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没有明天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ui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柏林之战是对第三帝国的最后进攻。数万名孩子被希特勒当成“最后的希望”推向战场……一名妇女回忆道:“尽管有钢盔遮挡,但我仍能看见他们稚嫩的脸,六年来我们看腻了死亡,但当亲眼见证孩子们奔向战场时,我依旧会感到痛苦和辛酸。鱼类和昆虫为了生存会吞噬后代,但这不是人类应有的本能,我深信,任何驱使他们战斗的人都不配谈荣誉和道德。”
  当第一缕阳光从地平线上升起时,柏林正在弹雨下烈焰熊熊,巨大的黑色烟柱笼罩了市区,让饱经摧残的街道显得格外恐怖——这些景象令12岁的威廉·格伦似曾相识,那是战争爆发伊始,敌国城市的废墟曾不止一次在电影院的纪录片中出现,1939年是华沙,1941年是贝尔格莱德,1942年是塞瓦斯托波尔,而且第6集团军正在攻向斯大林格勒。每当这些场景出现于银幕之上,解说员便用歇斯底里的声调赞颂军队的“功绩”,而雷鸣般的欢呼则会从观众席响起。但现在,那些城市的苦难都被返还给了柏林,仿佛是在“报应”市民的幸灾乐祸。
  从1944年秋开始,柏林几乎每天都要遭受轰炸,1亿立方米的瓦砾随处洒落,足以垒起一座300米高的小山。有人私下将城市比作“第二个迦太基”,尽管最后的审判还没有降临。在东方,红色巨熊已经苏醒,正迫不及待地向世界展示它的强大。
  1944年底,苏军先头部队攻入了德国本土,与此同时,旨在占领柏林的总攻击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它既是对第三帝国的最后进攻,也将是对法西斯的总清算,此外,还是两个民族之间宿怨的最终解决。这注定了柏林战役将以惨烈留名史册,而身处其中的儿童士兵,只能无助地被卷进杀戮的漩涡。
  步枪、袖章和“铁拳”火箭筒
  与维斯瓦-奥得河行动针锋相对的是“总体战”,这一概念由鲁登道夫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但当它于1944年施行时,手足无措的人们突然发现,其内涵乃是用一切无情的手段为现实服务。对希特勒青年团的动员是整个蓝图的关键,这一成立于1922年的组织是纳粹党的分支,同时也是德国唯一合法的青年团体,其存在完全是为了“民族社会主义思想”的需要。毫不奇怪,当战火烧到德国本土时,少年们首当其冲地卷入了“总体战”的洪流,并从动员伊始就沦为一种廉价的牺牲品。
  1945年3月,柏林市中心进行了城防演习,装满石块的电车被开上街道中心,几乎每个路口都挖掘了掩体。手持反坦克武器的少年随处可见,人数至少有上万人,但战斗力根本无法与正规军相提并论。因为教官数量不足,军事训练被政治教育代替,装备同样十分悲观:步枪是陈旧的,制服是宽大的,而人手一支的“铁拳”火箭筒则是一种危险的武器,它能对操作者和敌人制造同样可怕的杀伤。为取得命中,射手必须非常接近目标,而且尾焰经常致人死命。可是当上级命令青年团员们战斗时,他们的态度还是坚决而狂热:其中一些是受到了宣传机器的蛊惑;而另一些则满怀着对“红色暴行”的恐惧。换言之,他们并不是痴迷于战争,而是在战争之中,他们别无选择。
  与此同时,苏军也加快了增援步伐,仅在屈斯特林,他们就集中了60万名士兵,3000辆坦克、16万辆汽车以及40万匹马。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双方都不停向前线调兵遣将。仓促成军的“希特勒青年团坦克歼击旅”和“希特勒青年团坦克歼击补充旅”从市区启程,每个旅都包括2000名12到14岁的新兵,另外还有一些独立分队,“领袖”阿图尔·阿克斯曼宣称:“青年团应当成为抵抗的支柱。”但很多人只接受了一周训练,甚至连枪也无法端稳,无论从哪种角度,这“支柱”都显得异常脆弱。
  俄国人来了!
