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红狐》教学中的细节处理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节决定成败”。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该立足文本,从细节着手,才能带动学生感受作者打动人心的高明之处。上完《怀念红狐》一节公开课,我对语文课堂上的细节处理颇有感受。
  一、文本需要选择细节片段
  想要上好课,首先必须吃透文本。公开课篇目是当代作家刘志成的一篇叙事散文《怀念红狐》,我选取了几个关于“我们”一家和红狐一家关系由对立到和谐的转变的片段。本文表面上看似写人和红狐的故事,实际上是呼唤人类在处理环境时要体现万物之灵的博大胸怀,化解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做到与自然和谐共处。整篇文章都透露着作者对人类的忧患意识和终极关怀。这个主题比较深刻,也比较沉重。作者没有开门见山,而是通过“我们”一家人与红狐一家相处的过程中的一些点点滴滴,用特写镜头启发我们去思考。
  二、设置问题要细化深入
  在“课堂探究”环节中我让学生找出文中让自己感动的细节,并感悟作者的情感。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虽然能在文本中找到具体的细节,但是回答时显得有些混乱,反应慢的学生根本不知道是咋回事。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把这个问题细化为三个问题:找出红狐和幼崽让你感动的细节;找出“我和父母”让你感动的细节;找出两次红狐消失在茫茫夜色中的细节。改动之后,教学思路显得清晰多了,学生把握起来相对而言目标明确多了。
  这节课围绕本文的教学目标展开,问题设计的原则要让学生能做到具体落实;所以最好的步骤是由易而难,层层深入,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文本、走入作者心理,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在探究文本主旨这个环节时,我的问题是:作者通过“怀念红狐”想要怀念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在把握细节描写的基础上感觉有点突兀,我问:作者怀念红狐在文本中哪一节提到,让我们先明确答题范围。学生会很迅速地找到文本最后一节,我和学生一起朗读了这一节,然后思考:作者所说的“一种东西在生活中已经走了”,这种东西到底指什么?学生结合文本就会水到渠成地得出同情红狐怜悯动物的主题上。每一篇文章的主旨都会在某一段落或者某几个重点段落,培养学生立足文本,去把握散文主旨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也是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
  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必须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才能像探照灯一样带着学生步步为营地走向知识的高地。
  三、教学环节衔接要细致自然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科学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巧妙突破每一个知识点,更要注重教学环节之间的自然衔接,这样才能使各个教学环节自然过渡,让一节课浑然一体,充满美感。
  首先,在导入新课之后,初读文本之前,我向学生推荐了迅速把握文章内容的方法:从事件入手,跳读勾画能概括事件的相关词语或者语句。
  其次,在理清文章情节、再读文本寻找细节描写之前,因为这是由粗略把握文本内容走向细读文本,所以我问这几个情节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为什么?运用疑问句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更具吸引力,也更有教学效果。
  最后,在学习完文章、课堂拓展之前,对大家深情地说:领略了这么美好的情感,体会了这么细致的细节描写之后,就让我们一起趁热打铁、发挥想象,一个月后的红狐一家会是什么样子呢?请你和作者比拼一下,用你的文笔向我们描绘下。学生的写作热情会大大增加。
  四、细心评价要多多赞赏
  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曾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每个人都希望被赞美,在心理学意义上源自于个体渴望被尊重、被认可的精神需求。处于青少年的学生更需要肯定、赞赏。只有多表扬他们的进步之处,创造轻松、开放、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才能让学生更喜欢语文课堂,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寻找文中细节描写时,我选用了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每一组比拼过后,对表现好的组员要表扬他们的过人之处,对于表现落后的组员应该总结他们的积极之处,并且提出改革期望。
  教学中对待学生学习成果的细节会让学生感知教师的教学水平,更能让他们欣赏教师的人格魅力,用人格魅力感化学生远比批评来得有实效得多。
  经过一个星期的精心准备,我感觉充分运用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展示,让学生有所收获,才是教学根本所在。注重细节,是一种用心、认真的态度。只有在课前认真对待课堂上每一个环节,才能成就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完美,才能接近成功的课堂。这节课得到了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也让我收获颇丰,原来重视细节的魅力对成就课堂这么有成效。
  高萍,教师,现居江苏东海。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