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用化十香味素对草鱼养殖效果的实验

来源 :中国水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用鱼:当年草鱼种取自深圳市东山养殖场。共300尾,挑选健康且大小较均匀的个体,于室内水泥池中驯化一周后供实验用。 试验饲料:试验用饲料由中科院南海海洋所配制。主要成分:玉米粉50%,花生饼30%,鱼粉10%,其它成分10%。鱼用化十香味素由中外合资广州化十营养保健饲料公司提供。 试验条件与日常管理:试验于室内1.5×1×1米的水泥池中进行。试验阶段水温控制在25±1℃。日投饲量按试验鱼体重的3%,每天早上8点及下午5点各投喂一半。每天早上清除残饵一次。为保持实验条 Test fish: grass carp was taken from Shenzhen Dongshan farms. A total of 300, select the healthy and relatively uniform size of individuals, acclimated in the indoor cement pool for a week after the experiment. Test feed: Test feed formulated by the South China Sea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main components: 50% corn flour, peanut cake 30%, fish meal 10%, other ingredients 10%. Fish used in ten flavor by the Sino-foreign joint ventures in Guangzhou Ten Nutrition and Feed Company. Test conditions and daily management: Test indoor 1.5 × 1 × 1 meter cement pool. The water temperature during the test is controlled at 25 ± 1 ℃. Daily feeding amount of 3% of body weight test fish, every day at 8 o’clock in the morning and half past 5 pm. Remove the bait once a day. To keep the experimental strip
其他文献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1933-)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犹太裔作家之一,素来以多产且始终保持高质量的创作著称。2009年11月,休顿·米弗林·哈考特书局推出了他
1993年从日本引进的锦鲤,目前已在武汉安家落户。锦鲤具有以其红白黄黑金蓝紫等体彩,华丽俊俏的斑纹,潇洒健美的游姿,博得人们的喜爱,是大型高贵的观赏鱼类。作为新的观赏鱼
1969年,基奥瓦印第安人N.斯科特·莫马戴(Scott Momaday)的小说《黎明之屋》(House Made of Dawn,1968)获普利策文学奖,拉开了“美国本土文艺复兴”的序幕。随后,詹姆士·韦尔
彼得·凯里(Peter Carey,1943-)是继澳大利亚民族主义文学奠基人亨利·劳森(Henry Lawson,1867—1922)和现代主义文学巨匠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1912-1990)之后的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非裔美国文学的抗议传统和对种族问题的高度关注一直是非裔美国文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人物有以“抗议小说”闻名的理查德·赖特和黑人艺术运动
三种水产养殖设备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9WF—550微粉碎机本机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粉碎技术,适用于鱼苗、成鱼系列饵料的粉碎。由于饵料的粒度细,便于鱼的消化吸收,提高了饵料的利用率,饵料
着重阐论南昆线七甸泥炭土(泥炭、泥炭土的合称)的物质成分、微结构特征及泥炭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探讨物质成分、微结构特征对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The paper mainly focuse
326米深的竖井井口,载着工人们的罐车沿着竖井隧道呼啸而下,通向看不见的地底深处。就在300多米深的地下,还有通向四面八方的巷道,有的长300米,有的能达到1000多米,那里才是
回顾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从单机使用到机种配套、从国外进口到逐步走向部分国产化的发展历程。 Review of China’s large-scale railway maintenance machinery, from sta
1978年6月16日傍晚5点55分,两个东德公民出现在柏林弗里德里希大街火车站。6点一过,两人便时不时地望望火车站的大钟,一反先前的平静,变得焦躁不安起来。6点零7分,等待的客人