  ——用牺牲拯救“元首和祖国”
  1945年4月16日凌晨,持续数周的和平假象被完全打破。在柏林东方,朱可夫的总攻在雷鸣般的炮击中开始,他使用的是传统的进攻方式,即坦克和步兵排成紧密的纵队推进。在更南面,科涅夫元帅则将炮击延长到两个多小时,随后部队才陆续整装待发。奥得河畔的泽劳高地被誉为“柏林之锁”,当地是苏联人的重要目标之一。4月16日上午,年轻的汉斯·汉森蜷缩在散兵坑中,漫无止境的炮击让他无比绝望。汉森后来这样回忆道:“密不透风的炮火震耳欲聋,时光似乎停滞,每一分钟都像一年一样漫长,让我们置身于一座无形的牢狱。随着战友挨个死去,情况急转直下,大家心里都很明白:美好的童年岁月一去不复返了!”
  炮击结束之后,幸存的守军立刻猛烈还击。很多历史学家将战斗场景形容为地狱,但这只是显示了他们的词汇匮乏。直到垂暮之年,战斗的惨状还经常在幸存者的脑海中浮现,一名少年士兵写道:“燃烧的坦克和烧焦的尸体混杂,伤者抱着残肢默默发呆,我们被恐怖的场面震惊,请求到阵地后方去呕吐,但军官拒绝了我们,因为战争就应该如此残忍!”
  苏军在泽劳高地损失了20000人,德军的损失几乎与这笔巨数相等,但红色巨人的血液是无穷无尽的,更何况朱可夫有的是人。赫尔穆特·魏德林上将的第56装甲军抵挡了大约48个小时,随后开始溃散。魏德林本人被迫两次撤离司令部,夜幕降临时,他在一座地下掩体里接见了青年团领导人阿克斯曼。阿克斯曼宣布,小伙子们整装待发,正在装甲军的后方待命,魏德林听后怒不可遏:“你不能为注定失败的事业牺牲这些孩子,这道荒谬的命令必须停止!”但前线有他的手伸不到的地方,而中下级指挥官也有自己的考虑:因为丢失阵地可能会被枪毙,他们宁可承受良心上的不安,也不愿鼓起抗命的勇气。
  4月19日,朱可夫的装甲部队开上通往明谢贝格的公路,前锋离柏林只有不到50公里,公路两侧,坦克歼击旅第1营隐蔽在灌木中,等到目标逼近至30米时才开火。这种战术几乎等同于自杀,即使袭击者有机可乘,也有可能被赶来的苏联援军打死。但在那个疯狂的时刻,还是有无数人进行了尝试。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死亡的可怕,只是坚信自己的牺牲能够拯救“元首和祖国”。
  在加尔津,威利·费尔德海姆与130名同伴被击溃,他们仓皇退却,终于在一座地堡里停了下来。威利由于精疲力竭睡着了。几个小时以后,他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一个同伴说道:“出了什么事情?竟然这样安静。”活着的孩子纷纷冲出了地堡,眼前的景象令他们瞠目结舌:“太阳在照耀,房屋成了废墟,尸体堆积如山。原来战斗进行时,我们都在睡觉。直到此时,我才了解到生命是如此渺小和可悲。”   撤退已不可避免,当坦克歼击旅抵达施特劳斯贝格时,原先的500名少年只剩下三分之一。而在奥得河畔法兰克福,党部用12~17岁的孩子匆忙组建了一个团,但这个团严重缺乏装备。因为没有救护车,伤员只能在担架上等死。当部队于19日抵达柏林外围时,大部分人已经因为精疲力竭而无法作战,尽管真正的血雨腥风还没有降临。
  在科涅夫的进攻地段,并没有成建制的“儿童士兵”参战,但其伤亡率却和其他区域毫无差别,霍尔茨特拉格尔神父记录了这样一个事件:来自古本的50人反坦克小组两天就有30人阵亡。一些母亲得到了将孩子领回的许可,因为很多军官亲历过丧子之痛,他们不愿看到悲剧在他人身上重演。在包岑,80多名孩子拒绝了家长的请求,结果仅一个小时后,就有14人在空袭中殒命。
  逐屋巷战
  ——当孩子奔向战场
  4月20日是柏林战役第5天,此时朱可夫的军队已经突破了奥得河防线,而在南面,科涅夫也进军神速。战火烧到了城市外围,而这一天恰好是希特勒的56岁生日,往常,他要在菩提树下大街检阅雄壮的军队,但这次他甚至没有发表任何演讲。地下室里,将军们小心翼翼地描述着惨淡的战局。希姆莱、邓尼茨和戈林建议元首趁早离开柏林,在阿尔卑斯山,他们还可以凭借地势继续抵抗。只有宣传部长戈培尔表示反对,他认为元首必须留下,“一起迎接最后的胜利或毁灭”。
