们对诚实、责任和爱的判断,不得不说是当下中国独生子女家庭的一个个既非典型又典型的悲情缩影。
  (《重庆晨报》王珊对本文亦有贡献。)
其他文献
在结束了感情的追逐甚至建立了身体上的联系后,两个人的恋爱最终要变成两个家庭的大事。这是更复杂改变的开始。旧的家庭结构遭遇冲击,家庭成员关系的亲疏被改写,在冲突产生以前,有可以提前解决的途径吗?    《家人》:恋爱到一定程度有个必然过程,介绍对方给自己的亲密友人。这是不是意味着向对方彻底敞开自己的社交关系?  茱莉:恋人的交际圈应该是开放的,这是关系更进一步的表现。女孩很容易就把闺蜜介绍给男方,这
期刊
前段时间,普华永道一名入职仅半年的美女硕士因过度劳累引发急性脑膜炎,不治身亡,令人大叹惋惜。近年来,多起白领猝死事件频繁发生,身体和生存,成为了生活互相抵销的对立物,不禁引人深思。而不管你是否愿意,“过劳死”,这个上世纪80年代日本白领阶层的现象已如瘟疫般,蔓延到你我身边的每一个人。    过劳死,白领的健康杀手  “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如此说道。你要买车、供房、出国读EM
期刊
恋爱基本法  小说和剧本里的爱情总少不了罗曼蒂克,为爱可以闯天涯,可以放下家恨情仇,烽火连天也不过是爱情的背景色。  回归现实,却要老老实实遵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无奈。当爱情的那头连着婚姻,所有的罗曼蒂克都要打折。一场真正的恋爱,是情感与理智、精神与物质的博弈与交融。进了“城”,就要当个恋爱好公民。而掌握了原则的精髓,谈场好恋爱就不是难题。爱情里没有让你为后悔埋单的灵药,却有一些基本的规则可以
期刊
夏天,总是让人联想到美好的童年。童年的夏天,曾经是记忆里最绚烂的风景,如今却被时间冲刷,变成最平淡无奇的举止。孩子们的夏天记忆,本应属于野地嬉戏打滚的疯狂,现在却是更多独自待在空调屋的孤单憋闷。童年只有一次,作为父母,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夏天呢?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残酷的童年却需要温情。北野武经典影片《菊次郎的夏天》让我们看到了夏天的旅程里,两个“男孩”开始成长、回家的故事。蔚蓝
期刊
长期分居的异地恋,只有毫无遮掩地让对方了解自己的一举一动,才能让爱情更安全踏实。    张光北和陈炜已经是老夫老妻。结婚21年,回头看却似弹指一挥间的事。  张光北和陈炜是中戏的校友,初遇时,他是大四的学生会主席,她是刚进校门的“小师妹”,一见钟情,然后确定恋爱关系。爱情才迈出第一步张光北就毕业了,到处拍戏,和陈炜天各一方。  异地恋考验着一对恋人。一面是相思的甜蜜,一面是对不能在一起的担心。在陈
期刊
感情经营的核心原则是不要轻易说分手。    跟他是“不打不相识”,在工作地方的走廊巧遇,同事介绍认识,他用一个很不友善的眼神看我一眼,我也还以一个“不好欺负”的眼神。谁知没隔多久我们便要合作,初时我表现抗拒,但合作下来,发觉他是一个转数高(即思考敏捷)、有胸襟、有才华、有善心、肯助人、有幽默感、分析力高、博学、好人缘、聪明的人。当日走廊一遇他表现不友善,他指那时我一脸傲气,加上当时在传媒界霸气远播
期刊
灵与肉的结合,才是最完美的爱情。当恋情确定并进入最甜蜜期时,性的冲动接踵而至。但“把自己交给对方”的想法,你是否已考虑周全。    不管是开放的美国人、法国人,还是相对保守的亚洲人,年轻人面对婚前性行为总是振奋又高兴。“如果我们真的相爱,就应该把自己交给彼此。”这样的想法诞生得很容易,很少有人去思考冲动背后的后果:他们害怕自己的退却让对方失望。但如果准备不足,他们会在身体、情感、灵性以及人际关系上
期刊
吴淡如:  台湾知名女作家兼名主持人。作品包括散文《自恋总比自卑好》、《我们离婚好吗?》、《张开眼睛谈恋爱》等30余部。    以《牛铃之声》在韩国卖座达一亿多人民币的导演李忠烈在宣传电影时,也带来他心酸的爱情故事。传说他有个交往多年的女友,10年前因为他没什么出息和他分手,嫁了别人,但一听到他从身无分文翻身变成了“亿万导演”之后,马上离了婚,带着小孩,希望能跟他复合!  这个女人可真猛。一般的女
期刊
把感情看做是一个瓷瓶,因为怕它摔碎,你得憋足劲小心用手捧好了。    冯远征和梁丹妮刚认识时,冯只是一个刚从德国留学回来的表演新人,梁丹妮却是大明星。  1991年,两人在合演电影《豺狼入室》时认识。梁丹妮还曾建议导演换掉冯远征:个子太瘦,不符合传统观念里坏人应该魁梧孔武的形象。导演坚持没换人,梁丹妮的建议却传到了冯远征耳朵里,有了不大不小的龃龉。  《豺狼入室》后,两个冤家又合作了《冯白驹将军》
期刊
有个流行说法是80后注定死在房子上。对此,顾联坪却自信满满,“我家可有三套房!”  两年过去了,那套面积50平方米出头的闵行区小户已被炒到天价,“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理想却还在低位徘徊。20多次相亲失利,顾联坪说自己总是遇到“极品”,殊不知相亲的道路上,你站在桥上看雷,看雷的人在楼上看你。    别说我有三套房  顾联坪性格太羞涩,一晃快到而立之年。母亲急了,天天拉着他催,“成家立业,成了家才能立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