  第一批炮弹在近郊落下,而在施特劳斯贝格和弗里德里希斯哈根,坦克歼击旅第1营正无望地对抗着T-34坦克;东南郊区,第2营被击溃,第3和第4营伤亡惨重,但血淋淋的报告并没有遏制疯狂的举动,直到4月21日,坦克歼击旅才离开前线,前往第12集团军麾下与盟军作战。
  在城市东面,经过一天交火,部署在诺因哈根和霍佩加滕的坦克猎杀分队击毁了一些坦克,但苏军的猛烈火力令少年们伤亡惨重。对于内层防线上的青年团员来说,这一天也同样恐怖,空袭的硝烟尚未散尽,苏军炮火的零星独奏骤然演变为合唱:“喀秋莎”发出犀利的长音,加农炮低沉而又不祥地作出回应,楼宇间腾起熊熊烈火,它掩盖住了空袭城市上空的探照灯光,将大地映得如同噩梦一般。
  4月22日,第56装甲军军长魏德林接管了柏林防务,“柏林”团和“施潘道”师在绝望的形势下开始武装。这些部队均由狂热的纳粹党员带领,普通士兵都是16岁以下的孩子,上级坚信,凭借敏捷的身手和对环境的熟悉,他们可以在巷战中出奇制胜。一名党卫军士兵写道:“青年团总能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出现,他们攀爬跳跃,用‘铁拳’火箭筒发起伏击,或是扔手榴弹消灭冲锋中的苏军部队。战役期间,他们击毁了大量坦克。”
  同一天,苏军占领柏林北部的蒂格尔区,并从东突入弗里德里希斯海因,儿童士兵和正规军一道退入防空要塞,依托工事拼死抵抗。同时,施特格利茨和里希特菲尔德区的孩子们也参加了战斗。一名妇女回忆道:“尽管有钢盔遮挡,但我仍能看见他们稚嫩的脸,六年来我们看腻了死亡,但当亲眼见证孩子们奔向战场时,我依旧会感到痛苦和辛酸。鱼类和昆虫为了生存会吞噬后代,但这不是人类应有的本能,我深信,任何驱使他们战斗的人都不配谈荣誉和道德。”
  但少年们却不以为然,很多人坚信自己有义务在战场上牺牲,即使不幸被枪弹击中,死亡也不过是瞬间的事。《希特勒青年团作战部队,1944-1945》举了这样一个事例:13岁的福斯特击毁了两辆坦克,连长批评了他的鲁莽,但福斯特却天真地说,子弹根本打不中我。和福斯特抱有同样想法的男孩不在少数,党卫军第33师的一名士兵写道:“前来增援的几百名孩子满怀着对杀戮的渴望。在新克尔恩市政厅,士官在穹顶下训话:‘不要急躁,苏联人经验丰富!’但他们拒绝听从任何警告,而是端着步枪和火箭筒进军,仿佛耳畔回荡着鼓点或军号。”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幸运,希尔德加德·克奈夫见证了青年团向施马根多夫的反击,他们最初进展顺利,但苏联狙击手突然开火:“一名男孩倒在碎石堆前,神情痛苦而无助,他挣扎着发出惨叫:‘妈妈,我不想死……’”
  费希特山水塔是俯瞰城区的重要据点,施特格利茨区的青年团负隅顽抗,直到被猛烈的炮火歼灭;而弗里德里希斯海因防空要塞的指挥官作出了投降的决定,因为抵抗只能造成无谓的牺牲。4月24日至25日,战斗进入白热化,街区一个接一个陷落。在城市南部,瓦西里·崔可夫指挥第8近卫集团军向蒂尔加滕区推进,大约400名儿童攻击了集团军的先头部队。他们的狂热令这位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老兵震惊:“穿黑色衬衫的敌军没有一个大于15岁,他们扛着‘铁拳’迎面冲来。‘怎么办?’前线指挥官在无线电中呼叫,我的回答很明确:‘不要开火,缴他们的械!’但警告没有起任何作用,对方已经逼近了阵地,当看到大炮和牵引车时,他们立刻疯狂地展开冲击,横飞的火箭弹把士兵和马匹一同撕碎。虽然大部分进攻者在交火中殒命,但我仍不禁扪心自问:把这些男孩引向死亡的是不是一群疯子!”
  由于所有能扛枪的男人都被征召,甚至连女孩也拿起武器,作为在离世前保全体面的一种方式,每当行动前,她们都无一例外在涂抹唇膏。
  “Alles Kaupt”
  ——被战争剥夺的不只是童年
  尽管负隅顽抗的少年为数众多,但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无法确保战线的连贯。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苏军的战术:为避免巷战,他们经常把整栋建筑炸掉,同时还会用空前密集的炮火为先头部队开路。科尼利厄斯·瑞恩描述道:“在滕佩尔霍夫机场和加托机场,火炮的炮管挨着炮管。”这意味着抵抗越凶猛,孩子们的伤亡就越惨重,仅25日,就有约500名少年丧生。
  但这一天被铭记并不是因为伤亡巨大,而是当天中午,盟军和苏军在易北河会师。很多人开始动摇。一名叫冯·哈尔特的连长命令部下集合,宣布“所有人的义务解除”,因为他们用的是德国来复枪,可配发的是意大利子弹:“我们还能做什么,朝俄国坦克扔石子么?”
  包围圈越来越紧。到4月28日,苏军攻入了政府区。弗里德里希斯海因的边缘进行着血腥的巷战,而在夏洛滕堡,一道由弹幕组成的铜墙铁壁封锁了街道,并且缓缓地向市中心移动。城市西部,青年团的主力在奥林匹克体育场据守,30日,来自元首地堡的命令要求他们进攻,尽管知道此举不会有任何意义,但2000多名孩子还是毫不犹豫地走向坟墓。赫尔穆特·阿尔特纳写道: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越来越多的青年团赶来。很多人甚至期待同伴受伤,这样他就可以捡到武器。但问题在于,受过训练的人并不多,即使能得到一把步枪,他们也有可能被巨大的后坐力震倒。上午10点,进攻的时刻来临,我们缓步在体育场上前进,来自运动员休息室的机枪子弹如镰刀般横扫过来。幸存者躲在死人身后开火,伤者的喉咙里发出沙哑的呼救,枪口焰照亮了成群的人,赛道上血流成河。所有人被迫向兵营撤退,市长下达了解散命令,仅在几个小时里,我们就有2000人伤亡。”
  “儿童士兵”的战斗随着这次惨败画上了句点,4月30日21时50分,红军将胜利旗插上国会大厦,而希特勒则在午夜自尽。随着城防司令下令停火,响彻一周的枪声渐渐平息。当和平突然降临时,孩子们却感到恐惧,阿尔特纳和同伴流下眼泪,但这不是为了灰飞烟灭的帝国,而是此时他们才意识到现实有多么悲惨,在两周里,他们看尽了血腥、残忍和生离死别,这些剥夺了他们童年的幸福。
  投降的孩子们聚集在炊事车前,讨要一小块面包或一碗粥。其中一些非常幸运,苏联人仅仅缴了他们的械,当发誓不再与红军为敌之后,他们都被送回家中,每个人的胳膊下都夹着面包。但另一些的命运则截然相反,他们被送往德国东部和乌克兰的战俘营,充当苦役长达两年。即使获得自由,幸存者还是要面对喜忧参半的人生,并重新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废墟上需要建起新房,饱经摧残的工业和农业需要恢复运转,为获得微薄的收入,工人一周要至少工作48个小时,此外还有强制的废墟清理。支撑他们的只有坚定的意志。但历史就是如此讽刺,赋予他们这种品质的,恰恰是残酷的战争。
  生命如何凯旋?
  ——废墟上的反思
  20世纪以来,没有哪场战役像柏林一样制造了如此巨大的破坏,苏军的代价高达35万人,在每八个参与战斗的官兵之中,就有一个倒在了通向胜利的路上,而德国方面至少有75万人死伤和被俘,250万幢建筑化为残垣断壁,考虑到死伤者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老人和孩童,这就更加令人惊愕。
  无论是哪场战争,儿童都被看作脆弱的群体,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理应享有幸福的童年,更是因为其身体和心灵根本无法经得起战火的摧残。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各国始终在避免儿童参战的悲剧上演,但对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国而言,所有道德根本一文不值。在他们眼中,儿童作为士兵的价值更大,因为他们没有形成自主意识,比成年人更容易操纵,而且他们年龄还小,对危险并不容易觉察。尽管这些仓促组建的部队只能阻滞敌军很短时间,但希特勒早已做好了让他们大量伤亡的打算。尽管纳粹党有句著名的口号“民族社会主义最宝贵的财富是人民”,但真实情况却表明,在这位独裁者眼中,数以万计的牺牲不过是一组统计数字。
  但希特勒的儿童士兵真的是一群被蒙骗的炮灰吗?情况或许无法一概而论,更何况很多人亲历过恐怖的战略空袭,父辈的经历也使他们对战争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战斗既是普通人的挣扎,又是整个民族的绝望与无奈,由于缺乏理性和盲目信仰,他们也注定无法寻找到正确的出路。换言之,除了战斗并死去,他们没有别的选择。而另一些则模糊地预见到,他们与纳粹的羁绊太深,只有从世界上消失,德国才能获得未来,而这对他们而言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正如一位士兵在最后一封家信中写的那样:“我们终将死去,死后化为白骨,但新芽将从白骨中长出,象征着新生命的凯旋。”
  人们始终不能确定儿童士兵的伤亡,各种统计差异很大,最少的只有6000人,最多的则是这个数字的三倍,直到60年代,仍有尸骨在废墟中不断被发现。浅浅的墓坑显示了掩埋的仓促,而在炮火中进行的葬礼也注定没有号角和鼓乐。很多德国人相信,人死后会有灵魂,但儿童士兵的灵魂却不会飞向瓦尔哈拉,而是在故乡上空游荡,并化为梦魇盘桓在整个民族的记忆深处。直到今天,其悲剧仍在警示着世人,并展示着那些鼓吹“秩序”和“荣誉”的政权的真实面目,无论其如何辩解,也注定无法掩盖其本质上的阴险和残忍。
其他文献
法国枫丹白露宫  收藏3万多件圆明园文物  枫丹白露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在法国北部法兰西岛地区赛纳—马恩省的枫丹白露,从12世纪起用作法国国王狩猎的行宫。在西方博物馆中,收藏和展览圆明园珍宝最多最好的也要数法国的枫丹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  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后,侵华法军司令孟托邦把从圆明园抢劫来的所谓战利品敬献给拿破仑三世和欧仁妮皇后。为了存放抢自圆明园的
期刊
在这篇短文里,我想探讨儿童在家庭里与父母或其它监护人的关系,特别是权力的问题。  儿童无疑要依赖于父母或其它监护人的被称为“养育”的行为,但儿童有自己的主动性。例如初生婴儿可以选择自己的注意力方向,事实上,对儿童心智和身体发育至关重要的因素,许多都是儿童在三岁以前主动选择的结果。至少,以往一百年的行为学研究表明,家长和儿童之间的真实关系,更多像是“博弈”,而不是20世纪以前人们想象的那样,是家长控
期刊
大型人文纪录片《当卢浮宫遇到紫禁城》中,有这样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节:同为那个时代世界上两个最伟大的统治者,中国的乾隆皇帝与法国的拿破仑皇帝在画家的笔下展开的形象完全不一样:拿破仑皇帝喜欢画家把自己描绘成战神,而乾隆皇帝则更愿意画家把自己打扮成文人。  两位统治者形象的截然不同,代表的是中国与西方在国家发展上发展逻辑、发展重心、发展模式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同。而这些不同,又首先应该追溯到双方在地理环境与
期刊
与广州的《时事画报》不遗余力地攻击政府不同,生存在天子脚下的《北京画报》,只表彰新学,不触犯时忌,因此,有可能“进呈御览”(图1)。与此类似的,还有《启蒙画报》之“两宫御览”。这些都是在画报发行若干期后,经过严格审查,方才获得的  “荣誉”。  《北京画报》,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初一(1906年5月23日)创刊于北京延寿寺街羊肉胡同,旬刊,每期十余页,编辑兼发行人张展云,绘图则为名画家刘炳堂。北京大学
期刊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每天都念着他的大名醒来。他的名字整天挂在广播员的嘴上,鸣响在歌曲中,出现在所有的报纸里。他的名字被授予城市、学校、街道和工厂,作为最高的奖赏。在那场最惨烈的战争中,战士们喊着他的名字冲向死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流尽了鲜血,损失了几乎全体居民,大地变成了布满硝烟和弹片的废墟,但是它始终没有投降!”  作为《斯大林传》的开头,爱德华·拉津斯基的文字曾被许多作品引用,尽管这位意
期刊
轮子是如何让世界滚动球起来的?谁是最早滚动轮子的人?  轮子的发明与利用  人类社会从借助人类自身禀赋(包括体能和智能)实现其基本交通和移动功能,比如借助双腿的行走、奔跑、跳跃、长途迁徙和借助四肢功能配合的攀爬、游泳和滑行,从借助较为原始的交通媒介或工具(马、牛、驴、骡、骆驼、大象、独木舟、竹排或圆木排、羊皮筏或牛皮筏、狗拉雪橇、马车、牛车、驴车、轿子、人力车),到工业化时代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三
期刊
个人家庭生活经验的传承,因都市文明的冲击,形成断裂;现实的生活体验无法为记忆提供心灵庇护;记忆越走越远,乡愁依旧,家园到底何在?  谁能解那记忆中的乡愁?寻到了诗意所栖,也就寻到了故园所在。  先从第一次遇见胡顺香说起吧,也是最早一次见到她的画儿。  那还是在2009年的一个小展览中。印象里,不大的展厅,她的作品极为入眼。我反复看了很久。之后,她上前自我介绍,落落大方,像她的画儿——律动的色块,自
期刊
一只稚嫩的小手不断地拍打木门,直到有人出来面对这一张张写满忿怒的脸,但这些脸透露出的神情,证明它们的主人也不过只有十四五岁的光景。对峙的双方心中都明白一件事——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叛逆。  叛逆者  在常州府中学堂校长屠元博的眼中,站在他面前的学生钱思鑅并非激进分子。钱思鑅这一年15岁,1907年,这所中学刚刚成立之时入校,至今已近三年。这个孩子在校以为人谦和、恪敬师长著称。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钱思
期刊
1883  吕碧城生于安徽旌德书香门第,其父吕凤歧为光绪进士,家有藏书三万卷,受父亲熏陶,聪颖早慧,少年才情纵横,二十文章惊海内,工诗文,善丹青,能治印,并娴音律,有“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之赞。  1985  父亲去世,族人因为觊觎吕家家产,唆使匪徒将母亲劫持,12岁的她四处告援,给父亲的朋友、学生写信求助,母亲终获救,其夫家却吓得退婚。  1903  20岁的她空手离家前往天津,结识
期刊
1857  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妻东洋,仕在北洋。一生精通9种语言,在欧洲游学十余载,学贯中西,国学造诣极深,曾获赠博士学位达13个之多,号称清朝最后一根辫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奇人。  1870  14岁的辜鸿铭被送往德国学习科学。后回到英国,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后考入爱丁堡大学文学院攻读西方文学专业,并得到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  188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